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痰飲門 (6)

回本書目錄

痰飲門 (6)

1. 痰飲門

栝樓實(三錢,重姜水炒切),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生米仁(三錢),陳佛手(一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代赭石(五錢,煅,先煎),橘紅(一錢),桑枝(一兩,切),鹽半夏(三錢),煅瓦楞粉(一兩五錢,包),茯苓(四錢),絲瓜絡(三錢),葛花解醒丸(三錢,包)

新陽縣陳企南大令吾師出診方,痰飲為表邪所遏,肺胃之氣不能前降下行,熏蒸旬日痰濕熱無一不從火化,咳逆氣粗、肌灼神躁,所吐盡是濃黃黏稠之痰,痰者火之標,火甚則逼動肝木,加以心營素虧,浮火益烈,已有抽搦糊語,喘急不寐等狀。脈來絃動不調。病屬上實下虛正不敵邪,正值攻補兩礙,風波疊起之際,暫以徐之才輕可去實之法進之。以觀動靜,倘能即此應手,最為幸事。

南沙參,紫貝齒,朱茯神,玉蝴蝶,川貝,朱連翹,海蛤粉,蛤蚧尾,宋半夏,赤芍,海浮石

另服:上濂珠,鮮竹瀝

夜服:黛蛤散(七錢,包),知母(三錢),竺黃片(三錢),朱茯苓(五錢),川貝(三錢),甜瓜子(七錢),生石決明(二兩,先煎),生草(四分),鮮蘆根(二兩)

翌日再診:考痰飲一症,《內經》只論飲而未言及痰,至漢張仲師始創論痰飲及懸飲、支飲,並留飲、伏飲之說。治其源,不外內飲治腎,外飲治脾。然病因非一端,病之牽涉亦無一定,就現在所病,昨日幾有痰熱內火,一齊升越,上擾神明,下激腎真之勢,斟酌再三,以清金制木,下痰順氣進之,今脈狀較能斂靜,舌垢較能化薄,氣急較平,形色較正,昨寐頗能寧謐。此皆病之有減無增之佳象也。

但氣陰已乏,痰火猶重肺降腎納不充如循常度。惟有養陰分以斂浮游之火,清痰熱以復肅降之令,加以息心養神,俾可氣順痰化,早得奏效為幸。

西洋參,宋半夏,石決明,甘草,南沙參,黛蛤散,白石英,玉蝴蝶,川貝母,海浮石,朱連翹,蛤蚧尾

另服:鮮竹瀝(一兩),入化橘紅(二分),上濂珠粉是夜湯頭用:

王泉散(四錢),南沙參,代赭石(四錢),紫貝齒(一兩),冬瓜子(一兩),海浮石(五錢),朱拌抱木茯神(六錢),甜杏仁(三錢),鮮蘆根(二兩)

再診: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張,大恚心陽動則浮陽亦動,肝火升則氣火亦升,火升則痰來。陽浮則易喘,所以息心滌慮,最為定喘降痰之妙法。刻下痰濃帶黑,積飲蒸痰,邪火煅煉而然也。咳多即氣急,肺失肅降,上實下虛也。夜來語多錯雜,易有神思躁擾之象,陰不涵陽,痰火上擾神明也。

脈左弦、右滑數,已無錯綜之狀,舌垢退而底苔尚厚,痰熱之重不言而喻。本元雖弱,尚不能驟求峻補。今方擬泄火化痰,為急則治標之法,佐以育陰安神,俾標本不致偏勝。

白話文:

痰飲門

方劑一:栝樓實(三錢,用薑汁炒切)、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生米仁(三錢)、陳佛手(一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用酒浸泡)、代赭石(五錢,煅後,先煎)、橘紅(一錢)、桑枝(一兩,切)、鹽半夏(三錢)、煅瓦楞粉(一兩五分,包)、茯苓(四錢)、絲瓜絡(三錢)、葛花解醒丸(三錢,包)。 這是我的老師,新陽縣陳企南大令,出診時的處方。

患者痰飲症狀是由外邪阻遏導致的,肺胃之氣不能正常下降,導致痰濕熱邪持續積聚,出現咳嗽、氣粗、肌膚灼熱、煩躁不安等症狀,咳出的痰液濃稠黏膩呈黃色。痰是火邪的表現,火邪過盛則會影響肝木,加上心營虧虛,浮火更盛,出現抽搐、語無倫次、呼吸急促、失眠等症狀。脈象弦數不調。病情屬於上實下虛,正氣不足,邪氣盛行,攻補兩難,處於病情波動的階段,目前先用緩和的方法去除實邪,觀察病情變化。如果能立竿見影,最好不過。

方劑二:南沙參、紫貝齒、朱茯神、玉蝴蝶、川貝、朱連翹、海蛤粉、蛤蚧尾、宋半夏、赤芍、海浮石。另服:上濂珠、鮮竹瀝。

夜服:黛蛤散(七錢,包)、知母(三錢)、竺黃片(三錢)、朱茯苓(五錢)、川貝(三錢)、甜瓜子(七錢)、生石決明(二兩,先煎)、生草(四分)、鮮蘆根(二兩)。

第二天複診:關於痰飲這個病症,《內經》只論述了「飲」,沒有提及「痰」。直到漢代張仲景才開始論述痰飲,並提出了懸飲、支飲、留飲、伏飲等概念。治療痰飲的根本方法,內飲治腎,外飲治脾。但病因並非單一,牽涉的臟腑也不固定。就目前的病情而言,昨天幾乎是痰熱內火同時上升,上擾神明,下激腎氣。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採用清金瀉火、化痰順氣的方法。現在脈象比較平和,舌苔也變薄,呼吸急促減輕,面色也較好,昨晚睡得也比較安穩。這些都是病情好轉的跡象。

但是氣陰已不足,痰火仍然較重,肺氣下降、腎氣吸收的功能還未完全恢復正常。因此,需要滋陰斂火,清熱化痰,恢復肅降功能,並且要安心養神,使氣機順暢,痰液化解,才能儘快痊癒。

方劑三:西洋參、宋半夏、石決明、甘草、南沙參、黛蛤散、白石英、玉蝴蝶、川貝母、海浮石、朱連翹、蛤蚧尾。另服:鮮竹瀝(一兩),入化橘紅(二分),上濂珠粉。當夜湯藥:王泉散(四錢)、南沙參、代赭石(四錢)、紫貝齒(一兩)、冬瓜子(一兩)、海浮石(五錢)、朱拌抱木茯神(六錢)、甜杏仁(三錢)、鮮蘆根(二兩)。

再次複診:經書上說,陽氣過度勞累則會亢奮,大怒則心陽亢奮,肝火上升則氣火也上升,火上升則痰液產生。陽氣浮越則容易喘息,所以安心靜慮是治療喘息和化痰的最佳方法。現在痰液濃稠且帶黑色,積聚的飲邪和痰邪被邪火炙烤而成。咳嗽加劇則呼吸急促,這是因為肺氣失於肅降,上實下虛的緣故。昨晚說話語無倫次,容易出現神思煩躁,這是因為陰虛不能涵養陽氣,痰火上擾神明的結果。

脈象左邊弦數,右邊滑數,已經沒有錯亂的現象,舌苔減少,但舌苔底部仍然厚膩,痰熱之重可見一斑。雖然元氣不足,但還不能立即使用峻補的方法。現在的方劑旨在瀉火化痰,這是急則治標的方法,輔以滋陰安神,使標本兼顧,不致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