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幼科

二方絕無藥氣,故兒喜吃之。

華叔蟾乃郎慢脾風,五六日愈。愈甫三四日,即過多飲食,連浴兩宵,復痰壅沉迷,面目俱浮,胸腹腫滿,嘔吐,乳食不進,角弓反張,二便交秘。有欲進以牛黃丸者。馬銘鞠曰:下咽死矣。此病後虛症也,然參且勿用。

用麥門冬(三錢),枇杷葉(三片),貝母(二錢五分),桑白皮(一錢五分),杏仁(一錢),藿香(一錢),新鮮大糖球(一枚),蒼朮(用人乳汁炒三次,八分),橘紅(一錢二分),加燈芯煎,臨服入薑汁。逾時小便隨利,腹即寬而諸證悉退,盡劑竟愈。以此知嬰兒病後不可不慎。

即此兒半年後,下午連食冷鴨子二枚,午間又縱恣飲食,更余病發,上不吐,下不瀉,胸腹脹滿,目閉氣喘,身熱,按其胸腹則雙手來護。馬曰:食也。鴨子黃閉氣,得水則化,今尚在胃口。急索大棗數枚,煎湯,入砂仁錢許以通其氣,兒渴,頓飲碗許,氣漸通,目開,手足亦漸流動。再煎飲之,夜半,吐瀉交作,次日勿藥而愈。

萬中丞涵臺患痰症,合琥珀丸,不用棄去。馬銘鞠曰:此幼科絕勝藥也。開緘,而琥珀清香之氣,觸鼻入腦,光瑩可愛。取之,凡遇慢驚,投之神驗。兼治小兒一切虛證。如華虛舟五郎,尪甚善哭,周歲中,每哭即氣絕,絕而蘇,一飯時許矣;至三歲外,其病日深,哭而絕,絕而蘇,甚至經時。初或一月一發,後則頻發,有日再發者。

投以此藥,人參圓眼湯下數丸,遂瘥。

琥珀丸方

琥珀(三錢),天竺黃(二錢),人參(三錢),茯神(二錢),粉甘草(三錢),硃砂(一錢五分),山藥(一兩),膽星(二錢),蓮肉(三錢)

煉蜜丸,硃砂為衣。每服一錢。

莊斂之艱嗣,辛酉幸舉一子,未及三月,乳婦不善撫養,盛暑中擁衾令臥,忽患丹毒,遍遊四肢,漸延腹背。斂之倉皇來告,予曰:兒方數月,奈何苦之以藥。急以犀角,絞鮮梨汁磨服。斂之問故,予曰:犀角能解心熱,而梨汁更能豁痰,且味甘,則兒易服。

別疏一方,用荊芥穗(二錢半),鼠黏子(二錢),懷生地(四錢),牡丹皮(一錢五分),玄參(三錢),栝蔞根(三錢),薄荷葉(一錢),竹葉(百片),麥門冬(去心,四錢),生甘草(三錢),連翹(三錢),貝母(去心,三錢),生蒲黃(二錢)。令煎與乳婦服之,乳汁即湯液矣。

斂之依法治之,一日夜,赤者漸淡。再越日,丹盡退。後卒以乳婦不戒,患驚風而殤。

稀痘神方

金銀花為末

糖調,不住服,有效。(顧驤宇傳)。

又方(江右米以功傳神方也)。赤豆(小飯赤豆),黑豆,綠豆,粉草(各一兩)

為細末,用竹筒削去皮,兩頭留節,一頭鑿一孔,以藥未入筒中,用杉木砧塞緊,黃蠟封固,外以小繩系之,投入臘月廁中,滿一月,即取出,洗淨風乾。每藥一兩,配臘月梅花片三錢和勻;若得雪中梅花片落地者,不著人手以針刺取者更妙。如急用,入紙封套內略烘即干。

白話文:

[幼科]

兩個藥方都沒有藥味,所以孩子喜歡吃。

華叔的兒子患了脾胃風寒,五六天就好了。好轉三四天後,因為吃了太多東西,又連續洗了兩晚澡,結果痰堵塞,神志不清,臉部浮腫,胸腹脹滿,嘔吐,不吃奶,角弓反張,大小便不通。有人想用牛黃丸。馬銘鞠說:吞下去就會死。這是病後虛弱的症狀,但暫時不要用人參。

用麥門冬(三錢)、枇杷葉(三片)、貝母(二錢五分)、桑白皮(一錢五分)、杏仁(一錢)、藿香(一錢)、新鮮大糖球(一枚)、蒼朮(用人乳汁炒三次,八分)、橘紅(一錢二分),加燈芯煎,臨服時加入薑汁。過了一會兒,小便順利了,肚子也消脹了,所有症狀都消失了,服完藥就痊癒了。由此可知,嬰兒病後不可不慎。

這個孩子半年後,下午連吃了兩個冷鴨子,中午又吃了很多東西,舊病復發,不吐也不瀉,胸腹脹滿,閉眼氣喘,發熱,按壓他的胸腹,他就用雙手護住。馬醫生說:是吃壞東西了。鴨子性寒,會阻礙氣機,遇到溫熱的東西就會化解,現在還停留在胃裡。趕緊取幾枚大棗,煎湯,加入少許砂仁以通氣,孩子口渴,就讓他喝一大碗,氣機漸漸通暢,眼睛睜開了,手腳也漸漸能活動了。又煎了一碗讓他喝,半夜裡,嘔吐腹瀉,第二天就好了,不用再吃藥了。

萬中丞的兒子涵臺患了痰症,用琥珀丸,不用就扔掉了。馬銘鞠說:這是小兒科最好的藥。打開藥盒,琥珀清香撲鼻,光澤美麗。取出來用,凡是遇到慢驚風,服用效果很好。也治療小兒一切虛弱症狀。比如華虛舟的兒子五郎,身體虛弱,愛哭,周歲時,每次哭都會氣絕,氣絕後又會醒過來,只能吃一會兒飯;到三歲以後,病情越來越嚴重,哭著氣絕,氣絕後又醒過來,甚至持續很長時間。開始一個月發作一次,後來越來越頻繁,有的時候一天發作兩次。

服用這個藥,再配合人參圓眼湯服用幾丸,病就好了。

琥珀丸方:

琥珀(三錢)、天竺黃(二錢)、人參(三錢)、茯神(二錢)、炙甘草(三錢)、硃砂(一錢五分)、山藥(一兩)、膽星(二錢)、蓮子肉(三錢)

煉蜜為丸,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一錢。

莊斂之家的孩子難以存活,辛酉年終於生了一個兒子,還不到三個月,奶媽不會照顧孩子,盛夏時節用被子捂著讓孩子睡覺,突然患了丹毒,遍佈四肢,逐漸蔓延到腹部和背部。莊斂之慌忙來求救,我說:孩子才幾個月大,怎麼能用藥苦著他呢?趕緊用犀角,用鮮梨汁磨碎後服用。莊斂之問原因,我說:犀角能解心熱,而梨汁更能化痰,而且味道甘甜,孩子更容易服用。

另外一個藥方:用荊芥穗(二錢半)、鼠黏子(二錢)、生地黃(四錢)、牡丹皮(一錢五分)、玄參(三錢)、栝樓根(三錢)、薄荷葉(一錢)、竹葉(一百片)、麥門冬(去心,四錢)、炙甘草(三錢)、連翹(三錢)、貝母(去心,三錢)、生蒲黃(二錢)。煎好後讓奶媽服用,奶水就成了藥液。

莊斂之按照這個方法治療,一天一夜後,紅腫的地方逐漸消退了。第二天,丹毒完全退了。後來還是因為奶媽不小心,孩子得了驚風而夭折了。

稀痘神方:

金銀花研末,用糖調服,不用間斷服用,有效。(顧驤宇傳)。

另一個藥方:(江右米以功傳神方)。赤小豆、黑豆、綠豆、甘草(各一兩)

研成細末,用竹筒削去皮,兩頭留節,一頭鑿一個孔,把藥粉放入筒中,用杉木塞緊,黃蠟封固,外面用繩子系好,放入臘月裡的廁所裡,滿一個月後取出,洗淨風乾。每次用藥一兩,配臘月梅花片三錢混合均勻;如果能得到雪中梅花片落地,不用手直接用針挑起來的更好。如果急用,放入紙袋裡稍微烘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