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門棒喝》~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治痘論
治痘之要,全在辨毒氣之重輕,元氣之強弱,而權衡補瀉,必使毒氣盡出於外,元氣始能獲全。倘辨別不真,漫言溫涼補瀉。或云七日前必涼解,七日後必溫補,斯如刻舟求劍,失之遠矣。蓋必計日以察其證,非按日而定治法也。如發熱三日而見苗,見苗三日而起脹之類,或未及期而出而脹,或過期而不出不脹,則必計日而審其所因。
白話文:
治療痘痘的關鍵,全在辨別毒氣的輕重,元氣的強弱,然後採取相應的補瀉措施,必須讓毒氣全部排出體外,元氣才能得以保全。如果辨別不準確,隨便說是溫補還是涼解。或者說七天前一定要涼解,七天後一定要溫補,這就像刻舟求劍一樣,完全錯誤。
實際上,一定要根據症狀來確定治療方法,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日期。比如發熱三天後出現痘苗,痘苗出現三天後出現腫脹之類的情況,或者未到時間就出現腫脹,或者過了時間都不出現,都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仔細判斷。
或因毒盛,或因正虛,或內有積滯,或外邪閉遏,隨證而治,豈可拘七日前涼解,七日後溫補之說哉。若出脹行漿皆循次序,是為順證,原可不藥,而無溫涼補瀉之可議也。自古論治痘者,或主涼瀉,或主溫補。雖各有見解,而皆一隅之說,未協至理。其主涼瀉者,泥於《內經》諸痛癢瘡,屬心火之言。
白話文:
痘疹的治療方法應視病情而定,有可能是由於毒性太強、正氣虛弱、內部積滯或外邪阻遏造成的。治療時應隨證而治,不能拘泥於「發病前七天用涼藥解毒,七天後用溫藥補益」的說法。如果出疹、出漿等症狀都按部就班地出現,那就屬於順證,原本不需要用藥,也不需要考慮溫涼補瀉。歷來對痘疹的治療,有人主張用涼瀉法,有人主張用溫補法。雖然各方都有自己的見解,但都只看到問題的一部分,並不完全符合全面而合理的原則。那些主張用涼瀉法的人,過於拘泥於《內經》中「諸痛癢瘡,屬心火」的說法。
而瘡瘍之毒,發於後天氣血,初起可散可消,否則使潰,而膿盡方愈。痘毒發於先天混元,不能消散,不可使潰。與諸瘡病源不同,治法迥異,豈可專以涼瀉為主乎。其主溫補者,知痘毒賴元氣運化,始能外出而成功,故戒涼瀉,恐傷元氣也。然虛證為宜,倘毒盛火炎,豈可概主溫補乎。
白話文:
中醫認為,瘡瘍的毒素是由後天氣血生成的。初期時,這些毒素是可以消散或化解的,如果治療不當讓它潰爛,就要等到膿液排盡才會痊癒。痘瘡的毒素是由先天的本元混元生成的,不能消散,也不能使其潰爛。痘瘡與其他瘡病的病源不同,治療方法也完全不同。怎麼能只用涼性瀉下的藥物為主呢?主張用溫補藥物治療的人知道,痘瘡的毒素要依靠人體的元氣運化才能排出體外,所以反對用涼性瀉下的藥物,以免損傷元氣。但是,如果患者身體虛弱,那麼用溫補藥物就合適了。如果毒盛火旺,怎麼能一概用溫補藥物治療呢?
以故皆為一隅之說耳。至翁仲仁《金鏡錄》,論虛實補瀉之道,辨析精詳,理當法備,實為治痘準繩。又有聶氏《活幼心法》,朱氏《定論》,翟氏《秘要》。更多闡發其微,似無遺蘊。業痘科者,莫不知仲仁等書而遵守之。然余猶見世俗治痘,而於虛實補瀉之道,常多失宜而致害,雖由學識不精,竊嘗深究其故。
白話文:
因此,上面提及的都是片面的說法。到了翁仲仁的《金鏡錄》,論述了虛實補瀉的方法,辨析精細詳盡,道理完備,實際上是治療痘痘的準則。還有聶氏的《活幼心法》,朱氏的《定論》,翟氏的《祕要》,更加詳細地闡述了其中的奧妙,似乎沒有遺漏什麼。從事痘科的人,沒有不知道仲仁等人的著作並遵從的。然而,我還是看到世人治療痘痘時,在虛實補瀉的方法上常常失宜而導致危害,雖然是因為學識不精,但我也曾深入探究其原因。
為因諸論之辨虛實吉凶,惟視痘之形色為憑,而參以他證。詳形色而略證狀,而又散漫錯綜,無綱領統攝,學者不得其緒,辨別未明也。夫痘之形色,有諸中者,必見諸外,原屬至理不移。但後學專習痘科,不究方脈之理,而他證之虛實,未能甚明,但憑痘之形色。形色狀象既多,而理尤微妙,眼力不到,常多疑誤,虛實倒施矣。
白話文:
由於各種醫學理論對虛實吉凶的爭論,都以痘疹的形狀和顏色作為依據,並參考其他症狀。但這些理論只詳述形色,略述症狀,而且內容散漫混雜,缺乏綱領統攝,學習者難以理清頭緒,辨別不明確。痘疹的形狀和顏色,反映著內在的變化,這是不可動搖的道理。但是後學者只專注於痘疹學,不探究整體脈理的變化,對於其他症狀的虛實也不甚明瞭,僅憑痘疹的形狀和顏色來判斷。痘疹的形狀和顏色變化繁多,其中的道理更是微妙,如果不仔細觀察,常常會產生疑問和錯誤,導致虛實判斷失誤。
即如灰白塌陷,諸論皆言虛寒,而《痘科正宗》,言其毒滯,而用大黃得效,極詆古人用補之非。諸如此類,冰炭相反,後學何所適從。其餘疑似者猶多,專恃看法,豈能無誤。若《正宗》一書,雖多妄誕,不足為憑,然既言之鑿鑿,亦非全然無因。灰白之屬虛寒者固多,或因毒滯,而血不流通。
白話文:
比方臉色灰白而凹陷的,各種醫家論著都說是體質虛寒所致。但《痘科正宗》一書,卻認為是毒素積滯,而用大黃治療有效,極力指責古人用補藥的錯誤。諸如此類,治療方法截然相反,後學者不知該如何取捨。其餘類似的疑惑還有很多,如果只依賴望聞問切來診斷,豈能沒有差錯。雖然《正宗》一書有很多荒謬之處,不足以作為依據,但它所說的也不完全沒有道理。臉色灰白等虛寒的症狀固然很多,但也有可能是毒素積滯、氣血不通所致。
痘形色白,可用攻瀉者,要必另有實證可據,若不明他證之虛實,而但以形色為憑,必致毫釐千里之謬,其害何可勝道哉。是以論治痘者,必須窮源清流,舉其綱領,以立法度。庶後學有規矩可循,無歧惑之害。若仲聖之論傷寒也,分列六經;河間之論溫熱也,辨別三焦。則論證立法,有所統攝,使人因流知源,各有端緒。
白話文:
如果痘痘呈白色,可以採用攻擊性的治療方法。然而,必須有其他證據支持這種治療,而不是僅憑痘痘的形狀和顏色。如果不瞭解其他證據的虛實,而只依賴形狀和顏色,必定會產生極大的誤差,其危害不可言喻。因此,在治療痘痘時,必須追根溯源,找出關鍵,制定治療原則。這樣,後學者才會有章法可循,避免誤入歧途。就像仲景論述傷寒一樣,將其分為六經。河間子論述溫熱,區分三焦。這些治療依據都是有系統、有規律的,讓人可以從表象瞭解根源,各有所依。
竊意痘證,宜分隸五臟,如《傷寒論》等立法,則條貫縷析,辨別易明。雖古來所稱心經痘、脾經痘之類,既不詳晰明其義理,而「經」之一字實為未妥。蓋痘出臟腑,而至皮毛,上頭下足,無處不遍。若以經稱,則手足三陰,不上頭面,其理豈能該攝。若五臟者,腎主骨,肝主筋,心主血脈,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則經絡三焦皆統該於中,故痘證必當稱臟,不應稱經也。
白話文:
我認為痘瘡證候應該分別屬於五臟,像《傷寒論》等著作那樣分類,條理分明,辨別容易。雖然古代有所謂心經痘、脾經痘之類的說法,但是既沒有詳細解釋其道理,而且「經」這個字也不太恰當。因為痘瘡是由臟腑發出,到達皮毛,從頭到腳,無處不在。如果以經絡來說,手足三陰經不上達頭面,怎麼能涵蓋痘瘡呢?至於五臟,腎主骨,肝主筋,心主血脈,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而經絡三焦都統屬於五臟,所以痘瘡證候必定應該以臟腑來稱呼,不應該以經絡來稱呼。
緣痘毒發於先天混元,而流於後天陰陽氣血之中。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故毒自左而升者,由肝而之心;由右而升者,從脾而達肺。毒氣既升,烘然發熱。發熱者,由元陽鼓舞,驅毒而出。毒氣周歷五臟,以尋出路。有一臟之氣稍弛,毒即由一臟而出;有兩臟之氣稍弛,毒由兩臟而出。
白話文:
痘毒的發作源於人體先天構成的混元氣,並在後天運行於陰陽氣血之中。左右指的就是陰陽氣血運行的道路。因此,毒氣從左側升起會經過肝到達心臟;從右側升起會從脾臟到達肺部。當毒氣升起後,就會讓人體發熱。發熱是因為元陽推動鼓舞,將毒氣驅逐出來。毒氣會在五臟六腑中運行,尋找出口。如果有一臟的氣血稍有虛弱,毒氣就會從這一臟出去;如果有兩臟的氣血稍有虛弱,毒氣就會從兩臟出去。
痘毒如賊,元陽如主人,自內逐賊而外出。五臟如五門,有一門不固,賊從一門而出;兩門不固,即從兩門而出。故痘之形證,有一臟者,有兼臟者,不能一定。即此可知其毒氣之重輕,元氣之強弱也。故元陽旺者,蒸蒸發熱而精神不疲,臟氣堅固,必待三日,而毒始外現,循序起發,為順為吉。若元氣不勝毒氣者,一經發熱,毒即一擁而出,此五臟不固,如門禁失守,賊勢眾盛也。
白話文:
痘毒就像小偷,而元陽是屋內主人,從內部把小偷趕出來。五臟就像五扇門,如果有一扇門不牢固,小偷就會從那扇門逃跑;兩扇門不牢固,就從兩扇門逃跑。因此,痘疹的症狀,有的只涉及一個臟腑,有的涉及多個臟腑,無法確定。從這裡可以看出痘毒的輕重和元氣的強弱。所以,如果元陽旺盛,就會發熱蒸騰,精神不疲憊,臟氣堅固,痘毒必定經過三天才會發出來,依次生長,這是順利的吉兆。如果元氣無法勝過痘毒,發熱之後痘毒就會一股腦兒湧出來,這說明五臟不牢固,就像門禁沒有守好,賊勢猖獗。
又如發熱輕微,而痘出不快,精神委頓者,此非毒輕,乃元陽不振,毒不外出,如主弱而賊欲內攻也。皆為險為凶。良以五臟具五行之性,有陰陽強弱之殊。故審其痘出何臟,即其臟之陰陽強弱,而證之虛實已分,再參其外形之善惡,而順險逆瞭然矣。
白話文:
例如,出痘發燒輕微,但痘疹出得很慢,精神萎靡不振的,這並不是毒性弱,而是體內陽氣不振,導致毒性不能發散到體表,就像身體虛弱時邪氣想要入侵一樣。這都是很危險的。這是因為五臟俱備五行的屬性,陰陽強弱也各不相同。所以通過觀察痘疹出在何臟,就能得知該臟的陰陽強弱,從而分辨是虛證還是實證。再結合痘疹的外形特徵,就能清楚地判斷病情是順還是逆。
假如毒歷五臟,其肝臟之氣稍弛,痘由肝臟而出,肝主筋而附骨,故痘粒堅,而根深附骨。肝為風木,故一痘二三頂,象木之分枝。肝主驚,故發時必先驚惕。肝主疏泄,毒易宣發。風木與相火為體用,風火鼓激,其痘易長易漿。但肝藏血,毒與風火交熾,血受煎迫,須辛涼散風火以疏毒。甘寒辛潤,益血和血,自易收功。
白話文:
如果毒邪侵犯五臟,而肝臟之氣稍有鬆動,痘瘡就會從肝臟發出。肝臟主筋並附著骨頭,因此痘瘡會堅硬,且根深蒂固地附著在骨頭上。肝臟屬風木,所以痘瘡常是一痘兩三頂,形狀像樹木的枝枒。肝臟主驚,因此發病時一定先會驚恐。肝臟主疏泄,所以毒邪容易宣發。風木與相火相為表裡,風火相激,痘瘡容易生長並化膿。但是肝臟藏血,毒邪與風火交織,血液會受到煎熬,必須用辛涼之藥來散風火,疏通毒邪。甘寒辛潤之藥可以滋補和調和氣血,自然容易痊癒。
如痘出心臟,心為君火,火性炎上,故痘赤而尖圓。心主血脈,其根在血脈。心藏神明,毒氣初發,或多煩擾。然心為一身主宰,一身氣血供其所用,肝木相生相助,其毒易化易漿。或火盛毒盛,必清火解毒。此心肝二臟之痘,皆為順證也。
白話文:
如果痘痘生長在心臟部位,表示心臟產生過旺的火熱之氣,這種火熱之氣往上攻,所以痘痘發紅且尖圓。心臟主管全身的氣血運行,毒氣最初發作時,容易出現心煩浮躁的現象。然而,心臟是人體的主宰,全身的氣血都供它使用,且肝臟屬木,能生助心臟,因此痘痘的毒氣容易化解成膿液。如果火熱之氣太盛或毒氣太強,就必須清熱解毒。生長在心臟或肝臟的痘痘都屬於順證。
如痘出於脾,脾為太陰濕土,陽弱不振,發熱不甚,毒難宣發。脾位於腹,初起多腹痛。脾主肌肉,故痘粒大而頂平,中軟不堅,根在肉中,初現皮色不甚變,氣弱,則痘少光彩,或肌肉漫腫。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毒氣困之,飲食不進,精神倦怠。若嘔而不瀉,或有咳嗽喉痛,毒從胃陽發越,兼由肺臟而出,猶為吉象。
白話文:
如果痘瘡是由脾臟問題引起,那麼脾臟就像濕潤的陰土,陽氣不足,不能振動,發熱不嚴重,毒素難以宣洩。脾臟位於腹部,痘瘡一開始常常伴隨著腹痛。脾臟主宰肌肉,所以痘粒體積大,上面平坦,中間柔軟而不堅硬,根在肉中,剛出現時皮色變化不大。氣弱,痘瘡就會少光澤,或者肌肉變得鬆軟腫脹。脾胃是後天化生的來源,毒氣困擾著它們,導致食慾不振、精神萎靡。如果嘔吐不腹瀉,或者有咳嗽咽痛,毒素從胃陽發出,同時通過肺臟排出,這仍然是吉兆。
作瀉者,陽氣下泄,防毒內陷歸腎,痘塌色灰為凶,倘再誤用寒涼,必死。脾家之痘,始終以扶脾為主,利氣和血以導其毒。或毒盛火炎,腸胃積滯,毒壅難出者,暫通其腑,必當顧慮其臟。倘無積滯,而妄用苦寒攻瀉,則脾陽下泄,立變危殆矣。
白話文:
對於需要瀉下治療的患者,陽氣會向下降,要預防毒氣內陷歸於腎臟。痘疹塌陷、顏色灰暗是非常兇險的徵兆。如果再誤用寒涼藥物,必定會死亡。脾氣虛弱導致的痘疹,治療重點始終都是扶助脾氣,疏通氣血,引導毒氣排出。如果毒氣旺盛、火熱熾盛、腸胃有積滯,毒氣難以排出的情況下,可以暫時通利腸腑,但一定要考慮到脾臟的健康。如果沒有積滯,而盲目使用苦寒攻瀉的藥物,就會導致脾陽下降,立刻變成危重病症。
如痘出於肺,肺為華蓋,其位至高,權衡一身之氣。毒乘之,而失其權衡之柄,一身氣為之窒,故毒難化而難出。其出也,形扁色白,根浮於皮,中虛多空殼,初起必咳嗽喉痛。肺為辛金,性畏火而惡寒,故大涼大熱之藥皆忌。若見喉痛投寒藥,反閉其毒,重用辛溫以發之。
白話文:
如果痘痘出現在肺部,肺就像一個蓋子,位置最高,控制著全身的氣。毒素侵襲肺部,導致肺失去控制氣的機能,全身的氣被堵塞,所以毒素難以化解和排出。痘痘出現時,形狀扁平,顏色蒼白,根部浮在皮膚表面,中間空洞,剛開始時會伴有咳嗽和喉嚨痛。肺屬辛金,怕火而喜寒,所以大辛大熱的藥物都要忌用。如果看到喉嚨痛就使用寒藥,會反而封住毒素,應大量使用辛溫藥物來發散毒素。
肺臟少血,血少氣窒,故難成漿。須用甘溫,培土以生金;辛涼芳散,利肺以疏毒。必使內氣充而毒盡出。其聲清,喉不痛,飲食二便安調者,內無留毒,漿雖不足亦無妨。蓋血少不能作漿,而肺氣鼓舞於外,抬為空殼,雖無漿,而毒出皮毛矣。若內證未清,毒留難出,則多危殆,必助氣利氣,以托其毒。
故脾肺二臟之痘,皆為險證也。
白話文:
肺部血氣不足,導致氣血循環不暢,因此難以形成痰液。需要使用溫和甘甜的藥物來滋養肺腎以產生金氣;辛涼清散的藥物來疏通肺部,排出毒素。必須使體內正氣充足,毒素才能完全排出。如果呼吸聲音清晰,喉嚨不痛,飲食排泄正常,則說明體內沒有殘留毒素,即使痰液不足也不影響健康。因為血少不能產生痰液,但肺氣會鼓動身體外圍,形成一個空殼,即使沒有痰液,毒素也會排出體表。如果體內證狀未消,毒素仍滯留難以排出,則會很危險,必須幫助提升氣血,促進氣機流通,才能將毒素排出體外。
若痘出腎臟,腎屬水,在至陰之地而主骨,如坎卦之一陽在二陰中也。元陽弱而毒盛者,伏於腎而蘊骨間,不能升發。腎司閉藏,無宣毒之能。陽既不振,發熱亦微,精神委頓,腰痛如被杖,或便溺自遺,其身黑點,隱隱在肉內。此為逆證,難治。又若五臟不固,毒盛一擁而出,不分顆粒,元氣不勝毒氣,氣血不能周流,其毒團結不化。
白話文:
如果痘痘是由腎臟問題引起的,腎臟屬水,位於身體至陰之地,與骨骼相關,就像坎卦中的一陽藏在兩陰之中。當身體的陽氣虛弱而毒氣旺盛時,毒氣就會潛伏在腎臟和骨骼之間,無法排出。腎臟負責收斂藏納,沒有排毒的功能。陽氣不足,發熱症狀輕微,精神萎靡,腰部疼痛像被棍子打,或者大小便失禁,身體上出現黑色點狀物,隱約出現在肉中。這種情況屬於逆證,難以治療。
此外,如果五臟虛弱,毒氣強盛,就會一齊爆發,不分大小顆粒。陽氣抵不過毒氣,氣血無法運行流暢,毒氣聚集在一起無法化解。
如矇頭、托腮、鎖喉等類。諸惡象,自古皆稱逆證,昔人論之詳矣。如察其內證,尚有可治之道。辨其為何臟之痘,或兼數臟者,參合其理,而思善法以救之。如是而源流既清,分五臟為綱,列各證為目,條貫縷析,則虛實吉凶之辨,庶免岐混,似可為治痘之規矩尺度。未知然否,候明賢教正為幸。
白話文:
例如蒙頭、托腮、鎖喉等類,所有這些不佳徵兆,古來皆稱之為「逆證」,前人論述得很詳細。如果仔細觀察其內部徵兆,仍有可治癒的方法。辨別是由哪個內臟引起的天花,或是兼顧幾個內臟,參照其道理,並思考良方來救治。這樣一來,源頭就清楚了,將五臟分為綱領,將各個證狀列為重點,條理分明地分析,那麼虛實吉凶的辨別,就可以避免混淆,好像可以作為治療天花的準則。不知是否如此,希望賢達指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