《曹滄洲醫案》~ 噎膈門(附反胃噯呃) (3)
噎膈門(附反胃噯呃) (3)
1. 噎膈門(附反胃噯呃)
右,胃陽式微,肝木乘之,脘次作痛,泛吐酸水,得食輒吐,舌白黃,脈細軟。大便旬日一行,少腹脹硬。痰濕氣機互郁,中運無權。體乏病深,防成膈氣,理之不易。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淡吳萸(二分,鹽水炒),白芍(桂枝三分同炒,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去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白芥子(一錢),淡乾薑(三分),火麻仁泥(一兩),沉香片(三分),製半夏(三錢五分),瓜蔞皮(四錢,姜水炒),綠萼梅(一錢,去蒂),霞天曲(一錢,包),生穀芽(五錢,包)
白話文:
右側身體不適,胃部陽氣不足,肝氣過盛,胃脘部時而作痛,經常反胃吐出酸水,一吃東西就吐,舌苔白而略黃,脈象細弱無力。大便十天才一次,小腹部脹硬。痰濕和氣機互相阻滯,胃腸運化功能失常。身體虛弱,病情嚴重,有發展成噎膈的危險,治療起來不容易。
藥方:旋覆花(3.5錢,用絹布包好)、淡吳萸(0.2錢,用鹽水炒)、白芍藥(與桂枝3分同炒,3.5錢)、炙甘草(4錢,去雜質)、代赭石(4錢,煅燒,先煎)、白芥子(1錢)、淡乾薑(0.3錢)、火麻仁(1兩,研成泥)、沉香(0.3錢,切片)、製半夏(3.5錢)、瓜蔞皮(4錢,用薑水炒)、綠萼梅(1錢,去蒂)、麥芽(1錢,包好)、生穀芽(5錢,包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