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

《余無言醫案》~ 熱病 (2)

回本書目錄

熱病 (2)

1. 熱病夾食重證

白虎合增液承氣湯加蘇子霜方

生石膏四兩,肥知母四錢,炙甘草二錢,鮮生地四錢,鮮鐵皮斛三錢,錦紋軍,元明粉各五錢,炒枳實,紫蘇子霜,萊菔子霜各四錢,炒粳米一兩

(按:此方服後,即積滯大下。然仍煩渴溺赤,內熱不清。後將此方稍減分量,加暹犀角六分,連服兩帖,熱始漸清。)

白話文:

熱病夾雜食積的重症,使用白虎加人參承氣湯加減蘇子霜方治療。

處方:生石膏四兩,知母四錢,炙甘草二錢,生地四錢,鐵皮石斛三錢,硃砂、滑石各五錢,炒枳實、紫蘇子霜、萊菔子霜各四錢,炒粳米一兩。

(說明:服用此方後,積滯會大量排出。但如果仍然煩渴、小便赤色、體內餘熱未清,可以減少藥量,再加入犀角六分,連續服用兩劑,熱症才會逐漸減輕。)

2. 熱病神昏發厥證

女青年初秋病熱,初時惡寒發熱,而旋不惡寒,但有熱候。不慎口腹,更食糍飯。因之熱度更高,達40℃以上。晚間忽然發厥,頓失知覺,少時轉醒。醫以退熱劑投之,並注射青黴素,熱不少減。余以一解四清湯與之,一劑熱退,再劑熱清而康復。

患者彭庚弟,女性,年方18。習護士業於廣慈醫院,星期日返家休息。時在1955年7月中旬,秋熱如虎,初以納涼冒風,已覺不適。次又糍飯黏食,更覺飽悶。始之以惡寒發熱,至午後則熱勢尤高。後又轉為但熱不寒,頭痛肢疼,心煩內熱,晚間更覺煩躁不安。其父恐生變端,雇車擬送廣慈醫院。

及扶庚弟下樓時,忽然發厥,神昏不語,此即西醫所謂休克也。其父情急,立以電話通知醫院,派救護車來接,無何車來,此時庚弟已醒轉,抬之上車。及至院中,命具急症手續。

約一小時後,醫師始為之診察。當告庚弟父曰:「病可無礙。以熱高而發休克,此亦常有之事。為之注射青黴素,內服退熱之劑,即可漸愈,慎無懼也。」因即如法治之。病家以女習護士,求住院中療養,院中以病床人滿為辭。彭君無奈,只得要求俟續注一針青黴素後再行返家。

屆時經第二次注射,並予以內服藥數包,乃雇車挈之而返。迨返家以後,熱度仍不少減,心煩口渴如故。

次晨七時,延余往診。余察其症狀,並詢知昨晨尚食糍飯一團,因而熱度增高,而晚間即發休克者。因告之曰:「此溫熱病也,以時計之,發熱今已三日,有兩足天矣,胸部必有隱隱之紅疹也。」解衣視之,果然有少數顆粒,散在胸前,惟隱於皮下而不顯。余告之曰:「此證頗重,今為處方照服,如得下得汗而熱退,則紅疹亦退矣。

如熱仍不退,則紅疹必續發而多,此即西醫之所謂癍疹傷寒也。」因處一方,以一解四清湯與之。並囑藥須自煎,方可有效,否則假手於藥店之代客煎藥,必無效也,因以煎法告之。余去後,病家照法煎服,一小時後,漸漸安靜,身有微汗。約二小時後,大便又解,連解兩次,膚汗更潮。

至午後再服二煎,大便續解兩次,於是熱退七八矣。

翌日晨,復延余診。其父導余登樓,見庚弟已坐起整理書包。其父驚謂曰:「汝剛熱退,而又勞動精神,何可如是耶。」庚弟曰:「兩日後須小考矣,故余整理之也。」余聞此言,笑謂之曰:「小考將來可補,身體康健第一要緊。汝不自記前日晚間之休克乎,慎勿過勞也。」及診察後,依前方酌為加減,再服一劑而安。

一解四清湯方

錦紋軍二錢五分,炒熾殼三錢,生石膏一兩,粉葛根,淨連翹,淨銀花各三錢,杭菊花二錢,生黃芩,生山梔塊,滑石(包)各三錢,鮮竹葉四十片

白話文:

一位十八歲的女性,名叫彭庚弟,在初秋時患上熱病。起初,她感到寒冷並伴隨發燒,但很快就不畏寒了,只感覺到熱。由於飲食不慎,吃了餈飯,導致她的體溫飆升至40℃以上。到了晚上,她突然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但不久就恢復了意識。醫生給予她退燒藥和青黴素注射,但病情並未改善。後來,我用了一解四清湯治療她,服下一劑後,她的體溫開始下降,再服一劑後,熱症消除,病情康復。

彭庚弟是廣慈醫院的一名護士,週末回家休息。1955年7月中旬,正值秋季酷熱,她因為吹風受涼感到不適,接著又吃了粘性較強的餈飯,讓她感覺更加沉悶。開始時,她出現惡寒和發燒,下午時病情加劇。之後,病情轉變為單純的高熱,不再畏寒,伴有頭痛、四肢疼痛、心煩和內熱,晚上更是煩躁不安。父親擔心她的病情變化,準備將她送往廣慈醫院。

在扶她下樓時,彭庚弟突然昏迷,無法說話,這就是西醫所稱的休克。父親立即打電話給醫院,請求救護車接她。救護車抵達時,她已經醒來,被抬上了車。到了醫院,進行了急症手續。

約一小時後,醫生對她進行診斷,告訴父親說:「病情無大礙,高熱導致休克的情況很常見。我們會為她注射青黴素,並內服退燒藥,病情會逐漸好轉,不用太擔心。」醫生按照此方法治療。彭庚弟的家人希望她能在醫院住院療養,但醫院表示牀位已滿。彭先生無奈,只好要求再注射一針青黴素後再回家。

經過第二次注射和服用幾包藥後,他們僱車回家。然而,回到家後,她的體溫仍然沒有下降,心煩口渴的症狀依然存在。

第二天早上七點,我被請去診治。我觀察她的症狀,得知昨天早晨她還吃了一團餈飯,結果體溫飆升,晚上就發生了休克。我告訴他們:「這是溫熱病,從時間計算,發燒至今已有三天,應該在胸部出現隱隱的紅疹。」脫下衣服檢查,確實有少量的紅疹散佈在胸前,只是隱藏在皮下不太明顯。我告訴他們:「這個症狀很嚴重,我會開一個處方,如果能出汗或排便使熱度降低,紅疹也會消退。

如果熱度持續不降,紅疹會繼續增加,這就是西醫所說的癍疹傷寒。」因此,我開出一解四清湯的處方。我叮囑他們必須自己煎煮藥材纔能有效,如果交由藥店代煎,效果會大打折扣。我離開後,他們按照指示煎煮服用,一小時後,她漸漸安靜下來,身上微微出汗。約兩小時後,她排便兩次,皮膚上的汗水更多。

到了下午,再次服用煎煮的藥材,又排便兩次,體溫已經下降了七八成。

隔天早上,我又被請去診治。父親帶我上樓,看到彭庚弟已經坐起來整理書包。父親驚訝地說:「你剛剛退燒,又要勞累精神,怎麼可以這樣呢?」彭庚弟回答:「兩天後有小考,所以我在整理書包。」我聽了這話,笑著告訴她:「小考可以補考,身體健康纔是最重要的。你忘了昨晚的休克嗎?千萬不要過度勞累。」經過診斷,我調整了處方,再服一劑後病情穩定。

一解四清湯的藥方

錦紋軍2.5錢,炒熾殼3錢,生石膏1兩,粉葛根、淨連翹、淨銀花各3錢,杭菊花2錢,生黃芩、生山梔塊、滑石(包)各3錢,鮮竹葉40片

(說明:黃、枳用於下氣通腑,膏、葛用於清經腑,銀、翹、菊用於清上焦,芩、梔用於清膈間,滑石用於清膀胱,因此稱為一解四清湯。)

一解四清湯加減方

錦紋軍1錢,炒熾殼2.5錢,生石膏6錢,粉葛根3錢,生黃芩2錢,生山梔3錢(搗碎),薤白頭2.5錢,滑石塊2錢(包),鮮蘆根1枝

(說明:這是原本處方去掉杭菊花,加入薤白頭,用蘆根代替竹葉,其他藥材的份量略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