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竹亭

《湖岳村叟醫案》~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7)

回本書目錄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7)

1.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倘一病不起,床前蹀躞之役,豈男子所為。祈先生大施仁慈,既不愈不敢歸咎,萬一全病,沒齒難忘。」餘曰:「既誠心懇求,以窮吾術,吉凶不敢預定,試治之何如。」遂用桂附八味湯加減。服二帖後,病雖不輕,亦不加增。又服二帖,略有效。十帖之後,病去五六,二十餘帖,諸症如失。

又調養月餘,方能行動。

桂附八味湯加減

熟地12克,山藥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10克,澤瀉6克,油桂6克,附子6克,肉蔻10克,訶子10克,白朮12克,五味子6克,炮薑10克,砂仁6克,炙黃耆10克,禹糧石12克,赤石脂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按:產後痢至肉脫骨存,面黃唇白,可謂病勢虛甚。翟氏從脾腎論治,溫腎健脾與收澀固脫並用,堪稱治久痢之良方,可效法。

【案二十二】

余胞妹家住長垣,二十四歲。臘月臨床後,受寒,大解時有泄瀉,不甚介意。由此漸加沉重,每夜間瀉三次,日間一、二次,百方調治,服藥無算,有效有不效,終不痊癒。適逢餘子完婚歸寧來杞。診得脾脈虛弱無力,命門脈細微,幸而均有神。此因火衰不能生土之故。命門火乃水之火,東垣先生云:此火乃雪裡花開,水中火發,生命之根,元氣之本,人生莫大之關要。倘專補火,恐陰有告竭之患,但補陰恐火有衰滅之虞。

余用景岳先生左右歸飲加減作丸藥治之,初服半斤,稍有效驗。一斤服盡,病去二三。共服五斤餘,十八年沉屙已獲十全。

熟地60克,山藥30克,丹皮15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附子24克,白朮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紙18克,油桂18克,炮薑15克,五倍子24克,當歸身30克,炙甘草30克,白芍24克,北五味子15克,丁香10克,砂仁15克。

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日辰戌各服15克,茶水送下均可。

【案二十三】

西陶淩崗賈姓室女,年十七歲,患呃逆證,三月不愈,遠近醫治無遺。迎餘診治,診得肺脈沉澀,脾脈虛弱無力,經曰:「諸氣膹鬱,皆屬於肺。」此因思慮傷脾,脾氣鬱結,肺為脾之子,母病及子,肺氣不降,所以呃逆之證生焉。宜用蘇子降氣湯,服二帖有效,四帖痊癒。

蘇子降氣湯

蘇子15克,生桑皮12克,葶藶10克,杏仁10克,清半夏10克,枳實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海浮石10克,水煎服。

按:肺主氣,氣逆治肺為治本之法。

【案二十四】

崔學易余盟弟也。伊婦天癸五月不行,迎餘往診。診得孕脈俱現,惟虛弱過甚。余告伊曰:「此非病脈,乃喜脈也。」所以胎不長者,經曰:「衝主血海,任主胞胎」,衝任皆屬陽明也。速補脾養血,培養胎元,以固根本也,免小產之患。用十全大補湯,服十餘帖,氣血日旺,精神日強,伊不善服藥,幸無小產。至十三個月,產一女,今已二十餘歲矣。

白話文: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一位婦人久病不起,只能在床上徘徊,這不是男子所能承受的。她懇求醫生盡力施治,表示即使治不好也不會怪罪醫生,如果能痊癒,將終身感激。醫生見她如此誠懇,決定盡其所能,雖然不敢預測吉凶,還是決定嘗試治療。於是,醫生加減使用了桂附八味湯。服藥兩帖後,病情雖未減輕,但也沒有加重。又服兩帖,略見效。十帖藥後,病情好轉了五到六成,二十多帖後,諸多症狀都消失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她才能夠下床活動。

桂附八味湯加減:熟地12克,山藥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10克,澤瀉6克,桂枝6克,附子6克,肉蔻10克,訶子10克,白朮12克,五味子6克,炮薑10克,砂仁6克,炙黃耆10克,禹糧石12克,赤石脂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按:產後痢疾嚴重到肉都爛了,只剩下骨頭,面色發黃,嘴唇蒼白,可謂病情虛弱到了極點。翟氏從脾腎入手治療,溫腎健脾與收澀固脫同時進行,堪稱治療久痢的良方,值得借鑒。

第二十二案

我的胞妹住在長垣,二十四歲。臘月生產後受寒,大便時有腹瀉,她沒有太在意。結果病情漸漸加重,每天晚上要瀉三次,白天一到兩次,用了許多方法治療,服用了無數藥物,有時有效,有時無效,始終未能痊癒。恰逢我兒子完婚,我回杞縣省親。診脈發現她脾脈虛弱無力,命門脈細微,但脈象尚有氣息。這是因為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土所致。命門火是腎中之火,東垣先生說:這火就像雪裡的花開,水中之火,是生命的根本,元氣的基礎,人生最重要的關隘。如果單純補火,恐怕會耗損陰精;但只補陰,又怕火衰滅。

我用景岳先生左右歸飲加減,製成丸藥治療她,一開始服用半斤,稍有效果。服用一斤後,病情好轉了二到三成。總共服用了五斤多,十八年的頑疾終於痊癒。

熟地60克,山藥30克,丹皮15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附子24克,白朮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紙18克,桂枝18克,炮薑15克,五倍子24克,當歸身30克,炙甘草30克,白芍24克,北五味子15克,丁香10克,砂仁15克。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天辰時和戌時各服用15克,可以用茶水送服。

第二十三案

西陶淩崗賈姓女子,十七歲,患呃逆症三月不愈,附近都看過醫生,均無效。她請我診治,我診脈發現她肺脈沉澀,脾脈虛弱無力。經書上說:「諸氣鬱結,皆屬於肺。」這是因為思慮過度傷了脾,脾氣鬱結,肺是脾的兒子,母親有病就會影響到兒子,肺氣不能下降,所以產生呃逆。因此,應該使用蘇子降氣湯,服藥兩帖見效,四帖痊癒。

蘇子降氣湯:蘇子15克,生桑皮12克,葶藶子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枳實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海浮石10克,水煎服。

按:肺主氣,氣逆則治肺為治本之法。

第二十四案

崔學易是我的盟弟。他的妻子天癸(月經)五月沒有來,他請我診治。我診脈發現她有妊娠脈象,只是體質過於虛弱。我告訴他:「這不是病脈,而是喜脈。」之所以胎兒發育不好,是因為經書上說:「衝脈主血海,任脈主胞胎」,衝任二脈都屬於陽明經。應該迅速補脾養血,培養胎元,以鞏固根本,以免發生流產。我使用了十全大補湯,服用十幾帖後,氣血日漸旺盛,精神也日漸強健。她不太喜歡吃藥,幸好沒有流產。到十三個月時,生了一個女孩,現在已經二十多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