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炙大法》~ 草部 (2)
草部 (2)
1. 黃連
(非真川黃連不效,折之中有孔,色如赤金者良。去須切片,分開粗細,各置薑汁排透,用綿紙襯,先用山黃土炒乾,研細,再炒至將紅,以連片隔紙放上,炒乾,再加薑汁,切不可用水,紙焦易新者,如是九次為度。赤痢用濕槐花拌炒,上法入痢藥中。
至於治本臟之火則生用之,治肝膽之實火則以豬膽汁浸炒,治肝膽之虛火則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則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則以薑汁炒,治下焦之火則以鹽水或朴硝炒,治氣分濕熱之火則以茱萸湯浸炒,治血分塊中伏火則以乾漆水炒。諸法不獨為之導引,蓋辛熱能制其苦寒,鹹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詳酌之。
黃芩、龍骨、理石為之使。忌豬肉。畏牛膝、款冬。惡冷水、菊花、玄參、白殭蠶、白蘚、芫花。)
白話文:
黃連這種藥材,如果不是真正的川黃連就沒有效果。好的川黃連,折斷後中間會有孔洞,顏色像赤金一樣。使用時要去除鬚根並切成薄片,然後將粗細不同的薄片分開,分別用薑汁浸透。接著鋪上綿紙,先用山黃土炒乾,研磨成細粉,再炒到快要變紅的程度。然後用黃連片隔著紙放在鍋中炒乾,再加入薑汁。切記不要用水,紙燒焦了就換新的。這樣反覆炒九次才算完成。如果是治療赤痢,則用濕槐花拌炒,然後按照上述方法加入痢疾的藥方中。
至於治療臟腑本身的火氣,就直接生用黃連;治療肝膽的實火,則用豬膽汁浸泡後炒;治療肝膽的虛火,則用醋浸泡後炒;治療上焦的火氣,則用酒炒;治療中焦的火氣,則用薑汁炒;治療下焦的火氣,則用鹽水或朴硝炒;治療氣分濕熱的火氣,則用吳茱萸湯浸泡後炒;治療血分中潛伏的火氣,則用乾漆水炒。這些不同的炮製方法,不僅僅是為了引導藥性,更是因為辛熱的藥物可以制約黃連的苦寒,鹹寒的藥物可以制約黃連的燥性。這些都要在使用時仔細考慮。
黃芩、龍骨、理石可以作為黃連的輔助藥。忌吃豬肉。忌與牛膝、款冬一同使用。忌與冷水、菊花、玄參、白殭蠶、白蘚、芫花一同使用。
2. 胡黃連
(似干柳枝,心黑外黃,折之塵出如煙者真;忌惡同黃連;忌鐵)
白話文:
胡黃連的樣子像乾燥的柳枝,中心是黑色的,外表是黃色的,折斷後會冒出像煙一樣的粉塵,這種才是真的。它忌諱和黃連一起使用,也忌諱接觸鐵器。
3. 菊花
(真者味甘色黃單瓣光心去蒂,用術、枸杞根、桑根白皮、青葙葉為之使)
白話文:
真正的菊花,味道甘甜,顏色黃色,花瓣單層,花心是光滑的,要去除花蒂。使用時,可以用術、枸杞根、桑樹根的白皮、青葙葉作為輔助藥材來引導藥效。
4. 白朮
(米泔浸去油者,山黃土裹蒸曬九次,洗淨去皮切片曬乾;防風、地榆為之使;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魚。)
白話文:
白朮這種藥材,要用米泔水浸泡過去除油脂,再用山上的黃土包裹起來蒸過、曬乾,這樣重複九次,然後洗乾淨,去除外皮,切成薄片曬乾。使用白朮的時候,可以搭配防風、地榆這兩種藥材來加強效果。使用白朮時,要避免同時食用桃子、李子、麻雀肉、菘菜(大白菜)和青魚。
5. 蒼朮
(出茅山細而帶糖香味甘者真米泔浸洗極淨,刮去皮拌黑豆蒸,又拌蜜酒蒸,又拌人乳透蒸,凡三次蒸時須烘曬極干氣方透;忌同白朮)
白話文:
蒼朮這種藥材,以產自茅山,細長且帶有糖香味,味道甘甜的才是真品。要用米泔水浸泡清洗乾淨,刮去外皮,然後拌入黑豆蒸熟。接著再拌入蜂蜜酒蒸一次,最後拌入人乳徹底蒸透,總共要蒸三次,每次蒸完都必須烘曬到非常乾燥,這樣藥性才能完全發揮。使用時要避免和白朮一起使用。
6. 菟絲子
(米泔淘洗極淨,略曬,揀去稗草子,磨五六次,酒浸一宿,慢火煮乾,木槌去殼一法;用酒煮一晝夜,搗作餅曬乾,然後復研方細一法;以白紙條同研方細。薯蕷、松脂為之使,得酒良,惡雚菌。)
白話文:
菟絲子要先用米漿水徹底洗乾淨,稍微曬乾,挑掉裡面的稗草種子,然後磨五六次。接著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再用小火煮乾,用木槌去除外殼,這是第一種處理方法。另外一種方法是用酒煮一整天,然後搗成餅狀曬乾,再研磨成細粉。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菟絲子和白紙條一起研磨成細粉。薯蕷和松脂可以增強菟絲子的藥效,和酒一起使用效果更好,但不能與雚菌一起使用。
7. 牛膝
(酒浸蒸曝乾,形長二尺五寸以上者方佳,蜀地及懷慶產者良;惡螢火、龜甲、陸英;畏白前;忌牛肉)
白話文:
牛膝這種藥材,用酒浸泡後蒸過再曬乾,外型長度在二尺五寸以上才是好的。其中以四川和懷慶(今河南沁陽一帶)所產的品質最好。它不適合和螢火蟲、龜甲、陸英一起使用,也怕白前,並且忌諱和牛肉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