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案》~ 二、虛證門(凡十七案)附:肺癆 (1)
二、虛證門(凡十七案)附:肺癆 (1)
1. 二、虛證門(凡十七案)附:肺癆
【虛證總論】
夫天地之元氣,有古今之變換,不可不審也。天地初開,氣候濃密,人在氣中,受氣常強。唐虞三代之人,壽至百歲者多矣。及其既久,氣化漸薄,受氣常弱,百歲者恒鮮。當今之世,又非中古可比。處此爭競時代,以酒為漿,以色為常,以名利勞其心志,以爭奪勞其形體,日加克削,暗損天真。是以當今之病,十有九虛。
醫師之藥,瀉多補少,不死於病,而死於藥者,何勝屈指。治實者易,治虛者難。譬如富而窮者易,窮而富者難。貧者欲富,必先立志勤儉,日積月累,勺水以成滄海,然後富可至也。治虛證必先固根木,養脾胃以行藥力。如兵家糧道充足,有知勇之士,再出王者之師,未有不勝者也。
余行醫應世以來,所治虛證獨重張景岳、李東垣先生溫補之篇。經云「虛者補其母」,又云「治病必求其本」。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葉滋榮,良有益也,信則斯言。
馨山按:虛證非一,而致虛亦非一。有生來所帶之虛,有七情內傷之虛,有六淫外感之虛。夫六淫外感之邪,久而不愈,積而為虛,其虛易治。七情內傷之邪,臟腑虧損,愈後易犯,其虛難醫。若胎元不足,稟賦薄弱之人,日日服藥調養,不免夭折,其虛更為難理。諺云「能治十實,不治一虛」。
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又曰「虛證受補則生,不受補則死」。據此數語,治虛證者,不可不審也。然而當今之人,虛證多而實證少。治虛證者,可謂實難措手矣。蓋補脾不利於腎,補肝不利於胃。諸如此類,庸醫遇之,被證束縛,往往不知提綱挈領,反本求源。下筆開方,溫涼補瀉,雜藥亂投,故患者不死於病,或死於醫也。
然則治虛證者,當如何而可?曰:「治虛必先培根本」。培根之治,即先天後天之謂也。先天者,兩腎,後天者,脾胃。人生身體臟腑之精神,無不統於先後兩天。人非生來之虛,即或心肝肺諸經,被情傷淫感之疾纏綿所損,而先天之腎氣未衰,後天之脾胃未損,未有服補藥而不愈者。設先後兩天,如有損傷,即心肝肺諸經無病,亦未有服補藥而不亡者。
治虛著手補先後兩天,誠探本之治哉。今方技之書,汗牛充棟,欲求治虛之妙術,當用何書乎?吾曰:「治先天之虛證者,莫過於張景岳,治後天之虛證者,莫過於李東垣。」取張景岳全書與李東垣十書,置之案頭,熟讀而深思之,對於虛證治法,庶乎有把握矣。
【醫案】
【案一】
同邑吳君聘儒,體弱患病。某醫用麥冬清補等藥,已服過四劑,患者滿面通紅,口吐白沫,兩手抓心,聲言「內熱如火」,躁擾不寧,苦欲冷飲,夜間益甚,危迫已極。請餘往診,六脈細數,重取不見,此乃陰極似陽之證,作陽證治誤矣。余用張景岳左右歸飲加減。伊父見熱證又投熱藥,恐有不測,置之未服,仍請某醫調治,諸症無不增加,伊父悔悟,遂踵餘廬,再次診畢,仍照前方。熱藥略加分兩,因彼服涼藥過多故也。
白話文:
【虛證總論】
天地間的元氣,隨著時間變化,古今有所不同,這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的。在天地剛形成的時候,氣候濃厚,人生活在其中,所受到的氣很強盛。唐堯、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人,活到一百歲的很多。但隨著時間推移,氣逐漸稀薄,人所受的氣也變弱,活到百歲的人就很少了。現在這個時代,又跟中古時期不能相比。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把酒當水喝,把縱慾當作平常事,為了名利勞心傷神,為了爭奪權勢勞累身體,每天都在損耗自己,暗中損傷天生的元氣。因此,現在的疾病,十有八九都是虛證。
醫生的藥方,大多是瀉藥多於補藥,很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藥物,這種情況數不勝數。治療實證容易,治療虛證困難。就像富有的人變窮容易,窮人變富很難一樣。貧窮的人想要變富,必須先立下志向,勤勞節儉,日積月累,就像一滴滴水匯成大海,這樣才能變得富有。治療虛證必須先穩固根本,調養脾胃來幫助藥力發揮作用。就像用兵打仗,糧草充足,又有英勇的將士,再有英明的君主指揮,沒有不勝利的。
我行醫以來,治療虛證特別重視張景岳、李東垣先生的溫補理論。醫書說「虛證要補其母」,又說「治病必須找到根本」。找到源頭,水流自然清澈;灌溉樹根,樹葉自然茂盛,這說的很有道理,相信這句話是有益的。
馨山按:虛證不是只有一種,導致虛的原因也不只有一種。有的是天生體虛,有的是因為情緒內傷導致的虛,有的是因為外感六淫邪氣導致的虛。外感邪氣,久病不癒,積累成虛,這種虛證比較容易治療。因為情緒內傷導致的虛證,會造成臟腑虧損,病癒後容易復發,這種虛證比較難以治療。如果是天生不足,體質虛弱的人,即使每天吃藥調理,也難免早逝,這種虛證就更難處理。俗話說「能治十個實證,卻治不了一個虛證」。
實證要瀉其子,虛證要補其母。又說「虛證如果能接受補益就能活,不能接受補益就會死」。根據這些話,治療虛證的人,不能不仔細考慮。然而現在的人,虛證多而實證少。治療虛證的人,可以說是真的難以下手了。因為補脾不利於腎,補肝不利於胃。像這樣的情況,庸醫遇到,就會被病證困住,往往不知道抓住重點,反而不能探究根本。開藥方時,溫藥、涼藥、補藥、瀉藥,亂用一氣,所以病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醫生的誤治。
那麼,治療虛證,到底該怎麼做才行呢?我說:「治療虛證必須先培根本」。培根本的治療方法,就是指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先天是指腎,後天是指脾胃。人體臟腑的精神,無不歸屬於先天和後天這兩方面。如果不是天生就虛弱,就算是因為情緒內傷或外感疾病導致心肝肺等經脈受損,只要先天的腎氣沒有衰弱,後天的脾胃沒有損傷,沒有吃補藥而不能治好的。如果先天和後天都受到損傷,即使心肝肺等經脈沒有疾病,也沒有吃補藥而能活下來的。
治療虛證,首先要從補益先天和後天兩方面著手,這才是真正探求根本的治療方法啊。現在的醫書,多如牛毛,想要尋找治療虛證的妙術,應該看哪些書呢?我說:「治療先天虛證,沒有比得上張景岳的;治療後天虛證,沒有比得上李東垣的。」把張景岳的全部著作和李東垣的十種著作,放在桌子上,熟讀並且深入思考,對於治療虛證的方法,大概就能有把握了。
【醫案】
【案例一】
同鄉的吳聘儒,體質虛弱,生病了。某位醫生用麥冬之類的清補藥,已經吃了四帖,病人滿臉通紅,口吐白沫,兩手抓住胸口,大聲喊「裡面熱得像火一樣」,煩躁不安,只想喝冷飲,晚上更嚴重,情況非常危急。請我去看診,把脈發現脈象細數,重按卻摸不到,這屬於陰虛到極點,反而出現像陽證的假象,是把陰虛當作陽證來治療了。我用了張景岳的左歸飲、右歸飲加減。他的父親看到熱證,又給他吃熱藥,擔心會有意外,就沒有讓他吃藥,仍然請那位醫生來治療,結果各種症狀都加重了。他父親悔悟了,就再次來到我家,請我診斷,我還是按照之前的藥方,只是稍微加重了藥量,因為他之前吃了太多寒涼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