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1)

回本書目錄

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1)

1. 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風溫熱入營分,身作癢,淹纏之症。不易速效。

桑葉(三錢),豨薟草(三錢,制),生米仁(四錢),白茅根(一兩,去心),白鮮皮(三錢),赤芍(三錢五分),連翹(三錢),丹皮(二錢),銀花(三錢),粉萆薢(四錢)

,胸腹均暢,惟子夜寒熱,每至卯始退,此係勞頓受風。須表裡同治。

銀柴胡(三錢五分),淡吳萸(三分,鹽水炒),蘇梗(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去垢),歸身(三錢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制香附(二錢),五加皮(四錢),赤芍(三錢五分,炒),川貝(三錢,去心),干佩蘭(三錢五分,後下),金毛脊(三錢,去毛尖),生薑(一片),紅棗(三枚)

,濕邪痰滯交熾,熱不揚,頭暈腿痠,舌黃隱灰,溲少,便通。脈弦數。病經四月,防寒熱轉重,勿忽。

廣藿梗(三錢五分),橘紅(一錢),蔓荊子(三錢五分),白蔻仁(五分,研沖),制川樸(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白蒺藜(三錢,去刺),生米仁(三錢),白杏仁(去尖,三錢),象貝(去心,四錢),赤芍(三錢五分),滑石(四錢)

,血液不能下潤腸腑,大便難,濁氣在上,乃生腹脹,口膩胸悶,溲少,脈細濡。體虛而有濕痰,當先治標分。

蘇梗(三錢五分),全栝蔞(一錢五分,打),橘紅(一錢),沉香曲(四錢,包),制香附(三錢五分),火麻仁(三錢,研如泥),法半夏(三錢五分),車前子(三錢),金鈴子(三錢,炒),郁李仁(三錢),炙雞金(三錢),澤瀉(三錢)

,濕困中焦,神思困頓,胸悶不思納,便溏,脈軟數。兼之喉腫痛,紅而碎。兼顧立方。

淡芩炭(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銀花(三錢五分),滑石(四錢),赤芍(三錢五分),鮮蘆根(一兩,去節),象貝(三錢,去心),朱燈芯(三十寸),甘中黃(一錢),連翹(三錢五分),扁豆衣(三錢),茯苓(三錢)

,表熱四日,盛衰不定,脈數便秘,痰多濕溫痰滯交結。變遷方多,幸勿輕視。

薄荷頭(三錢五分,後下),廣藿梗(二錢),白杏仁(四錢),益元散(四錢,包),桑葉(三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石決明(一兩,先煎),青蒿子(三錢),牛蒡子(三錢),枳殼(三錢五分),通草(一錢)

,觸痧之後,乍寒乍熱,舌黃,夢語、少寐煩躁,便秘溲少,脈弦數不暢。此係濕阻重症。今交四日,變遷易如反掌。

淡豆豉(三錢),薄荷(三錢五分,後下),枳殼(三錢五分),紫貝齒(一兩,杵),黑山梔(二錢),牛蒡(三錢,勿研),檳榔尖(三錢五分),滑石(三錢),青蒿(三錢),連翹(三錢),竹茹(二錢),鮮蘆根(一兩)

白話文:

風溫濕熱(附伏邪伏暑)

左: 風溫病熱邪侵入營分,導致全身發癢,病情持續且難以迅速見效。

藥方: 桑葉(三錢)、豨薟草(三錢,炮製過)、生薏仁(四錢)、白茅根(一兩,去芯)、白鮮皮(三錢)、赤芍(三錢五分)、連翹(三錢)、丹皮(二錢)、銀花(三錢)、粉萆薢(四錢)。

右: 胸腹都感覺舒暢,只有在子夜時分(晚上11點至凌晨1點)出現寒熱交替,每次到卯時(早上5點至7點)才退去,這是因為勞累受風引起的。需要同時從內外進行治療。

藥方: 銀柴胡(三錢五分)、淡吳茱萸(三分,鹽水炒過)、蘇梗(三錢五分)、炙雞內金(三錢,去雜質)、當歸身(三錢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製香附(二錢)、五加皮(四錢)、赤芍(三錢五分,炒過)、川貝(三錢,去心)、乾佩蘭(三錢五分,後下)、金毛狗脊(三錢,去毛尖)、生薑(一片)、紅棗(三枚)。

左: 體內濕邪和痰濁互相影響,熱邪難以發散,導致頭暈腿軟,舌苔呈現黃色並帶有灰色,小便量少,大便正常。脈象呈現弦數。病程已經四個月,要提防病情轉重,不要輕忽。

藥方: 廣藿梗(三錢五分)、橘紅(一錢)、蔓荊子(三錢五分)、白豆蔻仁(五分,研磨後沖服)、製厚朴(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白蒺藜(三錢,去刺)、生薏仁(三錢)、白杏仁(去尖,三錢)、象貝(去心,四錢)、赤芍(三錢五分)、滑石(四錢)。

左: 血液無法向下滋潤腸道,導致大便困難,濁氣上逆,因此產生腹脹、口中黏膩、胸悶,小便量少,脈象細弱而濡軟。身體虛弱並且有濕痰,應該先針對當前症狀進行治療。

藥方: 蘇梗(三錢五分)、全瓜蔞(一錢五分,打碎)、橘紅(一錢)、沉香曲(四錢,用紗布包起來煎)、製香附(三錢五分)、火麻仁(三錢,研磨成泥狀)、法半夏(三錢五分)、車前子(三錢)、金鈴子(三錢,炒過)、郁李仁(三錢)、炙雞內金(三錢)、澤瀉(三錢)。

左: 濕邪困於中焦,導致精神萎靡,胸悶不想吃東西,大便稀溏,脈象軟而數。同時伴有咽喉腫痛,呈現紅色且有破裂狀。需要同時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來擬定藥方。

藥方: 淡黃芩炭(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銀花(三錢五分)、滑石(四錢)、赤芍(三錢五分)、鮮蘆根(一兩,去節)、象貝(三錢,去心)、朱燈心(三十寸)、甘中黃(一錢)、連翹(三錢五分)、扁豆衣(三錢)、茯苓(三錢)。

左: 表熱已經持續四天,病情時好時壞,脈象快而大便不通暢,痰多且有濕熱和痰濁互相交結的情況。病情變化多端,千萬不要輕視。

藥方: 薄荷頭(三錢五分,後下)、廣藿梗(二錢)、白杏仁(四錢)、益元散(四錢,用紗布包起來煎)、桑葉(三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石決明(一兩,先煎)、青蒿子(三錢)、牛蒡子(三錢)、枳殼(三錢五分)、通草(一錢)。

左: 剛發生痧症之後,出現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的症狀,舌苔發黃,說夢話、睡眠少且煩躁不安,大便不通暢且小便量少,脈象呈現弦數且不流暢。這是因為濕邪阻滯嚴重。現在病程已經四天,病情變化很快。

藥方: 淡豆豉(三錢)、薄荷(三錢五分,後下)、枳殼(三錢五分)、紫貝齒(一兩,搗碎)、黑山梔(二錢)、牛蒡(三錢,不要研磨)、檳榔尖(三錢五分)、滑石(三錢)、青蒿(三錢)、連翹(三錢)、竹茹(二錢)、鮮蘆根(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