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案》~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1)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1)
1. 十、瘡瘍門(凡二十七案)
【瘡瘍總論】
俗稱治瘍醫者,中士下士之學即可,皆於內科別之。然未有不明內科而擅長於外科者,如仲景治傷寒,有汗、吐、下三法。東垣治瘡瘍,有疏通、托裡、和營衛三法。其事各殊,其源則一。譬如,樹木有果結,人有瘡瘍,其理一也。至於瘡瘍之生,又分險順逆三種之吉凶。何以知之,總不出純陽、純陰、半陰半陽。
倘能悉此三者,再明經絡臟腑之部位,熟爛胸中,病之生死,無不立判。常見不明內科之瘍醫云,某穴生瘡主吉,某穴生瘡主凶,此乃守株待兔,按圖索驥之流,不足道也。余自治瘡瘍數十年來,按穴生瘡之說,歷年既久,不敢壞古人成法,亦不泥古人成法。每逢瘡瘍,先為診脈,再與五善七惡,互相校參,雖不盡善盡美,自問可無大過也。
【醫案】
【案一】
李自修,河北長垣人,年三十餘,逃荒居杞,賣水為業。忽背上腫起一塊,長尺餘,寬八、九寸,幾乎一背盡滿。迎余診治,餘告曰:「此背疽也,又屬陰證,近無愈期,非服藥三十帖,變陰為陽,始可望愈。」伊不我信,又請某醫,對伊曰:「此因閃著,氣血不和之證,作瘡治誤矣。
可用酩流酒煎紅花洗之當自愈。」洗十餘日,毫無一效,日加重甚。日夜哭泣,無奈又迎餘治,遂用大補回陽之劑,連服十劑,瘡漸起長,疼痛稍減,紅腫日甚,此變陽吉兆也。又服五帖,瘡已熟矣。用刀刺破,膿出鬥餘,遂覺輕爽,轉動如常,始終調理。二月有餘,服藥近三十帖,方獲十全。
方開於後。
黨參12克,白朮10克,雲苓10克,炙甘草6克,油桂10克,黃耆15克,熟地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附子10克,炮乾薑10克,白芷10克,陳皮6克,山藥10克,五味子6克,沒藥6克,乳香6克,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水煎服。
按:背疽有陰證陽證之分。陽證紅腫痛甚,脈數有力;陰證漫腫色黯,脈數無力。陽證宜清解,陰證宜托補。本例僅依幾乎一背盡滿診為陰證,當有腫處色黯不紅、痛微,脈數無力等為是。
【案二】
彭莊宗國亮之兄,年六十二,患唇疽。迎餘往療,見唇腫有二寸厚,二目脫神,診其脈雜亂無統緒。餘命速備後事,越三日而殞。
按:本例為繭唇,即唇瘤,多因脾濕胃熱薰蒸所致。目脫神,診其脈雜亂無統緒,說明已至晚期,故不日而損。
【案三】
五堂村王紹軒之嫂,右耳下生一瘡,迎餘往治。病三月餘,潰破甚險,膿水清稀,六脈虛細無力,飲食減少。看所服藥,是涼血解毒,損傷脾胃,不知虛實之過也。余用十全大補湯,外上紅升丹,十日後新肉漸生,飲食日增,始終調理,月餘方愈。
白話文:
【瘡瘍總論】
一般來說,治療瘡瘍的醫生,只要有中等或下等程度的醫術就夠了,通常都把它歸在內科的範疇。但是,沒有不懂內科卻擅長外科的道理,就像張仲景治療傷寒,有發汗、催吐、瀉下三種方法。李東垣治療瘡瘍,有疏通、托裡、調和營衛三種方法。雖然處理方式不同,但根源是相同的。這就像樹木會長出果實,人會長出瘡瘍,道理是一樣的。至於瘡瘍的產生,又可分為吉、凶三種情況:順、逆、危險。要如何判斷呢?總離不開純陽、純陰、半陰半陽這三種性質。
如果能了解這三種性質,再清楚經絡臟腑的位置,熟記在心,那麼就能立刻判斷病情的生死。常見有些不懂內科的瘡瘍醫生說,某個穴位長瘡代表吉利,某個穴位長瘡代表凶險,這種人就像守株待兔、按圖索驥一樣,不足以採信。我治療瘡瘍幾十年來,雖然知道按穴位來判斷瘡瘍吉凶的說法,而且也不敢違背古人的成法,但也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成法。我每次遇到瘡瘍,都會先診脈,再參考五善七惡的徵兆,互相印證,雖然不能達到盡善盡美,但至少可以問心無愧,沒有大的過失。
【醫案】
【案例一】
李自修是河北長垣人,三十多歲,因為逃荒住在杞縣,以賣水為生。他背上突然長出一塊腫塊,長約一尺多,寬八九寸,幾乎佔滿整個背部。他來找我診治,我告訴他:「這是背疽,而且屬於陰證,短期內無法痊癒,必須服用三十帖藥,將陰轉為陽,才可能好轉。」他不相信我的話,又請了其他醫生,那位醫生對他說:「這是因為閃到,氣血不和引起的,當作瘡來治療是錯的。用酒浸泡紅花煎煮後清洗就會好。」洗了十多天,一點效果都沒有,病情反而一天比一天嚴重。他日夜哭泣,無奈之下又來找我治療,我就給他開大補陽氣的藥,連服十帖,瘡開始生長,疼痛稍微減輕,紅腫越來越明顯,這是轉為陽證的好兆頭。又服了五帖,瘡已經成熟。用刀刺破,流出膿液一斗多,頓時感到輕鬆舒適,身體活動也恢復正常,之後繼續調理。兩個多月後,服藥將近三十帖,才完全康復。
藥方如下:
黨參12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肉桂10克,黃耆15克,熟地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附子10克,炮乾薑10克,白芷10克,陳皮6克,山藥10克,五味子6克,沒藥6克,乳香6克,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用水煎服。
**說明:**背疽有陰證陽證之分。陽證紅腫疼痛劇烈,脈搏快速有力;陰證漫腫顏色暗淡,脈搏快速無力。陽證宜清熱解毒,陰證宜托補陽氣。本例只是依照腫塊幾乎遍布整個背部判斷為陰證,應該還有腫塊顏色暗淡不紅、疼痛輕微、脈搏快速無力等情況。
【案例二】
彭莊宗國亮的哥哥,六十二歲,患了唇疽。他請我去看病,發現他嘴唇腫脹有兩寸厚,兩眼無神,診脈雜亂無章。我告訴他,要趕快準備後事,果然三天後他就過世了。
**說明:**本例是唇瘤,也就是嘴唇長腫瘤,多半是因為脾濕胃熱向上熏蒸所導致的。兩眼無神,脈搏雜亂無章,說明病情已到晚期,所以很快就過世了。
【案例三】
五堂村王紹軒的嫂子,右耳下方長了一個瘡,請我去看病。病了三個多月,潰爛得很嚴重,流出的膿水清淡稀薄,六脈虛弱無力,食慾也很差。看她吃的藥,都是涼血解毒的藥,損傷了脾胃,沒有分清虛實的錯誤。我給她用十全大補湯,外敷紅升丹,十天後新肉逐漸長出,食慾也一天比一天好,之後繼續調理,一個多月後才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