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心法》~ 診法 (1)

回本書目錄

診法 (1)

1. 診法

治病之要,在臨證時,先察其內外、臟腑、經絡、新久、虛實、痰食、血氣,才以脈合之。如證與脈合,或正治,或從治,可也;有證與脈不合者,則當審其輕重,辨其真假,或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以治之。復有證與時不合者,或舍證從時,或舍時從證以治之。證、脈、時三者,須互相參考。

白話文:

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臨牀診察時,首先觀察患者的內外、臟腑、經絡情況,以及病情的輕重、虛實、痰飲、血氣。然後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如果診察發現的證候與脈象相符合,可以使用正治或從治的方法治療。但如果證候與脈象不符,就需要仔細判斷證候和脈象的輕重真假,選擇捨棄證候而根據脈象治療,或者捨棄脈象而根據證候治療。另外,如果證候與當時的節氣不符,也需要考慮捨棄證候而根據時節來治療,或者捨棄時節而根據證候來治療。總之,證候、脈象和節氣三者之間需要相互參考。

《內經》之法,大要在察色、按脈、審時、辨證,驗陰陽之多寡,識寒熱之真假,分別臟腑雌雄,端理經絡浮沉,神機之有出有入,氣化之或升或降,須皆參互詳察,體認既確,則神明可通矣。

白話文:

《內經》的診斷方法,主要在於觀察氣色、把脈、判斷疾病發生的時機、分析病證,驗證陰陽盛衰,辨別寒熱真假,區分臟腑虛實,掌握經絡的運行與衰竭,觀察神志的表現,氣機的升降,這些都需要綜合而詳盡地觀察。認識透徹了,就能深入瞭解疾病,治療自然也能靈驗。

何謂內?言七情也,喜、怒、憂、思、悲、恐、驚也。七情之病起於臟,七情過極,必生拂鬱,病從內起。拂鬱之脈,大抵多弦澀凝滯,其來也必不能緩,其去也必不肯遲,先有一種似數非數躁動之象,細體認之,是無焰之火也,是無韻之音也,是往來不圓滑也。此為郁脈,法當疏之發之。

白話文:

什麼是「內」?指的是七種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的疾病源自於臟腑,七種情緒過度激動,必定會產生鬱結,疾病就從內部產生。

鬱結的脈象,大多數都表現為弦脈、澀脈或凝滯脈,發作時必定不會緩慢,消退時必定不會拖延。一開始會有若有若無的跳動感,仔細體認,就像沒有火焰的火,沒有旋律的音符,往來之間不順暢。這就是鬱脈,治療方法應該疏通它、宣發它。

如火在下而以濕草蓋之,則悶而不舒,必至燒乾而自盡,故疏之發之,使火氣透,則反可以自存。何也?郁是氣抑,鬱則氣不透,不透則熱,熱則為火矣。古方疏發,以越鞠丸為主,嚴用和以逍遙散代之。如單得郁脈,上二方是也。如鬱而血為火逼,變成燥證,疏肝益腎湯,從水生木,左歸飲重加歸、芍:或不清,乃加丹皮、山梔、黃芩,以清肝、膽二經,所謂夫婦並治也。

拂鬱二字,烏能概得七情?惟五運可以言郁,若七情不專主郁。《內經》九氣論,言之詳矣。

白話文:

就像把火在下面蓋上濕草一樣,這會悶著無法透氣,最終燒乾自己而滅亡。因此,要疏通它,讓它發散出來,讓火氣透出來,這樣反而可以自保。為什麼呢?鬱結就是氣被阻住,氣不透,不透就會熱,熱了就會變成火。

古方的疏發方法,主要使用越鞠丸。嚴用和用逍遙散來代替。假如只有鬱結的脈象,上面兩個方子就適用。假如鬱結且血液被火氣逼迫,變成了燥證,可以使用疏肝益腎湯,從水生木的角度出發,再重加歸、芍於左歸飲中;或者如果不清利,就再加入丹皮、山梔、黃芩,以清利肝、膽兩條經絡,這就是所謂的「夫婦並治」。

何謂外?言六淫也,風、寒、暑、濕、燥、火是也。六淫之邪,或從皮毛而傳絡,從絡傳經,從經傳腑傳臟是也。亦有竟感於絡,竟感於經者。六淫所感,必生拂鬱,病從外入,故必皮毛先閉,外束其所感之邪,而蒸蒸發熱也,法當疏之發之是也。大抵脈浮,或洪,或大,或緊,而必數者也,是燎原之火也,是擊撞之聲也,是往來不肯沉靜而出於皮膚之外也,亦謂之郁脈,是外郁也。疏之發之不愈,則霜雪以壓之,古方麻黃、桂枝、白虎、承氣等劑是也。

白話文:

什麼是外邪?就是指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外界邪氣。六淫邪氣可能會從皮毛進入經絡,從經絡傳入臟腑。也有直接侵襲經絡的。六淫所侵襲的部位,必定會產生鬱結,疾病從外部入侵,所以皮毛必定會先閉塞,外面包裹著侵入的邪氣,而體內熱氣蒸騰發散,治療方法是疏通和發散。一般來說,脈象會浮起,可能是洪大、寬大或緊澀,而且必定會脈搏數快,就像燎原之火,就像鼓聲陣陣,脈象往來不沉穩,而是浮現於皮膚表面,也稱之為鬱脈,這是外邪鬱結的表現。疏通和發散的方法無效時,就要用藥物來壓制,例如古方中的麻黃、桂枝、白虎、承氣等藥劑。

此真外感也,易之以羌活沖和者,亦真外感也,有內傷似外感者,此火不可發散也,散之則亡陽;不可霜雪以壓之,壓之則火滅。初起,以小柴胡湯加減調之可也,逍遙散加生地,合生脈飲加黃芩之類。以滋腎生肝、生金滋水可也;重則六味飲加歸、芍,合生脈可也。蓋非水無以救火也,非有根之水,無以救離根之火也。

白話文:

這的確是外感病,使用羌活沖和(中藥方劑)治療的方法也是針對外感。有一些內傷的病症會表現得像外感,這種情況下的內火是不能發散的,發散的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也不可以用霜雪之氣壓制它,壓制的話會熄滅內火。疾病初期,可以使用經過加減調整的小柴胡湯,或者在逍遙散中加入生地,在生脈飲中加入黃芩等方藥。這些方藥可以滋養腎臟、生髮肝氣、生金滋水,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如果是病情較重的,可以使用六味飲加入歸附(歸身、芍藥)、生脈飲等方藥。因為只有水才能救火,只有有根之水才能救離根之火。

六氣之在兩間,動潤蒸乾,舉大地以生化萬物。乃天之正氣也。若本是淫氣,則何能生長化收藏乎?惟是過則為害,害則為淫,亦緣人之六氣有愆感,而為病因,名之日六淫。今人遂以六氣稱六淫,何捨本而言末,認主以作賊,弗思甚矣!

白話文:

在六種風寒暑濕燥火的病邪中,只有風寒會滯留在皮膚腠理之間。如果疾病已經深入內部,就不能說是滯留了,因為風邪會使腠理打開,而且會移動變化,也不算滯留。至於火邪和濕邪,屬於五運的鬱滯,和六氣無關。

六氣之感,惟風寒能郁皮毛腠理之間,若本及為標,即不可以言郁。且風則腠理發泄,又善行而數變,亦不得為郁.至若火與濕,乃五運之郁,非關六氣也。

內傷似外感,無庸散發,不可涼遏,所論甚正;至用小柴胡、逍遙,則其理又非.蓋內傷,非勞倦,即房室,非譏飽失宜,即憂思過度,當須溫補,或從溫化,所謂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是也。若用此二方,鮮有不拔其根而壞其真者也。

白話文:

內科病症類似外感病症,但不用發散治療,也不能用寒涼藥鎮壓,這個論點非常正確。至於使用小柴胡湯和逍遙散,其道理就不合適了。內科病症不是勞累就是房事過度,不是飲食不節就是憂思過度,應該採用溫補或溫化的方法,也就是「勞累的要溫暖補養,受損的要溫暖補養」。如果使用這兩種藥方,很少不連根拔起,損壞正氣的。

何謂臟腑?有從腑遷臟者,有從臟遷腑者。如陽明傷食,則氣阻而脾不能運化,其病遷於脾。初起,法當先消食,食消則氣通而脾運矣,或久之,則脾病益深,必先救脾,何也?腑尚可病,臟不堪久病也。腑主氣,氣無形,無形治之以無形,易也;臟主血,血有形,有形者亦須假無形以治之,而後能有形,故難也。傳曰:無形之氣易補,有形之血難償,此之謂也。

白話文:

什麼是臟腑?

臟和腑之間可以互相影響。比如陽明大腸受到傷害導致進食過量,就會導致氣機阻滯,脾胃無法運化食物,這種疾病就會轉變成脾胃病。

一開始,治療方法應該是先消食。食物消化後,氣機就會通暢,脾胃也能運作了。但是如果拖得太久,脾胃疾病就會加重,這時就必須先治療脾胃,為什麼呢?因為腑還能承受疾病,而臟則經不起長時間的病痛。

腑主要管理氣,氣是無形的。治療無形之物要用無形之法,比較容易。臟主要管理血,血是有形的。治療有形之物也需要藉助無形之法,才能使有形之物生病,所以比較困難。

古人說:「無形的氣容易補,有形的血難以補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消食者,保和、枳朮等類是也。然不可過於消。經曰:大積大聚,皆可犯也,衰其半而已。如過於消則氣衰矣,消之不得其法,或不及,則食積而生熱,熱則脾病,當用參、術加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或加枳、桔以開提健運,再佐以芩、連以消其積熱。此臟腑相救緩急之法也,各臟腑可類推之。

六腑主傳化物,以氣言則可;五臟主藏神志,以血言則不可。

白話文:

幫助消化的藥物,像是保和丸、枳實與白朮等。然而,不能過度消食。醫經說:大積大聚的食積,都可以用這些藥來調理,但只能消減一半。如果過度消食,會導致氣虛。如果消食不得法或不足夠,會讓食物堆積產生熱氣,熱氣會導致脾臟疾病。這時應使用參、術加上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或者加上枳實、橘皮以疏通和增強脾胃功能,再佐以黃芩、黃連來消除食積的熱氣。這是臟腑相救、緩解急症的方法,其他臟腑也可以類推。

臟主藏神,腑主傳物,故臟主無形,而腑主有形。有形者,氣化行而易愈,無形者,神志傷而難全全。故經云:臟不可傷,臟傷則失守而陰虛,故不易治也。若專言臟主血為有形,未免牽強其說。蓋入胃之水穀,傳之於肺而流溢,奉心之氣而化赤,由腎之衝脈而布散,外而充膚熱肉,內而蓄藏於肝;至於周身經隧之血,又總統於脾,所謂脾藏營而胃主血也。

白話文:

內臟主管藏神,外腑主管運輸物質。因此,內臟沒有具體形狀,而外腑則有具體形狀。有形狀的器官,氣血運化通行,容易恢復健康。沒有形狀的器官,屬於精神意識,一旦損傷就難以完全康復。所以經典中說:內臟不能損傷,內臟損傷後就會失去功能,導致陰虛,因此難以治療。如果單純地說內臟主管血液,是因為有形體,未免有些牽強附會。因為進入胃部的食物,會通過肺而周流全身,依靠心氣化為紅色,通過腎臟的衝脈而分佈全身,在體外充盈皮膚和肌肉,在體內儲藏於肝臟。至於全身經絡中的血液,又都由脾臟總管,這就是所謂的「脾藏營血,胃主血」的說法。

如此,則血之生始出入,皆五臟之氣化流行,而所主專在脾胃,不可以腑主氣而臟主血分屬也。分屬之論,初看似若出人意表,細疏其理則非。

白話文:

因此,血液的生成和運行都離不開五臟氣血的運行,而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脾胃,不能將腑(胃)和臟(脾)的功能截然分開,認為腑只主氣,臟只主血。最初聽起來,分屬的說法似乎很新鮮,但仔細推敲其道理卻並非如此。

積久生熱,間亦有之。脾病溫補,得其要矣。配以枳、桔,亦屬兩歧。必以為熱,而佐以芩、連,固矣哉!先生之為論也,甯不知始為熱中,末傳寒中乎?

白話文:

長時間地累積會產生熱氣,偶爾也會出現。脾胃虛寒需要溫補,這很重要。搭配枳殼、橘皮,這也是有分歧的。如果一定要認為是熱,而加入黃芩、黃連,那真是太過固執了!難道先生的論點,不知道一開始是熱在體內,最後傳變成寒在體內嗎?

何謂經絡?經者,如江河之經地,其筋脈生於肉中;絡者,如藤之絡石,其筋脈生於皮里肉外。經筋屬五臟,絡筋屬六腑。屬五臟者,以血藥補之,以行經藥通之,補之者,歸、芍、熟地是也;通之者,川芎、秦艽、沒藥、乳香是也。屬六腑者,以氣藥補之,以走絡藥通之。

白話文:

什麼是經絡?經脈就像江河的經絡,它的筋脈生長在肌肉中;絡脈就像藤蔓纏繞在岩石上,它的筋脈生長在皮膚和肌肉的外面。經筋屬於五臟,絡筋屬於六腑。屬於五臟的,用補血藥補益,用活血藥疏通,補血藥有當歸、芍藥、熟地;活血藥有川芎、秦艽、沒藥、乳香。屬於六腑的,用補氣藥補益,用行氣藥疏通。

補之者,參、耆、白朮是也:通之者,羌活、柴胡、葛根是也。然又要看其病之深淺,而彼此相通,不可執一也。

白話文:

可以滋補身體的藥材有:人參、耆老參、白朮。可以疏通氣血的藥材有:羌活、柴胡、葛根。但是,還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選擇藥材,並且要靈活搭配,不能只執著於一種藥材。

《內經》以經屬陰而絡屬陽,未嘗以經屬臟而絡屬腑也。以三陰三陽論之,則經脈亦有陽;以陰絡傷、陽絡傷論之,則絡脈亦有陰。至謂絡脈如藤之絡石,則所言者乃外絡、孫絡,而遺卻內絡、大絡矣。論欲出奇,反悖於理。

白話文:

《內經》中所提到的,經脈屬於陰性而絡脈屬於陽性。但從未說過經脈屬於臟器而絡脈屬於腑臟。如果從三陰三陽的角度來討論,經脈也有陽性的部分;如果從陰絡受傷、陽絡受傷的角度來說,絡脈也有陰性的部分。如果說絡脈像藤蔓纏繞著石頭一樣,那麼所說的只是外絡和孫絡,而忽略了內絡和大絡。這種論述為了追求奇特,反而違背了道理。

何謂新久?有內傷之新,有外感之新,有內傷之久,有外感之久。內傷之新,補之當早;外感之新,散之戒重。如補之遲,遷延成弱矣;散之重,變成他證矣。內傷之久,補之當峻、當速;外感之久,散之不可峻、不可猛、不可速。何也?人之元氣有限,病久必傷元氣,若再攻之,元氣竭矣,真陰亡矣,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粗工洶洶,以為可攻。

此之謂也。

白話文:

什麼是新病和舊病?有內傷的新病,有外感的新病,有內傷的舊病,有外感的新病。

內傷的新病,補救要趁早;外感的新病,驅散時要避免過重。如果補救得太遲,病情會拖延惡化;如果驅散得太重,會演變成其他的疾病。

內傷的舊病,補救時應強勁、快速;外感的舊病,驅散時不可太強、太猛、太快。為什麼?因為人體的元氣有限,病久了必定會損傷元氣,若再過度攻治,元氣就會耗盡,真陰也會消失。經書中說:「邪氣會聚集在虛弱的地方。」又說:「粗魯的醫生氣勢洶洶,以為可以攻治。」

內傷、外感,揆輕重而治得其宜,何論新久。設內傷久而胃氣大虛,不勝重劑,用峻用速反致其變;外感新而邪氣方熾,緩則如焚如溺,可不乘其元氣未漓而急攻盡剿乎,略有畏縮,必受其弊。又今之外感挾內傷者多,即輕散亦須斟酌。

白話文:

內傷和外感,要根據輕重來治療,掌握分寸恰到好處,不要糾結新舊。如果內傷已久,胃氣虛弱,承受不了重藥,用猛藥和急救藥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病情惡化。如果外感新發,邪氣正盛,拖延不治就如火燒水淹,難以忍受,趁著患者元氣未衰,應該迅速進攻,徹底清除邪氣。如果稍有畏縮,必定會承擔後果。而且現在的外感患者多數夾雜內傷,即使使用輕微的發散藥,也需要仔細斟酌。

何謂虛實?有陰虛,有陽虛,有先天之陰陽虛。何謂陰虛?血虛也。何謂陽虛?氣虛也。血虛者,補其血,四物湯之類是也。氣虛者,補其氣,補中益氣湯之類是也,先天之陰虛,六味、左歸之類是也。先天之陽虛,八味、還少、虎潛、右歸之類是也。有攻伐太過之陽虛,如用寒涼而致陽遏不升,當用參,耆、術以溫之,甚者薑、桂以助之,又甚者八味、右歸從其原以救之。

白話文:

什麼是虛和實?

有陰虛,有陽虛,還有先天性的陰陽虛。

什麼是陰虛?

血虛。

什麼是陽虛?

氣虛。

血虛的怎麼辦?

補血,比如四物湯之類的。

氣虛的怎麼辦?

補氣,比如補中益氣湯之類的。

先天性陰虛怎麼辦?

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之類的。

先天性陽虛怎麼辦?

用八味地黃丸、還少丹、虎潛丸、右歸丸之類的。

有攻伐過度的陽虛怎麼辦?

比如用寒涼藥物導致陽氣被抑制無法上升,就要用人參、黃耆、白術來溫補,情況嚴重的用生薑、肉桂來幫助。再嚴重的用八味地黃丸、右歸丸從根源上挽救。

有攻伐太過之陰虛,如用發散而致津液乾枯,當用歸、芍、熟地以滋之,枸杞、龜、鹿、阿膠黏膩之物以填之是也。

白話文:

對於陰虛過盛的情況,如果使用發散性的療法導致津液耗盡,應使用歸芍、熟地等藥物滋陰,使用枸杞、龜板、鹿茸、阿膠等黏膩性的藥物填補。

以陰陽為氣血是矣,以先天之陰陽,貼有形之氣血,則非是。蓋先天之陰陽,乃常先身生之精,與所稟賦之真,屬無形之太極者也,若以後天之氣血混同立論,則粗矣!

白話文:

將陰陽當作氣血的道理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把先天之陰陽和後天有形的氣血等同起來,那就錯了。先天之陰陽是產生身體的精華,和與生俱來的真氣,它們屬於無形的太極。如果把後天的氣血混為一談,就過於粗糙了!

何謂食?膏粱煿炙,酒酪湩乳,能生火以傷胃之陰:傷陰者,救之四物以養血,佐之芩、連、梔、柏以清火。浮瓜沉李,冷水寒冰,能滅火而傷胃之陽;傷陽者,救之理中以養氣,佐之桂、附、豆蔻以生火。至於飢飽失時,中氣受傷,當補而兼運,六君子湯加枳實、桔梗之類,運而提之。

白話文:

什麼叫做「傷於飲食」?像肥嫩的肉、烤炙的肉、酒、奶製品、乳酪等食品,可以產生燥熱之氣傷害胃部的陰液;陰液受傷,需要用「四物湯」來滋養血液,再搭配黃芩、黃連、梔子、柏子等藥物來清熱。西瓜浮在上、李子沉在下的冷水和寒冰,可以熄滅燥熱之氣卻傷害胃部的陽氣;陽氣受傷,需要用「理中湯」來滋養氣血,再搭配桂枝、附子、豆蔻等藥物來生火。至於飲食不節制,導致中氣受傷,則需要補氣和運氣,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再加枳實、桔梗等藥物,來運氣和提升氣機。

《內經》只言胃陽,而不言胃陰,蓋胃陽乃中土充和之氣,臟腑氣血,榮衛經絡,周身無一不取給焉,故不可傷也,今創言胃陰,殊屬臆見,究竟遵古說脾陰為理正。

白話文:

《內經》只說胃的陽氣,而不說胃的陰氣。這是因為胃的陽氣是人體中土健運的元氣,所有臟腑氣血、營衛經絡,都依靠它來供給。因此,胃的陽氣不能受損害。現在有人創造性地提出胃陰的概念,完全是臆測。從古人的說法來看,脾的陰氣纔是正解。

何謂痰?有食積之痰,有中虛之痰,有水泛水沸所為之痰。食積之痰,消其積則痰自除,保和、太安、枳朮之類,虛者六君子之類。中虛之痰,或脾虛不運,或胃虛不容。脾虛不運則積,六君子加白豆蔻、神麯是也。胃虛不容則聚,六君子加砂仁、神麯是也,水泛為痰,土虛不能攝水也。

白話文:

什麼是痰?有因飲食停積而生的痰,有因脾胃虛弱而生的痰,還有因水濕過多而生成的痰。飲食停積而生的痰,消除食積痰就自然化解。保和丸、太安丸、枳朮消食丸之類的藥方可以消除食積。脾胃虛弱而生的痰,可能是脾虛不運,也可能是胃虛不納。脾虛不運會導致積滯,可用六君子湯加白豆蔻、神曲消食。胃虛不納會導致凝聚,可用六君子湯加砂仁、神曲消食。水濕過多而生成的痰,是因脾虛不能吸收水分所致。

其痰濃而白,補中益氣加半夏、木香、白豆蔻是也。水沸為痰,其痰白如沫,吐出時如蟹沫,水頃變為稠黏之水矣。此腎水不足,不能制火,火緊而沸也,六味丸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痰液稠濃發白,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半夏、木香、白豆蔻來治療。

如果水氣過多形成痰液,痰液發白如泡沫,吐出時像螃蟹吐的沫子一樣,而且水液逐漸變稠,這是腎水不足,無法抑制體內火氣,導致火氣旺盛而沸騰所致,可以用六味丸治療。

陰虛水泛,中胃未傷而脈數者,可作腎虛火緊而用六味。若真火不足,土乏生原,脾溏胃弱者,乃脾敗而津不攝,非水沸也,重劑固補,可以救持,如用六味,必擯於危。

白話文:

陰液不足,水液泛濫,損傷胃氣但脈搏快速的病人,可以像腎虛火旺一樣使用六味地黃丸治療。但如果陽氣不足,脾土沒有了生化之源,脾虛胃弱的病人,是因為脾臟衰敗,所以津液失控,而不是水液沸騰。要使用強力的補藥來救治,如果使用六味地黃丸,病人一定會更加危險。

何謂血?凡六淫、七情之病,皆有因死血薄積於臟腑而成者。其證見於外,或似外感,或似內傷,醫者多以見證治之,鮮不謬矣,大凡死血在內,其脈必澀滯,其出於皮膚也必不滿,其入於筋骨也必不完,其形大都如線塗生漆,不能充潤之狀。醫者遇此病,多以痰食求之,而於死血,多不知察,故備言之。

此證察識頗難,治亦不易,攻補溫潤,只在毫釐之辨耳!慧心者於脈證形色上,互相參證,則亦難遁其情矣。

白話文:

什麼是血?所有由外邪(風寒暑濕燥火)和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引起的疾病,都可能因為死血在臟腑中逐漸積聚而成。這些症狀從外表看,可能類似於外感或內傷,醫生大多根據表面症狀進行治療,很少不犯錯誤。一般來說,死血在體內,脈搏一定會澀滯,流出皮膚的血液也不會充盈,進入筋骨的血液也不會完整,其形狀大多像線條塗上的生漆,不能滋養潤澤。醫生遇到這種疾病,大多從痰食方面找原因,而對於死血,卻大多不瞭解,所以特別說明一下。

何謂證與脈合,與脈不合?有外感之脈證,有內傷之脈證。外感者,翕翕發熱,或蒸蒸發熱,其脈必洪大浮數,是證與脈合也。如發熱而脈不洪大浮數,是證與脈不合也。傳曰:陽證得陰脈者死。此句是論傷寒,若別證不可便以死論,此必是火遏也,或胃陰不能充拓也,或腎水不能化其榮血也,則舍證從脈可也。

白話文:

什麼是「證脈相合」和「證脈不合」?

有因為外因感染引起的脈象和症狀,也有因為內傷引起的脈象和症狀。

外感的情況:

  • 發熱或蒸熱
  • 脈象一定會是洪大、浮數
  • 這就是「證脈相合」

如果發熱但脈象不是洪大、浮數:

  • 這就是「證脈不合」

醫書中說: 陽證(外感證)得到陰脈(沉、細、濡、遲)的人會死亡。

這句話是針對傷寒病證說的,不能隨便用於其他病證上。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陽氣被遏制,或胃陰不足,或腎水不能化生氣血,這種情況下可以捨棄症狀而依賴脈象。

火遏者,逍遙散加薄荷、生地以發之,或加丹皮、山梔屈曲下行以通之;胃陰不能充拓者,四物湯重加熟地、枸杞、人參、麥冬、五味以滋之;腎水不能化營血者,六味、左歸以補之。如內傷而外不發熱,其脈當靜,反洪大浮躁而數,是證與脈不合也。傳曰:陰證得陽脈者生。

白話文:

如果火氣被遏制,可以添加薄荷和生地黃的逍遙散來發散宣通,或者加入丹皮和山梔的曲下湯來疏通;

如果胃陰不足,無法充養滋潤,可以用四物湯加重熟地黃、枸杞、人參、麥冬和五味子來滋補胃陰;

如果腎水不足,無法化生營血,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或左歸丸來補腎;

如果內傷疾病沒有外顯的發熱症狀,脈象應該平穩,但如果出現洪大浮躁而快速的脈象,則表示症狀和脈象不符。醫書中說:陰證出現陽脈象,預後較好。

此句亦是論傷寒,若別證又不可便許為生。此是陰亡也,或陽明有食與火也,或腎虛不能納氣也,或過服烏、附而下焦津液枯竭也。又有一種重按有力,卻不弦,從肌肉滲開,脈與肉無界限,此近於浮洪豁大也,總是陰之象也,陰亡也。如陰亡,分先後天以救其陰。有食與火者,健運兼清涼也:腎虛不能納氣者,六味、都氣是也,過服烏、附者,六味加知、柏是也:脈與肉無界限者,六味加歸、芍、杞子、棗仁,合生脈也。凡證皆有合有不合,舉此一端,可以引伸觸類矣。

白話文:

這句話也是在討論傷寒,如果出現了其他證狀,也不能立刻認定是陽氣虛弱。這可能是陰虛的表現,或者陽明胃中有積食和火熱,或者腎氣虛弱導致無法攝納氣血,或者過量服用烏頭、附子導致下焦津液枯竭。還有一種情況是,按脈時有力,但並不緊,而是從肌肉中散發開來,脈與肌肉之間沒有界限,這接近於浮脈洪大,總的來說都是陰虛的表現,是元氣陽氣不足。如果出現陰虛,要分清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然後對症治療。如果有積食和火熱,可以使用健運清涼的藥物;如果腎氣虛弱導致無法攝納氣血,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都氣丸;如果過量服用烏頭、附子,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知母、柏子仁;如果脈與肌肉之間沒有界限,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歸身、芍藥、枸杞子、棗仁,以生養脈血。每種證狀都有相合與不相合的藥物,舉出這一例,可以以此類推,觸類旁通。

傷寒之外,所謂別證者,即時行感冒,以及勞倦內傷諸證是也。發熱而得標陽,反得里陰之脈,是機神不能浮合於外也,陽氣不得內接於陰也,斯時到手即溫,無庸顧慮,以為火遏而用逍遙等劑,名雖發越,其實涼降,是下井而投之以石矣。

白話文:

除了傷寒之外,所謂的其他疾病,就是當下的流行感冒,以及過度勞累和內傷等疾病。發熱後脈象浮陽,卻得到裏陰的脈搏,這是因為機體功能不能與外在相適應,陽氣不能與陰氣相接。這個時候,一摸到病人就知道是溫熱病,不用擔心,以為是熱邪遏阻而使用逍遙散等藥物。這些藥物雖然名為發散,實際上卻有清熱降火的作用,就像往井裡投石頭一樣。

吾怪世醫拋棄可憑之脈,專習無根之論,舍大道而不求,惟從俗以自逞,病家信其膚詞,稱其穩當,以為解鬱退熱,切中病情,朝斯夕斯,日復一日,而不知潛撥其本,暗損其真,以致變為無可挽回之證,皆由此等之說誤之也。

白話文:

我感到奇怪,當世的醫生都拋棄了可靠的脈診,卻專門鑽研沒有根據的理論。他們捨棄了調治身體的大道,不求真知,只跟著世俗的說法來吹噓自己。病家相信他們膚淺的言論,讚揚他們醫術穩妥,以為他們治病有效,清熱解鬱,對症下藥。他們朝夕用這些方法治療,日復一日,卻不知道這樣做會暗暗耗損病人的元氣,導致病勢惡化,無法挽救。這都是因為這些錯誤的理論誤導了病家。

何謂證與時不合?譬之夏月,惡熱而躁,不當用辛熱矣。然卻是無根之火狂越於外,非人參、桂附八味無以反飛越之孤陽。傳曰:桂、附清蒸熱是也。此舍時從證之謂也。又如冬月,畏寒怕冷,必當用辛熱矣。然卻是火鬱於中,火鬱生風,衝突元氣,氣從火散,故凜凜畏寒,或辛甘以發之,或芩、連、承氣以通之,則火透而寒冷除矣。傳曰:硝、黃解戰寒是也。

此亦舍時從證之謂也。夏月用涼藥,冬月用熱藥,互看。

白話文:

何謂「證與時不合」?

比方說在夏天,天氣本就炎熱,此時如果患者表現出惡熱煩躁的症狀,就不應該再使用辛熱的藥物。

但如果患者是因無根之火,也就是體內虛火旺盛,導致外在熱象嚴重,此時就需要用人參、桂附等熱性藥物來反制這種孤陽之氣。傳說中,桂、附淨蒸後會散發熱氣,這就是「舍時從證」的例子。

又如在冬天, 患者畏寒怕冷,理應使用辛熱藥物。但如果患者是因為火鬱於中,導致生風、衝突元氣,氣血隨著虛火而散發,才會出現凜凜畏寒的症狀,此時應該用辛甘的藥物來發散虛火,或用芩、連、承氣等藥物來通暢氣血,讓虛火排出,寒意自然就會消失。傳說中,硝石、黃連可以解除戰寒,也是「舍時從證」的例子。

桂、附消蒸,硝、黃解戰,無本杜撰之言,不知出於何典?此條所論,本是正理,贅此二語,反覺有畫蛇添足之病。

白話文:

桂枝、附子會消磨蒸氣,硝石、黃連會解除戰鬥?這些未經證實的說法,不知道出自何書?本條討論的原本是正確的道理,但加上這些話,反而讓人覺得像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