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三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9)

1. 附辨日月體象

陰陽否隔,何以生萬物。可知斷無是理,而為揣度之臆見也。故坤上乾下,則為泰。泰者,陰陽交而生水火也。乾陽涵坤陰,則為離火。坤陰育乾陽,則為坎水。陰陽互藏互交,以故生化不息。以其陽中有陰,故陽極則陰生,而乾變為姤。陰中有陽,故陰極則陽生,而坤變為復。

乾坤姤復,表陰陽進退衰旺也。氣有衰旺,則又有變化。此日月星辰,風雷水火,土石草木,飛走動植,體象紛紜,莫可數計。要不出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變化。雖變化無窮,而陰陽五行之理,條貫不紊。故月是月,星是星,而水火土石,一切物類,亦各有體象,不可混論者也。

日月昭象於天,而人未明其體,以其能生水火,故以水火體象驗之,是為至理。外此,更不足為據矣,斷非臆見所可強定也。

是故《天元歷理》之論日月,無異景岳之論陰陽,皆似是而非,不明至理,徒以臆說惑人而已。

白話文:

陰陽如果彼此隔絕,萬物怎麼能產生呢?可見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只是憑空臆測的猜想罷了。所以,坤卦在上,乾卦在下,就叫做泰卦。泰卦,就是陰陽交合而產生水和火。乾卦的陽氣包容坤卦的陰氣,就成為離卦(火);坤卦的陰氣孕育乾卦的陽氣,就成為坎卦(水)。陰陽互相包含互相交合,所以生生不息。因為陽中含有陰,所以陽氣達到極點,陰氣就會產生,乾卦就變成了姤卦。陰中含有陽,所以陰氣達到極點,陽氣就會產生,坤卦就變成了復卦。

乾、坤、姤、復四卦,表現了陰陽的進退盛衰。氣有盛衰,就會有變化。日月星辰、風雷水火、土石草木、飛禽走獸、動植物等等,形形色色的現象,多到數不清。但最終都逃不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變化範圍。雖然變化無窮,但陰陽五行的道理卻井然有序,絲毫不亂。所以月亮就是月亮,星星就是星星,水、火、土、石以及所有事物,都各有其固有的現象特徵,不能混為一談。

日月在天上顯現出它們的景象,而人卻不明白它們的本質。因為日月能產生水和火,所以用水火的現象特徵來驗證它們,這就是至理。除此之外,其他的推測都不能作為依據,絕對不能憑空臆測強行下結論。

因此,《天元歷理》中關於日月的論述,與張景岳(指張景岳的陰陽論)一樣,都似是而非,不明白其中的至理,只是憑空臆測來迷惑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