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卷之三

2. 幼科

(附:痘疹)

小兒初生,即以粉草(切片,三錢),江西淡豆豉(三錢),入沸湯一碗,隔水煮乾至一二小杯,以綿為乳,蘸藥汁入兒口吮之,以盡為度。腹內有聲,去胎糞數次,方飲乳,月內永無驚風諸病。

兒初生,不可剪臍帶。三朝用面和水成薄餅,置兒腹,穿臍帶於面上,將蘄艾火灸臍帶近臍處,或三炷或五七炷。灸須下帳避風,灸畢,仍將臍帶紮好,聽其自脫。至七日方脫者,元氣足也。瑨兒九日方脫,其神甚旺。

凡兒生下,每日夜時,將清湯或苦茶蘸軟絹,攪兒口內。如齒邊有白點,即以指爪或細針挑破,取桑樹內汁濾清塗之,永無驚風撮口之患。予家用前三方,兒月內並無殤者。

治撮口。

其症必先大便熱。用生犀角及真羚羊角磨,和蜜汁飲之,有效。急則用大黃(二錢),甘草(二錢),煎服。

治月內啼。

以真牛黃、飛辰砂(極細末,各五釐),塗兒舌上,立止。

治胎驚。(仲淳定,有驗)。

人參,白芍藥(酒炒,各一兩),白茯神,酸棗仁(各一兩五錢),炙甘草,遠志肉(甘草汁浸,蒸,曬乾,各一兩),真天竺黃(另研如飛面),硃砂(另研如法,各五錢),臍帶(新瓦上炙焦存性,另研細,三條),天麻,犀角,滑石末(各一兩),如有紫河車,加一具(火烘乾,研細,忌鐵。)

上天竺黃、硃砂、臍帶另研外,余篩極細末,然後加入另研三味,再研和令極勻,用鉤藤濃汁四兩,和煉蜜半斤,搗和前藥,每丸重一錢二分。飢時、臨臥以燈芯、薄荷湯調化服,日可與二三服,或以鉤藤湯煎濃化藥更佳。如治急驚,本方去臍帶、河車、人參,加白殭蠶(蜜炙,六錢),全蠍(六錢),牛黃(一錢二分),琥珀(一錢),膽星(八錢),麝香(三分)。

治胎瘧。(家弟患此,服之神驗)。

人參(三錢,虛甚瘧久者,加至一兩止),白芍藥(三錢,酒炒),廣陳皮(二錢),鱉甲(醋炙,二錢),麥門冬(三錢),厚朴(二錢),青皮(七分,醋炒),山楂肉(三錢)

水二盅,煎八分,溫服。脾胃不佳,加川黃連(薑汁炒,一錢五分),真藿香(五分),白豆蔻(二分五釐),姜皮(五分),竹葉(三十片),白茯苓(二錢)。

治小兒癇症或驚風不止。(黃孟芳幼患此症,久服效)。

天竺黃(五錢),酸棗仁(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人參(一兩),明天麻(五錢),天門冬(去心,一兩),白茯神(一兩五錢),橘紅(七錢),遠志肉(甘草汁煮去骨,二兩),白芍藥(酒浸,一兩),鉤藤(五錢)

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水飛極細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燈芯湯或龍眼湯化下。又一方加紫河車一具,酒洗淨煮爛或焙乾為末,入前藥中。

白話文:

幼科

(附:痘疹)

嬰兒剛出生時,就用粉草(切片,三錢)、江西淡豆豉(三錢),放入一碗沸騰的開水中,隔水加熱煮到剩下一兩個小杯的量,然後用棉花沾取藥汁,讓嬰兒吸吮,直到藥汁用完為止。如果嬰兒肚子裡有聲響,排出幾次胎便後,才可以開始餵奶,這樣做可以讓嬰兒在滿月內不會有驚風等疾病。

嬰兒剛出生時,不要剪斷臍帶。出生後的第三天,用麵粉加水做成薄餅,放在嬰兒的肚子上,將臍帶穿過薄餅,露出在餅面上,然後用蘄艾在臍帶接近肚臍的地方進行艾灸,可以灸三炷或五七炷。艾灸時必須在床帳內進行,以避風。灸完後,把臍帶重新紮好,讓它自己脫落。如果到第七天才脫落,表示嬰兒的元氣充足。我家的瑨兒到第九天才脫落,他的精神非常好。

凡是嬰兒出生後,每天晚上,用清湯或苦茶沾軟絹,擦拭嬰兒的口腔。如果牙齦邊緣有白點,就用指甲或細針挑破,然後取桑樹內部的汁液過濾乾淨塗在上面,這樣就永遠不會有驚風或口撮的病症。我家使用前面說的三個方法,嬰兒在滿月內都沒有夭折的。

治療口撮症

這個病症一定先有大便燥熱的現象。用生犀角和真正的羚羊角磨成粉,和蜂蜜水一起服用,效果很好。如果情況緊急,就用大黃(二錢)和甘草(二錢)煎水服用。

治療滿月內啼哭

用真牛黃和極細的飛辰砂粉末(各五釐),塗在嬰兒的舌頭上,立刻就能止住啼哭。

治療胎驚(仲淳先生的方法,有效驗證)

人參、白芍藥(用酒炒過,各一兩)、白茯神、酸棗仁(各一兩五錢)、炙甘草、遠志肉(用甘草汁浸泡後蒸過,曬乾,各一兩)、真正的天竺黃(另外研磨成細粉)、硃砂(另外研磨成細粉,各五錢)、臍帶(用新瓦烤焦後磨成細粉,三條)、天麻、犀角、滑石粉(各一兩),如果有紫河車,可以加入一具(烘乾後研磨成細粉,忌用鐵器)。

將天竺黃、硃砂和臍帶單獨研磨外,其餘藥材都篩成極細的粉末,然後加入研磨好的三味藥材,再研磨混合均勻。用鉤藤濃汁四兩和煉製過的蜂蜜半斤,一起搗和之前的藥粉,做成每丸重一錢二分的藥丸。在肚子餓的時候或睡前,用燈芯草或薄荷湯化開服用,一天可以服用二三次,也可以用濃煎的鉤藤湯化開藥丸服用效果更好。如果要治療急驚風,本方要去掉臍帶、河車、人參,加入白殭蠶(用蜂蜜炙過,六錢)、全蠍(六錢)、牛黃(一錢二分)、琥珀(一錢)、膽星(八錢)、麝香(三分)。

治療胎瘧(我家弟弟患這個病,服用後效果非常好)

人參(三錢,虛弱嚴重且瘧疾久病者,可以加到一兩為止)、白芍藥(三錢,用酒炒過)、廣陳皮(二錢)、鱉甲(用醋炙過,二錢)、麥門冬(三錢)、厚朴(二錢)、青皮(七分,用醋炒過)、山楂肉(三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如果脾胃不好,可以加入川黃連(用薑汁炒過,一錢五分)、真正的藿香(五分)、白豆蔻(二分五釐)、姜皮(五分)、竹葉(三十片)、白茯苓(二錢)。

治療小兒癲癇或驚風不止(黃孟芳小時候患這個病,長期服用後有效)

天竺黃(五錢)、酸棗仁(二兩)、麥門冬(去掉芯,二兩)、人參(一兩)、明天麻(五錢)、天門冬(去掉芯,一兩)、白茯神(一兩五錢)、橘紅(七錢)、遠志肉(用甘草汁煮過後去骨,二兩)、白芍藥(用酒浸泡過,一兩)、鉤藤(五錢)。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用水飛過的極細硃砂粉末做外衣。每次服用一丸,用燈芯草湯或龍眼湯化開服用。另外一個配方可以加入紫河車一具,用酒洗淨煮爛或烘乾後磨成粉末,加入前面的藥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