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三 (2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9)

1. 平心論

既以諸家之書,辭義淺近而易讀,則反以聖經為宜古不宜今,終身不曾寓目,而亦終身稱為醫者。譬如舉業家,不讀四書五經,但誦時文數百首,每遇一題,即以相似語言湊集成文,不知義理所在,其可乎否耶?嗟乎!醫道如斯,亦可謂掃地矣。

是故學者,必先參究《靈》《素》、仲景之文,通達其義理,一若吾心之所欲言者。然後博覽諸家,如執衡鑑,妍媸純駁,莫能逃吾心目,披沙揀金,資益學識。每臨一病,胸無成竹,惟審其虛實陰陽,表裡寒熱,設法制方,求其合病而止。藥雖不同古方,法度自然合古。

如《葉氏醫案》之所以為傳仲景心印者,正因其善能變化而無絲毫執滯,仍不出聖道法度故也。學者必由是而學也,方為醫道正宗,否則盡是旁門左道,甚則流於邪僻。不獨害世,或至自戕者有之,可不畏哉!可不慎哉!雖然,景岳所論陰證似陽,戴陽格陽等證,誠有發古未發之功,學者必當參悟其理。悟理方能辨之真,自不可因其所短,而沒其所長也,是為平心論耳。

白話文:

平心論

許多醫書文字淺顯易懂,卻反而不讀經典醫籍《黃帝內經》等,終其一生都沒看過,卻也自稱醫生。這就好比寫文章的人,不讀四書五經,只背誦幾百首時文,遇到題目就用類似的詞句湊成文章,不懂其中的道理,這樣行嗎?唉!醫道如果這樣,簡直就是掃地而已。

所以學習醫術,必須先研讀《靈樞》、《素問》和張仲景的著作, thoroughly 理解其道理,就像心中想說的話一樣明瞭透徹。然後廣泛閱讀其他醫家的著作,就像用秤和鏡子一樣,去辨別它們的優劣真偽,沒有什麼能逃過我們的眼睛,從中挑選精華,增長見聞。每次遇到病人,心中要有底,仔細判斷虛實陰陽、表裡寒熱,制定治療方案,力求對症下藥。即使藥方不同於古方,其治療方法也自然符合古法。

《葉氏醫案》之所以能傳承仲景的醫學思想,正是因為它善於變化,不墨守成規,但仍然遵循經典醫學的原則。學習醫術的人必須這樣學習,才是醫道的正宗,否則都是旁門左道,甚至會走向邪路。不僅危害世人,甚至可能傷害自己,這怎能不害怕、不謹慎呢!

雖然張景岳關於陰證似陽、戴陽格陽等病症的論述,的確有前人未曾論及的貢獻,學習者必須參悟其道理。理解了道理才能辨別其真偽,不能因為其不足之處,就否定其長處,這就是我平心而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