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案》~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3)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3)
1.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餘問曰,「出恭如何」?伊云:「每逢出恭用力,瘡口出血如注,大概約有一茶盅許。」診其脈幸有力有神,許其可治。遂用十全大補湯服之,外上紅升丹,化腐生肌,提膿拔毒,以膏蓋之。由此飲食日增,精神日強,瘡日漸斂,大便時亦不出血。共服藥二十帖,調治月餘,諸症全瘳。
十全大補湯方見前。
【案八】
邑東南程寨王姓婦,六十餘歲。頭後風府穴上,生一疙瘩,大似瓜蔞,十一年不痛不癢,捏之甚軟,未請餘三月前,忽然大疼不止,疼過即癢,餘詳看再三,告伊曰:「此證內中絕非膿血,古有發瘤之證,是否或未可知。」餘先針患處。約寸許,虛若無物,方用剪開一口,有五、六分,露出短髮蓬蓬,用針挑出一團,大如桃許,其別無它物。外上玉紅膏,內服十全大補湯五、六帖,半月完全收功。
此證四十年來僅遇其一也。
十全大補湯方見前。
按:發瘤可為奇證,十年不痛不癢,捏之甚軟,針寸許虛若無物,知非瘡瘍。究其原因,或為風淫所勝,但不敢臆斷,以待深究。
【案九】
楊大莊周姓婦,年二十餘,生一乳疽,先往西醫院調治。他醫云:「業已腐壞,非割下別無良法。」患者聞此,任死不治,就治於餘。診其脈弦細勁硬,此因鬱怒傷肝,思慮傷脾,肝脾兩虧,必服內治藥,外上紅升丹,約月餘方可收功。遂用健脾疏肝之藥,服五帖後,腐肉盡脫,新肉日生,上藥每日兩次,又服藥十帖,已輕四五。共服藥二十餘帖,始終近五十天痊癒,且無分毫殘廢。
方列於後。
黨參12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炙甘草6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柴胡15克,丹皮10克,紅花3克,金銀花10克,瓜蔞皮10克,連翹10克,桔梗6克。
水煎服。
【案十】
邑北後屯張清芳之姊,年五十餘,手小指生一疔,初起如米、色黃,此疔發脾經之濕熱所生也。餘言此證須用針刺疔上,以白降丹錠插入疔內,待至盡變黑色,內服黃連二花湯,速清解脾經之毒,或可得生,倘遲延不治,恐毒氣走散胳膊,必盡成腐肉,悔之晚矣。伊云:「如此小恙,何至危險。
」謂餘言之詐也。後十餘日,又邀餘往視,餘決意不往,托余厚友,礙於人情遂往。至時,見一隻胳膊肉脫大半,筋露骨存,面目浮腫,飲食大減,大便滑瀉,奄奄待斃。餘謂然曰:「早聽餘言,焉有今日。」辭不治。伊子女叩求不已,此時餘進退畏難,告伊曰:「此證縱治不敢保全。
」伊云:「生則大德難忘,死者不敢歸咎。」遂用八珍湯加減,服四帖,外擦玉紅膏,後黑色轉紅,活膿漸稠,疼痛稍止。又服十帖,病去六七,始終服二十餘帖,調治月餘方愈。
白話文: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一位病人排便用力時,瘡口會大量出血,大約有一茶盅那麼多。醫生診脈後發現脈象有力有神,認為可以治療。於是給病人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在外敷紅升丹,以促進傷口癒合,排出膿毒。經過治療,病人的食慾和精神都日益好轉,瘡口也逐漸癒合,排便時也不再出血。服用二十帖藥後,一個多月的治療,所有症狀都痊癒了。
一位六十多歲的婦人,頭後風府穴處長了一個像瓜蔞一樣大的疙瘩,十一年來都不痛不癢,摸起來很軟。三個月前突然劇烈疼痛,疼痛之後又奇癢無比。醫生仔細檢查後,認為這不是普通的膿腫,可能是古書上記載的發瘤,但也不確定。醫生先用針刺探患處,大約一寸深,感覺像虛無一樣。然後用剪刀劃開一小口,大約五、六分大小,露出了蓬鬆的短髮,用針挑出一團像桃子一樣大的東西,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異物。醫生在外敷玉紅膏,內服十全大補湯五、六帖,半個月後痊癒。醫生表示,四十年來只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例。
一位二十多歲的婦人患有乳癰,之前去西醫院治療,西醫說已經腐爛,必須切除。病人害怕,便不去西醫院治療,來找中醫。醫生診脈發現脈象弦細勁硬,認為是鬱怒傷肝,思慮傷脾導致肝脾兩虛。於是給病人服用健脾疏肝的藥物,並外敷紅升丹。一個多月後痊癒。
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小指上長了一個疔瘡,初期像米粒大小,顏色發黃。醫生說這是脾經濕熱引起的,需要用針刺破疔瘡,再將白降丹錠插入其中,待其變黑後,內服黃連二花湯,迅速清除脾經毒素。否則,毒氣擴散到整條胳膊,就會腐爛。病人不以為意,十多天後,病情加重,胳膊大部分肌肉腐爛,筋骨外露,臉部浮腫,食慾減退,大便稀溏,奄奄一息。醫生起初拒絕治療,後迫於情面,雖然表示治療後也不能保證能痊癒,但病人堅持請求,醫生只好用八珍湯加減,並外敷玉紅膏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逐漸好轉,最終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