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卷之三 (13)
卷之三 (13)
1. 秘傳治癰疽訣
顧博士伯欽內人,左耳患疔,時方孕。仲淳先以白藥子末,雞子清調塗腹上護胎;次以夏枯草、甘菊、貝母、忍冬、地丁之屬,大劑飲之。一服痛止,疔立拔,胎亦無恙。白藥子療馬病者也。
治耳邊發腫連太陽,腮齒俱痛不可忍。
大黃(一兩),青木香(三錢),薑黃(三錢),檳榔(三錢)
為末,醋蜜調勻,貼患處,中留一孔出氣。
治乳蛾。
芒硝(研細,一錢五分),膽礬(八分),雄黃(八分),明礬(八分)
俱研細,和勻,吹入喉中。
又方,用蛤蚆草(即土牛膝,葉如荔枝)。搗汁,灌鼻內。右蛾灌左鼻內,左蛾灌右,一吐而愈。或急不及藥,以針或蘆管刺喉,令出黑血;復以蜒蚰加烏梅少許搗爛,取亂髮裹箸上,塗前藥,攪患處,去其膩痰則愈矣。蜒蚰不能卒辦,梅雨時取貯磁瓶內,封固,久而不壞。
纏喉風方(即喉痹,仲淳試過有驗)。
明礬(三錢),巴豆(去殼,七粒)
溶礬,入巴豆,燒至礬枯,去巴豆,研細。吹入喉中,流出熱涎,立開。
治喉癬內熱。
貝母(去心,三錢),鼠黏子(酒炒研,二錢),玄參(二錢五分),射干(二錢,不辣者是),甘草(二錢五分),栝蔞根(二錢),懷生地(三錢),白殭蠶(一錢,略炒研),連翹(二錢),竹葉(二十片)
水二盅,煎八分,飢時服。
倪仲昭患喉癬,邑中治喉者遍矣。喉漸漸腐去,飲食用粉面之爛者,必仰口而咽,每咽泣數行下。馬銘鞠曰:此非風火毒也,若少年曾患黴瘡乎?曰:未也。父母曾患黴瘡乎?曰:然。愈三年而得我。銘鞠以為此必誤服升藥之故。凡患此瘡者,中寒涼輕粉之毒,毒發於身。升藥之毒,毒發於愈後所生子女,毒深者且延及於孫若甥。
倘不以治結毒之法治之,必死。以甘桔湯為君,少入山豆根、草龍膽、射干,每劑用土茯苓(半斤),濃煎,送下牛黃(二分)。半月而痊,竟不用吹藥。既而詢之,云:父母病時果服丸藥而痊,痊後曾口碎,非升藥而何?今醫家恬然用之,不曉其中毒之深,故特明其說。
喉痹
雄黃,芒硝(各一錢)
研細,以鵝毛管吹少許,數吹立散。但待其腫甚而吹為妙。
又方,用半枝蓮搗汁吃立散。其渣須藏於家中,勿令見風。
吹喉方(治雙蛾、單蛾神效)。
火硝(一錢五分),官硼砂(五分),片腦(三釐即冰片),雄黃(一分,不用亦可)
鵝管、蘆管、銀管共可盛吹前藥,用三匙吹上喉,即吐痰涎愈。從鼻孔中吹入,亦效。
瘰癧丸方
貝母(去心,二兩),天花粉(一兩五錢),玄參(一兩五錢),甘草(一兩五錢),斑貓(占米炒去頭足,聽用),肥皂(二斤,每一肥皂去核,入斑貓四個,線縛蒸,取出,去斑貓並肥皂皮筋,淨肉十兩)
白話文:
秘傳治癰疽訣
顧博士伯欽的妻子左耳長了疔瘡,當時正懷孕。仲淳先生首先用白藥子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在腹部保護胎兒;然後用夏枯草、甘菊、貝母、忍冬、地丁等藥物,大量服用。服藥一次,疼痛就停止了,疔瘡也立即痊癒,胎兒也安然無恙。白藥子是用來治療馬病的藥物。
治療耳邊腫脹,蔓延到太陽穴,腮幫子和牙齒都疼痛難忍的方法:
大黃一兩,青木香三錢,薑黃三錢,檳榔三錢。
研磨成粉末,用醋和蜂蜜調勻,貼在患處,中間留一個小孔透氣。
治療乳蛾的方法:
芒硝(研磨成細粉,一錢五分),膽礬(八分),雄黃(八分),明礬(八分)。
全部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吹入喉嚨中。
另一種方法,用蛤蟆草(也就是土牛膝,葉子像荔枝)搗爛取汁,灌入鼻孔內。右側乳蛾灌入左側鼻孔,左側乳蛾灌入右側鼻孔,一次即可痊癒。如果情況緊急來不及用藥,可以用針或蘆葦管刺破喉嚨,讓黑血流出來;再用蜒蚰和少許烏梅搗爛,用亂髮裹在筷子頭上,塗抹在患處,攪動去除粘稠痰液即可痊癒。蜒蚰不易取得,可以在梅雨季節採集,貯存在瓷瓶裡密封保存,長期不會壞掉。
治療纏喉風(也就是喉痹,仲淳先生試驗有效)的方法:
明礬三錢,巴豆(去殼,七粒)。
溶化明礬,加入巴豆,燒到明礬枯萎,去掉巴豆,研磨成細粉。吹入喉嚨中,流出熱涎,喉嚨就會立即暢通。
治療喉嚨內熱的癬症:
貝母(去心,三錢),鼠黏子(酒炒研磨,二錢),玄參(二錢五分),射干(二錢,不辣的),甘草(二錢五分),栝蔞根(二錢),懷生地(三錢),白殭蠶(一錢,略炒研磨),連翹(二錢),竹葉(二十片)。
加水兩盅,煎至八分,飢餓時服用。
倪仲昭患有喉嚨癬症,縣裡治療喉嚨疾病的醫生都看過了。喉嚨漸漸腐爛,飲食只能用粉末狀的柔軟食物,必須仰著頭吞咽,每次吞咽都要哭泣流淚。馬銘鞠說:這不是風火毒引起的,年輕時是否患過梅毒?他說:沒有。父母是否患過梅毒?他說:是的。痊癒三年後才生下我。馬銘鞠認為這一定是誤服升藥造成的。凡是患這種病的人,都是中了寒涼輕粉的毒,毒性發作在身體上。升藥的毒性,會發作在痊癒後所生的子女身上,毒性深的還會延及孫子或外甥。
如果不採用治療毒性積聚的方法治療,就會死亡。以甘桔湯為主藥,少許加入山豆根、草龍膽、射干,每劑用土茯苓半斤,濃煎,服用時送服牛黃二分。半個月就痊癒了,根本不需要吹藥。後來詢問才知道,他的父母生病時確實服用丸藥痊癒,痊癒後曾吐出藥渣,不是升藥是什麼?現在醫生們卻輕易地使用它,不知道它毒性之深,所以特地說明此事。
治療喉痹的方法:
雄黃、芒硝(各一錢)。
研磨成細粉,用鵝毛管吹入少量,幾次就能痊癒。最好等到腫脹嚴重時再吹。
另一種方法,用半枝蓮搗爛取汁服用,即可痊癒。其殘渣必須收藏在家中,不要讓它見風。
治療雙蛾、單蛾特效的吹喉方:
火硝(一錢五分),硼砂(五分),冰片(三釐),雄黃(一分,不用也可以)。
用鵝毛管、蘆葦管、銀管都可以盛放上述藥物,用三匙藥吹入喉嚨,就會吐出痰涎而痊癒。從鼻孔中吹入,也同樣有效。
瘰癧丸方:
貝母(去心,二兩),天花粉(一兩五錢),玄參(一兩五錢),甘草(一兩五錢),斑貓(炒米炒去頭足,適量),肥皂(二斤,每個肥皂去核,加入斑貓四個,用線捆好蒸煮,取出,去掉斑貓和肥皂皮筋,取淨肉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