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一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0)

1. 傷寒傳經論

又有張令韶《傷寒直解》云:傳經之義,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六氣以次遞傳,周而復始,一定不移。此經氣之傳,而非病邪之傳也。正氣之傳,自有定期;病邪之傳,不拘日數。不然,豈有一日太陽,則見頭痛發熱等證,至六日厥陰不已,七日復傳太陽,再見頭痛發熱之證乎。其門人魏子千問曰:傷寒六氣相傳,是正傳而非邪傳,固已。

不知無病之人,正亦相傳否?令韶答曰:無病之人,經氣由陰而陽,始於厥陰,終於太陽,周而復始,運行不息,莫知其然。病則由陽而陰,始於太陽,終於厥陰。一逆則病,再逆則甚,三逆則死。所以傷寒傳經,不過三傳而止,不能久逆也。其有過十八日不愈者,雖病而經不傳,不傳則勢緩矣。

予按此言病邪傳經,不拘日數,則是。但仍不辨七日復傳太陽之謬說。乃又別出臆見,言所傳者為經氣,而非病邪,此則舊障未破,又添新障矣。夫病邪之傳,因有脈證可見,故知其傳在某經。今云經氣之傳,又作何察識,而知其為經氣乎。且營衛之氣,一日五十度行於身,出自聖經,為一定之理,而病邪之傳,所現脈證,亦詳經論。故《素問》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至六日而厥陰受之。

以明由淺入深之層次也。仲景亦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又曰: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豈非皆言病邪之傳乎。不然其云受之者,何物耶?今言傳經者是正氣,而非病邪,不知本於何典。且正氣流行,如環無端,無跡可見,又如何知其為傳經耶?此一不解也。

況《素問》言六日邪至厥陰,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而死。故曰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原無七日復傳太陽之語。其論愈病,則有七日太陽病衰,頭痛稍愈等文。故曰:其愈皆十日以上也。今云無病之人,經氣始厥陰而終太陽,病則其氣始太陽而終厥陰,一逆病、二逆甚、三逆死,所以傷寒傳經,不過三傳而止,不能久逆,其過十八日不愈者,雖病而經不傳。按此既云傷寒傳經,不過三傳,又云十八日不愈,雖病而經不傳。

可見仍言病邪之傳,與前說自相矛盾矣。《素問》言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十日以上;今云一逆病、二逆甚、三逆死,是死在十八日也。何與經旨相反乎?此二不解也。

且言無病之人,經氣始於厥陰,終於太陽,周而復始,運行不息。夫厥陰極里,太陽極表,相去甚遠,經脈不接,何能周而復始乎?如一日始於厥陰,六日終於太陽,而七日復始厥陰,則其氣必越過陽明、少陽、太陰、少陰乎?若非越過四經,則須十一日,方能復始厥陰,是又不合六日六經之序矣。

若謂六日終於太陽,其氣不還,而七日厥陰另有始氣,則其氣有出無入矣,何能周而復始,運行不息乎?此三不解也。

白話文:

傷寒傳經論

張景岳在《傷寒直解》中說:經氣循行有一定的規律,一日走太陽經,二日走陽明經,依次類推,六氣循序傳遞,周而復始,絕不改變。這是指經氣的運行規律,而非病邪的傳播規律。正氣的運行有其固定的時間,而病邪的傳播則沒有固定的時間。否則,怎麼會有第一天太陽經受邪,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到第六天厥陰經邪氣未盡,第七天又回到太陽經,再次出現頭痛發熱呢?他的學生魏子千問道:傷寒六氣相傳,是正氣的傳遞而不是邪氣的傳播,這點明白了。但不知沒有生病的人,正氣是否也這樣循序傳遞?張景岳回答說:沒有生病的人,經氣從陰經到陽經運行,從厥陰經開始,到太陽經結束,周而復始,不停運行,其運行規律難以言喻。而生病則相反,從陽經到陰經,從太陽經開始,到厥陰經結束。一次逆轉就生病,二次逆轉病情加重,三次逆轉則會死亡。所以傷寒傳經,最多傳三經就停止了,不能長期逆轉。如果超過十八天還沒好,雖然是生病了,但經氣卻沒有傳播,不傳播則病情緩和。

我認為,病邪傳經的確沒有固定的時間,這一點是對的。但仍然不能解釋七日復傳太陽經這種錯誤說法。張景岳另立新說,認為傳遞的是經氣而非病邪,這並沒有解決舊問題,反而又增加了新的問題。病邪的傳播,由於有脈證可以觀察,所以知道它傳播到哪條經脈。現在說的是經氣的傳播,又如何觀察和辨別,知道它是經氣的傳播呢?而且營衛之氣,一天運行五十次,這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是確定的道理,而病邪的傳播,其表現出來的脈證,也詳見經書。所以《素問》說: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邪,到第六天厥陰經受邪,說明邪氣的傳播是循序漸進的。仲景也說: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邪。又說: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難道這些都不是說病邪的傳播嗎?如果不是說病邪的傳播,那麼所謂的「受邪」又是指什麼呢?現在說傳經的是正氣而不是病邪,不知道是根據哪一本典籍?而且正氣運行,如同環狀無始無終,沒有跡象可見,又如何知道它是傳經呢?這是第一個不解之處。

況且,《素問》說第六天邪氣到達厥陰經,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邪而死。所以說人死都發生在六七天內,根本就沒有說七天又傳到太陽經。其論述疾病痊癒的情況,有「七天太陽病衰,頭痛稍愈」等文字。所以說痊癒都在十天以上。現在說沒有生病的人,經氣從厥陰經開始,到太陽經結束;而生病的人,則經氣從太陽經開始,到厥陰經結束。一次逆轉就生病,二次逆轉病情加重,三次逆轉則死亡,所以傷寒傳經,最多傳三經就停止了,不能長期逆轉,如果超過十八天還沒好,雖然是生病了,但經氣卻沒有傳播。按此說法既說傷寒傳經不過三傳,又說十八天不愈,雖病而經不傳。

可見仍然是說病邪的傳播,與前說自相矛盾。《素問》說人死都發生在六七天內,痊癒都在十天以上;現在卻說一次逆轉就生病,二次逆轉病情加重,三次逆轉則死亡,也就是說死在十八天。這與經書的旨意相違背。這是第二個不解之處。

而且說沒有生病的人,經氣從厥陰經開始,到太陽經結束,周而復始,不停運行。厥陰經在裡,太陽經在表,相距很遠,經脈不相連接,怎麼能周而復始呢?如果第一天從厥陰經開始,第六天到太陽經結束,第七天又回到厥陰經,那麼經氣必然要經過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四經嗎?如果不是經過這四經,則必須十一天才能回到厥陰經,這又與六日六經的順序不符。

如果說第六天到太陽經結束,經氣不再運行,而第七天厥陰經另有新的經氣開始,那麼經氣就只有出去而沒有回來,怎麼能周而復始,不停運行呢?這是第三個不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