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案》~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8)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8)
1.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十全大補湯方見前。
【案二十五】
余姨母五十五歲,患噎膈證,自覺咽喉間有物擋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氣上衝逆,嘈雜難受,飲食減少,形容憔悴,口吐痰涎約碗許。招餘診治,診得胃脈沉實有力,肺脈洪大,此是子母俱實之證。肺主肅殺下降,脾主津液,肺氣不降,則脾之津液不能獨行,津液化為痰涎。
究其本源,實因大腸之燥而成,餘用大承氣湯服一帖,大解二次,下乾糞三十餘枚,堅硬如石子,病去二三。又服二帖,燥糞已盡,後見溏便,諸症十全。此證倘作真噎膈治之不愈,死者無言,醫者不醒,必歸咎於命。命之一字,乃醫家藉口,以謝病人,告無過者也。
大承氣湯方見前。
按:上病治下,為反治法一種。此例若取上捨下,陡用化痰降逆開結之品,不惟咽喉不開,魄門也閉塞不通,必成關格之證。翟氏善依脈認證,此例胃脈沉實有力,肺脈洪大即為立法之準繩。
【案二十六】
陽堌集士人潘姓妻,二十八歲小產。一連四胎,又懷胎三月,惟恐小產,就餘診治。診得肝腎二脈濡細無力,古云「肝為血臟,腎主胞胎」。二臟虛虧,胎賴何養?遂用大補肝腎之品,每月服三劑,至十月胎滿,果產一男,今已十歲餘。方開於後。
熟地18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萸肉10克,澤瀉6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砂仁6克,杜仲10克,白朮10克,香附10克,川斷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按:肝腎虧虛,自宜補肝益腎。方中砂仁、香附順氣甚當,以氣順胎自安,故砂仁有安胎聖藥之稱。酸味能補肝體,辛味能補肝用,方中除補腎藥外,有白芍之酸,砂仁之辛,亦含有補肝之義。
【案二十七】
楮皮崗胡姓婦,年近七旬,患反胃症。每日飯後不一時許,嘔吐不停,所食之飯,盡淨吐出。某醫作倒食治之,行氣調胃止嘔之藥,無非香燥順氣之品,服過無數,四月不愈,邀餘診治,診得肺胃脈洪數有力,年雖老而病有餘。此是大腸有結糞,停滯不行,下竅不通,必反於上,肺脈之洪數,實由此也。
胃為倉凜之官,大腸不通,胃中之水,不能由小腸傳入大腸,胃有入無出,所以盡淨吐出也。倘治肺胃,此是舍本求表,如何能愈!餘用:
大黃18克,芒硝12克,桃仁15克,川牛膝10克,蜂蜜30克(沖服)
一帖,下燥糞大如胡桃者三枚,如楝子者三十枚,皆硬似石子,由此諸症皆廖。
【案二十八】
余姑母素有勞疾,年六十有二,身體虛弱患偏頭疼證。春夏無恙,每逢秋深冬春之際,必發作,輕者疼十餘日自已。重者其疼如破,日夜哭泣,飲食不進,屢治不愈。餘無奈為之針列缺、合谷、曲池三穴。各六餘壯,終身不發矣。
白話文: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十全大補湯方劑已於前面提及。
【案二十五】
我的姨母,五十五歲,患有噎膈症,自己感覺咽喉好像有東西堵塞,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氣往上衝逆,覺得嘈雜難受,食慾減少,形容憔悴,還會吐出約一碗的痰涎。她請我診治,我診斷她的胃脈沉實有力,肺脈洪大,這是子母俱實的證候。肺主肅降,脾主運化津液,肺氣不降,則脾的津液無法正常運化,津液就會轉化成痰涎。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大腸燥熱不通導致的。我用大承氣湯讓她服用一劑,她大便兩次,排出三十多枚乾硬如石子的糞便,病情就好轉許多。又服用兩劑後,乾燥的糞便排乾淨了,之後大便轉為稀軟,所有症狀都痊癒了。如果把這個症狀當作真正的噎膈症來治療,則無法治癒,病人會因此死亡,醫生也無法解釋,只能歸咎於命運。然而,「命」這個字,只是醫生推卸責任,向病人表示自己沒有錯的藉口。
大承氣湯方劑已於前面提及。
**按:**治療上病從下治,是一種反治法。這個例子如果採取上治下捨的方法,貿然使用化痰降逆、開結的藥物,不僅咽喉無法暢通,連魄門(肛門)也會閉塞不通,必然會發展成關格證。翟氏善於根據脈象辨證,這個例子中胃脈沉實有力,肺脈洪大,就是用藥的準則。
【案二十六】
陽堌集一位姓潘的士人的妻子,二十八歲,曾多次小產。連續四次懷孕都小產,這次懷孕三月,擔心再次小產,於是來找我診治。我診斷她的肝腎二脈濡細無力,古人說:「肝為血臟,腎主胞胎。」肝腎兩臟虛虧,胎兒怎麼能夠得到滋養呢?於是,我用補益肝腎的藥物,讓她每月服用三劑,到十月懷胎足月,果然生下一個男嬰,現在已經十多歲了。處方如下:
熟地黃18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茱萸肉10克,澤瀉6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砂仁6克,杜仲10克,白朮10克,香附10克,川斷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按:**肝腎虧虛,自然應該補益肝腎。方中砂仁、香附順氣的作用很恰當,因為氣順則胎兒才能安穩,所以砂仁有「安胎聖藥」之稱。酸味能補肝體,辛味能補肝用,方中除了補腎藥物外,還有白芍的酸味和砂仁的辛味,也包含了補益肝臟的意義。
【案二十七】
楮皮崗一位姓胡的婦女,將近七十歲,患有反胃症。每天飯後不久,就會不停地嘔吐,吃下去的飯都吐出來了。一位醫生用治療倒食的方法,給她服用行氣調胃、止嘔的藥物,都是芳香辛燥、順氣的藥物,服用了很多,四個月都沒有治癒,於是她請我診治。我診斷她的肺胃脈洪數有力,雖然年紀大了,但病情卻很嚴重。這是因為大腸有宿便積滯不通,下焦不通,就會反上湧,肺脈洪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胃是容納食物的器官,大腸不通,胃中的水液就不能通過小腸進入大腸,胃中只有進而沒有出,所以才會把吃下去的食物全部吐出來。如果治療肺胃,這是捨本逐末,怎麼可能治癒呢!我用:
大黃18克,芒硝12克,桃仁15克,川牛膝10克,蜂蜜30克(沖服)
一劑藥,就排出了三枚像胡桃大小和三十枚像楝子大小的乾燥糞便,都很堅硬像石頭一樣,因此,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案二十八】
我的姑母,素有勞累過度的疾病,六十二歲,身體虛弱,患有偏頭痛。春夏季節沒有問題,每到秋冬季節,就會發作,輕的疼十幾天自己就好了。重的疼得像要裂開一樣,日夜哭泣,不吃不喝,多次治療都沒有治癒。我無奈之下,用針灸刺她的列缺、合谷、曲池三個穴位,每個穴位刺六七壯,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發作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