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竹亭

《湖岳村叟醫案》~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1)

回本書目錄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1)

1.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黃疸總論】

黃疸之病,種類不一,有陽黃,有陰黃,有黃汗,有女癆疸之黃,有蟲黃,有膽汁滿溢波及血分之黃。病源雖殊,其黃則一。倘不識病源,惟知專用退黃之藥,以為黃退則病癒,舍本而治標。天下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乎?不知追本求源,雜藥亂投,愈治癒危,有不誤人者鮮矣。

白話文:

黃疸病的種類繁多,有陽氣盛的黃疸,陰氣盛的黃疸,出黃汗的黃疸,女性癆病引起的黃疸,寄生蟲引起的黃疸,膽汁溢出波及血液的黃疸。雖然病因不同,但黃疸的症狀卻是一樣的。如果不瞭解病因,只知道使用退黃藥,認為黃疸退了病就好了,這是捨本逐末。世界上有沒源頭的水,沒根基的樹嗎?不知道追溯病根,胡亂用藥,病情會越來越嚴重,鮮少有誤診誤治的情況。

譬如陽黃者,濕熱發黃也,除黃利水即是對證之藥。陰黃者,是久病氣血虛弱之證,健脾補腎,當無大謬。黃汗者,乃濕熱浮越於肌表也,或開鬼門,潔淨府,亦正治也。女癆疸黃者,因色欲過度,損傷先後兩天,當因其損而調之復之。蟲黃者,新病殺其蟲,健其脾,久病者,先補元氣,後殺其蟲,此治蟲之次第也。

白話文:

  • **陽黃:**濕熱導致發黃,應採用利水去濕的中藥。
  • **陰黃:**久病氣血不足導致發黃,應健脾益腎。
  • **黃汗:**濕熱散發於皮膚表面,可通便導下或清熱祛濕。
  • **女性肺結核導致的黃疸:**因色慾過度損傷腎氣,應補益腎氣。
  • **蟲黃:**新發蟲黃,先殺蟲後健脾;久病蟲黃,先補元氣後殺蟲。

膽汁滿溢黃者,此證治癒,固屬不易,不可因難而棄之,輕忽人命,或安之、鎮之、慰之、補之。此論不過大略而已,臨證通變,又在乎智者。餘治斯證,多遵王肯堂先生《證治準繩》。此書論證精詳,方藥簡當。陳修園云:「詳而備,王肯堂。」至哉言乎。

白話文:

如果膽汁過多呈黃色,這種疾病難以治癒,但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輕視人的生命,或是隻用安撫、鎮靜、安慰、補養的方法。這只是大概的論述,實際應用時需要靈活變通,這就要靠醫者的智慧了。我治療這種疾病,大多遵循王肯堂先生的《證治準繩》。這本書對病症分析得很詳細,藥方也很簡便。陳修園說:「詳盡而周全,王肯堂。」這話真是精闢啊。

【醫案】

【案一】

邑東郭莊孟生,年十六、七,患陰黃年餘,治之未愈,邀餘診療。見患者骨瘦似柴,面如煙薰,聲音低微,診得脾脈極虛,細問所服藥,皆係茵陳、梔子黃柏、黑礬,大概除濕退黃利水之類。而病毫不見效,日有加增,何也?餘曰:「子之病陰黃也。所服藥物,均治陽黃之品,於病相左,不重而何哉?治宜大健脾腎二經,先使元氣充足,自能生血,血足自能華肉,勿須治黃而黃自化於烏有矣。」遂用鍵脾補腎湯

白話文:

村東郭莊的孟生,十六、七歲時得了陰黃病一年多,治療後未癒,請我診治。我看見病人骨瘦如柴,面如煙薰,聲音低微。診脈時發現脾脈極虛,仔細詢問服用的藥物,都是茵陳、梔子、黃柏、黑礬等,大概是除濕退黃利水的藥品。但是,病情卻不見好轉,反而日漸加重,這是為什麼呢?我說:「你的病是陰黃。你服用的藥物都是治療陽黃的,與病情相反,病情豈能不加重呢?治療應該是大大補益脾腎二經,先讓元氣充足,自然能生血,血足自然能滋養肌肉,不用治療黃疸,黃疸自然就會消失。」於是,我使用了健脾補腎湯。

服三帖黃雖未退,飲食日多。又服五帖,黃退三四。更進八帖,面色變為紅活,神氣復掃,病痊廖矣。

健脾補腎湯

熟地12克,茯苓12克,白朮12克,炙甘草10克,山藥12克,薏苡仁12克,扁豆12克,芡實10克,炮薑6克,附子10克,油肉桂10克,廣陳皮10克,升麻6克,柴胡12克,水煎服。

白話文:

熟地黃12克,茯苓12克,白朮12克,炙甘草10克,山藥12克,薏苡仁12克,扁豆12克,芡實10克,炮薑6克,附子10克,油肉桂10克,廣陳皮10克,升麻6克,柴胡12克,加水煎煮服用。

按: 陰黃多因寒濕阻遏,脾陽不振所致。《證治指南》云:「陰黃之作,濕從寒水,脾陽不能化濕,膽液為濕所阻,漬於脾,浸淫肌肉,滋於肌膚,色如熏黃。」翟氏治此案從先後天著手,健脾利濕,溫補腎陽,使濕邪除,元氣充足,氣血化生之源得以恢復,不治黃而黃自退。所擬之健脾補腎湯,甚合病情,故投藥而中病。

白話文:

陰黃病通常是由寒濕阻滯,導致脾陽虛弱引起的。《證治指南》中提到:「陰黃的形成,是因為寒濕阻滯,導致脾陽不能化濕,膽汁被濕氣阻礙,停留於脾中,浸染肌肉和皮膚,使皮膚顏色變黃。」

本案例中,翟氏從先天和後天入手,健脾利濕,溫補腎陽,幫助去除濕邪,充盈元氣,恢復氣血化生的來源,這樣才能治好陰黃病。所開的健脾補腎湯非常符合病人的病情,因此用藥後效果顯著。

【案二】

余友彭續亭,二十餘歲,患陽黃之證。月餘外身目黃如金,體重難移,小便之色如黃柏水,飲食大減,短氣懶言,診得脾經脈沉數兼滑。此因濕結於脾土之中,濕化為熱,故土色外現也。短氣者,濕滯氣遏也。飲食減少者,脾土喜燥而惡濕,脾失轉運之職,故食減也。治宜利濕退黃之品,指日可愈。用茵陳柏皮湯加減,服三帖而愈。

白話文:

我的朋友彭續亭,二十多歲,患了陽黃病。一個月後,他全身和眼睛都黃得像金子,身體沉重難以移動,小便的顏色像黃柏水,飲食大減,氣短懶得說話。診斷發現脾經脈絡沉緩而滑利。這是因為濕氣凝結在脾臟中,濕氣化熱,所以脾臟的顏色就顯現出來了。氣短是因為濕氣阻滯了氣機。飲食減少是因為脾臟喜歡乾燥而厭惡濕氣,脾臟失去了運化食物的功能,所以食慾減退。治療應以利濕退黃的藥物為宜,不久即可痊癒。使用茵陳柏皮湯加減,服用三帖後治癒。

茵陳柏皮湯

茵陳15克,滑石12克,梔子12克,檳榔10克,黃柏10克,木通10克,澤瀉10克,蒼朮6克,神麯10克,水煎服。

白話文:

茵陳15克,滑石12克,梔子12克,檳榔10克,黃柏10克,木通10克,澤瀉10克,蒼朮6克,神曲10克,用清水煎煮服用。

按: 五色,惟赤色受潮濕則發黃。五行惟火生土,五色惟赤會黃,母被子化,性處自然,未有子不侵食其母之氣者,侵食不已母乃化為子矣。血分受濕,因濕而作熱。熱則血分病矣,病則必生變化。變化生則透出子色,故發黃也。又濕能化為熱,不能化為火。火與熱不同,熱在血分,火在氣分,熱有質無形,火性炎上。譬如燃柴,火焰隨氣而升。是知火在氣分也。又如酪酒釀醬,穀質受濕氣之腐化,必自作熱,則熱融合含於汁質之中。是知熱在血分也。黃疸病,熱作血分,蒸溢氣分,所以有黃汗、小便黃等症。」黃,土色也,濕氣合於土,故作熱則發黃。

白話文:

五種顏色中,只有紅色會因為受潮濕而變黃。五行中只有火能生土,五色中只有紅色能轉化為黃色。母親被孩子生養,本性是自然的,沒有孩子不吸收母親精氣的,吸收不停止,母親最後就會變成孩子。血氣受到濕氣,因濕氣而產生熱。熱就會使血氣生病,生病就一定會產生變化。變化產生就會透出孩子的顏色,所以變黃。此外,濕氣能轉化為熱,但不能轉化為火。火和熱不同,熱存在於血氣中,火存在於氣中,熱有形質沒有形狀,火性向上燃燒。就像燃燒柴火,火焰隨著氣體上升。因此可知火存在於氣中。又如酪酒醬,穀物受到濕氣腐化,一定會自行發熱,這種熱就會融合在汁液中。因此可知熱存在於血氣中。黃疸病時,熱作用於血氣,蒸發到氣中,所以會有黃汗、小便黃等症狀。黃色是土的顏色,濕氣和土相合,所以發熱就會變黃。

翟氏所治是案,為陽黃屬實,治以清熱除濕,應手應效。審其方藥,不離乎法,亦不拘於法,別具會心。

【案三】

邑北尹店馬之才,年三十二,家赤貧。因出外作小販,偶遇陰雨,連綿逾月不晴,困於店內,食不充饑,衣不避寒。後天晴歸家,染病在床。但覺胸腹滿悶,身重難移,飲食日減。小便色黃,身目如金,遠看黃中似有灰黑之色。診得脾胃脈,沉細無力,此乃饑飽勞役以傷脾土,乃陰黃之證。

白話文:

邑北尹店裡一位叫馬之才的人,32歲,家裡非常貧窮。他外出做小販,碰巧遇到陰雨天,連續一個多月沒天晴,他被困在店裡,吃不飽穿不暖。後來天氣放晴,他回到家後,病倒在牀上。他只覺得胸腹脹悶,身體沉重難以移動,飲食減少。小便顏色發黃,身體和眼睛都像金子一樣黃,遠遠看去,金黃中還帶有灰黑色。診斷時發現他的脾胃脈搏沉細無力,這是因為飢餓勞累損傷了脾胃,屬於陰黃病症。

治宜溫中健脾,兼利小水,似易可愈。遂開一方,名曰溫中除黃湯。服三帖後,病去四五,更進四帖。諸症痊瘳。此證若作陽黃治之,愈否尚在兩可。余認為陰者,因遠看面有灰黑之色,脈色相合故也。

白話文:

治療上宜溫暖脾胃,兼顧利尿。這看似容易治癒。因此開了一個方子,叫做「溫中除黃湯」。服用了三帖藥後,病情減輕了四五成,再服用四帖。各種症狀都痊癒了。如果將此證當作陽黃來治療,是否能痊癒還很難說。我認為這是陰證,因為遠看病患的面色帶有灰黑色,脈象也相符。

溫中除黃湯

白朮15克,炙甘草10克,肉桂6克,炮薑10克,茯苓10克,山藥10克,蒼朮6克,陳皮6克,茵陳10克,砂仁6克,車前子6克,水煎服。

白話文:

白朮15克、炒甘草10克、肉桂6克、生薑10克(炮姜)、茯苓10克、山藥10克、蒼朮6克、陳皮6克、茵陳10克、砂仁6克、車前子6克,用水煎煮服用。

按: 從遠看,面有灰黑之色,辨出陰黃,又與脈相參,精細,精細!於疑似之間,辨其真偽,堪稱高手。

白話文:

依照這個方法:

如果你從遠處觀察,可以看到臉色發灰或發黑,可以判斷出陰虛或陽虛的狀況。再加上把脈,就可以更加細緻、精準。

當有疑似的情況時,能夠辨別出真假,這就是高明的醫術。

【案四】

邊興云之姑丈,年近五旬,患陰黃病,三年內百治不廖。氣色灰黃發暗,略有動作,短氣不易接續。邀餘治之,診得脾肺脈虛細無力,腎脈濡弱。此證等於勞苦過度。古云:「勞則傷腎。」又云:「勞則傷牌」。此是先後兩天並傷。若不從根本治起,專務除黃,惟恐愈治癒危。

白話文:

邊興雲的姑丈,年近五十,得了「陰黃病」,三年來看遍名醫都治不好。他的氣色灰暗發黃,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請我去治療,診斷發現脾肺脈搏虛弱細小無力,腎脈濡弱。這種情況等同於過度勞累。古語說:「過度勞累會傷腎。」又說:「過度勞累會傷脾。」這兩個部位前後同時受損。如果只專注於消除黃疸,而不從根本上治療,恐怕越治越嚴重。

宜急固先天根本,再補後天之源,徐圖漸愈可也。用先後兩補湯,服五帖少效,又十帖全廖。

白話文:

應先補強身體的先天基礎,再補足後天的來源,慢慢調養耐心治療,是可以漸漸好轉的。使用先後兩帖補藥,服用了五帖病情稍有改善,又服用了十帖後就完全好了。

先後兩補湯

熟地18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澤瀉6克,附子10克,油桂6克,炮薑10克,白朮10克,炙黃耆12克,炙甘草10克,芡實12克,五味子6克,扁豆10克,陳皮6克,茯神10克,水煎服。

白話文:

熟地黃18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山茱萸肉10克,丹皮10克,澤瀉6克,附子10克,肉桂6克,乾薑10克,白朮10克,黃耆12克,甘草10克,芡實12克,五味子6克,扁豆10克,陳皮6克,茯苓10克,水煎服。

按: 翟氏創先後兩補湯,實乃以金匱腎氣湯加味組成。金匱腎氣湯意在助陽弱以化水,滋陰虛以生氣,振奮腎氣,以復後天之本,佐以健補後天之品,俾脾之運化正常,先後天功能恢復,雖不治黃而黃可緩除。

白話文:

翟氏創立的先後兩補湯,是根據金匱腎氣湯加味組成的。金匱腎氣湯的目的是幫助虛弱的陽氣化解水液,滋養虛損的陰血以產生生氣,振奮腎氣以恢復後天的根本。再搭配補益後天的藥材,讓脾胃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使先後天的功能得以恢復,即使不直接治療黃疸,但黃疸也會逐漸消退。

【案五】

邑南街有商人劉春明者,年二十餘。患黃病年餘,服除黃健脾利濕之藥,不下百劑,毫不效驗。病勢危急,後事已備,闔家不忍待亡。迎餘往治,診得腎脈微細無力。此證得於房勞太過,傷腎之故。古有「房勞疸」之名,即此證是也。當大補腎水,收復先天元氣,以生脾上。土自能生金,腎水有源,不必治黃而黃自退矣。六味地黃湯加減,原方服三十帖而愈。

白話文:

在邑南街有一位商人叫劉春明,二十多歲。他患有黃疸病已經一年多了,服用了上百劑治療黃疸、健脾利濕的藥物,但是絲毫沒有效果。病情危急,後事都已經準備好了,全家人都忍心等待他的逝世。他們把我看病,我診斷出他的腎脈微弱無力。這是因為房事過度,損傷了腎臟所導致的。古代稱這種證狀為「房勞疸」,也就是這個證狀。應該大補腎水,恢復先天的元氣,從而生出脾氣。脾土自己就能生出腎金,腎水有了來源,不必治療黃疸,黃疸自然就會消退。服用加減了六味地黃湯的方子,原方服用了三十帖就痊癒了。

六味地黃湯加減

熟地24克,山藥18克,山萸肉12克,丹皮12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巴戟天12克,杞果12克,芡實15克,油桂6克,附子6克,遼五味子6克,牛膝10克,水煎服。

白話文:

熟地黃 24 克,山藥 18 克,山萸肉 12 克,丹皮 12 克,茯苓 10 克,澤瀉 10 克,巴戟天 12 克,枸杞子 12 克,芡實 15 克,肉桂 6 克,附子 6 克,五味子 6 克,牛膝 10 克。將這些藥材用清水煎煮取汁服用。

按: 女勞疸是色欲過度,傷腎所引起,其特徵《金匱要略》云「額上黑」。此案君治以大補腎水,兼用桂、附而愈。蓋桂、附能溫化開瘀,故不治黃而黃自退,方義蘊奧。

白話文:


注意:女性的勞疸是因色慾過度,傷及腎臟所致。其特徵如《金匱要略》所說「額頭發黑」。這個案例中,醫生使用大補腎水的治療方法,並配合使用桂枝和附子而痊癒。桂枝和附子能溫暖化瘀,因此不用治療黃疸,黃疸就會自行消退。這種方子寓意深奧。

【案六】

邑西南門內趙鳳桐,年三十二,患黃疸證,半載不廖,邀餘治之。診得脾脈洪滑有力,面色黃明,聲音壯厲,小便赤黃微疼。此係濕熱壅遏中焦,結而不通,所以發黃也。治宜攻其濕熱之邪,利其脾胃之濕,未有不愈者。

白話文:

縣城西南門內的趙鳳桐,32歲,患黃疸已經半年沒治好,請我為他治療。診斷後發現他的脾脈強而有力,面色黃亮,聲音洪亮,小便發紅發黃,排尿時有點疼痛。這是濕熱阻滯在中焦,不通暢,所以出現黃疸的症狀。治療方針應該是攻克濕熱之邪,調暢脾胃的濕氣,這類病人沒有治不好的。

大黃15克,茵陳12克,梔子10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檳榔10克,枳實12克,滑石15克,甘草10克

白話文:

大黃 15 克

茵陳 12 克

梔子 10 克

黃柏 10 克

黃芩 10 克

黃連 6 克

檳榔 10 克

枳實 12 克

滑石 15 克

甘草 10 克

水煎服。一帖病去二三,後去大黃,又服三帖痊癒。此是黃疸病之實證也。

按: 茵陳蒿湯為治陽黃之正治方,加芩、柏、連、滑石等清熱利濕,甚合病情,故投藥則濕熱之邪速去而病瘳。

白話文:

茵陳蒿湯是治療陽黃病的正統療法。在茵陳蒿湯中加入黃芩、柏樹、連翹、滑石等清熱利濕的藥材,非常符合病情。因此,服用此藥後,濕熱邪氣會迅速排出,疾病就會痊癒。

【案七】

南馬莊王青山妻,年三十餘,妊娠五月,患黃病。諸醫作濕熱治之,所用之藥,茵陳、梔子、木通,黃柏、黃芩、檳榔、枳實、滑石之類,服五、六劑後,患者飲食漸減,胎氣時動不安。迎餘治之,診得六脈虛細無力,似有散意。告伊曰:「此是濕熱發黃誠然也。所服之藥,內無安胎之品,寒利太過,已傷胎元。

白話文:

南馬莊的王青山之妻,三十多歲,懷孕五個月,患了黃疸病。許多醫生都當作濕熱症來治療,使用的藥物有茵陳、梔子、木通、黃柏、黃芩、檳榔、枳實、滑石等,連續服用五、六副藥後,病人的食慾漸漸減少,胎氣也時常不安。這位病人請我去治病,診斷後發現六脈虛細無力,好像有流產的跡象。我告訴她:「這是濕熱引發的黃疸病沒錯。妳服用的藥物中沒有安胎的藥品,寒涼藥太多,已經傷及胎元了。

顧此失彼,故胎動不安也。今治宜安胎為主,除黃為標,或可望愈。若再專務治黃,不惟黃不能愈,胎亦不保矣。」遂定一方,名曰安胎除黃湯。二帖有效,又三帖大效,共服八帖,胎安而黃除矣。

白話文:

如果只注重治療黃疸,而忽視保胎,就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導致胎動不安。現在,治療應該以安胎為主,去除黃疸為輔,這樣纔有可能治癒。如果繼續只專注於治療黃疸,不僅黃疸無法治癒,胎兒也保不住了。」於是制定了一個方子,取名為「安胎除黃湯」。喝了兩帖藥水就有效果,再喝三帖效果更明顯,一共喝了八帖,胎兒安穩了,黃疸也消除了。

安胎除黃湯

茵陳6克,梔子6克,薏苡仁10克,陳皮10克,香附15克,當歸身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川斷10克,杜仲10克,茯苓10克,山藥12克,水煎服。

白話文:

茵陳 6 公克

梔子 6 公克

薏苡仁 10 公克

陳皮 10 公克

香附 15 公克

當歸身 10 公克

川芎 12 公克

白芍 12 公克

川斷 10 公克

杜仲 10 公克

茯苓 10 公克

山藥 12 公克

用這些藥材一起煎煮,取藥液服用。

按: 翟氏創安胎除黃湯,係景岳胎元飲加減化裁而來。張氏胎元飲有益氣安胎之功。因妊振黃疸誤治傷及胎元,致胎動不安,故用胎元飲主安胎以治本,加茵陳、梔子、薏苡仁、雲苓、山藥清濕熱除黃以治標。如是標本兼治,胎安病去,是謂得法。

白話文:


翟氏的安胎除黃湯,是根據張景嶽的胎元飲改良而來的。張景嶽的胎元飲具有益氣安胎的功效。

如果孕婦因黃疸而錯誤治療,導致胎元受傷,胎動不安,則使用胎元飲來安胎,以調理根本。再加入茵陳、梔子、薏苡仁、雲苓、山藥等,清濕熱,除黃疸,以治療標症。

這樣標本兼治,胎兒安穩,疾病痊癒,就是正確的方法。

【案八】

余友常伯石令正,患濕熱發黃病。某醫誤認經病發黃,服調經調氣之熱藥,數劑不驗。迎餘診斷,診得脾脈滑數,肺脈亦然。此是母令子實之證。經曰:「治病必求其本。」餘用:

白話文:

我的一位朋友常伯石,患有濕熱性黃疸。某位醫生誤認是經脈疾病引起的黃疸,給他服用了調經理氣的熱性藥,服了好幾劑都沒有效果。他請我診斷,我發現脾脈和肺脈都滑數。這是「母令子實」的證狀。醫經上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出病根。」我使用以下藥方:

茵陳15克,梔子12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檳榔6克,枳實6克,厚朴6克,木通6克,滑石12克,澤瀉10克,神麯10克,甘草6克

白話文:

茵陳 15 克

梔子 12 克

黃柏 10 克

黃芩 10 克

檳榔 6 克

枳實 6 克

厚朴 6 克

木通 6 克

滑石 12 克

澤瀉 10 克

神曲 10 克

甘草 6 克

水煎服。二帖見效,五帖痊癒。此是濕熱發黃之實證也。

按: 黃疸病診得「脾脈滑數,肺脈亦然」,乃脾胃實熱證無疑,實熱上逆,故肺脈亦見滑數。翟氏用清熱利濕和瀉實熱並重之藥投治而獲效,可謂認證真切,遣方精當矣。

白話文:

根據記載,黃疸病的診斷結果是「脾脈滑數,肺脈也一樣」,這無疑是脾胃實熱證。由於實熱上逆,所以肺脈也表現出滑數。翟氏採用清熱利濕和瀉實熱並重的藥物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這說明他對病情認識準確,用藥精當。

【案九】

北關江姓婦,年七十餘,染黃病,臥床半載,數治乏效。邀餘往治,見病者面黃如土,又診其脈,脾脈已見屋漏,知後天將絕,不易救治。後越三日而歿。古人云:「五臟之真色見於外者死。噫!信矣。

白話文:

北關姓江的老婦,年齡七十多歲,得了黃疸病,臥牀半年多了,治療多次都沒有效果。邀請我去看病,看到病人臉色黃得像土一樣,又診脈發現脾脈已經虛弱,知道她的元氣將盡,難以救治。三天後她去世了。古人說:「五臟的真氣色澤反映在外面,人就會死亡。」唉!真是說得太對了。

按: 年逾古稀,染黃日久,後天衰敗,真臟脈見,命在垂危,病情危篤。臨證診治,慎之,慎之!

【案十】

蘭陽縣城內崔子明,年八齡,患黃病,身腫時作,腹疼,治黃之藥服過無數,終不驗。赴杞請餘調治,診得小兒之脈,均有細緊之象。又問腹疼時別有狀況否?伊父云:「大半饑時疼者為多,飽時輕減。」又問疼時有塊凸起否?伊云:「無塊,淮長條如指許者有之。」餘詳此病狀,似乎有蟲。

白話文:

宜蘭縣城中的崔子明,八歲,得了黃疸病,身體浮腫偶爾發作,肚子疼,吃過無數治療黃疸的藥,始終不見效。他到了杞縣請我治療,我診得小兒的脈搏都很細緊。又問肚子疼的時候是否有其他情況?他的父親說:「大多是餓的時候疼得多,吃飽了就會好很多。」又問疼的時候是否有塊狀物鼓起來?他父親說:「沒有塊狀物,只有細長條狀像手指那麼大的。」我仔細分析了這些症狀,好像是有蟲子作怪。

一轉念各書又無蟲黃之名,偶憶景岳云:「醫之一道,運用存乎一心。遂開:

白朮15克,炙甘草10克,雷丸12克,使君子10克,鶴虱10克,榧子10克,蕪荑6克,楝根6克,檳榔6克,白薇6克,黃芩6克。

白話文:

白朮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雷丸 12 克 使君子 10 克 鶴蝨 10 克 榧子 10 克 蕪荑 6 克 楝根 6 克 檳榔 6 克 白薇 6 克 黃芩 6 克

早起煎成,令服半碗。至午時而腹疼加重,輾轉不安。伊父恐懼,意欲解藥,餘曰:「不可,此時正是兵與賊戰也,再待片時,必有蟲下。」至申時,小兒解下蛔蟲約五十餘條,長者六、七寸。惟恐不淨,三日後原方復投一帖,又下蟲三、四十條。小兒漸有虛餒之色,急服十全大補湯三帖,飲食日增,月餘而復原狀。蟲黃之症,至今始知。

白話文:

早上煎成中藥,讓孩子服下半碗。到了中午時分,孩子的腹痛更加劇烈,翻來覆去坐立不安。他的父親感到害怕,想要給他解藥,我說:「不行,此時藥力正在與腹中的蟲子交戰,再等一會兒,一定會有蟲子排出。」到了下午,孩子排出了五十多條蛔蟲,最長的約有六七寸。擔心還有蟲子沒排乾淨,三天後再次讓孩子服用了同一帖藥,又排出三四十條蟲子。孩子的身體逐漸虛弱,於是趕緊給他服用了三帖十全大補湯,他的飲食日漸增加,一個月後恢復了健康。直到現在,才知道什麼是蟲黃這種病症。

十全大補湯方見前。

按: 認證真切,有膽有識,遣藥精當,立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