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炮炙大法》~ 草部 (8)

回本書目錄

草部 (8)

1. 茅根

(洗淨搗爛,勿用露根)

白話文:

將茅根洗乾淨搗爛,但不要使用露出地面的根部。

2. 紫菀

(用東流水淘洗令淨,用蜜浸一宿,火上焙乾,用凡修事一兩,用蜜二分;款冬為之使;惡天雄、藁本、雷丸、遠志、瞿麥;畏茵陳。)

白話文:

紫菀這種藥材,要用往東流的河水洗乾淨,然後用蜂蜜浸泡一個晚上,再用火烘乾。一般處理好的紫菀一兩,要用蜂蜜二分來搭配。款冬花可以幫助紫菀發揮藥效;紫菀忌與天雄、藁本、雷丸、遠志、瞿麥這些藥材一同使用;並且害怕茵陳。

3. 紫草

(真者方佳,須用蠟水蒸之,待水乾,取去頭並兩畔髭,細銼用。每修事,紫草一斤,用蠟三兩,於鐺中熔淨,便投蠟水作湯用。)

白話文:

紫草這種藥材,品質好的才可以使用。使用前必須先用蠟水蒸過,等到水份蒸乾,再把紫草的頭部和兩旁的鬚根去除,然後切成細碎狀備用。每次處理時,紫草一斤需要用蠟三兩,在鍋中把蠟熔化乾淨,然後把熔化的蠟水當作湯汁來蒸紫草。

4. 通草

(即木通也有紫、白二色,紫者皮厚味辛,白者皮薄味淡,二者皆能通利。)

白話文:

通草,也就是木通,有紫色和白色兩種。紫色的外皮較厚,味道辛辣;白色的外皮較薄,味道較淡。這兩種通草都具有疏通和利水的功效。

5. 藁本

(去蘆水洗切,惡䕡茹,畏青葙子)

白話文:

(去除蘆頭後用水洗淨並切開,不宜與䕡茹一同使用,忌與青葙子一同使用。)

6. 石葦

(背有黃毛,須拭極淨,羊脂拌炒,焦黃色;滑石、杏仁、射干為之使;得菖蒲良;制丹砂、礬石。)

白話文:

石葦的葉背有黃色的絨毛,必須擦拭得非常乾淨。將處理好的石葦,用羊油拌炒至焦黃色。滑石、杏仁和射干可以作為石葦的輔助藥材,與菖蒲一起使用效果更好,能抑制丹砂和礬石的毒性。

7. 萆薢

(其根細長淺白者真酒浸一宿焙乾;忌鐵、薏苡為之使;畏前胡、柴胡、牡蠣、大黃、葵根。)

白話文:

萆薢的根,細長且顏色淺白的才是真的,要用酒浸泡一個晚上,然後烘乾。使用時要避免接觸鐵器和薏苡仁,它們會影響藥效。另外,它與前胡、柴胡、牡蠣、大黃、葵根這些藥材一起使用會有不良反應,應該避免同時使用。

8. 土茯苓

(忌鐵茶)

白話文:

不宜與鐵器或茶一起使用。

9. 白薇

(用糯米泔汁浸一宿,至明取出,去髭了,於槐砧上細銼,蒸從巳至申出。用夏月浸二時許。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大黃、大戟、乾漆。)

白話文:

將白薇用糯米洗米水浸泡一個晚上,隔天早上取出,去除鬚根後,放在槐木砧板上仔細地切成細末,然後蒸煮,從巳時蒸到申時(約上午9點到下午3點)取出。夏天使用時,浸泡約兩個小時即可。它不適合與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大黃、大戟、乾漆一起使用。

10. 大青

(處處有之,三四月採莖陰乾)

白話文:

(大青這種植物到處都有,在三、四月的時候採集它的莖,然後放在陰涼的地方使其乾燥。)

11. 艾葉

(產蘄州者良,入藥用新炙火用陳;苦酒、香附為之使。)

白話文:

艾草以產於蘄州的最優良,入藥使用時,新鮮的適合用火烤過,陳久的適合直接使用;苦酒、香附可以加強艾草的藥效。

12. 惡實

(一名鼠黏子,一名牛蒡子,一名大力子。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卻用布拭上,然後焙乾搗如粉用。)

白話文:

(它又叫做鼠黏子,也叫做牛蒡子,還叫做大力子。使用時要先用酒拌勻蒸過,等到表面出現一層薄薄的白色霜狀物,再拿出來用布擦拭乾淨,然後烘乾搗成粉末使用。)

13. 水萍

(紫背浮萍七月採之,揀淨以竹篩攤曬,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干也。)

白話文:

紫背浮萍在農曆七月採收,挑選乾淨後用竹篩攤開曝曬,篩子下方放一盆水來反射陽光,這樣就容易曬乾了。

14. 王瓜

(根能吐下,子生用潤心肺,治黃病;炒用治肺痿、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反胃、吐食;取汁制雄汞。)

白話文:

王瓜的根可以催吐和瀉下;它的種子生用可以滋潤心肺,治療黃疸病。炒過之後可以治療肺痿、吐血、腸風下血、赤白痢、反胃、嘔吐等症狀。另外,可以取王瓜汁液來煉製雄黃汞。

15. 地榆

(切之如綿者良酒洗,得發良惡麥門冬。伏丹砂、雄黃、硫黃。)

白話文:

切開後像棉絮一樣的品質最好,用酒洗過,搭配好的麥門冬,能引出藥效。它會被丹砂、雄黃、硫黃的藥性壓制。

16. 大小薊根

(消腫搗汁止血燒灰存性)

白話文:

大小薊的根,可以消腫,搗爛取汁可以止血,燒成灰後保留藥性也可以用來止血。

17. 海藻

(凡使先須用生烏豆並紫背天葵和海藻三件同蒸一伏時候曬乾用之,近人但洗淨鹹味焙乾用,反甘草。)

白話文:

(凡是要使用海藻,必須先用生的黑豆和紫背天葵,與海藻這三樣東西一起蒸煮一個時辰,然後曬乾才能使用。現在的人只是洗淨去除鹹味後就烘乾使用,反而會用到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