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

《余無言醫案》~ 麻疹 (2)

回本書目錄

麻疹 (2)

1. 麻疹夾食重證

余以轉機之病,忽大反變,中心痛切,莫可名狀。以後凡遇疹毒熱甚,不能外出,轉而內陷者,輒重用前方與之,甚或加犀角、羚羊尖,連服數劑,均獲救治,無一死者。是亦死了一個女兒,添了一個經驗,才能救了多少小孩。如次列兩條,皆其佐證。獨惜吾女之病,造之於他人之手,而吾女之殤,奪之於己掌之上。至今思之,猶覺有餘痛也。

瀉心承氣合增液法加昧方

上川連一錢,生黃芩三錢,生大黃三錢,元明粉三錢,(分沖),大麥冬四錢,鮮石斛五錢,鮮生地五錢,生石膏一兩,金銀花四錢,淨連翹四錢,生梨汁半茶杯(沖),鮮竹葉五十片

白話文:

我曾遇到一個病情反复的麻疹患者,病情突然急轉直下,胸口劇痛難忍,痛苦難以言喻。之後,凡是遇到麻疹毒邪熾盛,無法外透,反而內陷的危重病例,我都會重用之前的方劑治療,甚至加入犀角、羚羊角,連續服用幾劑,都成功救治,沒有一人死亡。這也是因為我失去了一個女兒,才換來了這個經驗,才能救活那麼多孩子。以下列出的兩個案例,都可以佐證這一點。只是可惜我的女兒的病情,是交由他人醫治,而我女兒的死,卻發生在我的掌控之下。直到現在想起,仍然感到非常痛心。

瀉心承氣湯合增液湯加味方

川連子一錢,生黃芩三錢,生大黃三錢,芒硝三錢(分沖),麥冬四錢,鮮石斛五錢,鮮生地五錢,生石膏一兩,金銀花四錢,連翹四錢,生梨汁半茶杯(沖服),鮮竹葉五十片

2. 麻疹熱厥險證

六齡兒童,患生麻疹,醫藥罔效。三日即內陷,煩躁不安,兩目發青而上聳,鼻道乾燥灰黑,而鼻翼煽張,舌苔滿膩燥黃,而邊緣紫絳,口出惡臭,周身亢熱無汗,大便不通,小溲短赤,揚手擲足,指紋青紫,捫其心部,熱甚炙手,而手足發冷,此所謂熱厥也。先令委兒於泥土地上,次與瀉心承氣增液法加味方,大瀉之後,皮膚通汗,一劑知,二劑已矣。

同鄉人譚煥文,夫婦年過四旬,始生一子,愛之愈恒。時在1929年初夏,余初來滬設診。譚以余為內外科,故兒初病時,未延余治。經他醫連治三日,均無效果。至第三日,忽然內陷,症狀如上文所述。其戚左姨,謂與其坐以待亡,不知延余醫師以藥試之,觀其後果如何,譚然之。余既至,見症狀如此,頓感心酸。蓋憶及余玖兒之證,與此兒相伯仲也。

正診察間,譚之老父,即病兒之祖,曳杖而至。大聲叱煥文夫婦曰:「兒已將死,奄奄一息,何必費錢費鈔。醫生豈神仙耶,請醫生速去,不必將有用之錢,用之於無用之地也。」余聞其言,去留兩難。適有鄉人在側,扶譚父外出,並對之言曰:「老人家對兒女則可,當醫生如此發言,則醫生大難堪矣。」此時譚夫婦向余道歉,請為設法。

余稍凝神,乃為之處方。案上載明證屬危險,姑擬一方,聊盡人事而已。後列之方藥,則為余數年前亡女玖兒所服之方也。並囑令將病兒置於泥土地上,任其反復,再續服此方,余即辭去。

迨一服之後,不三小時,大便暢解,黑垢異常,熱臭之極。繼則皮膚通汗而潤澤,熱度漸減。服二煎後,又解大便兩次。熱勢更減,煩躁漸安,目睛之青色,指紋之紫色,均漸減退,舌苔亦退其半,鼻翼亦不掮張矣。次晨復延余診,余心大慰。心記玖兒之病,以停藥一日而傷,今不可再蹈覆轍矣。

乃將原方減量約三分之一,令再服一劑。大便續下三次,第三日續有輕緩,已略思粥湯矣。乃將次日方再減量與之。並與以粥湯、藕粉及稀薄之牛奶等,每三小時一次。在一星期內,以粥漸加稠,且莫多食,禁食他物。蓋積滯方去,恐傷脾胃,而余火復炎也。

余之所以用此方,認為發疹是一事,夾證是一事,最須看清。此兒之證,其夾證與余玖兒相同。即獨養子之過愛,平素必多雜食,此為一般人之恒情,而病根已伏於此矣,故敢用此大劑耳。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豈不然哉。然死一稚女,救活他孩。喜樂與悲傷,真難明也。

瀉心承氣合增液法加昧方

上川連一錢,生黃芩三錢,生大黃三錢,元明粉三錢(分沖),大麥冬四錢,鮮石斛五錢,鮮生地五錢,生石膏一兩五錢,金銀花四錢,淨連翹四錢,生梨汁半茶杯(沖),鮮竹葉五十片

白話文:

[麻疹高燒危急病情]

一個六歲的孩子,得了麻疹,接受治療卻毫無起色。三天後,病情急轉直下,變得焦躁不安,雙眼呈現青色且上翻,鼻腔乾燥呈灰黑色,鼻翼頻繁扇動,舌頭表面佈滿厚膩的黃苔,邊緣泛紫,口中散發惡臭,全身高溫卻不出汗,大便無法排出,小便短少且顏色深紅,手腳亂揮,手指紋路呈現青紫色。摸他的胸口,熱得像火爐,但四肢卻冰冷,這就是所謂的高熱昏厥。首先,讓他躺在泥土地上,接著使用瀉心承氣增液法的改良藥方,進行大瀉後,皮膚開始出汗,服用第一劑後就有所改善,第二劑後病情已得到控制。

住在同一個地方的譚煥文夫婦,四十多歲纔有了這個兒子,非常疼愛他。那是在1929年的初夏,我才剛到上海開業。因為他們認為我是專門看內科和外科的醫生,所以孩子生病時,並沒有找我診治。經過其他醫生連續三天的治療,病情都沒有好轉。到了第三天,病情突然惡化,症狀如前所述。他的親戚左姨建議,既然坐著等死,不如找我試試看,看看結果會如何,譚煥文夫婦同意了。我到達後,看到這樣的病情,心裡感到十分難過,因為我想起了我的兒子玖兒當時的情況,和他的情況很相似。

正在檢查病情時,譚煥文的父親,也就是病童的祖父,拄著柺杖走了進來。他大聲斥責煥文夫婦說:「孩子已經快死了,氣息微弱,何必浪費錢呢?醫生又不是神仙,請醫生離開吧,不要把有用的錢浪費在無用的地方。」聽到他這樣說,我陷入兩難。幸好旁邊有個鄉人扶著譚父出去,並告訴他:「老人家對兒女這樣說是可以的,但當著醫生的面這麼說,會讓醫生很尷尬。」這時,煥文夫婦向我道歉,請求我幫忙。

我稍微沉思了一下,然後開了藥方。我在病歷上寫明病情非常危險,只能試著開個藥方,盡人事而已。我列出了幾年前女兒玖兒服用的藥方,並吩咐他們將病童放在泥土地上,任他反覆掙扎,再繼續服用這個藥方,然後我就告辭了。

服用了藥方後不到三個小時,大便順利排出,排泄物異常的黑,並且散發出極度的熱氣和臭味。接著,皮膚開始出汗且變得潤澤,體溫逐漸下降。服用了第二次藥後,又排了兩次大便。體溫進一步降低,焦躁的情緒逐漸平靜,眼睛的青色和手指紋的紫色都逐漸消退,舌苔也減少了大半,鼻翼也不再扇動。第二天早上,他們再次請我看診,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想起女兒玖兒因停藥一天而病情惡化,這次絕對不能再重蹈覆轍。

於是,我把原方的劑量減少約三分之一,讓他再服用一劑。大便又排了三次,第三天已經有輕微的好轉,開始想喝粥湯了。我把隔天的藥方再減量給他,並給他喝粥湯、藕粉和稀釋的牛奶,每三小時一次。在一個星期內,粥要慢慢加濃,但是不能吃太多,禁止食用其他食物。因為積食剛剛消除,擔心會傷害脾胃,導致餘熱再次發作。

我之所以選擇這個藥方,是因為認為發疹是一回事,合併症是另一回事,必須要看得清楚。這個孩子的病情,和我女兒玖兒的合併症相同。就是獨子過度被溺愛,平常一定會吃很多雜食,這是普遍的情況,而病根就埋伏在這裡,所以我敢用這樣的強烈藥方。所謂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就是這樣嗎?然而,雖然失去了女兒,卻救活了另一個孩子,喜悅和悲傷,真的難以言喻。

瀉心承氣增液法加味方

上川連一錢,生黃芩三錢,生大黃三錢,元明粉三錢(分沖),大麥冬四錢,鮮石斛五錢,鮮生地五錢,生石膏一兩五錢,金銀花四錢,淨連翹四錢,生梨汁半茶杯(沖),鮮竹葉五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