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附答問

或問:《內經》法天道之秘,以六氣昭示後人,今論中雲,火濕二氣合而為暑,敢問火濕二氣,作何安置乎?

答曰:大凡經文,要須活看,不可固執。無如經雖昭示後人,而後人之不明六氣者久矣。蓋經旨有論六氣流行之理、有論六氣為病之理,原有區別。如雲初之氣風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濕土、五燥金、六寒水者,論六氣流行之理也。如雲風、寒、暑、濕、燥、火者,論六氣為病之理也。

白話文:

回答說:一般來說,閱讀中醫典籍時,要靈活運用,不要拘泥於字面。但問題是,儘管這些典籍為後人指明瞭方向,但後人還是不明白六氣的道理已經很久了。

六氣論的經旨包括兩種:一種是論述六氣運行規律的,另一種是論述六氣致病道理的。這裡有明確的區別。比如「初之氣風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濕土、五燥金、六寒水」,這是論述六氣運行規律的。而「風、寒、暑、濕、燥、火」,則是在論述六氣致病的道理。

自古多以暑為相火病,人莫敢違,是不知流行之理,與為病不同。故竊謂不然,而言火濕合氣為暑者,經旨如是耳。試觀《經》云,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暑與汗皆出勿止。蓋溫者熱之漸,陽始充也,熱者溫之甚,陽盛極也。陽盛極則陰生,象乾卦之變姤,正當夏至節令也。

白話文:

自古以來,很多人把暑氣視為上熱下寒的病症,沒人敢提出異議,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流行病的原理,以及暑症和溫症的不同。所以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暑氣是由火氣和濕氣結合產生的,這是醫書中的觀點。

《黃帝內經》中說,夏至之前發病的是溫症,夏至之後發病的是暑症,暑症的特徵是大量出汗不止。溫症是熱氣逐漸增強的階段,陽氣初盛;暑症是熱氣過盛的階段,陽氣達到了極點。陽氣極盛時,陰氣就會生長,就像《易經》中乾卦轉化為姤卦一樣,這正是夏至節氣。

《經》言水火者,陰陽之徵兆。故火微則為溫,火盛則為熱;水微則為濕,水盛則為寒。是故陽盛極而陰生,即火盛極而濕生也。一陰生於夏至,其濕已動,濕雖動,而當相火司令,故言後夏至日為病暑,豈非表暑為火濕二氣相合而成乎。所以流行之理與為病不同,用一暑字以別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水和火是陰陽的表徵。所以火勢微弱時表示溫暖,火勢旺盛時表示炎熱;水勢微弱時表示潮濕,水勢旺盛時表示寒冷。因此陽氣旺盛極端時陰氣就會產生,也就是火氣旺盛極端時,濕氣也會產生。一個陰氣產生於夏至,它的濕氣已經開始活動,儘管濕氣已經活動,但正值心臟之火旺盛時,所以說夏至後天氣異常炎熱是疾病流行的意思,這不就是說明外在的暑氣是由火氣和濕氣兩種氣息結合而成的嗎?因此流行疾病的道理和引發疾病的道理是不一樣的,所以用一個「暑」字來區分它們。

若以暑為相火病,則夏至先後,皆相火司令,何獨於夏至日而分異其名為溫為暑,其故亦可思矣。以其火濕合氣而成,故病有陰暑陽暑之異。或稟質陽旺。或感受熱多,則成陽暑病;或稟質陽虛,或感受濕多,則成陰暑病。如果暑為相火,火為純陽,何有陰暑哉!其言暑與汗皆出勿止者,蓋濕火蒸騰而作自汗,汗出則濕去,而火亦得泄。或止其汗,則濕壅而遏火不出,變證蜂起也。

白話文:

如果以暑氣為相火的病證,那麼在夏至前後,都是相火的當令時期,為什麼獨自在夏至這一天,就把它區分為溫和暑兩種名稱呢?其中的緣由也是可以思考的。因為暑氣是火氣和濕氣結合而成的,所以病證有陰暑和陽暑之分。有些人體質陽氣旺盛,或是感受熱氣較多,就會形成陽暑病;有些人體質陽虛,或是感受濕氣較多,就會形成陰暑病。如果暑氣就是相火,火氣純屬陽性,哪來的陰暑呢?認為暑氣和汗液都會不停地出現,是因為濕火蒸發而導致自汗,汗液排出後,濕氣就會散去,火氣也能得到宣洩。如果阻止出汗,就會導致濕氣壅滯而遏制火氣無法散出,從而引發各種變證。

由是而知六氣流行與為病,迥有不同,豈可徒執死句,而不活看以求理乎。蓋六氣者,即是五行,以火為陽,為五行主而有體用,彼四氣相從而化,一如天下之聽命君相,故分君相二火而成六氣之名,其實一火而已。故其為病,則不能分君相,所以無君相之名,而仍稱一火加一暑字,則與六氣流行之名目已大不同。故又申說先夏至日為病溫,是有火無濕也;後夏至日為病暑,是火濕相合也。

白話文:

由此可知,六氣流行時所致疾病與其他季節的疾病大不相同。難道能僅僅拘泥於死板的說法,而不靈活地思考來探求道理嗎?所謂六氣,就是五行,以火為陽,為五行之主,具有體性和作用。其他四氣依附火而變化,就像普天下的臣民聽從君王的命令,所以將君王和大臣分為兩個火,形成六氣的名稱,但實際上只是一個火而已。因此,六氣致病時,不能區分君王和大臣,所以沒有君王和大臣的名稱,而仍然稱為一個火加一個暑的字,這與六氣流行的名稱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又進一步說明夏至之前發病為溫病,是有火無濕;夏至之後發病為暑病,是火濕相合。

使知火濕二氣各為一病,火濕相合又為一病,名之為暑耳。

良以六氣流行,即陰陽之進退消長,其偏旺偏衰之氣,錯雜不齊,如聲韻之有緩急高下。以故分為五行,列為六氣。正如聲韻之有節奏,方可循序調和,以歸於平,此聖人法則天地,而為參贊化育之制度也。由是言之,則六氣流行,本來一貫,既不可一一劃分,又不可混而無序,亦造化自然之理。

白話文:

由於六種氣息的運行,就是陰陽消長變化的顯現,這種偏盛或偏衰的氣息交雜不一,就像音韻有緩急高低一樣。因此才將它們分成五行,歸類為六氣。如同音韻要有一定的節奏,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調和,最終歸於平穩,這是聖人效法天地,制定輔助化育萬物的制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六種氣息的運行本質上是一體的,既不能完全分開,也不能混亂無序,這是造化自然的規律。

今問火濕二氣合而為暑,火濕作何安置者,謂如竹木二物,合成一器,則竹木更不能各為一器,故云作何安置乎?然則六氣流行,果如竹木之各為一物乎?抑本來一貫,不可劃分彼此乎?請再思之。

白話文:

現在詢問火氣和濕氣結合而形成暑氣,火氣和濕氣如何安置?就像竹子和木頭這兩種東西,合成一個器物後,竹子和木頭就不能再各自成為一個器物,所以說如何安置呢?那麼,六氣的運行,果真像竹子和木頭各自成為一樣東西嗎?還是本來就是一貫的,不能劃分彼此呢?請再思考一下。

又問:豈不見仲景云,太陽中暍者,白虎湯主之。白虎但能清火,而無去濕之藥,則暑非必有濕明矣。

白話文:

有人問:難道沒有看過仲景所說,太陽中暑的人,應該用白虎湯治療嗎?白虎湯只能清熱,卻沒有去除濕氣的藥,那麼夏季中暑不一定要有濕氣就很明顯了。

答曰:甚矣,子何固哉,余所論者是暑氣非謂暑病也。暑氣為火濕相合成,至其傷人,則又隨人稟質而變。子豈不見余前論中雲,若人稟體多火,暑隨火而化燥乎?燥火合氣,正為白虎之證矣。

白話文:

回答說:你真是固執,我所討論的是暑氣,而不是暑病。暑氣是由火濕相結合形成的,當它傷害人時,又會隨著人的體質而發生變化。難道你沒看到我在前面的論述中說過,如果人的體質偏火,暑氣就會隨著火氣變化為燥氣嗎?燥火之氣結合在一起,正是白虎湯證的表現。

若稟體多寒,暑隨寒而化濕,寒濕合氣,豈白虎湯所宜哉!是故暑門古方,有大順散、冷香飲等辛熱之劑,又有六和、正氣等溫燥之方,又有桂苓飲兩清濕火法,皆為補仲景書之缺也。且如仲景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身熱而暍,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言太陽中熱,又身熱而渴,是火盛化燥之證可知,故主以白虎。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寒,暑氣會與寒氣結合變成濕氣,寒濕之氣混合,怎麼能用白虎湯來治療呢?因此,古代暑病的治療方劑中,有像大順散、冷香飲這樣辛熱的方劑,也有像六和湯、正氣散這樣溫燥的方劑,還有桂苓飲這種既清濕氣又清熱火的方劑,這些都是對仲景著作的補充。就像仲景說的:太陽中熱,就是中暑,身熱口渴,可以用白虎湯加人參湯來治療。這說明,太陽中熱,又身熱口渴,是火盛化燥的證狀,所以要用白虎湯來治療。

其前條云:太陽中喝,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試問身重疼痛,脈又弦細芤遲,是為有濕乎?無濕乎?其脈證如此,可用白虎乎?抑不可用乎?略知醫理者,亦必能辨矣。此條仲景未曾有方,良因其書殘缺之故。後賢謂宜清暑益氣湯,亦可以備採。然書雖殘缺,即此兩條觀之,一為火盛之暑病、一為濕重之暑病,病隨人之稟體變化,而暑之一氣,為火濕相合而成,不尤顯然可見乎。既引仲景之書為證,何故但舉次條之白虎,而不察上條之身重疼痛,脈細之濕證乎。

白話文:

原文提到:「前面的條文說:太陽病如果在白天喝冷水,會發熱惡寒,身體沉重且疼痛,脈象弦細,浮緩而遲。請問:既然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又是弦細、浮緩、遲鈍,這是因為有濕氣嗎?還是沒有濕氣?脈象和證狀如此,可以用白虎湯嗎?還是不能用?稍微瞭解醫理的人,一定可以分辨清楚。這條文裡,仲景沒有提供方劑,可能因為他的著作有殘缺。後人認為應該使用清暑益氣湯,也可以參考使用。雖然著作有殘缺,但從這兩條文來看,一種是火氣盛的暑病,一種是濕氣重的暑病。疾病隨著人的體質而變化,而暑氣是一種由火熱和濕氣結合而成的病邪,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既然引用仲景的著作作為證據,為什麼只提到後一條文的白虎湯,而不考慮前面一條文的身體沉重疼痛、脈象細緩的濕證呢?」

嗚呼!人之聰明知識有限,而事物之義理無窮,所以古人孜孜窮理,白首不休,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虛心體究,不敢自足。凡聰明博洽者,莫不自負,自負必自用,苟有一毫自用,則反蔽其聰明,不能徹悟其理矣。況余淺陋,更不敢自信為是,偶以一得之愚,竊欲發明經義,聊補古所未備,而以人微言輕,不能取信於世,固其宜也。

白話文:

即便如此,也難以辯清是非對錯。天下之大,一定有人能辨明。更期望德高望重的君子再次批評指正,以期能弘揚此道,開拓思路,實在是幸甚。若不理解深刻的道理,而固執己見,以爭論取勝為能事,不是為了闡明道理,那麼也就不用浪費筆墨了。

然而言之是理非理,以天下之大,必有能辨之者,更望高明君子再加批駁,以期大明斯道,俾開茅塞,實為幸甚。若不體會至理,而執一己之見,以爭勝為能,非為明道起見,則亦毋勞費辭矣。

或曰:《經》文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其上文還有「凡病傷寒而成溫者」一句,今子斷章取義,果能盡合經旨乎?

白話文:

有人提出質疑:醫經中提到了「先於夏至日發病為溫病,後於夏至日發病為暑病」,而且前面還有「所有傷寒演變成溫病的」這句話。現在只取其中一部分,如何能完全符合經典的本意呢?

答曰:嗚呼!此正《經》文妙處,欲人隅反之意。蓋謂夏至前純陽之氣,則名溫;夏至陰生濕動,與相火合一,其氣已變,則當名暑。即使其人初傷寒邪,而過時發作,其邪已隨時令之氣變化,必當從時令而名其病,先夏至名溫,後夏至名暑。然則其所傷本非溫暑,而作發於此時者,且當從時令以名病,則其感溫感暑者,豈反不應從時令之氣,以名病乎?此舉反面托正意則辭省而理愈顯且確矣。惜乎後世,少能領會,各逞臆說,辜負經中妙義者,不亦多乎。

白話文:

答道:啊哈!這正是《內經》文字妙不可言之處,意在讓人反向思考。所謂「夏至前」,純陽之氣盛,故稱之為「溫」;夏至後,陰氣生發、濕氣蒸動,與相火(心、小腸之火)相合,氣候已發生變化,故應稱之為「暑」。即便這個人最初感寒邪,隔一段時間後發作,其邪氣也必會隨著時令之氣而變化,因此必須根據時令來命名其病症:夏至前稱「溫」,夏至後稱「暑」。既然其最初感染的並非溫邪或暑邪,而發作時卻恰逢此時,那就應當根據時令來命名其病症。那麼,那些真正感染溫邪或暑邪的人,豈有不應根據時令之氣來命名其病症之理?如此舉反向例證來托出正意,則言辭既簡潔,道理也更顯明確定。可惜後世之人鮮能領會,各自分別猜測臆斷,辜負經中妙義者,豈不多乎!

又問:論中雲,燥金之氣,由風寒風熱所化,考《靈》《素》越人仲聖,無此明文,想必有所本而論,請示之。

答曰:此言六氣,由陰陽變化而得名,原是經中秘旨,而不易領略耳。竊恐世之論六氣者,或作六種之氣,如物之各為一物,則不能會通其理矣。而不知名雖有六,實則陰陽二氣之進退而已。陰陽之進退,太極之一動一靜而已。夫太極動而生陽,則陽進陰退,動極則靜。太極靜而生陰,則陰進陽退,靜極則復動,循環無間也。

白話文:

回答說:所謂的六氣,是根據陰陽的變化而得名的,是經書中的祕傳,一般人很難理解。我擔心世間討論六氣的人,有人把六氣當成六種不同的氣體,好像每一個都是一種獨立的事物,這樣就無法通曉它的道理了。他們不知道六氣的名稱雖有六種,但實際上只是陰陽二氣的進退罷了。陰陽二氣的進退,就是太極的動和靜。太極動而生出陽氣,則陽氣前進陰氣後退,動到極致就會靜下來。太極靜而生出陰氣,則陰氣前進陽氣後退,靜到極致又會重新動起來,循環不息。

陰陽者,太極之用也。太極者,陰陽之體也。進者,其氣進長,發其生化之用。退者,其氣退縮,歸其太極之體也。自靜極而動,則一陽生於至陰之下:䷗,名其節曰冬至,謂當冬令陰極之際,而一陽復至也。陽生於下而漸進,則沖激在上之陰而陰寒愈厲。故冬至後天更冷,而有小寒,大寒之節。

白話文:

陰陽是太極的運用,太極是陰陽的本體。陰陽變化,進的時候,氣息增長,發揮生長化的作用;退的時候,氣息收縮,迴歸到太極的本體。從極靜狀態開始運動,於是一陽在至陰之下產生:節氣稱之為冬至,意思是說在冬天的陰氣極盛時,一陽又開始生成。陽氣在下漸漸增長,就會衝擊上面的陰氣,使陰寒更加劇烈。因此,冬至後天氣更冷,還有小寒、大寒的節氣。

此時已二陽生於下矣:䷒,陽氣漸進而微動,則為風。名為風木,象木之萌芽也。故風為陰中之陽,而風木之氣,從大寒節始也。既而至於四陽下生:䷡,則陽旺陰弱,暖氣衝融,如火輕燃,名曰君火。君火之氣,始於春分節也。既而六陽皆出:䷀,陰盡歸藏,如火發焰,名曰相火。

白話文:

此時,兩股陽氣已經從下部升起:陽氣漸漸微動,就會形成風。稱為「風木」,就像樹木的萌芽一樣。因此,風是陰氣中的陽氣,而風木之氣,是從大寒節氣開始的。

接著,當四股陽氣從下部升起:陽氣旺盛,陰氣衰弱,暖氣擴散融合,像火苗輕燃,稱為「君火」。君火之氣,是從春分節氣開始的。

最後,六股陽氣全部升出:陰氣全部歸藏,就像火苗燃燒,稱為「相火」。

相火之氣,始於小滿節也。火之始燃,其體則靜,象君之神明端拱南面無為也。火之發焰,其用斯張,若相之出其經綸,利濟天下也。故當此時,萬物茂盛,而太極動極則靜,一陰生於至陽之下矣:䷫,名其節曰夏至,謂當夏令陽極之際,而一陰又至也。陰生於下而漸進,則沖激在上之陽而陽焰愈熾。

白話文:

到了小滿節氣,相火之氣才開始生發。火氣剛開始燃燒時,火勢平穩,就像君主端坐在朝堂上,無所作為。當火勢開始旺盛時,它的作用才開始顯現,就像宰相發揮自己的才能,造福天下一樣。所以這個時候,萬物繁榮生長,但陽氣極盛後就會轉化為陰氣,在至陽之下產生了一點陰氣:在節氣中把它命名為夏至,表示在夏季陽氣達到極盛的時候,陰氣也再次到來。陰氣在下面產生並逐漸增長,就會衝擊上面的陽氣,而陽氣的火焰也會更加猛烈。

故夏至後天更熱,而有小暑大暑之節,此時已二陰生於下矣:䷠,陽盛於外,陰長於內,故暑為陽中之陰。夫陽氣微動,則為風,陽氣既旺,則為火;陰氣微動,則為濕;陰氣既旺,則為寒。二陰在下,陰氣尚微;四陽在上,陽氣猶旺。然陰氣雖微而日進,故濕氣上蒸,名曰濕土,謂濕由土中而升,與雨濕之自上降者有別也。

白話文:

因此,夏至過後天氣更加炎熱,出現小暑和大暑的節氣。這時,陰氣已經在下方產生:地面,陽氣旺盛於外,陰氣增長於內,所以暑氣是陽中之陰。陽氣稍微運動,就會形成風;陽氣旺盛,就會形成火;陰氣稍微運動,就會形成濕氣;陰氣旺盛,就會形成寒氣。陰氣在下,陰氣還很弱;陽氣在上,陽氣仍然旺盛。然而,陰氣雖然弱,但每天都在增長,所以濕氣蒸發上來,叫做濕土,意思是濕氣從土地中升起,與雨水從上往下降的濕氣不同。

濕土之氣,雖始於大暑節,然當相火司令時,一陰已生於下,而濕早動。至二陰生時,濕盛上蒸。三陰生時:䷋,陰陽兩平,各守其位,故熱輕濕斂,然猶名其節曰處暑。謂當此處,猶有餘暑也。由是觀之,益可見暑為火濕合氣而成也。既而至於四陰下生:䷓,二陽在上,則陰旺陽微矣。

白話文:

濕熱的氣候,雖然從大暑節氣開始,但在相火主令的時候,下元已經開始滋生陰氣,濕氣也開始早早活動。等到兩個陰氣生長的時候,濕氣就會旺盛向上蒸騰。三個陰氣生長的時候,陰陽兩氣平衡,各守其位,所以暑氣減輕,濕氣收斂,但是這個節氣還是叫處暑。這是因為在這個時候,還有暑氣殘留的意思。由此看來,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暑氣是由火氣和濕氣結合而成的。等到四個陰氣生長到下元的時候,兩個陽氣在上位,那麼陰氣旺盛而陽氣衰微了。

微陽上動為風,盛陰下凝為寒,故濕收而反化燥,名曰燥金,燥金之氣,始於秋分節也,蓋陰陽進退,旺者操權,微者從之而化。陽性動而施泄,陽旺,則陰從陽之施泄而散漫化濕。陰性靜而翕闔,陰旺,則陽從陰之翕闔而凝斂化燥。故如季冬之二陽在下,四陰在上,風動於下、寒凝於上。

白話文:

微弱的陽氣向上運動形成風,強盛的陰氣向下凝聚成寒。因此,濕氣收斂轉化為乾燥,稱為燥金。燥金之氣始於秋分,這是因為陰陽相互消長,旺盛的一方掌握大權,微弱的一方順應並轉化。陽氣性質動而宣洩,陽氣旺盛,則陰氣順從陽氣的宣洩而分散化解濕氣。陰氣性質靜而收斂,陰氣旺盛,則陽氣順從陰氣的收斂而凝固化為乾燥。所以就像冬末二陽在下,四陰在上的情況,風在上運動,寒在下凝結。

其陽從陰而化燥,則水冰地坼。特因陽氣漸進,以進者為主故不名燥而名風也。仲秋二陽在上,四陰在下,風動於上,寒凝於下。亦陽從陰而化燥,故萬物堅干。以陰氣漸進為主,故不名風而名燥也。又如仲春之二陰自上而降,則多雨水,季夏之二陰自下而升,故多蒸濕。觀此,尤可見陰陽升降、變化燥濕之理也。

白話文:

陽氣從陰氣中產生後,會轉化為乾燥,導致水結冰,地面乾裂。之所以不稱之為「乾燥」,而稱之為「風」,是因為陽氣逐漸增強,以增長的部分為主。

仲秋時節,兩個陽氣位居上方,四個陰氣位居下方,風在上層吹動,寒氣在下層凝結。這也是陽氣從陰氣中產生乾燥,所以萬物堅硬乾燥。由於陰氣逐漸增強,因此不稱之為「風」,而稱之為「乾燥」。

同樣的,仲春時節,兩個陰氣從上方下降,就會出現許多雨水;季夏時節,兩個陰氣從下方上升,就會產生蒸氣和濕氣。從這些例子中,可以清楚看出陰陽升降變化所產生的乾燥和濕潤道理。

仲春陽旺於下而上進,則漸暖,遇雨則冷,以陰冒於陽也。仲夏陽旺於上而漸降,反多熱,以陰氣上逼也。陽氣旺而微陰冒之逼之,則鬱勃奮發而為雷,故春夏多雷。自陰陽兩平,以至陰旺,則陽漸伏藏,不能奮發,故秋冬至春初無雷。偶或有之,由客氣之偏所致也。知此,亦可辨驗人之受邪,自上自下之異耳。

白話文:

仲春時節,陽氣由下往上生長,天氣逐漸變暖。如果遇到下雨,陽氣就會受阻,天氣變冷,這是因為陰氣阻擋了陽氣。

仲夏時節,陽氣盛行於上方,逐漸下降。這時天氣反而更熱,這是因為陰氣上升逼迫陽氣所致。陽氣旺盛,陰氣微弱而上升逼迫,就會激發陽氣澎湃奮發,形成雷聲,所以春秋兩季雷聲較多。

從陰陽平衡到陰氣旺盛的時期,陽氣逐漸隱藏,無法奮發。因此,在秋冬到早春期間,很少有雷聲。偶爾出現雷聲,也是由於客氣的偏倚所致。理解這些原理,也可以用來判斷人體受邪的部位,是從上而下還是從下而上。

但此言陰陽進退之氣也。若人身中,陰旺則多寒,能受熱藥,陽旺則多火,能受涼藥,陽虛則易生濕,陰虛則易變燥,又自不同。故六氣流行與為病,固當區別,而人之稟質各殊,其變化莫可窮盡矣。凡物遇濕則腐,遇燥則堅。堅者莫若金,所以燥氣名金也。當此之時,二陽上動為風,或遇客氣之二火加臨,則涼風變為熱風。

白話文:

這段話是指陰陽的力量進退變化。如果人體中陰氣旺盛,就會產生過多寒氣,適合使用溫熱的藥物。如果陽氣旺盛,就會產生過多熱氣,適合使用涼性的藥物。如果陽氣虛弱,容易生濕;如果陰氣虛弱,容易變燥。因此,六氣流行致病,固然應該區分,但個人體質不同,其變化多端,難以窮盡。一般的物品遇到濕氣會腐爛,遇到乾燥會變硬。最堅硬的莫過於金屬,所以乾燥的氣候稱為金氣。在這種情況下,火屬性的二陽向上運動產生風,如果再遇到客氣中的火氣,就會使涼風變成熱風。

然四陰下旺,凝而不動,不能從陽化濕,而熱風上冒更益其燥。故予云燥氣由風寒風火所化,正是經中秘旨也。既而六陽歸藏:䷁,陰盛如水,則涼變為寒,名曰寒水,寒水之氣,始於小雪節也。六氣既周,而成一歲之序。由是觀之,則六氣本陰陽所變化,其名雖六,實則陰陽二氣之進退而已。

白話文:

但是四陰在下旺盛,凝結不動,不能從陽氣化生濕氣,而熱風向上冒出,更增加了燥熱。因此我說燥氣是由風寒和風火轉化而來,這正是經典中的祕要。接著,六陽歸藏:而陰氣盛大如水,則涼氣轉為寒氣,稱為寒水,寒水之氣,始於小雪節氣。六氣運行完畢,就形成了全年的順序。由此可見,六氣本來是陰陽變化而成的,它們的名稱雖有六個,但實際上只是陰陽二氣的進退而已。

陰陽進退,太極之一動一靜而已。經論雖無明文,而義理未嘗不在其中。良以《醫經》《易經》,同出陰陽太極之源,所謂前聖後聖,其揆一也,豈有二理哉。

白話文:

陰陽之間的相互轉化,就是《太極圖》上的一動一靜。雖然醫學經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這個道理一直都存在其中。因為《醫經》和《易經》都起源於陰陽太極,正如古人所說「前聖後聖,其道一也」,怎麼會有兩種不同的道理呢?

且六氣流行與為病,經旨原有區別,而人多忽之。即如燥金流行之氣,則列於秋,至其為病,則秋時固多燥病,亦有風寒濕火之病。即非秋時,亦有燥病,如風寒風熱之所化也。其所以然者,主氣有常,而客氣變換,以客加主,參差錯雜,則變化出矣。蓋主氣出於地,地靜而不動,其氣升降而有常,客氣降於天,天動而轉旋,其氣運行而變換也。然總不出陰陽進退偏旺偏衰之理耳。

白話文:

雖然季節的氣候變化與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但二者在經書中的論述是有區別的,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一點。

例如,乾燥的金氣在秋天盛行,但因其致病,秋季固然多發乾燥相關的疾病,但風、寒、濕、火的疾病也有可能出現。而且,即使不是秋季,也可能出現乾燥相關的疾病,比如由風寒或風熱轉化而來。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主氣(指季節的氣候)是恆定的,而客氣(指外來的病邪)是變化的。客氣影響主氣,產生錯綜複雜的變化,從而導致疾病發生。

這是因為主氣來自於地面,地面靜止不動,其氣候升降有一定的規律;客氣來自於天空,天空運動變化,其氣候運行也隨之變化。但總的來說,不外乎陰陽消長、偏旺偏衰的道理。

孟子曰:可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內經》列六氣,亦不過示人規矩而已。夫濕土旺於四季而主於中,按照流行次序,在大暑節交濕土之氣,得六十日有奇。其實旺氣用事,亦不過十八日,《經》以六氣配一歲之序,則不得不然。究其陰陽進退之機,則濕已動於夏至陰生之日,其時正猶相火司令,而濕動氣變,故《經》特表明,言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後世不明經旨,死守規矩,因相火司令,遂以暑為相火病。

白話文:

孟子說:可以教導人們遵守規矩,但不能讓他們具備巧妙的能力。《黃帝內經》列舉六氣,也只是給人們展示規矩而已。濕土之氣在四季中都很強盛,特別是在夏季,根據氣候變化的順序,在大暑節氣時濕土之氣盛行,最多能持續六十多天。但實際上,濕土之氣發揮作用的時間只有十八天左右。《黃帝內經》用六氣對應一年的順序,所以不得不這樣記載。如果仔細探究陰陽消長的規律,就會發現濕土之氣在夏至那天陰氣開始生長時就已經開始活躍,當時還正值相火主事,而濕土之氣的活動會導致氣候變化,因此《黃帝內經》特別指出,在夏至之前發病的是溫病,在夏至之後發病的是暑病。後世的人不理解經文的旨意,死守規矩,因為相火主事,就把暑病當成相火病。

殊不思夏至前,亦相火司令,何以又名病溫乎。既而執泥不能融會,遂亦不察土旺四季,而以濕土之氣,行於秋令。乃有秋之前半截傷濕,後半截傷燥等臆說,實足令人捧腹。蓋以歲時驗之,夏至後潮濕大盛,其時相火司令,尚有一月;立秋後潮濕即收,其時濕土司令,尚有一月。由此觀之,則不相應,豈可拘執乎。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夏至前也屬相火主令,為何會稱之為病溫呢?他們拘泥於一隅,未能融會貫通,也不明白土氣旺盛的季節遍及四季。他們妄稱秋天前半段會受濕邪侵襲,後半段會受燥邪侵襲,這種說法實在令人發笑。

事實上,根據一年四季的觀察,夏至後濕氣會非常大,而這時相火仍主令,還有大約一個月;立秋後濕氣就會消散,而這時濕土主令,也還有大約一個月。由此可見,這兩種說法並不能相通,又怎麼能拘泥於一種說法呢?

若按陰陽進退之理,以審氣候,如合符節。蓋五月夏至,一陰生於下,陰弱陽旺,則陰從陽而化濕。七月立秋,三陰生於下,陰陽兩平,各守其位,則不化濕,而潮氣即收。八月四陰下生,陰旺陽弱,則陽從陰而化燥矣。故《經》言夏傷於暑,則火濕二氣已括於中;其言秋傷燥、冬傷寒、春傷風,則四時六氣,義已完全。如是參究各篇經文,互相印證,自可灼見不易之理也。

白話文:

根據陰陽盛衰的規律來觀察氣候,就像印證符節一樣。五月夏至,一陰初生於下,陰氣微弱、陽氣旺盛,陰氣便會追隨陽氣而形成濕氣。七月立秋,三陰初生於下,陰陽兩氣平衡,各守其位,就不會形成濕氣,潮濕的空氣也會收斂。八月四陰生於下,陰氣旺盛、陽氣微弱,陽氣便會追隨陰氣而形成燥氣。因此,《內經》說夏天被暑熱所傷,那麼火氣和濕氣已經聚集在體內;它說秋天傷燥、冬天傷寒、春天傷風,那麼四時六氣的道理就很完整了。這樣參照各篇經文,互相印證,自然就能洞悉不變的規律了。

又如今年夏至前,非常酷熱,夏至後六月反涼,立秋後又熱,與往年大異,何也?蓋今年丙戌,寒水司天,夏至前六陽盡出,恰遇寒水客氣加臨,盛陽被遏,不得宣泄,人在氣交中,故覺非常之熱。迨夏至後陰生於下,而陽漸退,則寒水客氣乘勢而下,故六月反涼。至立秋後,三陰下生,陽氣更退,何以反熱?因寒水客氣已退,風木客氣加臨,雖止三陽在上,而風助火勢,陽氣復振,故反熱於六月也。

白話文:

就比如今年夏至到來之前,非常炎熱,夏至後六月反而變涼,立秋後又炎熱,和往年很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今年是丙戌年,寒冷的水氣主宰天空,夏至前六陽盡出,恰好遇到寒冷的水氣來侵,旺盛的陽氣被壓制,無法宣洩,人處在氣候交替中,所以感到異常炎熱。等到夏至後,陰氣在下產生,陽氣逐漸衰退,寒水來侵乘勢而下,所以六月反而變涼。到了立秋後,三陰在下產生,陽氣更加衰退,為什麼反而會變熱呢?因為寒水來侵已經退去,風木來侵,儘管只有三陽在上,但是風助火勢,陽氣再次振作,所以又變熱,就像六月份一樣。

由此觀之,主客六氣流行,必當參合陰陽進退之理,則固有確然可驗者,或固執不能融會,雖熟誦經論,亦何益哉!

白話文:

從這個角度來看,正邪六種氣候的變化,必定要配合陰陽進退的道理。如果能確實理解這點,就能夠得到確切的驗證。然而有些人卻固執己見,不能融會貫通這些道理,即使熟讀經典,又有什麼用呢?

又問論中雲:或冬傷寒,至春發為溫病,此邪因久鬱而變一說,亦出於程郊倩周禹載而起,是否邪之久鬱而變耶?

白話文:

再問《論中》中提到:有人冬天受寒,到了春天變成溫病,這是邪氣長期鬱積而變化的說法。這說法也源於程郊倩、周禹載的觀點,但我質疑,邪氣是否長期鬱積才會發生變化?

答曰:人稟天地之氣而生,故人身之氣,與天地貫通,若魚之在水也。天地陰陽之氣有偏,或致阻遏人身之氣不調而病,如魚之遇穢水也。夫氣機既窒,則陰鬱而成痰涎,陽鬱而變壯火。其所感之邪,因鬱而變,實有多端,莫能盡悉。或隨人身之氣而變,或隨時令之氣而變,或隨感而變,或久鬱而變,或竟不變,均無一定。

白話文:

回答:人是由天地之氣孕育而生,所以人體的氣息與天地相通,就像魚在水中一樣。天地陰陽之氣有時會失衡,導致人體之氣運作不調而生病,就像魚遇到汙水一樣。氣機一旦受到阻礙,陰氣就會鬱結而形成痰涎,陽氣就會鬱結而變成邪火。邪氣所致的影響,因為鬱結而發生改變,有許多種變化,無法全部說盡。或隨人體之氣而改變,或隨季節之氣而改變,或隨外界感受而改變,或長期鬱結而改變,或始終不變,都沒有固定的規律。

大抵由人之稟質,陰陽強弱不同,邪之感受,輕重不一,故參差如是也。即如傷寒傳裡變熱,此邪隨身中之氣而即變者也;如寒入陰經而即吐利厥逆,此邪之不變者也;如或久伏不發,因時氣觸引而為病,此邪隨時令之氣而變也。以此推之,難以盡述。夫寒為至陰之邪,且能鬱而變熱,則彼五氣更可知矣。

白話文:

基本上,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陰陽強弱也不同,受邪的程度也不會一致,所以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

例如:傷寒傳變成熱證,這是邪氣隨著體內的氣而轉變的;而寒邪進入陰經後立刻出現嘔吐、腹瀉、抽搐和逆氣,這是邪氣不變的表現;又如邪氣潛伏許久沒有發病,後因遇到時令之氣而引發疾病,這是邪氣隨著時令之氣而轉變的。以此類推,還有很多情況很難一一述盡。

寒邪是至陰之邪,尚且能鬱結化熱,那麼其他五種邪氣就更不用說了。

《經》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劉河間言六氣皆從火化,良以風火為陽而性動,或遇拂鬱,則各氣從之而變化也。

又問:《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言伏氣為病。後世作冬傷寒邪,伏藏至春發為溫病,是亦穿鑿。試觀《四氣調神論》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又曰: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與冬傷於寒,同義互發。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黃帝內經》中說「冬季受寒邪,春天必定生溫病」,這是在講體內潛伏的寒氣引發疾病。後世有些人將其解釋為冬天的寒邪潛伏到春天發作為溫病,這種說法過於牽強附會。

我們來看《四氣調神論》中所說:冬季三個月,天地閉塞收藏,河川結冰、大地龜裂,這個時候不要去打擾陽氣。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就會損傷腎氣,春天會出現痿弱麻痺,生命力減退。另外,這裡還說:「違背冬季的規律,那麼少陰之氣就不能收藏,腎氣就會過於沉降。」這與「冬季受寒邪」這一說法意思相同,只是換個角度表述。

大抵為本身之氣受傷,則伏邪當作伏氣為是。蓋《經》統論其理,原屬渾融,不可穿鑿也。

答曰:詳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語意,屬於外感;《調神論》所云屬於內傷,如雲冬不藏精是也。各有義理,未可同論,即以兩處經文,比而觀之。彼曰冬傷於寒,春傷於風;此曰逆之則傷腎,逆之則傷肝。夫傷寒傷風豈非外邪之病乎?傷腎傷肝豈非內傷之病乎?經旨原各不同,文義如是明顯,而不循理直解,反欲索諸隱僻,是道在邇而求諸遠,惑之甚矣。

白話文:

回答說:明確冬天受寒,春天一定會得溫病的說法屬於外感致病。《調神論》中所說的屬於內傷,如冬天不保養好身體本源的意思。兩種說法各有道理,不能混為一談。即使拿兩處經文來比較,也能看出。那處經文說冬天受寒,春天受風;這一處經文說逆應寒氣則傷腎,逆應風氣則傷肝。受寒受風難道不是外邪引發的疾病嗎?傷腎傷肝難道不是內傷引發的疾病嗎?經文的旨意本來就不同,文義如此明顯,但你不按照道理解釋,反而想追尋隱僻的解釋,這是明明道理近在眼前,卻偏要去找遠處,深深地受矇蔽了。

又觀《生氣通天論》云:「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而至「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藏」一節,既曰邪氣留連,又曰四時之氣,更傷五藏,則尤確指外邪為病矣。豈可與《調神論》之論內傷者,混而不分,將使後學作何準則乎。且言伏氣為病,不如言伏邪為病切當,何也?蓋氣者,邪正之總稱。

白話文:

再看《生氣通天論》中說:「春天受風邪侵襲,邪氣滯留,就會導致腹瀉」,到了「冬天受寒邪侵襲,春天必定會患溫病。四季之氣,反覆損害五臟」這一段,既然說邪氣滯留,又說四季之氣反覆損害五臟,那就更加明確地指出致病的是外來的邪氣。怎能與《調神論》中所論述的內傷混為一談,讓後人無法正確分辨呢?再者,說伏氣致病,不如說伏邪致病更為貼切,原因何在?因為氣是邪正的總稱。

醇和者,名正氣而養人,駁雜者,名邪氣而病人。能病人者,皆當名邪,不獨天地之氣為然,即如七情妄動,人身元氣因而化火為病,即名邪火也。若言伏氣為病,則天地人身之氣皆流行不息,又何能伏乎。況人稟天地之氣以生,賴天地之氣以養,則氣豈能病人乎。其病人者,必是駁雜邪氣可知。

白話文:

純正平和的氣,叫做正氣,它可以滋養人體。駁雜不純的氣,叫做邪氣,它可以使人生病。能夠致病的,都應該叫邪氣,不只是天地之氣如此。就好像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妄動,人體的根本之氣因此轉化為火而致病,這就是邪火。如果說伏氣可以致病,那麼天地與人體之氣都是不斷流動的,怎麼可能會有伏氣呢?況且人稟受天地之氣而生,依靠天地之氣而養育,那麼天地之氣怎麼能夠使人生病呢?真正使人生病的,必定是駁雜邪氣。

始感時本元未困,則邪伏不覺,既久而邪勢鴟張,則病發矣。余故曰,不如言伏邪為病切當也。

又問論中相火寓腎一語,雖古今論之鑿鑿,竊謂無異議乎?抑確有其寓而非寄於腎乎?

答曰:君火相火同出先天渾元,渾元既判,而為陰陽,卦象乾南坤北;陰陽相交而變水火,卦象離南坎北。離象人之心,坎象人之腎,自古謂相火寓腎者,指坎中一陽也。然觀象則然,論理未盡然也。何故?蓋雖有君相之名,而實止一火,不過有體用之分耳。當寂然不動時,惟靈光炯炯,一無所為,則但有君火,實未見所謂相火也。

白話文:

答覆:心火(君火)和腎火(相火)都是由先天之氣化生而來。先天之氣分化後,產生了陰陽,八卦中乾卦代表南方(陽),坤卦代表北方(陰)。陰陽交合後產生了水火,八卦中離卦代表南方(火),坎卦代表北方(水)。離卦像人體的心,坎卦像人體的腎。自古以來,認為相火寄寓於腎,是指坎卦中一陽。然而,從卦象上看是這樣,但從道理上來說還不能完全說明。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雖然有君火和相火的稱呼,但實際上只是一種火,只不過有主體和作用的不同罷了。當心火靜止不動的時候,只有靈性煥發,什麼也不做,這時候只有君火,還沒有看到所謂的相火。

若七情乍動,相火立現,如欲動則外腎舉,怒發則肝氣逆之類,難以悉數。是相火隨君火而動,無處不到,則又不可鑿言在腎也。更加寐中,君火下潛,而子後陽興,則隨天地之陽而動,可見其與君火同出先天渾元者也。嗚呼!由此觀之,相火之來歷寓止從可想見,究其本體實止一火而已。

白話文:

當七情突然激動時,腎中的相火就會立刻出現,像是慾望升起時外腎會舉起,生氣發怒時肝氣會逆流,這樣的例子很多,難以全部列舉。因此,相火會隨著心火而動,無處不在,不能斷言它只存在於腎臟。此外,在睡夢中,心火下沉,而腎中陽氣上升,就會隨著天地陽氣而運動,這說明相火與心火一樣,都是來源於先天的渾元之氣。唉!由此看來,相火的來源和歸宿從這些現象中可以推測出來,追究其本質,其實只有一種火而已。

後世不察,又分雷火龍火,名目愈多,益滋繁惑。是見其用有多般,而不識其體一也。

又問:論中有「土本先天太極之廓」一句,余遍考《黃庭》、《同契》、《悟真》、及群仙記載所及。皆曰:說到先天一字無,則此土從何而基,乞統示之。

白話文:

有人問:您的論述中提到「土是先天太極的範圍」,但我遍查《黃庭經》、《同契》、《悟真篇》和各種神仙傳記,都說在先天境界中無一物,那麼這個「土」又是從哪來的呢?請您一起說明一下。

答曰:此說已先有疑而問者,其義已詳《太極五行發揮》矣。至於仙家作用,從後天施功,逆返先天,故云說到先天一字無。其先天到後天一段事,置而不講。但言虛無生一氣,一氣產陰陽,陰陽變三物,三物生萬物而已,故人未知其詳也。自後天而返先天,既有去路,則必有來路,來去雖不同而同歸一路。

白話文:

有人問:「這說法不是新出的嗎?」回答說:「這個問題已經有人提出過,並且在《太極五行發揮》中已有詳細論述。至於神仙家所說的修鍊,從後天的身體開始,逆轉到先天,所以說『說到先天一字無』,但它從先天到後天這一段過程,卻不說出來。只說『虛無生一氣,一氣產陰陽,陰陽變三物,三物生萬物』,所以一般人不知道其中的細節。從後天回到先天,既然有去路,那麼就一定有來路,來路和去路雖然不同,但最終都歸於一條路。

所以有形生於無形,同出一源,先天轉為後天,卻非二理。故後天之土,反為先天太極之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