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六氣陰陽論

《內經》言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六氣各異,變化無窮,要不出乎陰陽,陰陽由混元一氣而生。一氣者,太極也;陰陽者,《易》之盋也;六氣者,《易》之六爻也;八風方位,即八卦也。陰陽相生,六氣變化,八風轉旋,而萬物生長化收藏,以至疾病疴癢。猶《易》之陰陽相交,六爻變動,而至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錯綜交易,而吉凶悔吝之兆,變現無盡也。羲聖作八卦以垂象,軒岐論六氣以明病,同出陰陽太極之源。

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提到的「六氣」,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性質不同,變化多端,但它們都離不開陰陽的變化。陰陽是由原始的「元氣」衍生而來。「元氣」就是太極;陰陽就是《易經》中的陰爻和陽爻;「六氣」就是《易經》中的六爻。「八風」代表「八卦」的方位。陰陽相互作用,六氣不斷變化,八風旋轉,萬物得以生長、化育和收藏,疾病和瘙癢也會由此產生。就像《易經》中的陰陽相互交替,六爻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八卦、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它們互相交替,吉凶悔吝的象徵不斷變化,顯現出無窮的變化。伏羲創造八卦來揭示大自然的規律,軒轅黃帝論述六氣以說明疾病的成因。這些都是源於陰陽太極的道理。

夫六氣由陰陽所化,仍不離陰陽之體。是故寒為陰;火為陽;風為陰中之陽;暑為陽中之陰;濕為陰(而與火合則名暑);風與火合則化熱燥,屬陽,風與寒合則化清燥,屬陰。斯陰陽變化而成六氣之異也。若合五行而配四時,則風木主春;火主夏;燥金主秋;寒水主冬;濕土貫四季,而主令於長夏未月。蓋土本先天太極之廓,為後天萬物之母,故通貫四氣而主於中也。

白話文:

六氣是由陰陽轉化而來,所以仍然脫離不了陰陽的本質。因此,寒氣屬於陰;火氣屬於陽;風氣屬於陰中的陽;暑氣屬於陽中的陰;濕氣屬於陰(但與火氣結合後稱為暑);風氣與火氣結合後轉化為熱燥,屬於陽;風氣與寒氣結合後轉化為清燥,屬於陰。這就是陰陽變化而形成六氣不同的原因。

如果結合五行並按照四季來配對,那麼風木屬於春天;火屬夏天;燥金屬秋天;寒水屬冬天;濕土貫穿四季,而在盛夏未月當令。這主要是因為土本質上是先天太極的範疇,是後天生萬物的母親,所以貫穿四氣並成為中樞。

以六氣配一歲,則初之氣風木,二之氣君火,三之氣相火,四之氣濕土,五之氣燥金,六之氣寒水。每氣各主六十日有零,以周一歲。三四火濕相交,合而為暑,故夏至後病名「暑」,而濕土主令於夏季也。此特言主氣也,主氣為地氣,靜而有常,故歲歲如是。又有客氣為天氣,動而不常,故每年轉換。

白話文:

用六種氣來對應一年,初始的氣是風木,第二個氣是君火,第三個氣是相火,第四個氣是濕土,第五個氣是燥金,第六個氣是寒水。每種氣各主管六十多天,一年就如此循環。三四的火濕之氣相交,結合而成暑氣,所以夏至後疾病的名稱是「暑」,而濕土在夏季掌管氣候。以上特別說明的是主氣,主氣屬於地氣,靜止且恆定,所以每年都一樣。另外還有客氣,屬於天氣,運行不恆定,所以每年都會轉換。

如子午年,初之氣寒水;丑未年,初之氣風木;寅申年,初之氣君火;卯酉年,初之氣濕土;辰戌年,初之氣相火;巳亥年,初之氣燥金。又有主客五運,主運每年自木運起,至水運終,歲歲如是。客運者,如甲己化土,甲己年為土運;乙庚化金,乙庚年為金運之類,每運主七十二日有零。

白話文:

就像子年和午年,歲初之氣是寒冷的北方水氣;醜年和未年,歲初之氣是主生發的東方木氣;寅年和申年,歲初之氣是統治萬物的南方火氣;卯年和酉年,歲初之氣是滋潤養育萬物的中原土氣;辰年和戌年,歲初之氣是暖熱萬物的南方火氣;巳年和亥年,歲初之氣是乾燥收斂的西方金氣。

另外,中醫還有主客五運之說,主運每年從木運開始,到水運結束,年年如此。客運是指,比如甲年和己年五行屬土,那麼甲年和己年就是土運;乙年和庚年五行屬金,那麼乙年和庚年就是金運,以此類推。每個運勢主導的時間是七十二天左右。

而一歲以初運統之,主者主於內,客者行於外,主客運氣流行天地間,則有亢害勝復之變,而人之災病作焉。此言其略,詳在《內經》耳。

白話文:

從人出生起就由一歲為始運氣支配著,主人之氣主導於內,客邪之氣運行於外。主人之氣和客邪之氣在宇宙中運轉流行,就會出現亢盛、侵害、剋制、反制的變化,而由此導致人的災禍和疾病。以上只是簡要說明,詳情請參閱《黃帝內經》。

然五行之火一,六氣之火有二何也?丹溪曰:君火,人火也;相火,天火也。君火以名,相火以位。余竊謂不然。夫六氣流行於天地間,為天人合一之道,但可以君相分體用,不可以君相分天人也。君火以名,仍當遵經作「明」,何也?蓋光明洞徹者火之體也,名之為君,溫煦燔灼者火之用也,名之為相。無用,則體無以行;無體,則用無以立。

白話文:

五行中的「火」只有一種,而六氣中的「火」有兩種,這是為什麼呢?

丹溪說:君火是人體的火;相火是天地的火。君火是根據功能命名,相火是根據位置命名。

我私下認為這種說法不對。六氣運行於天地之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只可以用君火和相火分別代表功能和位置,不能用它們區分天地和人體。

君火根據功能命名,仍然應該按照經典記載寫成「明」,為什麼呢?因為光明洞徹是火的本質,所以用「君」命名;溫暖灼熱是火的功用,所以用「相」命名。沒有功用,本質就無法發揮;沒有本質,功用就無法建立。

火之體用流行,四氣從之而變,以成造化之功,一如君相之經綸天下也。然則將有所據乎?《內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緣心之神明,靈光炯炯,恰如君之正南面,而無為無不為,猶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也。雖無聲臭,實則主宰萬機,神明莫測。故人之心火,名為君火,而其運用施為,生化氣血者,相火之功也。

白話文:

火在人體內順著經脈運行,它帶著其他四種生理活動的變化因素,共同完成造化生長的功用,就像君王用經國策略治理國家一樣。那麼,這說法有什麼依據呢?《內經》中說:心臟是君王之宮殿,神明從此產生。因為心神的靈光卓著,就像君王正襟危坐於朝堂之上,無所作為卻又無所不為,彷彿上天運轉,沒有聲音氣息。雖然沒有聲音氣息,但實際上掌控著萬物運行,神明難以測度。因此,人體的陰火稱為君火,而其運用和作用,化生氣血的功能,是由相火所完成的。

相火雖寓於腎,而與心火貫通,良由同出先天混元之根也。自相以下,皆聽命於君,故《經》曰:君明則下安。若心神恬靜,則相火奉令而不妄動,氣血安和無患。是故君火為體,相火為用,體用雖二,究其源,實則一火而已。天地之神明主宰,君火也;陽氣之流布化生,相火也。

白話文:

相火雖然寄居在腎中,但它與心火相通,這是由於它們都起源於先天的渾沌之根。相火以下的各臟腑,都聽從君火(心火)的指揮,所以《黃帝內經》說:「君火明則臟腑安和。」如果心神安寧平靜,相火就會聽從命令而不妄動,氣血也會安和無病。因此,君火是相火的根本,相火是君火的應用,雖然體用不同,但究其根源,其實只是一個火而已。天地間的神明主宰,就是君火;陽氣的運行化生,就是相火。

所以六氣之序,君火之後,次以相火,從體發用之意也。相火以後,次以濕土,火生土也。君火為少陰,相火為少陽,是陰一動而變陽,亦即從體發用之理也。是以六氣變化之機權在火。故人心志感觸,相火隨機而動,一身氣血從而運用流行,與天地之君相火動,四氣隨之變化而萬物生成同其機括,是為天人合一之道也。

白話文:

因此,六氣的順序是:君火之後,相繼是相火,這符合從內在發動作用的原理。相火之後,相繼是濕土,這是因為火生土。君火屬於少陰,相火屬於少陽,這是陰氣稍稍一動而轉化為陽氣,也正是從內在發動作用的道理。因此,六氣變化的關鍵機制在於火。所以人的精神情感受到刺激,相火就會適時而動,全身的氣血隨之運行流通,這與天地間君相火的運行一致,四氣也隨之變化,萬物生成也遵循著同樣的原理,這就是天人合一之道。

人與天地同根,故天地之陰陽,即人身之陰陽;天地之水火,若人身之血氣;五行以配五臟;六氣以配六經,二十八宿以合二十八脈;日月光華,猶耳目聰明;土石草木,如骨肉毛髮;雷電風雨,若聲息涕淚;江河湖海,如血脈周流;骨節交會,若分野度數。自微而著,若合符節,而一身具太極之體,為一小天地也。

白話文:

人類與天地有相同的本源,所以天地間的陰陽,也存在於人類的身體陰陽中;天地間的水火,如同人體的血氣;五行對應五臟;六氣對應六經;二十八星宿對應二十八脈;日月光華,像耳目的明亮;土石草木,像骨肉毛髮;雷電風雨,像聲音、呼吸和淚水;江河湖海,像血脈循環;骨節交會,像天地間的度數和分野。從微小的部分到顯著的整體,如同符號和節奏般相互契合,而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天地,具備太極的特性。

所以六氣亢害,則病外感,五志妄動,則病內傷。內傷外感之病,皆由六氣陰陽偏駁所致。論其變狀,殆難盡數;究其綱要,察其陰陽而已。《經》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白話文:

因此六種氣候的過剩或不足會導致外感疾病,五種情緒的異常波動會導致內傷疾病。內傷和外感疾病都是由六種氣候的陰陽偏頗引起的。要論述它們的變異情況,幾乎難以說得完;但要探討它們的綱領,只要觀察它們的陰陽就可以了。《黃帝內經》說:懂得要領的人,一句話就能說完;不懂得要領的人,就會陷入無窮盡的爭論當中。

然則察之奈何?試觀六氣之中,寒為陰邪,若傷人之陽經,則發熱而又畏寒。畏寒者。陰邪之象也;發熱者,陽經之徵也。若寒傷人之陰經,則但畏寒而不發熱,以陰邪在陰經,故無陽象也。如寒邪始在陽經不解,傳裡而變為熱邪,此陰邪隨人身之陽氣而變也。若寒傷陰經,而不扶陽救本,以至吐利厥脫,此身中陽氣,隨陰邪而亡也。

白話文:

那麼,如何觀察判斷呢?先看六氣中的寒氣,它屬於陰邪,如果損傷人體的陽經,就會發熱又畏寒。畏寒是陰邪的表現;發熱是陽經受傷的徵兆。如果寒氣損傷人的陰經,則只畏寒而不發熱,因為陰邪在陰經,所以沒有陽性的表現。如果寒邪最初在陽經不解,傳到裡層變為熱邪,這是陰邪隨著人體的陽氣而變化。如果寒氣損傷陰經,又不扶助陽氣救治根本,以至於嘔吐腹瀉脫肛,這是人體中的陽氣隨著陰邪而消失。

又如火濕合氣名暑,人感暑邪,若稟體多火,則暑隨火而化燥,稟體多寒,則暑隨寒而化濕。此邪之陰陽,隨人身之陰陽而變也。又如風邪傷人,在冬令成傷寒病,春夏時成風溫病,此邪隨時令陰陽而變也。或冬傷寒,至春發為溫病,此邪因久鬱而變也。或溫病過服涼藥,變為寒病,此因藥氣而變也。

白話文:

就像火和濕氣相結合,會形成「暑」這樣的病名。如果人被暑氣侵襲,天生體質偏熱,暑氣就會隨著火氣轉化為乾燥。如果天生體質偏寒,暑氣就會隨著寒氣轉化為濕氣。這種病邪的陰陽性質,會隨著人體的陰陽性質而變化。

又比如說,風邪侵襲人體,在冬天會變成傷寒病,在春夏則會變成風溫病。這是因為病邪會隨著時令的陰陽變化而變化。或者,冬天受了寒,到了春天會發作為溫病,這是因為病邪長期鬱結而轉化的緣故。或者,溫病過度服用涼藥,會轉變成寒病,這是因為藥物的寒氣而轉化的緣故。

有內熱而外反畏寒者,表陽被郁也。有內寒而外反發熱者,虛陽發露也。以此推之,六氣之變化無窮,要必隨類隅反,察其陰陽而已。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熱氣,但身體表面卻怕冷,這是因為表面的陽氣被內在的熱氣抑制所致。如果體內有寒氣,但身體表面卻發熱,這是因為體內虛弱的陽氣暴露在外所致。根據這個道理,六種氣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重要的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推斷,只要察覺到陰陽變化就可以了。

然猶必知其要者,所謂六氣變化,機權在火,如君相出令,天下皆從。劉河間有見此理,故云六氣皆從火化,以寒涼藥主治。但此理止可論邪,不可論病。何故?蓋邪氣傷人,隨人稟體而化。如上所云,稟體多火,暑隨火而化燥;多寒,暑隨寒而化濕之類。故當隨病審察。

白話文:

儘管如此,仍必須瞭解其中的要點,所謂的六氣變化,關鍵在於火,就像君主發佈命令,天下萬民都會遵從。劉河間察覺這個道理,因此說六氣都是由火氣化生的,應該使用寒涼的藥物為主來治療。但這個道理只能用於討論邪氣,不能用於討論疾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邪氣侵襲人體,會隨個人的體質而變化。例如上文所提,體質偏熱的人,暑氣會隨火氣化為燥熱;體質偏寒的人,暑氣會隨寒氣化為濕氣等。因此,在治療時應該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或不知此,而概施寒涼,豈不誤哉!況天地六氣之火,固易傷人,而人身君相之火,常相因為病。故東垣曰:相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此謂人身之火也。張景岳非之,云相火元氣之本也,豈可謂之賊。此兩說皆各有理,不可偏廢。緣君火妄動,相火熾然,即忿欲等火也。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就一概用寒涼的藥治病,豈不是錯誤嗎?況且天地之間六種氣候中的火氣,雖然容易傷人,但人體君火和相火,也常互相影響而生病。因此,東垣先生說:「相火是元氣的賊,火氣與元氣不能並存。」這是指人體自身的火氣。張景嶽不同意這個說法,他說:「相火是元氣的根本,怎麼能說是賊?」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不能偏廢。因為當君火妄動,相火就會旺盛,也就是忿怒、慾望等情緒之火。

欲動火炎,元氣傷耗,故謂之賊。《內經》云:「壯火食氣」是也。若心君安泰,相火奉令,默贊化機,陰陽和平,元氣賴以生長,故為元氣之本。《內經》云:「少火生氣」是也。東垣論其變,景岳道其常耳。是故外感之與內傷,或寒或熱,必因人而變,虛實陰陽,參互錯綜,而治法隨宜,不可偏執也。

白話文:

當人體過度激發火熱,元氣會受到損耗,因此稱之為「賊」。《內經》中說:「過旺的火氣會消耗元氣」。

如果心神安穩,相火聽從命令,默默支持人體運作,陰陽調和,元氣就能不斷生長,因此心神是元氣的根本。《內經》中說:「微弱的火氣能生髮元氣」。東垣談的是火氣的變化,而景嶽則是探討火氣的常態。

因此,如果是外感還是內傷,寒症還是熱症,一定會因人而異。虛實陰陽交錯複雜,治療方法也因時因地而異,不能偏執於一種療法。

若丹溪之論陰陽也,謂《經》言一水不勝二火,故云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立論以滋陰為主。揆其意,以六氣有君相二火,而寒水止一氣也,遂謂陽有餘而陰不足。張景岳非之,言世間五湖四海,水多火少,乃謂陽常不足,陰常有餘,強引大《易》扶陽抑陰之言,立論以助陽為主。竊觀兩家之論,皆引經據典,各有見解,而冰炭若是,均非陰陽至理故也。

白話文:

丹溪(朱震亨)在討論陰陽時認為,《內經》中提到「一水不勝二火」,所以陽氣總是有餘的,而陰氣則通常不足,因此他提出了以滋陰為主的治療原則。他的想法是,六氣中君火和相火都是屬陽,而寒水只算是一種屬陰的氣,所以他認為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

張景嶽不認同丹溪的說法,他提出世界上有許多湖泊和海洋,水量十分豐富,而火卻很少,所以他認為陽氣總是不足,而陰氣則通常有餘。他根據《易經》中扶陽抑陰的觀點,提出了以助陽為主的治療原則。

我認為這兩位的論述都引經據典,各有見解,但卻完全對立,都不能算是關於陰陽最正確的道理。

若求至理所在,焉有互異之見哉。夫六氣皆陰陽所化,豈可執枝葉之短長,即謂根本之有餘不足乎。《內經》言一水不勝二火者,論痹證陰陽偏勝之病,非論陰陽之理也。而況君相虛名,火本無二。若以跡求,用陽燧照日,則火發;以錐錐木,則火出;金石相擊則火飛;煤者土類,而可代薪;海中夜有火光。是遍界有火,豈止二者而已。

白話文:

想要探究事物的根本道理,哪裡會存在相互矛盾的看法呢?六氣都是陰陽轉化而來的,難道可以抓住枝節上的長短,就認為根源是有餘還是不足嗎?《內經》中提到「一水不勝二火」,是討論痹證中陰陽偏勝的病症,而不是討論陰陽的道理。況且君、相只是虛名,火本身並沒有第二種。如果從現象上去探究,用陽燧照射太陽,就會產生火;用錐子鑽木頭,就會產生火;金石互相敲擊,就會產生火花;煤炭屬於土類,卻可以用來代替柴火;海中夜晚會有發光現象。由此可見,到處都有火,豈止只有太陽和人體這兩種?

又如用方諸對月,則水流;云興則雨降;掘地則泉湧;黃河晝夜奔流而不竭。是水亦遍滿世界也。固非水不勝火,亦非火水多少。《經》曰: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不過隨感發現。如世之呼人者,呼張則張應,呼李則李應。孰為不足,孰為有餘乎?是兩家之說,均為戲論,非有實義也。

白話文:

就像用手指著月亮,水就會流動;雲聚起來就會下雨;挖地就會有泉水湧出;黃河晝夜奔流而不乾涸。這說明水也充斥在整個世界中。所以,並不是水戰勝了火,也不是火和水的數量問題。《黃帝內經》說:水和火是陰陽的徵兆,只會隨著感應而出現。就像世界上呼喚人的時候,呼喚張,張就會應答;呼喚李,李就會應答。誰不足,誰有餘?兩家之說都是空談,沒有實際意義。

至於大《易》扶陽抑陰之言,尤當辨別,非可論醫理也。蓋《易》論治世之道,以陰陽喻君子小人,故必扶陽抑陰,使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世道治矣。然以陰陽喻小人君子則可,以小人君子喻陰陽則不可。何則?治世者,必盡除小人為善。若天地間,陰衰陽旺,已有亢害之災,如陰盡陽孤,則萬物不生,天地否塞,何有世界乎!人身陰陽,即天地之陰陽,一體無二。

白話文:

至於《易經》扶助陽氣、抑制陰氣的說法,尤其需要注意分辨,不能用來討論醫理。因為《易經》論述的是治國之道,用陰陽來比喻君子和小人,所以必須扶助陽氣、抑制陰氣,讓君子的道路昌盛,小人的道路衰微,這樣國家的秩序才會安定。然而,用陰陽來比喻小人君子是可以的,但用小人君子來比喻陰陽卻不行。為什麼呢?治國者,必須徹底清除小人才能做好。如果天地間的陰氣衰弱,陽氣旺盛,就會出現災害,例如陰氣完全消失,陽氣孤獨,萬物就無法生長,天地將會閉塞,那還能有世界嗎?人體的陰陽,就是天地間的陰陽,二者是一體的,沒有分別。

故陰陽偏勝則病,陰陽孤絕則死,以是見大《易》扶陽抑陰之言,可以論治世不可論治病也。醫之治病,必先究明陰陽之理,此而不辨,何可論陰陽哉。世有誦丹溪、景岳之說者,或謂陽常有餘,而用知柏為主;或謂陽常不足,而用桂附為宗。皆尋枝摘葉,非可論陰陽至理也。

白話文:

因此,陰陽偏重就會生病,陰陽完全斷絕就會死亡。由此可見,《易經》中「扶助陽氣,抑制陰氣」的說法,只能用於討論國家治理,不能用於治療疾病。醫生治療疾病,必須先弄清楚陰陽的道理,如果不分清這個道理,又怎麼能討論陰陽呢?世上有通曉丹溪和景嶽理論的人,有人說陽氣總是過剩,因此用知母、柏子仁等藥為主;有人說陽氣總是不足,因此用桂枝、附子等藥為主。這些都是拾人牙慧,無法討論陰陽的至理。

不明陰陽至理,焉知六氣變化。不知六氣之變,則其見解,必至於偏。或偏於陽,或偏於陰,則論證辨治,難期盡善,非如聖經之可萬世遵守而無弊也。欲究六氣陰陽之理者,豈可不溯流窮源,而後知常通變,以免偏執之害哉!羲聖畫八卦,軒岐論六氣,皆本陰陽太極,其體則同。而《易經》論治世。

白話文:

如果不能理解陰陽的根本道理,就無法瞭解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變化。如果不瞭解六氣的變化,那麼對於疾病的見解和治療方法就會偏頗。可能是偏於陽,也可能是偏於陰,這樣論證和治療疾病就難以做到盡善盡美,不像聖人的經典可以遵循萬世而不出現差錯。想要探究六氣陰陽的道理,怎麼可以不追根溯源,然後才能瞭解不變的道理,運用變通的方法,從而避免偏見的危害呢?伏羲畫八卦,軒轅黃帝論述六氣,都以陰陽太極為根本,他們的本質是一樣的。而《易經》卻論述治國之道。

以扶陽抑陰為主,《內經》論治病,以陰平陽秘為宗,其用則不同也。用既不同,豈可引《易》注以論醫理哉!若以扶陽抑陰論醫,則必至偏勝之害。世俗誦景岳者,每援《易》說以治病,目視雲漢,自謂高古,不知蹈於乖僻,傷人冥冥之中,皆由食古不化,不明陰陽至理故也。

白話文:

在治療疾病時,以扶持陽氣、抑制陰氣為主要原則。而《黃帝內經》中提到治病的原則是以陰平陽密為主,兩者的用處不同。既然用途不同,怎麼可以用《易經》的註解來論述醫理呢!如果用扶陽抑陰的觀點來論醫,必然會造成偏勝的危害。世俗間的人誦讀張介賓的《景嶽全書》,常常援引《易經》的理論來治療疾病,仰望天空,自認為高明古雅,卻不知踩入歧途,暗中傷害患者。這一切都是因為囫圇吞棗地接受古人的觀點,不明瞭陰陽的至理所致。

此篇當與後《太極發揮》、《人身陰陽體用論》、《論景岳書》、《原痘論》等參看。則陰陽生化之道,天人合一之理,明晰詳盡,無遺蘊矣。

白話文:

這篇文章應該與後面的《太極發揮》、《人身陰陽體用論》、《論景嶽書》、《原痘論》等作品一起參閱。這樣一來,陰陽生化的規律、天人合一的道理,就會非常清晰詳盡,沒有遺漏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