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案 (20)

回本書目錄

醫案 (20)

1. 瘕癖門

川桂枝,青皮,蘇梗,橘核,白芍,瓦楞子,川樸,黑山梔,川鬱金,蔻仁,白芥子,佛手

某,脘右瘕痞不化,舌紅脈虛數。氣病久結,陰液漸傷,正氣漸削,未便攻伐。姑與暢氣調營,勉期松展。

白芍,鬱金,香附,通草,枳殼,紫丹參,大腹絨,北沙參,橘絡,歸鬚,木香,橘核

再診,胃氣略醒,精神稍振,但脈仍虛,而脘中瘕結不化,勢難攻消。姑先養胃暢氣,以扶正為主。

太子參,歸鬚,麥冬,鬱金,半夏,橘絡,白芍,石斛,瓦楞子,枳殼,青皮

某,肝木不調,左腹結痞,久而營氣漸弱,氣散火升,為眩暈惕悸,嘈雜脘脹,皆風木傷中之象。最慮中氣日削,漸成腹滿之候。先擬和木熄風,培中暢氣。

石決明,川連(吳黃炒),半夏,鬱金,香櫞,白芍,木香,砂仁,茯神,歸身,刺蒺藜,穭豆衣,麥冬,竹茹

白話文:

瘕癖門

某人右上腹部有腫塊(瘕)脹痛(痞),症狀久治不愈。舌頭紅,脈搏虛弱而有力度快。因病程長久,體內陰液受損,正氣也日漸衰弱,不宜直接攻治。先以疏通氣機、調養營氣為主,希望腫塊能有所緩解。

第二次診治,胃氣略有好轉,精神也稍有提升,但脈象仍然虛弱,腹部腫塊仍然沒有消散,難以直接攻克消除。暫時先著重於調理脾胃、疏通氣機,以扶助正氣為主。

某人肝氣失調,左側腹部有腫塊脹痛,時間久了導致營氣虛弱,氣機散亂,肝火上升,出現頭暈、心悸、胃部嘈雜、腹部脹滿等症狀,都是肝氣犯脾的表現。最擔心的是脾胃之氣日漸衰弱,最終導致腹部脹滿。先用藥方以調理肝氣、熄滅肝火、健脾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