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竹亭

《湖岳村叟醫案》~ 十四、呃逆門(凡八案) (1)

回本書目錄

十四、呃逆門(凡八案) (1)

1. 十四、呃逆門(凡八案)

【呃逆總論】

呃逆之證,俗謂「打格忒」。吳中呼為「冷呃」,未必盡冷之為害也。餘見有因久病胃敗之呃逆,有因寒氣之呃逆,有因痰之呃逆,有因氣衝上之呃逆,有因肝氣鬱結之呃逆,有孤陽不斂之呃逆,有火之呃逆,不一而足。病源不同,治法各殊。惟胃敗之呃逆,決無治法。何也?後天己敗,脾土壞矣,神醫難療。

其餘呃逆,治得其宜,均可立愈。寒者,熱之、溫之;痰者,化之、吐之,火者,瀉之、涼之;氣衝上者,降之、順之,肝氣結者,疏之、平之,孤陽不斂者從引之、納之。此不過治之大略而已。至於千變萬化,順逆疑似之證,難預定治法。又望高明君子,因常知變,因變知治,藥不妄投。

不惟余所深望,亦蒼生之幸也。

【醫案】

【案一】

邑人管青山,年三十餘,患呃逆證二十餘日,飲食難用。某醫云呃逆病多危,辭不治。患家固求,伊始開方。用藥大概柿蒂、藿香、半夏之類,服二帖無效,又迎餘療。診得脾胃脈沉實有力,此證得之於飲食塞胃,中焦停滯不行,阻礙胃氣不能下降。下既不通,必反於上,自然之理也。

但使宿食一下,三焦之氣上下通順,不治呃逆,而呃逆自除矣。某醫云多危者,乃久病忽加呃逆,謂之後天已敗,故多危。此是新病,不能同論也。遂用:

枳實10克,川大黃18克,焦山楂15克,神麯15克,麥芽12克

煎服一帖,午時大便不解。原方又加川大黃12克,煎服。至戌時大便解下二次,而呃逆立愈。

按:呃逆一證,久病為胃氣絕,新病形實,為伏熱攻發,有胃中傷食者,有心氣不舒者,須審脈證,因病施治。此案脾胃脈沉實有力,知是食停胃中,用消積攻下法,立愈。明乎治矣!

【案二】

邑北關梁姓女十七歲,患呃逆,終日連聲不絕。三月內服藥不下二十餘帖,殊無驗,延餘治之。診得肝脈弦數,脾脈虛弱。此因肝鬱生熱、火性炎上之故,木旺土衰。倘得肝鬱一解,土不受制,何病不除!餘用:

柴胡30克,清半夏15克,鬱金15克,龍膽草6克,胡黃連6克,廣木香6克,梔子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

水煎服。一帖病去五六,二帖全廖。

按:肝脈弦數,脾脈虛弱。木勝克土,胃氣不得下降,故呃逆終日連聲不絕,翟氏重用柴胡、青皮、鬱金,疏肝解鬱,令其條達,解除肝木對中土的克伐,是謂不治呃逆而呃逆自止矣。

【案三】

邑西和寨王姓婦,年二十餘。因天癸正行,偶逢大怒,經血遂止。至三個月時忽然鼻孔流血,復加呃逆,五日連聲不斷,飲食難進,奄奄待斃。他醫作氣上衝逆治之。均以木香飲順氣之類,無驗。迎餘往療,診得肝脈沉滯且數。此肝氣鬱結生熱,肝為藏血之臟,肝鬱而經血不下。

白話文:

【呃逆總論】

呃逆這種病症,俗稱「打嗝」。吳地一帶稱作「冷呃」,但並非所有呃逆都是因為寒冷引起的。我看過有些是久病導致胃功能衰敗引起的呃逆,有些是寒氣引起的,有些是痰引起的,有些是氣往上衝引起的,有些是肝氣鬱結引起的,有些是虛火上炎引起的,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呃逆,數都數不清。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只有胃功能衰敗引起的呃逆,是沒有辦法治好的。為什麼呢?因為後天之本已經衰敗,脾胃功能已經損壞,再厲害的醫生也難以治療。

至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呃逆,只要治療得當,都可以很快痊癒。寒引起的,就用溫熱的藥物;痰引起的,就用化痰、吐痰的藥物;火引起的,就用清瀉、涼血的藥物;氣往上衝引起的,就用降氣、順氣的藥物;肝氣鬱結引起的,就用疏肝、平肝的藥物;虛火上炎引起的,就用引火下行的藥物。這只是治療的大概方向。至於千變萬化的病情,以及看似相似但病因相反的病症,很難預先確定治療方法。希望醫術高明的各位,能夠根據病情變化來調整治療方法,不要隨便用藥。

這不僅是我所期望的,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醫案】

【案一】

同縣有個叫管青山的人,三十多歲,得了呃逆二十多天,吃不下東西。有個醫生說呃逆這種病很危險,拒絕治療。病人家屬再三請求,他才開始開藥。用的藥大概是柿蒂、藿香、半夏之類的,吃了兩帖沒效果,又來找我治療。我診斷他的脈象,發現脾胃脈沉實有力,這是因為飲食停滯在胃裡,中焦堵塞不通,阻礙胃氣下降。下面不通,氣自然會往上逆,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只要把積食排出去,三焦之氣上下通暢,不用特意去治呃逆,呃逆自然會好。之前那個醫生說呃逆多危險,是因為久病的人突然出現呃逆,那是因為後天之本已經衰敗,所以很危險。這個管青山是新得的病,不能相提並論。於是我開了以下藥方:

枳實10克,川大黃18克,焦山楂15克,神麯15克,麥芽12克

用水煎服一帖,中午還沒排便。在原方基礎上又加了12克川大黃,再煎服。到了晚上排便兩次,呃逆立刻就好了。

**說明:**呃逆這種病,久病的是因為胃氣衰竭,新病的一般是因為身體內有潛伏的熱邪發作,有的是因為吃東西傷了胃,有的是因為心情不舒暢。要仔細診斷脈象和病情,根據病因來治療。這個病例的脾胃脈沉實有力,說明是食物積滯在胃中,用消積導滯的方法,立刻就好了。這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案二】

縣城北關有個姓梁的女子,十七歲,得了呃逆,整天打嗝不停。三個月內吃了二十多帖藥,一點效果都沒有,就來找我治療。我診斷她的脈象,發現肝脈弦而數,脾脈虛弱。這是因為肝氣鬱結產生熱,火性往上走,肝木太旺,導致脾土衰弱。如果能把肝氣疏通,脾土不受壓制,什麼病都治好了!於是我開了以下藥方:

柴胡30克,清半夏15克,鬱金15克,龍膽草6克,胡黃連6克,廣木香6克,梔子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

用水煎服。吃了一帖,病就好了一大半,吃了兩帖,就完全痊癒了。

**說明:**肝脈弦而數,脾脈虛弱,這是肝木過旺,克制脾土,導致胃氣不能下降,所以呃逆整天不停。我用了大量的柴胡、青皮、鬱金,來疏肝解鬱,讓肝氣順暢,解除肝木對脾土的壓制,這就是不特意治呃逆,呃逆也自然會好的道理。

【案三】

縣城西邊的和寨有個姓王的婦女,二十多歲。正值月經來潮,因為突然大怒,月經就停了。過了三個月,突然開始流鼻血,還加上呃逆,連續五天打嗝不停,吃不下東西,奄奄一息。其他醫生都按照氣往上衝逆來治療,用的都是木香飲之類的順氣藥,都沒有效果。就來找我治療,我診斷她的脈象,發現肝脈沉滯且數。這是因為肝氣鬱結產生熱,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器官,肝氣鬱結,導致月經不能順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