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竹亭

《湖岳村叟醫案》~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4)

回本書目錄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4)

1.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四物湯加法

當歸45克,京白芍30克,川芎15克,熟地24克,炮薑18克,油桂10克,紅糖30克,(用藥沖服)

【案十】

邑西林莊林玉升妻,患白帶三年餘,屢治不愈,迎餘診療。診得脾腎脈虛而兼緩,肝脈弦勁,此因腎水不養肝木,木旺土衰,脾不傳變,五穀之精不能化血,反協同脾胃濕下走膀胱,所以白滑之物時下也。治宜大補脾土,兼養腎水,水足而肝木自平,脾土無克,飲食之實秀,自然化為血矣。不治白帶而白帶不絕者,餘不信也。因制一方,名曰化帶湯

焦白朮45克,茯苓30克,芡實24克,熟地18克,銀杏15克,黃柏10克,黃連6克,山藥18克。

水煎服。此方服十六帖,諸症如失。

按: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本即致病之源。見帶治帶為治標之法,見帶求源,因證施治,為治本之法。白帶責於肝脾腎三經,尤以脾腎兩臟最為關切。蓋脾主濕,腎主水,兩臟以陽氣用事,脾腎氣虛則水濕失其約束,泛流於下而成白帶。翟氏所制化帶湯,意在健脾補腎、化濕清熱,脾健濕有所運,腎強水有所歸,水濕各歸其道,白帶自可消除。

【案十一】

邑西林莊林姓女,十八歲。因氣鬱經閉五月餘,少腹時疼,身發寒熱,午後尤甚,鼻孔不時流血。餘診得肝脈沉弦,它脈平和,用開鬱和血之劑,四帖痊癒。

開鬱和血之劑

丹皮10克,鬱金12克,茜草12克,生地10克,三棱12克,莪朮6克,五靈脂10克,通血香10克,玄胡6克,甘草6克,水煎服。

【案十二】

邑西郭外彭莊王金銘女,年二十餘。九月臨產,產後二日出外洗衣,至家寒熱大作,惡露立止,腹疼難忍,滿面發赤,幾死者數次,諸醫袖手。請余時業已六日。此證產後為虛,瘀血為實,王好古曰:「不能固其虛,安能攻其餘。」遂用扶正攻血,二帖瘀血大下,諸症已去六、七,又服一帖,惡露方盡。後用八珍湯三帖病良己。

扶正攻血湯

黨參15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乾薑15克,三棱12克,莪朮12克,焦山楂30克,穿山甲10克,桃仁24克,紅花10克,水煎服。

八珍湯方見前。

按:不補氣則攻血傷正,不攻血則扶正致壅,故補虛攻餘,兩不偏廢,投藥中病。

【案十三】

西門內王泰冉婦,二十餘歲。五月臨產,產後於院內取涼,至夜寒熱交作,與瘧相似。某醫以治瘧方治之,二劑罔效。迎餘往診,診得六脈沉滯,此係寒凝血滯之故。用:

生黃耆15克,羌活10克,炙甘草10克,黨參12克,當歸尾15克,赤芍12克,焦山楂30克,桃仁18克,玄胡12克,桂枝12克,乾薑10克,五靈脂10克,生蒲黃15克,三棱15克,附子10克,穿山甲6克。

白話文:

九、婦科門(凡三十二案)

四物湯加法

當歸45克,白芍30克,川芎15克,熟地24克,炮薑18克,桂枝10克,紅糖30克,(藥物沖服)

【案十】

林玉升的妻子患有白帶三年多,多次治療未癒,來找我診治。診斷結果是脾腎脈氣虛弱,肝脈弦急。這是因為腎水不足不能滋養肝木,肝木過旺,脾土虛弱,脾臟不能將食物精華轉化為血液,反而與脾胃濕氣一起下行膀胱,所以才會出現白帶。治療應當大補脾土,同時滋養腎水,腎水充足,肝木自然平緩,脾土不受克制,飲食精華自然轉化為血液。如果不從根本上治療,白帶是不會停止的。因此我制定了一個處方,名為化帶湯

焦白朮45克,茯苓30克,芡實24克,熟地18克,銀杏15克,黃柏10克,黃連6克,山藥18克。

水煎服。服用十六劑後,諸症皆消。

**按:**經書說:「治療疾病必須追究其根本」。根本就是致病的根源。只看到白帶就治療白帶是治標之法,找到白帶的根源,根據病情施治,才是治本之法。白帶與肝、脾、腎三經有關,尤以脾腎兩臟最重要。因為脾主濕,腎主水,兩臟依靠陽氣運作,脾腎氣虛則水濕失去約束,下流而形成白帶。翟氏所制的化帶湯,目的在於健脾補腎、化濕清熱,脾臟健旺,濕氣就能運化,腎臟強壯,水濕就能歸位,水濕各歸其道,白帶自然消除。

【案十一】

一位姓林的十八歲女子,因氣鬱導致經閉五個多月,小腹時常疼痛,身體發寒發熱,午後尤甚,鼻孔時常流血。我診斷為肝脈沉弦,其他脈象平和,於是使用開鬱和血的藥方,服用四劑後痊癒。

開鬱和血之劑

丹皮10克,鬱金12克,茜草12克,生地10克,三棱12克,莪朮6克,五靈脂10克,通草10克,玄胡6克,甘草6克,水煎服。

【案十二】

王金銘的二十多歲女兒,九月分娩,產後第二天外出洗衣,回家後寒熱大作,惡露立即停止,腹痛難忍,面紅赤,幾次險些喪命,其他醫生束手無策。請我診治時已經過了六天。此症產後屬於虛證,瘀血屬於實證,王好古說:「不能鞏固其虛弱之體,怎能攻破其餘邪?」因此我採用扶正攻血的方法,服用兩劑後瘀血大量排出,諸症已減輕六七成,又服用一劑,惡露才完全排出。之後服用八珍湯三劑,病情痊癒。

扶正攻血湯

黨參15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乾薑15克,三棱12克,莪朮12克,焦山楂30克,穿山甲10克,桃仁24克,紅花10克,水煎服。

八珍湯方劑前面已列出。

**按:**如果不補氣就攻血,會傷及正氣;如果不攻血就只扶正,會導致瘀血阻塞。所以要補虛和攻邪兼顧,才能藥到病除。

【案十三】

王泰冉的妻子,二十多歲。五月分娩,產後在院內受涼,晚上寒熱交替發作,類似瘧疾。某醫生用治療瘧疾的方子治療,兩劑無效。我診治後發現六脈沉滯,這是寒凝血滯造成的。使用的藥方是:

生黃耆15克,羌活10克,炙甘草10克,黨參12克,當歸尾15克,赤芍12克,焦山楂30克,桃仁18克,玄胡12克,桂枝12克,乾薑10克,五靈脂10克,生蒲黃15克,三棱15克,附子10克,穿山甲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