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6)

1. 疹瘄辨

昔人皆謂痘疹為先天胎毒,痘出於臟屬陰,故治宜溫;疹出於腑屬陽,故治宜涼。余詳究此說,義有未盡。揆其意,大抵因臟屬陰,腑屬陽。痘能受溫藥,故謂其屬陰,而出於臟;疹系火邪,宜涼不宜溫,故謂其屬陽,而出於腑。然有外邪胎毒之異也。

白話文:

過去的人們都認為痘疹是先天的胎毒,痘瘡起源於臟腑,屬於陰,因此治療宜溫和;疹瘡起源於腑,屬於陽,因此治療宜清涼。我仔細研究了這種說法,認為道理並不全面。探究其用意,大體上是基於臟腑屬陰陽之說。痘瘡能接受溫性藥物,所以認為它屬於陰,源於臟腑;疹瘡是火邪所致,宜涼不宜溫,所以認為它屬於陽,源於腑。然而,還有外邪胎毒的區別。

夫痘毒發於先天混元之中,先天混元為陰陽之根蒂,故痘毒亦具陰陽全體。其發也,通該後天陰陽血氣,即賴血氣以成痘。故痘之紅盤,血也;白頂,氣也。毒既通該陰陽氣血,故治之不可偏陰偏陽,必使氣血溫和而毒始化。溫者,陰陽兩平之氣也。非謂痘屬於陰,而當溫之也。

白話文:

痘毒發作源自於人體先天混元的狀態,先天混元是陰陽的根基,因此痘毒也包含完整的陰陽兩部分。痘毒發作時,會貫穿後天陰陽血氣,依靠血氣生成痘瘡。因此,痘瘡的紅斑是由血形成的,白色的頂端是由氣形成的。由於毒性貫穿了陰陽氣血,因此治療時不能偏向陰或陽,必須讓氣血溫和,痘毒才會開始消散。所謂溫和,指的是陰陽平衡的狀態,並不是說痘瘡屬於陰性,所以就要溫暖它。

毒發於先天,自然由臟而出。不可因臟屬陰,即謂痘屬於陰也。若疹為火邪,而偏於陽,既偏於陽,則非先天混元之毒,而為後天之胎毒也。良由成胎以後,父母不能節欲,邪火侵入胎中,蘊於腎臟。及其發也,由君相二火觸動,自腎而傳心肺,出之皮毛。雖為陽邪,實出於臟也。

白話文:

毒發於出生胎兒前,自然是從臟腑而出。不可因為臟腑屬陰,就說痘疹也屬於陰。如果痘疹是火邪,而偏向陽,既偏向陽,就不是先天的渾元之毒,而是後天的胎毒。這是因為形成胎兒後,父母不能節制慾望,邪火侵入胎兒體內,積鬱在腎臟。等到它發作時,是由於君火和相火觸動,從腎臟傳心肺,發出皮膚。雖然是陽邪,但實際上從臟腑發出來。

以陰陽偏全之異,辨痘疹之毒,有先天后天之分。故痘為先天之毒,具陰陽全體,雖出於臟而非屬於陰,疹為後天胎毒,雖偏屬於陽而實出於臟也。故又名瘄,或名麻。因其由胎毒而發,與外感風溫之疹有別耳。

白話文:

根據陰陽不同的特徵,可以區分痘疹的毒性,它們有先天和後天的區別。因此,痘屬於先天毒,具備陰陽的全部特徵,雖然出於臟腑,但並不屬於陰性。疹屬於後天胎毒,雖然偏屬於陽,但實際上也是出於臟腑。因此,疹又稱為瘄或麻。因為疹是由胎毒引起的,與外感風溫引起的疹子不同。

或曰,吾鄉洪謙鳴先生,謂痘疹皆重證,古來詳於治痘,略於治疹,遂本王仲安先生遺編,著《瘄疹心法》,其《瘄痘同源論》曰,瘄與痘,皆胎毒。痘毒伏於構精之時,瘄毒種於成形之後。此則構精時為先天,成形後為後天,與子所論相合。但其又言瘄毒之火,生於母之包孕,毒傷子之肌肉。

痘毒深藏,而瘄毒在皮毛肌肉。痘毒自內達外,瘄毒由外傳裡,今子言瘄毒蘊於腎臟,何也?

白話文:

有人說,我們鄉裏的洪謙鳴先生,認為痘疹都是重症,古代治療痘痘的書籍很詳細,但治療疹子的卻很少,於是根據王仲安先生的遺著,寫了《瘄疹心法》,其中《瘄痘同源論》說,瘄和痘都是胎毒。痘毒潛伏在受孕的時候,瘄毒則是在成形之後。受孕時是先天,成形後是後天,這和你所說的相符。但他又說瘄毒的火,產生在母親懷孕的時候,毒傷了孩子的肌肉。

答曰,因其未辨胎毒外感瘄疹不同,而見發於皮膚,遂謂受毒在肌肉,而未識源流也。且既名《瘄痘同源論》,又言痘毒深藏,瘄在皮毛肌肉,豈非自相矛盾。更云痘毒自內達外,瘄毒由外傳裡,是內外迥殊,同源之義安在哉。惟外感風溫之疹,可云由外傳裡。若胎毒之瘄,發源於腎,而傳心肺,故一日一潮,或三潮。

白話文:

作者答道:因為不能辨別胎毒型和外感型瘄疹的不同,而看到症狀出現在皮膚上,就直接說毒在肌肉裡,卻沒有弄清楚病因。而且文章既然名為《瘄痘同源論》,卻又說痘毒藏在身體裡面,而瘄疹在皮膚肌肉之間,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更說痘毒從內往外發作,而瘄毒從外往裡傳,內外明顯不同,又怎麼能說同源呢?只有外感風溫引起的疹子,纔可以用從外向內傳來說。如果是胎毒引發的瘄疹,病根在腎臟,傳到心肺,所以一天發作一次或三次。

必潮發三日,而毒始盡出。蓋一日,則腎家毒盡;二日,則心家毒盡;三日,則肺家毒盡。而出於皮毛,結痂而消,神氣清爽。或未出透,而留毒於中,即有變證矣。其當午潮者,因毒由心經而出,心火旺於午也。或兼早晚潮者,緣人之衛氣,晝夜五十度周行於身。晝則行陽二十五度,夜則行陰二十五度。

白話文:

潮熱發作必須持續三天,毒素才能完全排出。因為第一天,腎臟的毒素會排出;第二天,心臟的毒素會排出;第三天,肺臟的毒素會排出。之後毒素會通過皮膚和毛髮排出,結痂並消失,精神氣爽。如果毒素沒有完全排出,仍然殘留在體內,就會出現變證。在正午發作潮熱的人,是因為毒素通過心經排出,心火在正午最旺盛。如果還伴有早晚發作潮熱,是因為人體的衛氣晝夜交替,每50個時辰運行於全身。白天運行陽經25個時辰,晚上運行陰經25個時辰。

自平旦日出,衛氣自陰出於太陽經之晴明穴,隨陽蹺脈而行於陽,則人目開而寤。至晚日入,衛氣從陰蹺脈而行於陰,則目瞑而寐,合乎天地陰陽升降也,瘄毒從心營出肺衛,故當衛氣出入陰陽,正營衛交會之際,而瘄毒因之發越也。若外感風溫,鬱於營衛而成疹,一出之後旋即消化,非如胎毒之瘄,必潮現三日始消也。

白話文:

從早到傍晚,人體的衛氣從陰分經由太陽經的晴明穴循行至陽分,這時人就會清醒睜眼。到了晚上,衛氣從陰蹺脈循行於陰分,人就會閉眼入睡。這符合天地間陰陽升降的規律。瘄毒由心營蔓延至肺衛,所以當衛氣出入陰陽之際,正是營衛交會之時,瘄毒也因此而發作。如果外感風溫之邪,鬱積在營衛之間而發出皮疹,一種皮疹出來後就會很快消失,不像胎毒的瘄,要經過三次潮熱後才會消退。

故疹之形色雖同,而現證不同。因其源頭有淺深內外之異,故又名瘄以別之,瘄毒始受,如果止在肌肉,不過經絡間病,則與外感風溫之疹何異,豈有三日潮現之理哉。

白話文:

雖然症狀的顏色和形狀相同,但表現出的證據卻不同。這是因為病情的根源有深淺和內外的區別,所以又稱之為「瘄」以示區分。在瘄毒剛發作時,如果只停留在肌肉上,只是經絡之間的疾病,那跟外感風熱引起的疹子有什麼不同呢?怎麼會有三日發作一次的情況呢?

蓋瘄毒受於成胎之後,兒在胎時,呼吸之息在臍中,即道家所謂心息相依,名為胎息是也。息在臍中,其氣之闔闢,不由口鼻,惟一縷臍帶,通於母之子宮,與母呼吸相貫。故母氣和,則胎安;母氣病,則胎動不安。若父母不能節欲,欲火既熾,即由臍帶中,隨兒闔闢之息而入焉。

白話文:

一般認為,瘄毒(一種病症)是成胎後受到的。孩子在母體時,呼吸的氣息在臍帶中,就像道家所說的「心息相依」,這稱為「胎息」。胎息在臍帶中,呼吸的開合不由口鼻控制,只有一條臍帶,連接著母親的子宮,與母親的呼吸相通。因此,母親氣息順暢,胎兒就安穩;母親氣息異常,胎兒就會躁動不安。如果父母不能節制慾望,慾望之火旺盛,就會通過臍帶,隨著孩子的呼吸進入胎兒體內。

吸由於腎,腎主閉藏,故毒蘊腎臟。及其發也,自腎傳心,何也。為因腎藏相火,心為君火,二火本來貫通。或遇天地陽氣發泄,觸動人身君相之火,其毒引發,而傳於心。但心為君主,而藏神明。凡邪之來,心之包絡受之。昔人謂包絡為心之宮城,《內經》名為膻中。包絡受邪,流於血脈,以心主血脈也。

白話文:

呼吸是由腎臟控制的,而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閉藏,因此毒素會積聚在腎臟中。當毒素爆發時,會從腎臟傳遞到心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腎臟儲藏著命火,心臟則儲藏著君火,這兩種火本來就是相通的。當天地陽氣旺盛時,會觸發人體的命火和君火,進而引動毒素,並傳遞到心臟。然而,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掌管著精神意識。當外邪入侵時,會首先被心臟的外圍組織(包絡)所接受。《內經》將心臟的包絡稱為「膻中」。包絡受到外邪侵犯,毒素會隨著血液流動到身體各處,因為心臟掌管著血液循環。

包絡經脈,出手中指。故瘄之欲出,手中指尖必冷,因毒郁經脈故也。如謂毒由肌肉而發,肌肉屬脾胃,與包絡無涉,豈有指尖發冷之驗乎。心主營,肺主衛,毒從營出衛,故傳於肺,而出皮毛。皮毛,肺之合也。故必咳嗽喉痛,皆為肺證,此瘄毒蘊受傳化一定之理也。其謂疹出於腑,以及毒在皮毛肌肉者,或可論外感風溫之邪。

若胎毒之瘄,其源發於腎也。

白話文:

包絡經脈連通到手指中指。因此,麻疹即將發作時,手中指尖必定冰冷,這是因為毒氣堵塞經脈所致。如果說毒氣是由肌肉發出,肌肉屬脾胃,與包絡無關,怎麼會有指尖發冷的症狀呢?心主血脈,肺主保護,毒氣從血脈流出,進入保護系統,所以傳染到肺,並發作於皮膚和汗毛。皮膚和汗毛是肺的表徵。所以一定會咳嗽咽喉痛,這些都是肺部疾病的證據。麻疹毒氣蘊藏、接受、傳化的道理是確定的。而有人認為疹出於腑,或是毒在皮毛肌肉,或許可以討論外感風邪的邪氣。

或曰,子言瘄毒非肌肉間病。肌肉屬脾胃,與包絡無涉,則無指尖發冷之驗。然每有瘄夾斑者、兼瀉痢者,又有瘄後則牙疳者、目疾者。其斑與瀉痢牙疳,皆腸胃病,目疾屬肝病,此何也?

白話文:

有人說,你說的瘄毒不是肌肉間的疾病,肌肉屬於脾胃,與包絡膜無關,所以不會有指尖發冷的現象。

然而,經常有瘄毒合併出斑點的患者,同時還會伴隨腹瀉;也有瘄毒後出現牙齦腫痛、眼睛疾病的患者。其中,斑點和腹瀉、牙齦腫痛都是腸胃疾病,眼睛疾病則是肝病,這是為什麼?

答曰,子何固哉。餘論瘄毒蘊受傳化,一定之理,則自腎而傳心肺。若其毒氣蔓延各臟腑,而有兼證變證,何能數計而逆料。如火之延燒,水之氾濫何異。人身臟腑經脈,本來貫通,並非隔絕,邪氣流傳,豈有定處。若見其流,不知其源,則茫然無緒,紛爭不決,而治亦不得其法矣。

白話文:

大夫回答說,你怎麼如此固執呢?我認為瘄毒是逐漸傳播而演化的,依循既定的規律,會從腎臟傳播到心臟和肺臟。假設毒氣蔓延到各個臟腑,產生併發症和變異,怎麼能逐一計算並預測呢?猶如火勢蔓延或洪水氾濫,無法確切預料。人體的臟腑和經脈本來是相通的,並非隔絕,邪氣流動時,難道有固定的去處嗎?如果你只看到毒氣流動的跡象,卻不知道其源頭,那麼就會茫然失措,眾說紛紜,無法確定治療方法。

況胎毒由君相二火引發,相火寄於肝膽,則肝膽豈能清寧無累。而肝脈挾胃貫膈,入肺循喉嚨之後,則毒氣順路到胃,亦常事也。且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藥之入胃,能治五臟六腑之邪,皆能傳胃。如傷寒之邪歸於胃,則不復傳,若水之歸海,理可見矣。是故瘄之兼證變證,雖各不同,要皆傳化之流派。

若見胃證,而即謂毒出於胃,是見標而不知本,據流以為源也。烏乎可哉。

白話文:

胎毒是因為君火和相火的引發,相火寄宿在肝膽,因此肝膽怎麼可能清淨無礙呢?而且,肝經挾持胃經貫穿橫膈,進入肺部後沿著喉嚨,所以毒氣順著經絡到達胃部,也是常有的事。況且胃是五臟六腑的海洋,藥物進入胃後,可以治療五臟六腑的病邪,都可以在胃部傳變。比如說,傷寒的病邪會歸於胃部,然後就不會再傳變,就像水歸大海一樣,道理顯而易見。因此,胎毒的併發症和變證,雖然各種各樣,但總歸都是傳變的流派。

大凡治病,必先明其邪之源流,而後審證施治,方能盡善。瘄疹有外感胎毒之異,自古未曾詳辨,無怪世俗多謬誤。胎毒止發一次,其有復出者,必系外感鬱熱而成。然有胎毒未發,而先由外感出疹者,總當辨其形證。外感必先外熱,初起口不渴;胎毒熱從內發,先口渴,而後身熱。

白話文:

在治療疾病時,必須先找出病邪的根源,然後根據症狀進行治療,才能做到完善。瘄疹(一種皮膚病)有外感和胎毒之分,自古以來沒有詳盡的區分,難怪世俗中有許多誤解。胎毒只會發作一次,如果再次發作,一定是受到外感風邪鬱熱所致。但是,在胎毒未發作之前,如果先由外感導致出疹,就需要根據具體的表現來進行判斷。外感必定先有外熱,初期不會口渴;胎毒的熱是由內而發,先口渴,然後身體發熱。

外感疏解透發,旋即消散;胎毒雖用疏解,必潮現三日始消,以其源遠則流長也。後篇《治疹論》,詳敘世俗誤治之弊,誠為慈幼之寶籙也。學者,可不究心而熟玩之。

白話文:

外部感染疏散通暢,會迅速消散;胎毒雖然也用疏散的方法治療,但也必會在三天才消散,因為來源較深,所以傳遞較長。後面《治疹論》這一篇,詳細說明世俗誤治疹子的弊端,確實是慈愛幼兒的寶貴祕笈。學醫的人,豈能不仔細研究、熟讀運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