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炙大法》~ 草部 (6)
草部 (6)
1. 乾薑
(馬湖者良微炒,若治產後血虛發熱及止血俱炒黑,溫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氣止嘔,生用;秦椒為之使;惡黃芩、黃連、天鼠糞;殺半夏、南星、莨菪毒。)
白話文:
乾薑,以馬湖產的品質最好,要稍微炒過使用。如果用來治療產後血虛發熱或止血,則要炒到焦黑。用來溫暖中焦的要炮製過。生用的話,可以散寒邪、調理肺氣、止嘔。秦椒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它與黃芩、黃連、天鼠糞相剋,可以解除半夏、南星、莨菪的毒性。
2. 生薑
(不宜使熟,宜搗絞汁,待藥煎成,傾入方不失生字之義。如入藥煎,乃熟姜非生薑矣。使惡殺,同乾薑。)
白話文:
生薑不適合煮熟使用,應該搗碎擠出汁液,等到其他藥材煎好後,再將薑汁倒入,這樣才不會失去生薑的藥性意義。如果將生薑放入藥材一起煎煮,那就變成熟薑,不是生薑了。生薑的藥性會被殺和惡殺所抵消,跟乾薑的藥性相似。
3. 蒼耳實
(蒸用或炒熟搗去刺用,忌豬肉、馬肉、米泔)
白話文:
蒼耳子的果實,蒸過或者炒熟後搗碎,去除上面的刺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時,要忌諱同時食用豬肉、馬肉以及洗米水。
4. 葛根
(雪白多粉者良)
白話文:
(選擇雪白且粉末多的葛根,品質較好。)
5. 葛花
(消酒煎飲)
白話文:
葛花,可以用來煎煮服用,以幫助消除酒意。
6. 栝蔞根
(雪白多粉者良,枸杞為之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
白話文:
(根部雪白而且粉末多的品質較好,可以搭配枸杞一起使用,但要避免與乾薑同時使用,並且畏懼牛膝和乾漆。)
7. 栝蔞仁
(搗碎,用粗紙壓去油。)
白話文:
將栝蔞仁搗碎,用粗糙的紙吸去油脂。
8. 苦參
(先須用糯米濃泔汁浸一宿,上有腥穢氣,並在水面上浮,並須重重淘過,即蒸從巳至申,出曝乾細銼用之,不入湯藥;玄參為之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子、伏汞、雌黃、焰硝。)
白話文:
苦參這種藥材,必須先用濃稠的糯米洗米水浸泡一個晚上,浸泡後水面上會有腥臭的氣味和漂浮物,需要反覆多次淘洗乾淨。接著,將它蒸煮,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蒸好後取出曬乾,再切成細小的碎片來使用,不直接放入湯藥中煎煮。玄參可以加強苦參的藥效。它會與貝母、漏蘆、菟絲子、伏汞、雌黃和焰硝這些藥材產生不良反應。
9. 當歸
(色白、味甘者良,去塵並頭尖硬處一分以來,洗淨酒浸一宿。若要破血,即使頭一節硬實處;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若一概用,不如不使服食,無效單使妙也。惡䕡茹、濕面;制雄黃;畏菖蒲、生薑、海藻、牡蒙。)
白話文:
品質好的當歸,顏色應為白色,味道甘甜。使用前,要去除灰塵,並將頭部尖硬的部分切除約一分(約0.3公分)左右,洗淨後用酒浸泡一晚。如果想要活血化瘀,就使用當歸頭部較硬實的部分;如果想要止痛止血,則使用當歸尾部。如果全部都用,效果反而不如單獨使用其中一部分來得好。當歸忌與䕡茹、濕麵一起食用;不能與雄黃同用;並且畏懼菖蒲、生薑、海藻、牡蒙等藥材。
10. 麻黃
(陳久者良,去節並沫。若不盡服之,令人悶。用夾刀煎去節並頭,槐砧上用銅刀細銼,煎三四十沸,竹片掠去上沫盡,漉出熬乾用之。厚朴、白薇為之使。惡辛夷、石葦。)
白話文:
陳放比較久的麻黃比較好,使用時要去除莖節和上面的泡沫。如果沒有完全去除乾淨就服用,會讓人感到胸悶。使用時,要用夾刀剪去莖節和頂端,放在槐樹砧板上用銅刀細細地銼碎,然後煎煮三十到四十次沸騰,用竹片撈盡表面的泡沫,濾出藥液再熬乾後使用。厚朴、白薇可以輔助麻黃的藥效。麻黃厭惡辛夷、石葦這兩種藥材。
11. 白芍藥
(以竹刀刮去粗皮並頭土了銼之,將蜜水拌蒸,從巳至未曝乾用之。今人多以酒浸蒸切片,或用煩亦良;須丸烏藥末藥為之使;惡石斛、芒硝。)
白話文:
將白芍藥用竹刀刮去粗糙的外皮,並除去根部的泥土,然後用銼刀挫成小塊。接著用蜜水拌勻,蒸過後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曬乾使用。現在的人大多用酒浸泡後蒸熟,再切成片使用,或者直接用白芍藥的根鬚(稱為芍藥煩)也可以,效果也不錯。使用時,要搭配烏藥末這種藥材來引導藥效。它不適合和石斛、芒硝一起使用。
12. 赤芍藥
(制度並使惡同白芍藥)
白話文:
赤芍藥的藥性與作用,大致和白芍藥相同。
13. 瞿麥
(只用蕊殼,不用莖葉。若一時使即空心,令人氣咽,小便不禁。凡欲用,先須以蓳竹瀝浸一伏時,漉出曬乾用。牡丹蓑草為之使。惡螵蛸、伏丹砂。)
白話文:
瞿麥這藥材,只用花蕊的殼,不要用它的莖和葉子。如果急著用,沒有處理就直接使用,會讓人感到氣悶,小便失禁。凡是想要使用瞿麥,必須先用蓳竹的汁液浸泡一個時辰,然後撈出來曬乾再用。牡丹和蓑草可以增強瞿麥的藥效。瞿麥忌諱與螵蛸、伏丹砂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