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心法》~ 診法 (3)
診法 (3)
1. 診法
此之謂也。
內傷、外感,揆輕重而治得其宜,何論新久。設內傷久而胃氣大虛,不勝重劑,用峻用速反致其變;外感新而邪氣方熾,緩則如焚如溺,可不乘其元氣未漓而急攻盡剿乎,略有畏縮,必受其弊。又今之外感挾內傷者多,即輕散亦須斟酌。
何謂虛實?有陰虛,有陽虛,有先天之陰陽虛。何謂陰虛?血虛也。何謂陽虛?氣虛也。血虛者,補其血,四物湯之類是也。氣虛者,補其氣,補中益氣湯之類是也,先天之陰虛,六味、左歸之類是也。先天之陽虛,八味、還少、虎潛、右歸之類是也。有攻伐太過之陽虛,如用寒涼而致陽遏不升,當用參,耆、術以溫之,甚者薑、桂以助之,又甚者八味、右歸從其原以救之。
有攻伐太過之陰虛,如用發散而致津液乾枯,當用歸、芍、熟地以滋之,枸杞、龜、鹿、阿膠黏膩之物以填之是也。
以陰陽為氣血是矣,以先天之陰陽,貼有形之氣血,則非是。蓋先天之陰陽,乃常先身生之精,與所稟賦之真,屬無形之太極者也,若以後天之氣血混同立論,則粗矣!
何謂食?膏粱煿炙,酒酪湩乳,能生火以傷胃之陰:傷陰者,救之四物以養血,佐之芩、連、梔、柏以清火。浮瓜沉李,冷水寒冰,能滅火而傷胃之陽;傷陽者,救之理中以養氣,佐之桂、附、豆蔻以生火。至於飢飽失時,中氣受傷,當補而兼運,六君子湯加枳實、桔梗之類,運而提之。
《內經》只言胃陽,而不言胃陰,蓋胃陽乃中土充和之氣,臟腑氣血,榮衛經絡,周身無一不取給焉,故不可傷也,今創言胃陰,殊屬臆見,究竟遵古說脾陰為理正。
何謂痰?有食積之痰,有中虛之痰,有水泛水沸所為之痰。食積之痰,消其積則痰自除,保和、太安、枳朮之類,虛者六君子之類。中虛之痰,或脾虛不運,或胃虛不容。脾虛不運則積,六君子加白豆蔻、神麯是也。胃虛不容則聚,六君子加砂仁、神麯是也,水泛為痰,土虛不能攝水也。
其痰濃而白,補中益氣加半夏、木香、白豆蔻是也。水沸為痰,其痰白如沫,吐出時如蟹沫,水頃變為稠黏之水矣。此腎水不足,不能制火,火緊而沸也,六味丸主之。
陰虛水泛,中胃未傷而脈數者,可作腎虛火緊而用六味。若真火不足,土乏生原,脾溏胃弱者,乃脾敗而津不攝,非水沸也,重劑固補,可以救持,如用六味,必擯於危。
何謂血?凡六淫、七情之病,皆有因死血薄積於臟腑而成者。其證見於外,或似外感,或似內傷,醫者多以見證治之,鮮不謬矣,大凡死血在內,其脈必澀滯,其出於皮膚也必不滿,其入於筋骨也必不完,其形大都如線塗生漆,不能充潤之狀。醫者遇此病,多以痰食求之,而於死血,多不知察,故備言之。
白話文:
診法
這就是診斷的道理。
內傷、外感,要根據輕重程度來治療,不必拘泥於病程新久。假如內傷已久,胃氣大虛,承受不住重劑,用猛烈的藥物反而會導致病情變化;外感初期邪氣正盛,治療緩慢就像被火燒或溺水一樣危險,必須趁元氣未傷時迅速攻邪徹底清除,稍有猶豫,必然遭受其害。現在外感夾雜內傷的情況很多,即使是輕微的散邪也要仔細斟酌。
什麼是虛實?有陰虛,有陽虛,有先天性的陰陽虛。什麼是陰虛?就是血虛。什麼是陽虛?就是氣虛。血虛者,要補血,四物湯之類就是如此;氣虛者,要補氣,補中益氣湯之類就是如此;先天性的陰陽虛,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之類就是如此;先天性的陽虛,八味丸、還少丹、虎潛丸、右歸丸之類就是如此。如果因為攻伐過度導致陽虛,例如服用寒涼藥物導致陽氣受阻不能上升,就應該用人參、黃耆、白術來溫補,情況嚴重者,再加入生薑、桂枝來助陽,更嚴重者則用八味丸、右歸丸等從根本上治療。
如果因為攻伐過度導致陰虛,例如服用發散藥物導致津液枯竭,就應該用熟地黃、芍藥、阿膠等滋陰,再輔以枸杞子、龜板、鹿茸、阿膠等黏膩之物來滋養。
以陰陽來論氣血是對的,但把先天性的陰陽等同於有形的氣血就不對了。因為先天性的陰陽是人天生就有的精氣,以及稟賦的真氣,屬於無形的太極,如果把後天之氣血與先天陰陽混為一談,那就太粗糙了!
什麼是飲食不當?膏粱厚味、炙烤的食物,以及酒、酪、乳等,容易助長胃火而傷陰;傷陰者,用四物湯養血,再輔以黃連、黃芩、梔子、柏子仁等清熱;吃寒涼的瓜果、冷水、冰塊,則容易滅火而傷胃陽;傷陽者,用理中湯養氣,再輔以桂枝、附子、豆蔻等溫陽。至於飢飽失時,導致中氣受損,就要同時補益和運化,可以在六君子湯中加入枳實、桔梗等,以運化脾胃之氣。
《內經》只提到胃陽,沒有提到胃陰,因為胃陽是中焦充盛溫煦之氣,臟腑氣血、榮衛經絡,周身都依靠它,所以不可損傷。現在另說胃陰,純屬臆斷,還是遵從古人以脾陰為本較為正理。
什麼是痰?有食積引起的痰,有臟腑虛弱引起的痰,有水液代謝失調引起的痰。食積引起的痰,消除積滯就能去除痰,可以用保和丸、太安丸、枳實半夏湯之類;虛弱者用六君子湯之類。臟腑虛弱引起的痰,可能是脾虛不運化,或是胃虛不能容納。脾虛不運化則導致積滯,用六君子湯加白豆蔻、神麴;胃虛不能容納則導致痰濁聚積,用六君子湯加砂仁、神麴;水液代謝失調引起的痰,是因土虛不能攝水。
痰濃而白,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木香、白豆蔻;水液沸騰引起的痰,其痰白如泡沫,吐出來像蟹沫一樣,水很快變成稠黏的樣子,這是腎水不足,不能制約腎火,火盛而沸騰,用六味地黃丸主治。
陰虛水泛,中焦胃氣未受損而脈象數者,可以當作腎虛火盛而用六味地黃丸。如果真是火氣不足,脾胃虛弱,則脾胃功能失調而津液不攝,這不是水液沸騰,需要大補,如果用六味地黃丸,反而會加重病情。
什麼是血瘀?凡是六淫、七情之病,都可能因瘀血積聚在臟腑而導致。其症狀表現於外,或像外感,或像內傷,醫生多根據症狀治療,很少不犯錯誤。一般來說,體內有瘀血,脈象一定澀滯,出血於皮膚則不充盈,入於筋骨則不充實,形狀大多像線條上塗抹生漆,不能滋潤的樣子。醫生遇到這種病,大多從痰食方面考慮,而很少注意到瘀血,因此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