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竹亭

《湖岳村叟醫案》~ 五、霍亂門(凡十六案) (5)

回本書目錄

五、霍亂門(凡十六案) (5)

1. 五、霍亂門(凡十六案)

加減十全大補湯

黨參12克,茯苓12克,白朮10克,炙甘草10克,熟地15克,全當歸10克,杭白芍12克,肉桂6克,炮薑10克,桂枝10克,砂仁6克,升麻3克,懷山藥10克,五味子6克

按:翟氏對此案胸有成竹,力排眾議,據理一擊,以十全大補,救患者於垂危之中,非具高超技藝,安能挽此狂瀾。

【案十四】

邑北趙寨黃姓,七月初患霍亂,三日未愈。迎余治時,吐瀉已止,惟虛汗淫淫,精神恍惚,四肢冰冷,飲食不進,六脈虛細,此因吐瀉太甚,元氣大傷,非補不可,遂用參苓桂附湯加減

黨參24克,貢白朮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12克,熟地15克,巴戟天12克,破故紙12克,當歸10克,五味子6克,炙黃耆12克,油桂10克,附子10克,炮薑10克,山萸肉10克,茯神6克,炒棗仁6克,石菖蒲10克。一服見效,三劑痊癒。

按:斷案精湛,用藥恰當,足資效法。

【案十五】

務崗村務姓婦,年七十餘,六月患霍亂。迎余治時,瀉止而吐不停,胃脈極細,此因邪去正虛,火性炎上,所以嘔吐不止,飲食不進,命如遊絲。又看某醫之藥,儘是半夏、砂仁、紫豆蔻、陳皮之類,意在降氣,不知氣足者降下,氣虛者泛上。古人云:「寒就濕,火就燥,自然之理也。」遂用參苓桂附湯

白朮10克,炙甘草10克,黨參12克,川牛膝10克,肉桂10克,附子12克,炮薑10克,丁香2.4克,熟地30克。

煎成冷服,投其假熱之所好。初服仍吐,一帖未終而吐輕,二帖而吐止。後改調理脾胃之藥,又服三帖而痊廖。

按:翟氏所論極是,遣方精當,服用有法。如斯,非活人命,豈有他哉。

【案十六】

西肥寨有秦風山者,以事赴縣,正走間,即云腹痛,暈倒在地。請餘往診,見面唇極青,四肢冷過時膝,六脈皆無,又無家人在側,吉凶無人作主,餘辭欲去。眾人曰:「醫者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者也,倘治不愈,以後有事我大家均願作證。」餘只得從眾之請,先針委中、尺澤,盡放出毒血,又針十宣穴,皆令出血,復針人中、內關、中脘、承山、關元、昆侖諸穴,鼻內又吹紅靈丹,遂將雷公散15克灌下。半時許,病者遂能呻吟,次能言,又待二時,竟獲痊癒。

由此看來,急病針法必不可少也。

按:此案之患者,命在傾刻。翟氏針到病除,救其活命。噫!醫雖小道,濟世活人之道大矣。

白話文:

五、霍亂門(凡十六案)

加減十全大補湯這個方劑包含:黨參、茯苓、白朮、炙甘草、熟地、全當歸、杭白芍、肉桂、炮薑、桂枝、砂仁、升麻、懷山藥、五味子。

翟氏醫生憑藉高超醫術,力排眾議,使用十全大補湯成功搶救了危重病人,令人敬佩。

【案十四】

邑北趙寨黃姓患者,七月初患霍亂,三日未愈。就診時,嘔吐腹瀉已止,但虛汗不止,精神恍惚,四肢冰冷,食慾不振,脈象虛弱。這是因為嘔吐腹瀉過度,元氣大傷,必須滋補。於是醫生使用了加減後的參苓桂附湯,包含:黨參、貢白朮、茯苓、炙甘草、熟地、巴戟天、破故紙、當歸、五味子、炙黃耆、油桂、附子、炮薑、山萸肉、茯神、炒棗仁、石菖蒲。一劑見效,三劑痊癒。

醫生的診斷精準,用藥恰當,值得學習。

【案十五】

務崗村務姓婦人,七十多歲,六月患霍亂。就診時,腹瀉已止但嘔吐不止,脈象極弱。這是因為邪氣已去但正氣虛弱,導致虛火上炎,所以嘔吐不止,食慾不振,生命垂危。此前就診的醫生使用了半夏、砂仁、紫豆蔻、陳皮等降氣藥物,卻忽略了“氣足者降下,氣虛者泛上”的道理。醫生根據“寒就濕,火就燥”的原理,使用了參苓桂附湯:白朮、炙甘草、黨參、川牛膝、肉桂、附子、炮薑、丁香、熟地。藥物煎好後冷服,針對虛火症狀。初服仍然嘔吐,一劑藥未服完嘔吐減輕,二劑藥後嘔吐停止。之後改用調理脾胃的藥物,三劑後痊癒。

翟氏醫生的論斷精闢,處方精準,用藥方法得當,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案十六】

西肥寨秦風山先生,途中突發腹痛暈倒。醫生診見其面色青紫,四肢冰冷,脈象全無,且無家屬陪伴,情況危急。醫生本欲離去,但眾人懇求,醫生才應允施救。醫生先用針灸委中、尺澤穴放血,又針刺十宣穴放血,並針刺人中、內關、中脘、承山、關元、昆侖等穴位,並在鼻孔中吹入紅靈丹,最後灌服雷公散。半小時後病人能呻吟,稍後能說話,兩小時後痊癒。

此案例說明,在急症中針灸療法至關重要。

此案中病人情況危急,翟氏醫生運用針灸迅速救治,成功挽救了生命。即使是看似簡單的醫術,也能起到濟世救人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