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5)

1. 附治案

余雖略知痘證理法,而少閱歷,不敢輕為人治。適有至交聞樸堂,年五十餘。無親昆弟,止一子,甫二齡,於丁亥季春出痘。時值寒水客氣,多雨少和。聞其發熱三日而見苗,見苗即身涼。余謂順證無慮,故不視之。經醫者用藥,服五六日,忽言證危難治,於是驚惶,邀余觀之。

白話文:

雖然我對痘症的理論和方法稍微瞭解一些,但閱歷不足,不敢輕易替人醫治。恰好有位非常親密的朋友聞樸堂,年齡五十多歲,沒有親兄弟,只有一個兒子,才兩歲,在丁亥年的春天長了痘。當時正值寒氣入侵、多雨少晴的天氣。聽說他兒子發燒三天後長出了痘疹,長出痘疹後體溫就涼了下來。我認為是順利的痘證,無須擔憂,所以沒有去看望他。經過那位大夫治療,服用藥物五六天後,他突然說病情危急,難以治療,於是驚慌失措,請我前去診治。

其痘雖多,尚分顆粒;惟因稟弱,面白氣虛;痘出脾臟,故形平扁。脾為太陰濕土,陽氣不振,脾臟痘毒,必由胃達肺。故宜疏利肺胃之氣,毒始透發。醫以涼血攻毒,入心肝經藥治之,餘毒壅胃,遂致咬牙,痘頂塌陷,而見壞象。余用參耆保元湯,加芎、歸、厚朴山楂等扶氣疏毒。

白話文:

雖然痘瘡很多,但還是能看到顆粒;只是因為體質虛弱,面色蒼白,氣血不足;痘瘡來自脾臟,所以形狀平扁。脾屬太陰濕土,陽氣不足,脾臟生有痘毒,必定經由胃部到達肺部。因此應該疏通肺胃之氣,毒氣才會透發出來。醫生用清涼補血的藥物治療心肝經絡的毒氣,但殘留的毒氣堵塞胃部,導致咬牙切齒,痘頂塌陷,出現壞疽的徵兆。我使用參耆保元湯,再加入川芎、當歸、厚朴、山楂等藥材來扶正氣,疏通毒氣。

煎熟未進,適有關切之人,言余方不合痘科成法,斷不宜服。囑令仍服前醫涼藥,並有蜂房等毒物壞胃者。於是更形委頓,粥食少進,咬牙尤甚,自分無救。余知之不忍袖手,又走觀之。乃謂吾友曰,余非痘科,無怪人不之信,但云吾方不合痘科成法,豈涼血攻毒,為治痘一定之法耶。果爾,則止須刻印是方,痘家自治可矣,古人設立諸法,皆為無用。

白話文:

湯藥煎好還沒來得及喝,恰好有位關心我的人來,說我開的處方纔不合治療痘症的傳統做法,絕對不能服用。他囑咐我繼續服用前一個醫生的涼性藥,並說有蜂巢之類有毒的東西傷了胃。於是我病情更加嚴重,幾乎吃不下粥了,牙疼更劇烈,我認為自己沒救了。我知道後於心不忍,於是又去看望他。便對我朋友說,我不是痘科大夫,別人不相信我並不奇怪,但說我的處方纔不合治療痘症的傳統做法,豈是涼血攻毒纔是治療痘症的一定方法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隻要把這個方子刻印出來,痘症患者自己就能治癒,古人所定的各種治療方法都是無用的了。

即示以痘科書所載各方,吾友始能釋疑,余遂勉為救治。因其咬牙特甚,毒氣壅胃,乃以余之前方,去川芎,加升麻葛根牛蒡、紫蘇、杏仁,開提肺胃壅毒。一日連進兩劑,服後,吐出痰涎甚多,吐中有升發之意。故次日咬牙減少,痘形略起,惟色白無光彩,大便溏而醬色,日三四遍。

白話文:

展示痘科醫書記載的各種藥方,讓朋友解開疑惑,於是我勉強為他治療。由於他的牙痛特別嚴重,毒氣壅塞胃部,我便沿用我之前的藥方,去除川芎,加入升麻、葛根、牛蒡、紫蘇、杏仁,疏通肺胃壅塞的毒氣。一天連續服用兩劑,服用後,吐出大量的痰液,吐出的東西有向上升發的跡象。所以第二天牙痛減輕,痘疹略微隆起,但顏色蒼白無光澤,大便溏瀉且呈醬色,一天三四次。

此脾胃虛寒,急防毒陷。遂用參耆、山藥丁香肉桂當歸、厚朴、角刺等,又連進兩劑。次日咬牙已除,飲食亦進,痘形漸起,漿甚清稀。即於前方加附子、枸杞、鹿角膠,扶陽助漿。次日諸證較好,即去桂附,仍用丁香,加桂枝和絡。次日頭面漸回,腿腹各處,漿脹甚粗。

白話文:

這個人脾胃虛寒,要緊急防範毒邪侵入。於是用了人參、黃耆、山藥、丁香、肉桂、當歸、厚朴、角刺等藥材,又連續吃了兩劑。第二天,牙痛已經消除,飲食也進去了,痘痘逐漸長出來,痘漿很清淡。於是,在原有的藥方中加入附子、枸杞、鹿角膠,扶助陽氣,幫助痘漿生成。第二天,各個症狀都有好轉,於是就去掉了桂枝和附子,仍然使用丁香,並加入桂枝來調和血脈。第三天,頭面部的痘痘逐漸恢復,腿部和腹部周圍,痘漿脹得很大。

又去桂枝,加朮以收漿。又調理數日,痂落漸愈。

夫痘毒之出,全賴元氣鼓運,而人稟質,有陰陽強弱不同,故痘有虛實寒熱之異。昔人論治之法,溫涼補瀉皆備。豈可以涼血攻毒,走心肝經藥,為治痘定法乎。乃不知此,反謂余方不合成法。出痘家,多信不能辨,則受枉者多矣,良可慨也。心肝兩臟痘,為有餘之證,不藥亦可愈。

白話文:

痘疹毒素的排出,完全依賴元氣的運行。而人的體質,有陰陽虛實強弱的不同,因此痘疹有虛實寒熱之分。以前的人治療痘疹の方法,溫熱、寒涼、補益、瀉下的藥物都有。難道可以認為用涼血攻毒、運行於心肝經脈的藥物,就是治療痘疹的定律嗎?可是就有人不懂這個道理,反而指責我的藥方不合適。長痘疹的人家,大多數相信這些人,不能辨別真偽,因此受冤枉的人很多,真是令人感嘆啊。長在心肝兩臟的痘疹,是屬於有餘的證候,即使不用藥,也能痊癒。

脾肺兩臟痘,為不足之證,必助氣疏毒。若以治有餘之藥,治不足之證,初起本順,反變為險矣。然用補之道,原有權衡,非可混施。痘既出齊,毒勢向外者多。若元氣怯弱,餘毒不能外出,數日後,元氣不支,則外毒反從內入而死。故出齊時急須辨之,如色紫赤,或乾枯者,此火毒閉結,須清火活血,兼利其氣。

白話文:

脾肺兩臟長痘,是氣血不足的徵兆,必須協助運氣、疏通毒素。如果用治療氣血旺盛的藥物來治療氣血不足的病情,剛開始可能會有好轉,但最後反而會惡化。

使用補氣之道,需要衡量情況,不能盲目使用。當痘痘長齊後,毒素通常會向外排出。如果元氣虛弱,餘毒無法排出,幾天後,元氣枯竭,外毒反而會從內部侵入而導致死亡。因此,痘痘長齊後必須仔細辨別,如果顏色紫紅或乾枯,表示火毒閉結,需要清火活血,並疏通氣血。

大便燥結,必用生地大黃等藥。若痘色淡紅,或白,其頂平塌,或陷者,此陽氣大虛,急須甘溫助氣,兼活血利氣。氣血活而元氣壯,毒自外出化漿。但其進退之機甚速,治之必預審而預為之地。若遲誤一二日,即不能挽回。即如是證,已現壞象,及余治之,又惑於旁言,遲誤一日有餘,危險極矣。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不通,一定要用生地、大黃等藥物來治療。如果痘痘的顏色淡紅或發白,痘痘的頂部平坦、凹陷,說明身體陽氣非常虛弱,需要緊急使用溫熱滋補的藥物來幫助陽氣,同時也要活血化瘀。氣血一旦活躍起來,元氣就會壯盛,毒素就會自行排出體外。但是,毒素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非常快速,治療時必須提前判斷病情,並做好應對準備。如果耽誤了一兩天,就可能無法挽回。就像這個病例一樣,已經出現了壞的症狀,等我看診的時候,病人又被別人的話誤導,耽誤了一天多時間,情況非常危急。

余故一日連進藥兩劑,不使有間,急如追逃,始能獲痊。蓋為萬一之幸,不可為訓。且以桂附丁香治痘,聞者莫不驚異。設或不能挽救,則必眾口同聲,謂余藥之非,斷不能辨白者也。嗚呼!醫為仁術,原以救人為心,但術不精,或反害人。此當反求諸己,所謂盡己之為忠也。

白話文:

因此,我一天連續服用兩帖藥,不間斷,像追趕逃犯一樣急切,才能痊癒。這算是萬幸,不能作為常規。而且用桂附丁香來治療痘痘,聽說的人都會感到驚訝。如果不能挽回病情,那肯定會眾口一辭,說我的藥不對,我根本無法辯解。唉!醫術是仁慈之術,本應以救人為宗旨,但技術不精,反而會害人。這時應該反省自己,做到盡力而為,纔是真正的忠誠。

若外來譭譽,只可聽之。冥冥中必有神明之鑑,斷不可因譭譽,而沮救人之心。明理君子,或不以余言為河漢也。故特記之,以為輕忽人命,及多言害事者戒也。

白話文:

另外,我去看了巷子裡的凌家,一個五歲的孩子出痘,服藥後處理不當,出痘時沒有得到足夠的調理而急於收斂,導致孩子煩躁不安,胃口差,大便稀溏。我觀察痘疹的形狀,屬於脾胃虛弱,痘疹顏色灰暗凹陷。這是因為過度服用涼藥,殘留的藥毒在體內,導致脾陽虛弱,大便泄瀉,本來很難治療。我勉勵使用人參、丁香、升麻、葛根,升陽解表;牛蒡、厚朴,清胃解毒。連續服用了兩劑後,第二天大便仍然未解,但口渴減輕,也有食慾了,只是咳嗽很多。

又有觀巷凌宅,五歲一童出痘,服藥失宜,灌漿未足而遽回,煩渴不安,胃不納食,便溏不固。余視痘形,本屬脾臟,色灰塌陷。此因過服涼藥,餘毒內留,脾陽下泄,本為難治。勉用人參,丁香、升麻、葛根,升陽解肌;牛蒡、厚朴,清胃疏毒。連進兩服,次日大便不解,渴減思食,惟咳嗽甚多。

此毒由胃達肺,遂於前方去丁香,加貝母、銀花又服兩劑。次日口不渴而食加,惟仍咳嗽,牙齦腐且臭。此肺胃之毒,壅於經絡,肺為嬌臟,毒最難出,仍用人參、升葛、牛蒡、貝母,加麻黃、生石膏。兩服後,牙齦漸好,咳亦輕減。乃減麻黃石膏,仍加銀花。繼又清養肺胃,調理旬余而安。

白話文:

這種毒由胃部蔓延到肺部,因此在之前的處方中去除了丁香,增加了貝母和銀花,又服用了兩劑藥。第二天,口不渴了,進食量增加,但仍然咳嗽,牙齦腐爛且發臭。這是肺胃之毒,淤積在經絡中,肺部是嬌弱的臟器,毒素最難排出。仍然使用人參、升葛、牛蒡、貝母,再加麻黃和生石膏。服用了兩劑後,牙齦逐漸恢復,咳嗽也減輕了。於是減少了麻黃和石膏的用量,仍然加了銀花。接著又清理滋養肺胃,調養了十幾天後才恢復健康。

夫脾為太陰濕土,性喜香燥。陽既下泄,雖用人參升麻,若不佐以丁香,其毒不能升發;不用術者,恐其滯也。既而便固食進,則元氣克振,毒出於經。肺位最高,其竅壅塞,故咳嗽難愈。非麻黃石膏,不能開竅逐毒。又恐中氣怯弱,則毒留難出,故仍用人參也。是證若再遲一二日,則元氣敗而毒陷深,即不能投人參丁香等藥,則死矣。

白話文:

脾臟是濕冷的土性,喜歡香氣和乾燥。當陽氣下泄時,即使使用人參和升麻,如果沒有搭配丁香,毒氣就無法上升發散;不使用瀉藥,則擔心毒氣滯留。如果大便恢復正常,食慾好轉,表示元氣得到恢復,毒氣排出經絡。

肺位於最高處,其竅穴容易壅塞,因此咳嗽難以癒合。必須使用麻黃和石膏,才能打開竅穴,驅除毒氣。但又擔心中氣虛弱,毒氣難以排出,所以仍然會使用人參。

如果這個症狀再拖一兩天,元氣敗壞,毒氣深入,就不能再服用人參、丁香等藥物,就會導致死亡。

以上兩案,同為脾臟痘證,一用桂附挽回,一用麻黃石膏收功。以其稟氣,各有不同,痘之時日,遲早亦異,審宜施治,應變無方。學者,即可悟其理之所在,庶不至固執數首死方,以為治痘定法也。

白話文:

上面兩個案例,都是脾臟生痘的證狀,一個用溫補的桂枝附子湯搶救,一個用清熱解毒的麻黃石膏湯治療成功。這是因為他們的體質不同,生痘的時間早晚也不同,必須根據情況來治療,應變能力要無限。學醫的人,可以從中領悟到道理,就不會拘泥於幾張固定的方子,以為這是治療痘瘡的固定方法。

或問,子所治者,何無他臟之痘,而皆脾臟痘耶?

答曰,余非痘科,知者既少,且心肝兩臟痘,皆有餘之證,可用涼瀉,正合時醫手法,自可收功。惟其不識脾肺證治,以致敗壞,回覆不治,或有知余者,始來求治,其不知及知而不信者眾矣,故臨證少也。脾肺臟痘,屬不足,本為難治。自古方書,但論其形狀之惡,未將各臟陰陽五行至理講明,而治法不得其要。

白話文:

他說,我不是痘科的專家,這方面知道的少,而且心肝兩臟得痘,都是屬於餘證,可用涼瀉的手法,正好符合時下的醫法,自然可以收到功效。只是他們不認識脾肺證的治療方法,導致病情惡化,救治無效,或者有的知道我,才來求治,但不知道或知道而不相信的人很多,所以臨證的機會很少。脾肺臟痘,屬於不足,原本就難以治療。自古以來的醫書,只論述形狀的惡劣,沒有將各臟陰陽五行至理講清楚,因此治療方法不得其要。

故後學更屬茫然,惟習涼血解毒通套之法,統治諸證。證不合法,即回覆不治也。心肝臟痘本易治,苟能治其難,則易者可無論矣。

白話文:

因此,後學者更是不知所措,只能按部就班地使用涼血解毒的一般方法,來治療各種症狀。如果症狀與方法不符,那就回絕不肯醫治。心肝疾病引起的痘瘡本就容易治療,如果能治好嚴重的,那麼容易的就不必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