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

《余無言醫案》~ 奔豚 (4)

回本書目錄

奔豚 (4)

1. 百合病(勞工百合病證)

【初治全案】

詹龍臣1954年6月6日初診勞工苦力傷氣,加以病後失調,正元難復。消化則影響胃腸,喘息則累及肺臟,久久未愈。其間時輕時重,洵至神經衰弱,心緒不寧,坐臥失序。一如《金匱》百合病篇之所述,且經誤下失音,此大虛之證也。擬方緩以圖之,屏去思慮,知命樂天,乃有可為。

蒸百合四錢,生地黃五錢,帶皮耆(蜜炙)三錢,懷山藥四錢,雲茯苓(朱衣)三錢,大麥冬三錢,紅棗十枚陳小麥一兩(先煎)

二診:1954年6月27日前進百合地黃湯加味之方,漸有向愈之機。飲食較多,聲音微響,面色亦較佳,惟大便乾燥,此津液未復之故,不足為慮。擬方再求進步,佐以食療。俟食復津回而便爽,則諸症可悉去矣。

蒸百合四錢,生地黃四錢,帶皮耆三錢,柏子仁三錢,懷山藥三錢,南沙參三錢,大麥冬三錢,陳小麥一兩(先煎)

三診:1954年7月23日進劑漸見好轉,面色較華,步履亦較健,惟聲音尚未全復。近日來舌苔稍厚,中夾濁滯,大便仍覺不爽,擬方再求進步。

南沙參三錢,帶皮苓三錢,肥知母三錢,懷山藥三錢,帶皮耆(蜜炙)二錢,火麻仁三錢,土炒白朮三錢,大麥冬三錢,杏仁泥三錢

按:此時新百合已上市,即令其日以百合煮爛,加糖食之,早晚各一次,故方中未用蒸百合。

四診:1954年8月7日原為久病神經衰弱,經治之大見進步。惟近數日來,天氣炎熱,新秋尚有暑熱之邪,胸中煩熱痞悶,治當舍本治標。

香薷二錢,制夏二錢,五分檳榔三錢,神麯三錢,藿香三錢,蔻仁一錢五分,蔞皮三錢,蘇梗三錢,花粉三錢,生薑兩片,竹葉四十片

按:此方連服三帖,新感邪去。仍接服第三方,至十月初,而病癒音復。

【再治全案】

詹龍臣1955年2月14日初診客年重篤之百合病,即神經衰弱症,久病不愈。經用百合地黃湯加味方,漸見好轉,約四閱月而愈。惟久病體弱,正元尚未十分恢復。近以他醫謂有鉤蟲,用殺蟲藥及下藥,病又反復如初,又變失音。擬方再求合轍,惟一再藥誤,恐較前為難治耳。

蒸百合四錢,生地黃四錢,大麥冬三錢,遠志肉二錢五分,朱茯苓三錢,帶皮耆(蜜炙)三錢,酸棗仁三錢,陳小麥一兩(先煎)

二診:1955年2月29日進劑幸漸轉平,夜眠亦較佳,飲食亦較多。惟兩腿尚覺無力,大便軟溏,喉音未復。擬方再求進步。仍宜屏去思慮,事事樂天,則更易見功。

蒸百合四錢,生地黃四錢,南沙參三錢,遠志肉二錢五分,補骨脂三錢,淡玉竹三錢,酸棗仁三錢,朱茯苓三錢,帶皮耆(蜜炙)三錢,陳小麥一兩(先煎)

白話文:

百合病(勞工百合病證)

初治全案

1954年6月6日,詹龍臣初診一位勞工,因操勞傷氣,病情纏綿日久,元氣難以恢復。消化系統受影響導致胃腸問題,呼吸系統受累出現喘息,久治不癒,時好時壞,最終導致神經衰弱,心神不安,坐臥不寧。病情如同《金匱要略》中所記載的百合病,且曾因錯誤服用瀉下藥而失聲,屬於嚴重氣虛的症狀。因此,擬定溫和的處方,並建議病人避免思慮過多,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有效治療。

處方:蒸百合、生地黃、蜜炙當歸、淮山藥、朱茯苓、麥門冬、紅棗、陳麥(先煎)。

**二診:**1954年6月27日,服用改良後的百合地黃湯後,病情已有好轉跡象。食慾增加,聲音略微洪亮,面色也較好,但大便秘結,這是津液尚未恢復的緣故,不必過於擔心。繼續用藥,並輔以食療,待食慾恢復、津液回補、大便通暢後,諸症即可痊癒。

處方:蒸百合、生地黃、當歸、柏子仁、淮山藥、沙參、麥門冬、陳麥(先煎)。

**三診:**1954年7月23日,持續用藥後病情好轉,面色紅潤,行動也較為輕便,但聲音尚未完全恢復。近期舌苔較厚,夾雜濁物,大便仍不順暢,需調整藥方。

處方:沙參、茯苓、知母、淮山藥、蜜炙當歸、火麻仁、炒白朮、麥門冬、杏仁泥。

說明:此時新鮮百合上市,囑咐病人每天將百合煮爛加糖食用,早晚各一次,因此方中未再使用蒸百合。

**四診:**1954年8月7日,原本久病導致的神經衰弱已明顯好轉。但近日天氣炎熱,暑熱邪氣入侵,出現胸悶煩熱,需針對暑邪進行治療。

處方:香薷、扁豆、檳榔、神麴、藿香、肉蔻、蔞葉、蘇梗、花粉、生薑、竹葉。

說明:此方連服三劑,祛除新感邪氣後,再繼續服用之前的方劑,至十月初,病情痊癒,聲音也恢復正常。

再治全案

1955年2月14日,詹龍臣再次診治一位病情嚴重的百合病患者(即神經衰弱),久治不癒。曾用百合地黃湯加味方治療,病情好轉,約四個月痊癒。但因久病體虛,元氣未完全恢復。近期經其他醫生診斷為鉤蟲病,服用驅蟲藥及瀉下藥後,病情復發,再次失聲。需重新調整治療方案,但因之前用藥錯誤,治療難度較前更大。

處方:蒸百合、生地黃、麥門冬、遠志、朱茯苓、蜜炙當歸、酸棗仁、陳麥(先煎)。

**二診:**1955年2月29日,服用藥物後病情有所好轉,睡眠改善,食慾增加。但雙腿仍無力,大便稀軟,聲音未恢復。繼續調整藥方,並建議病人保持樂觀心態,有助於病情恢復。

處方:蒸百合、生地黃、沙參、遠志、補骨脂、玉竹、酸棗仁、朱茯苓、蜜炙當歸、陳麥(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