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卷之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0)

1. 婦人

蘇子(研細,二錢五分),麥門冬(去心,四錢),白芍藥(酒炒,四錢),青蒿子(二錢五分),牛膝(四錢),五味子(打碎,五分),鱉甲,生地黃,甘枸杞(各四錢),枇杷葉(三大片),川續斷(二錢),酸棗仁(炒爆研,五錢),橘紅(二錢)

河水二盅半,煎一碗,加童便一大杯,鬱金汁十二匙,空心服時,進童便一杯。

莊斂之次女,產後惡露未淨,至夜發熱,脾胃怯弱,腰腹大痛。時師謂產後氣血俱虛,投以人參、當歸諸補劑轉劇。斂之深以為憂,恐其成蓐勞也。余診視之,謂不數帖即痊矣,安用過慮?為疏一方:白芍藥(三錢),紅曲(二錢),山茱萸肉(四錢),橘紅(一錢五分),麥門冬(四錢),蘇子(二錢),車前子(二錢),炙甘草(八分),乾葛(一錢半),白扁豆(三錢),杜仲(三錢),牛膝(五錢),黑豆(八錢),澤蘭(一錢),青蒿子(四錢)。十劑而惡露淨,發熱已,腹痛亦止,但腰痛尚未盡除,而脾胃尚未健。

更為改定一方:白芍藥(四錢),山楂肉(三錢),橘紅(三錢),砂仁(二錢),麥芽(三錢),石斛(三錢),蓮肉(四十粒),白扁豆(三錢),杜仲(二錢),五味子(一錢),山茱萸肉(二錢),炙甘草(五分),沙參(三錢),牛膝(五錢)。十餘劑,脾胃亦佳,其病遂瘳。

調理丸方

懷生地,熟地(各五兩),麥門冬(去心),甘枸杞(去枯者及蒂,各六兩),杜仲(如法),川續斷(去蘆,各五兩),五味子(三兩),柏子仁(如法,六兩),酸棗仁(炒爆研,六兩),茯苓(三兩),青蒿子(四兩),山藥(五兩,炒),山茱萸肉(五兩),牡丹皮(闊而厚者,三兩半),鹿角膠(酒化入藥,六兩),橘紅(三兩),砂仁(炒,二兩)

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錢,空心淡鹽湯吞。忌食鯽魚子、白萊菔。

治女人血崩。

人參,黃耆,麥門冬(各三錢),五味子(七分),杜仲,熟地,山茱萸(各二錢),枸杞子(三錢),續斷(一錢),荊芥穗(八分,炒),阿膠(二錢)

河水煎,日進三服。

又丸方,黃耆(二兩,蜜炙),人參(一兩),熟地(二兩),白芍藥(一兩五錢,酒浸切片,半生半炒),五味子,懷山藥,續斷(酒洗),杜仲(酥炙),柏子仁(酒浸二宿,蒸洗如泥),青蒿子(童便浸,陰乾),麥門冬,酸棗仁(各一兩五錢,炒),鹿角膠(三兩,酒燉化)

共末,將酒化鹿角膠、柏子仁泥,同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錢,空心白湯下。

董龍山夫人患血崩,由於中年鬱怒,諸醫百藥不效。用大劑參、耆,遍覓胎髮百餘丸,火煅,調入藥服,久之,漸愈。火煅發,用小砂罐鹽泥煉極熟,將發入罐中封固,陰乾,以炭火圍之,候黑煙將盡即起,若青煙出,發枯不可用矣。非細心人不可任,蓋火候不可過也。

白話文:

[婦人]

第一方:這是治療產後惡露未淨、發熱、脾胃虛弱、腰腹疼痛的處方。藥材包括蘇子、麥門冬、白芍藥、青蒿子、牛膝、五味子、鱉甲、生地黃、甘枸杞、枇杷葉、川續斷、酸棗仁、橘紅。煎藥時需用河水,並加入童尿和鬱金汁。

第二方:這是針對產後惡露未淨、發熱、腹痛的第二個處方,主要針對第一方治療後,仍有腰痛和脾胃虛弱的狀況。藥材包括白芍藥、紅曲、山茱萸肉、橘紅、麥門冬、蘇子、車前子、炙甘草、乾葛、白扁豆、杜仲、牛膝、黑豆、澤蘭、青蒿子。

第三方:這是針對第二方治療後,脾胃仍虛弱的調整方。藥材包括白芍藥、山楂肉、橘紅、砂仁、麥芽、石斛、蓮肉、白扁豆、杜仲、五味子、山茱萸肉、炙甘草、沙參、牛膝。

調理丸方:這是個調理身體的丸藥方劑,用於滋補身體。藥材包括懷生地、熟地、麥門冬、甘枸杞、杜仲、川續斷、五味子、柏子仁、酸棗仁、茯苓、青蒿子、山藥、山茱萸肉、牡丹皮、鹿角膠、橘紅、砂仁。服用時需用淡鹽湯送服,並忌食鯽魚子和白蘿蔔。此方用於治療女性血崩。

第四方:這是治療血崩的湯藥方劑。藥材包括人參、黃耆、麥門冬、五味子、杜仲、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續斷、荊芥穗、阿膠。

第五方:這是治療血崩的丸藥方劑。藥材包括黃耆、人參、熟地、白芍藥、五味子、懷山藥、續斷、杜仲、柏子仁、青蒿子、麥門冬、酸棗仁、鹿角膠。服用時需用白湯送服。

最後一段描述了董龍山夫人因中年鬱怒導致血崩,服用其他藥物無效,最終用人參、黃耆等藥材,並加入火煅胎髮治療,最終痊癒的案例。並詳細說明了胎髮火煅的步驟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