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案》~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4)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4)
1.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案八】
余友常伯石令正,患濕熱發黃病。某醫誤認經病發黃,服調經調氣之熱藥,數劑不驗。迎餘診斷,診得脾脈滑數,肺脈亦然。此是母令子實之證。經曰:「治病必求其本。」餘用:
茵陳15克,梔子12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檳榔6克,枳實6克,厚朴6克,木通6克,滑石12克,澤瀉10克,神麯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二帖見效,五帖痊癒。此是濕熱發黃之實證也。
按:黃疸病診得「脾脈滑數,肺脈亦然」,乃脾胃實熱證無疑,實熱上逆,故肺脈亦見滑數。翟氏用清熱利濕和瀉實熱並重之藥投治而獲效,可謂認證真切,遣方精當矣。
【案九】
北關江姓婦,年七十餘,染黃病,臥床半載,數治乏效。邀餘往治,見病者面黃如土,又診其脈,脾脈已見屋漏,知後天將絕,不易救治。後越三日而歿。古人云:「五臟之真色見於外者死。噫!信矣。
按:年逾古稀,染黃日久,後天衰敗,真臟脈見,命在垂危,病情危篤。臨證診治,慎之,慎之!
【案十】
蘭陽縣城內崔子明,年八齡,患黃病,身腫時作,腹疼,治黃之藥服過無數,終不驗。赴杞請餘調治,診得小兒之脈,均有細緊之象。又問腹疼時別有狀況否?伊父云:「大半饑時疼者為多,飽時輕減。」又問疼時有塊凸起否?伊云:「無塊,淮長條如指許者有之。」餘詳此病狀,似乎有蟲。
一轉念各書又無蟲黃之名,偶憶景岳云:「醫之一道,運用存乎一心。遂開:
白朮15克,炙甘草10克,雷丸12克,使君子10克,鶴虱10克,榧子10克,蕪荑6克,楝根6克,檳榔6克,白薇6克,黃芩6克。
早起煎成,令服半碗。至午時而腹疼加重,輾轉不安。伊父恐懼,意欲解藥,餘曰:「不可,此時正是兵與賊戰也,再待片時,必有蟲下。」至申時,小兒解下蛔蟲約五十餘條,長者六、七寸。惟恐不淨,三日後原方復投一帖,又下蟲三、四十條。小兒漸有虛餒之色,急服十全大補湯三帖,飲食日增,月餘而復原狀。蟲黃之症,至今始知。
十全大補湯方見前。
按:認證真切,有膽有識,遣藥精當,立見功效。
白話文: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案八】
我的朋友常伯石令正,患了濕熱導致的黃疸病。一位醫生誤診為經期疾病引起的黃疸,使用了溫熱的調經調氣藥物,服用幾劑後不見效。於是請我診治,我診斷他的脾脈和肺脈都滑數。這是母病導致子病的證候。古書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我用:
茵陳、梔子、黃柏、黃芩、檳榔、枳實、厚朴、木通、滑石、澤瀉、神麴、甘草各適量。
水煎服。服藥兩劑就見效,五劑痊癒。這是濕熱導致的黃疸實證。
**按語:**這個黃疸病例,診斷出「脾脈滑數,肺脈亦然」,明確是脾胃實熱證,實熱上逆,所以肺脈也滑數。醫生用清熱利濕和瀉實熱的藥物治療,取得了療效,可見診斷準確,處方精當。
【案九】
北關一位江姓婦女,七十多歲,患黃疸病,臥床半年,多次治療無效。她請我治療,我看到病人面色黃如土,診脈發現脾脈已經非常虛弱,知道她的後天元氣將盡,很難救治。三天後,她去世了。古人說:「五臟的真實顏色顯露在外,就預示著死亡。」唉!果然如此。
**按語:**這位病人年過七十,黃疸病日久,後天元氣衰敗,臟腑脈象已經衰竭,生命垂危,病情十分危急。臨床診治,要謹慎,要謹慎!
【案十】
蘭陽縣城裡的崔子明,八歲,患黃疸病,經常身體腫脹,腹痛,服用過很多治療黃疸的藥物,都無效。他的家人到杞縣請我治療,我診斷孩子的脈象都細緊。我又問他腹痛時是否有其他情況?他父親說:「大多數在饑餓時疼痛,飽食後減輕。」我又問疼痛時是否有腫塊?他說:「沒有腫塊,只有一條像手指一樣長的條狀物。」我仔細分析病情,懷疑是蟲症。
我翻閱各種醫書,卻沒有蟲症導致黃疸的記載,偶然想起景岳的醫學理念:「醫學之道,運用在於用心。」於是處方:
白朮、炙甘草、雷丸、使君子、鶴虱、榧子、蕪荑、楝根、檳榔、白薇、黃芩各適量。
早晨煎好,讓孩子喝半碗。到中午,腹痛加重,孩子輾轉難安。他父親很害怕,想解藥,我說:「不行,現在是藥物與蟲子作戰的時候,再等一會兒,蟲子一定會排出。」到傍晚,孩子排出了約五十多條蛔蟲,最長的六七寸。為了防止蟲子沒排乾淨,三天後,我又用原方再服一劑,又排出三四十條蟲子。孩子漸漸出現虛弱的樣子,我立即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三劑,孩子的飲食日漸增多,一個多月後恢復健康。蟲症引起的黃疸,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了解。
十全大補湯的處方前面已有記載。
**按語:**醫生診斷準確,果斷決策,處方精當,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