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竹亭

《湖岳村叟醫案》~ 七、腹痛門(凡十五案) (1)

回本書目錄

七、腹痛門(凡十五案) (1)

1. 七、腹痛門(凡十五案)

【腹痛總論】

腹痛之證,有虛痛,有實痛,有內傷而痛,有外感而痛,證雖不一,不外虛實,實者易治,虛者難醫,此盡人而知也。然此外有因邪祟而痛者;有延綿終年累月,時疼時止者;有發於倉猝,一疼即斃者;有因氣滯而疼者;有因血瘀而致痛者。種種不一,無不由於內傷外感之所致。

餘行醫四十年來,惟治腹疼,所遵書並無一定,皆審其病源,因勢而調治之。如內傷七情虛也,治宜補中帶調,外感六淫實也,治宜去邪固本;至於為邪所祟,外邪乘虛而入也,治宜逐邪,有多年不愈者,虛中挾實,攻補兼施;氣血鬱結者,確係實證,開瘀行滯,若倉猝暴發,藥所不能及,非是陰陽閉絕,即屬性陰陽暴脫,此係天命之安排,良醫無如何者也。總之,腹疼諸症,或外感,或內傷,因虛因實,診脈用藥,罔不即廖。

可見行醫一道,當使一團活潑之氣,常存於胸中,能如此,則終身運用無窮矣。

【醫案】

【案一】

邑北十二里寨賈某,年三十餘,在田耕作,偶經大雨,身冷衣薄,受寒腹疼。初不為意,日久重甚,飲食漸減,面黃肌瘦,三月未愈,始迎餘治療。六脈浮中沉皆無,推筋著骨,指下勁硬,似有若無,知是沉寒痼疾,非大熱藥不可。遂用祛寒溫裡湯,服一帖減半,二帖痊癒。

祛寒溫裡湯

炮薑30克,油桂15克,附子24克,吳茱萸15克,花椒10克,破故紙15克,水煎服。

按:《素問?舉痛論篇》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又云:「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是案因冒雨受寒腹痛,久之成「沉寒痼疾」。翟氏診脈真切,遣藥處方精當,故投藥而病廖矣。

【案二】

官林寨村劉開業者,年三十餘,患腹疼證二年餘,百治無效。請餘診療,面黃肌瘦,腹大如盆。診其脈,亂無統緒,古書云:「亂無統緒者,蟲積也。」彼云:「饑時疼甚,飽時略減。」此蟲積無疑也。余用殺蟲湯,辰時服下,午時腹疼更甚,餘命速服二煎,至戌時,大便解下蛔蟲近千條,腹痛消去七八分。隔日又投一劑,又下百餘條,服第三劑蟲盡無也。

後服八珍湯,調理脾胃,月餘始獲平復,方開於後。

殺蟲湯

雷丸30克,使君子15克,榧子30克,蕪荑15克,苦楝根皮15克,檳榔10克,白薇10克,黃芩10克,寸冬12克

八珍湯見虛證門。

按:《靈樞?厥病》:「腸中有蟲瘕及蛟蛔,……心腹痛,憹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蛔也。」詳細地敍述了蛔蟲成因和蟲病發生時特有的症狀。此案係蛔蟲成團之重證,狀如腫聚,腹大如盆。然翟氏膽識過人,放量用藥,遂投以驅蛔殺蟲之重劑而收功。

白話文:

【腹痛總論】

腹痛這種病症,有屬於虛弱引起的疼痛,也有屬於實證引起的疼痛;有因為內傷導致的疼痛,也有因為外感風寒等引起的疼痛。雖然病因各不相同,但總歸離不開虛和實這兩種情況。實證的腹痛比較容易治療,虛證的腹痛則比較難以醫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然而,除了這些情況,還有因為邪祟侵擾而引起的疼痛;有疼痛持續不斷、多年累月,時好時壞的;有突然發作、一痛就致命的;有因為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疼痛,也有因為體內血液瘀滯而導致的疼痛。各種情況都不一樣,但無一不是由於內傷或外感所造成的。

我行醫四十年來,治療腹痛,所參考的醫書並沒有固定哪一本,都是仔細審察病因,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治療。例如,因為內傷七情所造成的腹痛屬於虛證,治療時應當以補益中氣為主,同時兼顧調和;因為外感六淫邪氣所造成的腹痛屬於實證,治療時應當祛除邪氣,鞏固正氣。至於因為邪祟侵擾,或者外邪趁虛而入所造成的腹痛,治療時應當驅除邪氣;對於多年不癒的腹痛,往往是虛中夾雜實證,應當攻邪和補虛同時進行;而氣血鬱結導致的腹痛,確實屬於實證,應當疏通瘀滯,使氣血運行順暢。如果腹痛突然發作,病情來不及用藥物治療,那不是陰陽之氣閉塞不通,就是屬於陰陽之氣突然脫散,這是天命的安排,再好的醫生也無能為力。總之,各種腹痛的病症,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無論是虛證還是實證,診斷脈象和用藥治療,都能夠達到療效。

可見行醫這條路,應該使自己保持一種靈活的思考能力,常常存在於心中,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終身都能運用自如,變化無窮。

【醫案】

【案例一】

城北十二里村的賈某,三十多歲,在田裡耕作時,正好遇到大雨,身上寒冷,衣服單薄,受寒後腹痛。起初沒有在意,日子久了越來越嚴重,飲食也逐漸減少,面色蠟黃,身體消瘦,三個月都沒有好轉,才來請我治療。把他的脈,浮、中、沉三部都摸不到,按壓他的肌肉和骨骼,指下感覺到隱隱的硬結,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知道是寒邪深入體內,積聚成頑固的疾病,必須用大熱的藥物才能治療。於是開了祛寒溫裡湯,服用一帖,症狀減輕一半,服用兩帖就痊癒了。

祛寒溫裡湯

炮薑30克,油桂15克,附子24克,吳茱萸15克,花椒10克,破故紙15克,用水煎服。

按:《素問?舉痛論篇》說:「寒邪侵入經脈,使經脈氣血運行遲緩,停滯不前,寒邪停留在脈外,就會導致血液減少,寒邪停留在脈內,就會導致氣血不通,因此會突然疼痛。」又說:「寒邪停留在腸胃之間,橫膈膜的下方,血液不能散開,小的經絡收縮而導致疼痛。」這個案例是因為冒雨受寒而引起的腹痛,時間久了就成了「沉寒痼疾」。翟醫師診脈精確,用藥處方也很恰當,所以用藥後病就好了。

【案例二】

官林寨村的劉某,三十多歲,患腹痛病已經兩年多了,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請我診治,他面色蠟黃,身體消瘦,肚子卻大得像個盆子。摸他的脈,雜亂無章,古書上說:「脈象雜亂無章,是體內有蟲積。」他自己說:「肚子餓的時候疼痛得很厲害,吃飽飯後會稍微好一點。」這肯定是蟲積沒錯了。我給他開了殺蟲湯,在早上服下,到了中午腹痛反而更嚴重了,我讓他趕快再服第二煎,到了晚上,他大便拉出了將近一千條蛔蟲,腹痛也減輕了七八分。隔天又給他服用一劑,又拉出了一百多條蟲,服用第三劑時就沒有蟲了。

之後,他服用八珍湯,調理脾胃,一個多月後才恢復健康,藥方如下。

殺蟲湯

雷丸30克,使君子15克,榧子30克,蕪荑15克,苦楝根皮15克,檳榔10克,白薇10克,黃芩10克,寸冬12克。

八珍湯的藥方在虛證門裡有記載。

按:《靈樞?厥病》中說:「腸胃中有蟲積和蛔蟲,……會導致心腹疼痛,絞痛,腹部腫脹,疼痛時而向上時而向下,時而停止,腹部發熱,喜歡喝水,口水多,這是蛔蟲病。」詳細地描述了蛔蟲的成因和蛔蟲病發作時特有的症狀。這個案例是蛔蟲成團聚集的重症,情況就像腫塊聚集一樣,肚子大得像個盆子。然而,翟醫師膽識過人,大膽用藥,因此開出驅蟲殺蟲的重劑,而獲得了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