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案》~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9)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9)
1.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案二十九】
沙窩集鄭子和妻,年三十二。患齒箭證,每日出血碗許。某醫用十灰散治之,殊無效。迎餘往診,病已六日。診得脾胃脈洪盛有力,症係陽明胃經實火。胃乃多氣多血之府,齒齦又屬於胃,胃火上衝,血隨火升,所以從齒齦中流出。若不瀉去胃中之火,病從何已。張潔古云「血得熱妄行」正指實火而言也。餘用:
生地(酒洗)30克,大黃(酒炒)24克,當歸(酒洗)30克,丹皮(酒炒)24克,甘草15克
服一帖,病去五、六,二帖痊癒。
用生地者涼血而入細竅,大黃者能蕩胃腑實火,乃斬關奪門之將,勇冠三軍;用丹皮者,丹者赤也,入血分涼血而瀉火,以作嚮導,當歸者,能引諸經之血,各當所歸之經,用甘草者,甘者緩也,火急以甘緩之,又有國老之稱。運籌幃握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藥只五味,攻守俱備,智勇兼全。
又用酒製者,能直達巔頂,無留邪於上之虞。所以兩帖即收全功,不需三帖也。
按:辨證明確,處方簡當,釋藥詳細,療效卓著,足見翟氏用一藥有一藥之妙,決不雜揉濫入。
【案三十】
馬掄升先生,余同道友也。其令正性質朴,因家務瑣碎,素積鬱怒。偶於仲秋患病,如癡如迷,問之不語,不問則有時自言喃喃,與之飲食亦不食,兩手搖自己頭髮,掄升行醫多年,自開一方,大概是順氣開鬱化痰之品,服二帖無效。招余診視,餘按痰火治之,服兩劑絕無效。
又請某醫治之,仍如前。漸加沉重,奄奄待斃,後事已備。有一息之生,不忍坐視。此時病八日矣。晚間掄升又招余診治,餘曰:「若有妙術,何至今日而不用也。」掄升曰:「早知不起,再為診之,以決死期耳。」餘往診,六脈無敗象。餘告曰:「與其坐以待亡,不如冀其不亡。
餘再為之針中脘、足三里試之如何?」伊曰:「可」。中脘針二寸,足三里針一寸,俱行瀉法針。又開一方與前方大同小異,漸漸灌之。至二更時,飲食略進,神思微醒,由此日輕一日。又服二帖,漸獲十全。由此看來,初服之藥,皆是對證,並非妄投,只因鬱結深久,堅固難破,所以不效者藥力不敵也。而後效者,藥借針力以為先鋒,藥力後進,斬殺群妖掃蕩魑魅,一陣成功。
華元化曰:「針無藥穩,藥無針捷」,信夫!
按:前醫治之不效,翟氏治之亦然。再診先針後藥,竟獲痊癒。從此例可見先生治學態度之朴實。
【案三十一】
邑庠生魏馨山,余友也。伊令正年近四旬,稟賦極弱,平素多疾。於七月間,猝患類中風證,招餘往診。目閉口開,痰聲如鋸,脫汗似油,精神全失,診其脈已見魚翔。餘曰:「形脈俱敗,不可救藥矣。」縱有扁盧,亦無能為力,急備後事。果歿。
白話文: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案二十九
一位鄭姓婦人的妻子,三十二歲,患有牙齦出血的疾病,每天出血約一碗的量。先前有醫生用十灰散治療,但無效。我診治時,疾病已持續六天。診斷發現她的脾胃脈象洪盛有力,症狀是陽明胃經實火。胃是氣血充盈的器官,牙齦也屬胃經,胃火上衝,血液隨著火氣上升,所以從牙齦流出。如果不瀉去胃中的火氣,疾病就無法痊癒。張潔古說「血得熱妄行」,正是指實火而言。我用了生地(酒洗)30克,大黃(酒炒)24克,當歸(酒洗)30克,丹皮(酒炒)24克,甘草15克。服用一帖後,病情好轉五到六成,兩帖後痊癒。
使用生地能涼血並深入細微的部位;大黃能蕩滌胃腑實火,是攻破關卡的先鋒,勇猛無敵;丹皮,丹指紅色,能入血分涼血瀉火,如同嚮導;當歸能引導各經的血液回到各自的經脈;甘草能緩和藥性,如同老臣般穩重。此方藥材雖只有五味,卻攻守兼備,智勇雙全。
用酒炮製藥物,能直達病灶,避免邪氣在上停滯。因此只需兩帖藥就治癒了,不需要三帖。
**按:**此案辨證明確,處方簡潔,藥物解釋詳細,療效顯著,充分展現了翟氏用藥之精妙,絕不雜亂。
案三十
馬掄升先生是我的同道友人。他的妻子個性質樸,因家務繁瑣,積累了不少鬱怒。仲秋時節偶爾患病,神志不清,問話不答,不問時則喃喃自語,不吃不喝,用手抓自己的頭髮。馬先生行醫多年,自己開了一方藥,大概是順氣開鬱化痰的藥物,服用兩帖無效。他請我診治,我按痰火治療,服兩劑也無效。
他又請了其他醫生治療,仍然無效。病情漸漸加重,奄奄一息,後事都準備好了。但他還有一線生機,我不忍心袖手旁觀。此時疾病已持續八天了。晚上馬先生又請我診治,我說:「如果你有妙計,為何等到今天才用呢?」馬先生說:「早知道病情如此,就應該早些再診治,以決定死期。」我診脈後,六脈並無敗象。我說:「与其等死,不如希望還有活的可能。
我再用針灸中脘、足三里試試如何?」他說:「可以。」我針刺中脘二寸,足三里一寸,都採用瀉法。我又開了一方,與之前的方子大致相同,慢慢地灌輸藥力。到二更時,他略微進食,神志略微清醒,病情一天天好轉。又服用了兩帖藥,最終痊癒。由此看來,之前的藥方都是對症的,並非胡亂投藥,只是因為鬱結已久,堅固難以攻破,所以藥力不敵。而後效的原因是,針灸作為先鋒,為藥力開路,藥力隨後跟進,攻破邪氣,最終取得成功。
華元化說:「針灸沒有藥物穩妥,藥物沒有針灸迅速。」真是如此!
**按:**之前的醫生治療無效,我也同樣如此。再次診治時,先針灸後服藥,最終痊癒。從此例可以看出馬先生治學態度的樸實。
案三十一
魏馨山,縣學的學生,是我的朋友。他妻子將近四十歲,體質虛弱,平素多病。七月間,突然患類似中風的疾病,他請我診治。眼睛閉著,嘴巴張開,痰聲如鋸子,汗出如油,神志全失,診其脈象已見魚翔之徵。我說:「形脈都已敗壞,不可救藥了。」即使是扁鵲、盧醫,也無能為力,趕快準備後事吧。結果她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