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炙大法》~
1. 米穀部
2. 胡麻
(凡修事以水淘浮者去之,沉者漉出令乾,以酒拌蒸,從巳至亥出攤曬乾,於臼中舂令粗皮一重,盡拌小豆相對同炒,小豆熟即出去小豆,用之蒸不熟令人發落;與茯苓相宜。)
白話文:
(處理胡麻的時候,用水淘洗,將浮在水面的雜質去除,沉在水底的撈出來瀝乾。用酒拌勻後蒸熟,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之間拿出來攤開曬乾。在石臼中舂打,去除一層粗皮。然後將胡麻與小豆依照相等的比例混合一起炒,等到小豆炒熟後,就將小豆取出,只用胡麻。如果胡麻沒有蒸熟就使用,會導致人掉髮。胡麻和茯苓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3. 麻子
(極難去殼,取帛包置沸湯中浸至冷,出之垂井中一夜,勿令著水,次日日中曝乾,就新瓦上挼去殼,簸揚取仁,粒粒皆完,畏牡蠣、白茯苓、白薇。)
白話文:
麻子這種藥材非常難以去除外殼,可以先用布包起來,放入滾燙的熱水中浸泡到水冷卻,然後取出,吊在井中一個晚上,注意不要沾到水。隔天中午再拿出來曝曬到乾燥,接著在新的瓦片上搓揉去除外殼,再用簸箕篩掉外殼,就能得到完整的麻子仁。這種藥材忌諱與牡蠣、白茯苓、白薇一起使用。
4. 飴糖
(糯米作者入藥,粟米者次之,餘但可食耳)
白話文:
(糯米製成的飴糖可以入藥,小米製成的效果次之,其他的就只能當食物吃了。)
5. 生大豆
(或搗或煮汁或炒屑,各有用;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諸膽汁良;惡五參、龍膽;豆黃屑忌豬肉,小兒以炒豆、豬肉同食,必壅氣致死,十有八九,十歲以上不畏也。)
白話文:
生大豆,可以搗碎、煮汁或炒成粉末,各有不同的用途。如果能與前胡、烏喙、杏仁、牡蠣等膽汁一起使用,效果會更好。它不宜與五參、龍膽一起使用。用豆黃粉末時,要忌食豬肉。小孩子如果同時吃炒豆和豬肉,很容易會因為氣滯不通而導致死亡,十個會有八九個發生這種情況。但是十歲以上的孩子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6. 赤小豆
(法同大豆合魚酢食成消渴)
白話文:
赤小豆(和黃豆一起用魚醬或醋調味食用,可以治療糖尿病。)
7. 大豆黃卷
(或胡爛絞汁或炒為末,用黑大豆為櫱,芽生五寸長便乾之,名為黃卷。一法:壬癸日以井華水浸大豆,候生芽,取皮陰乾用。得前胡、杏子、牡蠣、烏喙、天雄、鼠屎共蜜和良;惡海藻、龍膽。)
白話文:
將黃豆浸泡後,使其發芽長到約五寸長,然後乾燥,就叫做黃卷。(製作黃卷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將黃豆磨成汁或炒成粉末使用。
第二種方法:在壬癸日用井水浸泡黃豆,等它發芽後,取下豆皮,陰乾後使用。
黃卷與前胡、杏子、牡蠣、烏喙、天雄、鼠屎一起用蜂蜜調和效果很好;但與海藻、龍膽相剋。
8. 酒
(人為火燎,以陳酒浸之,止痛拔出火毒,令人不死。)
白話文:
用火燒傷的人,可以用陳年老酒浸泡傷處,可以止痛並拔除火毒,這樣能讓人不至於喪命。
9. 粟米
(即小米陳者良,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
白話文:
小米放久了會變質,如果跟杏仁一起吃,會讓人上吐下瀉。
10. 秫米
(小兒病人不宜多食)
白話文:
(小孩子生病的時候不適合吃太多。)
11. 粳米
(陳者下氣,病人宜之。)
白話文:
陳年的粳米能幫助氣往下走,病人適合食用。
12. 糵米
(凡谷皆可生糵,有粟、黍、穀、麥、豆諸糵,皆水浸脹,候生芽,曝乾去,須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導。粟糵、稻糵、穬麥糵各有用。)
白話文:
所有穀物都可以製成麥芽,像是小米、黍米、穀子、小麥和豆類等都可以做成麥芽。製作方法是將穀物浸泡在水中使其膨脹,等它長出芽後,再曬乾去除芽,取其中穀粒炒過後磨成粉來使用。這些麥芽的功效都是幫助消化。其中,小米麥芽、稻米麥芽和蕎麥麥芽各有不同的用途。
13. 舂杵頭細糠
(凡谷皆有糠,粳稻、粟、秫者勝。北方多用杵,南方多用碓。入藥並用丹家,云糠火煉物,力倍於常。)
白話文:
所有穀物都有糠,其中粳稻、小米、高粱的糠最好。北方多用杵來舂米,南方多用碓來舂米。入藥時,煉丹的人也用糠,說用糠火煉東西,效果比用普通火更好。
14. 小麥
(浮者止汗,須揀淨焙用)
白話文:
(浮小麥,指的是未成熟、輕浮的麥粒,它有止汗的功效,使用時必須挑選乾淨的,並經過烘焙。)
15. 麥麩
(性涼用炒諸藥)
白話文:
麥麩,性味偏涼,使用時通常會炒過再與其他藥材一同使用。
16. 蕎麥
(壓丹石毒作面和豬羊肉熱食不過八九頓即患熱風,鬚眉脫落還生亦希。涇汾以北多此疾,又不可合黃魚食。家常多犯,故特拈著。)
白話文:
蕎麥如果和丹石毒一起製成麵食,又搭配豬羊肉趁熱吃,大概吃個八九次就會得熱風病,鬍鬚眉毛會脫落,之後長出來也會很稀疏。涇河、汾河以北一帶的人常常得這種病,而且蕎麥也不能和黃魚一起吃。因為大家平常很容易犯這個錯誤,所以特別提出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