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炮炙大法》~ 蟲魚部 (2)

回本書目錄

蟲魚部 (2)

1. 文蛤

(修事法同海蛤)

白話文:

處理方式和海蛤相同。

2. 蠡魚

(俗名烏魚,亦名黑魚。諸魚中惟此膽甘可食。)

白話文:

(俗稱烏魚,也叫做黑魚。各種魚類中只有這種魚的膽是甘甜可以食用的。)

3. 鯽魚

(子不宜與豬肉同食,同砂糖食生疳蟲,同芥菜食成腫疾,同豬肝、雞肉、雉肉、鹿肉、猴肉食生癰疽,同麥門冬食害人)

白話文:

鯽魚:

(小孩不宜與豬肉一起食用。與砂糖一起食用會產生疳蟲。與芥菜一起食用會導致腫脹疾病。與豬肝、雞肉、雉雞肉、鹿肉、猴肉一起食用會產生癰疽。與麥門冬一起食用會對人體有害。)

4. 蝟皮

(作豬蹄者妙,鼠腳者次,炙脆研用。)

白話文:

(用豬蹄上的刺效果最好,老鼠腳上的刺效果次之,烤脆後磨成粉末使用。)

5. 露蜂房

(治臃腫醋水調塗治瘡煎洗入藥炙用 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白話文:

將露蜂房搗碎,用醋水調和後塗抹,可以治療癰腫。也可以煎煮後清洗患處,或做成藥服用。如果入藥,要先炙烤過再使用。露蜂房與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等藥材會產生不良反應,應避免一起使用。

6. 蟬蛻

(用沸湯洗淨泥土,去頭、足、翅,用攻毒,全用。)

白話文:

將蟬蛻用沸水洗淨泥土,去除頭、腳和翅膀,用來攻散體內的毒素,要整個使用。

7. 烏賊魚骨

(凡使要上文順渾用血滷作水浸並煮一伏時了漉出,於屋下掘一地坑,可盛得前件烏賊魚骨多少,先燒坑子去炭灰了盛藥一宿,至明取出用之,其效倍多。惡白芨、白蘞、附子。)

白話文:

將烏賊魚骨入藥時,要先用它的血滷浸泡,或是用血滷水煮一個時辰,然後撈出來。接著在屋簷下挖一個坑,大小能夠裝下之前處理的烏賊魚骨即可。先將坑燒熱,清除炭灰後,放入烏賊魚骨,放置一夜,隔天早上取出使用,這樣藥效會更好。它不宜與白芨、白蘞、附子一起使用。

8. 原蠶蛾

(炒去翅足用)

白話文:

將蠶蛾去除翅膀和腳後,用炒的方式處理。

9. 蠶蛻

(近世醫家多用蠶蛻紙,而東方諸醫用蠶欲老眠起所蛻皮。雖二者之用各殊,然東人所用者為正,用之當微炒。)

白話文:

近代的醫生大多使用蠶蛻下來的薄膜狀物(蠶蛻紙),而東方的醫生則是用蠶快要老熟、準備眠伏時蛻下的皮。雖然這兩者的用途各有不同,但東方醫生所用的才是正宗的,使用時應稍微炒過。

10. 白殭蠶

(凡使除絲綿並子盡,以糯米泔浸一宿,待蠶桑涎出,如蝸牛涎浮於水面上,然後漉出,微火焙乾,以布淨拭蠶上黃肉毛並黑口甲了,單搗篩如粉用也。白而直折開,如瀝青色者佳。惡桔梗、茯苓、茯神、萆薢、桑螵蛸。)

白話文:

使用白殭蠶時,要去除蠶絲和蠶子,然後用糯米泔水浸泡一個晚上,等到蠶的唾液滲出,像蝸牛的黏液一樣浮在水面上,再撈出來,用小火烘乾。接著用乾淨的布擦拭掉蠶身上的黃色肉毛和黑色的口甲,單獨搗碎過篩成粉末使用。外觀呈現白色,容易直接折斷,斷面像瀝青顏色的是品質好的。它不宜與桔梗、茯苓、茯神、萆薢、桑螵蛸一起使用。

11. 蛞蝓

(即蜒蚰也,畏鹽。)

白話文:

蛞蝓,也就是俗稱的蜒蚰,牠們害怕鹽。

12. 蝸牛

(此即負殼蜒蚰也,生研服,入藥炒用 鹽。)

白話文:

這是指背著殼的蜒蚰,也就是蝸牛。可以將活的蝸牛磨成粉服用,入藥的話則要炒過,並且要用鹽處理。

13. 䗪蟲

(即俗名地鱉也,生人家牆壁下土中濕處,治傷寒損續絕及消瘧母為必須之藥也,能行瘀血;畏皂莢、菖蒲、屋遊。)

白話文:

䗪蟲,也就是俗稱的地鱉,牠們生活在人們房屋牆壁下的潮濕泥土中。這種藥材是治療因傷寒導致的筋骨損傷、斷裂以及消除瘧疾形成的腫塊(瘧母)的必需藥物。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使用時要注意,它與皂莢、菖蒲和屋遊這幾種藥物會產生相互作用,應該避免同時使用。

14. 青魚膽

(鮮者可煮服,乾者用醋及水磨用)

白話文:

新鮮的青魚膽可以煮來服用,乾燥的青魚膽可以用醋和水磨成汁來使用。

15. 鱉甲

(七九肋者良,醋炙透焦,研細再拌醋,瓦上焙乾,再研如飛面;惡礬石、理石。)

白話文:

背甲有七到九塊肋骨的鱉甲品質較好,先用醋炙烤到完全焦透,磨成細粉後再加入醋拌勻,接著放在瓦片上烘乾,再次研磨成如飛揚的麵粉般細緻的粉末。此藥材忌與礬石、理石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