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論景岳書

是稿甫就,有同道者見之。才寓目,即勃然大怒曰:才學如景岳,前古罕有,後世無及者,誠醫門之柱石,子何人而敢妄議!有頃,余徐謂之曰:君少安無躁,試細閱終篇,如果余言為妄,不妨一一指駁。余最虛心,不敢自負,若承指示至理,必當終身師事於君。乃翻閱終篇,不發一語,逡巡而去。

白話文:

這篇文章剛寫完,有同行的朋友看了。他纔看了一下,就憤怒的說:景嶽的才學,古人罕見,後人也望其項背,是醫界的棟樑之才,你算什麼東西,竟然敢妄加評論!過了一會兒,我從容地對他說:請你冷靜一下,不要急躁,試著仔細看完整篇文章。如果我的話是胡言亂語,你可以逐一反駁。我一向虛心,不敢自傲,如果您能指教我至理,我一定終身拜您為師。於是那位朋友翻閱完整篇文章,一言不發,猶豫不決地走了。

倘蒙當世明賢,指余疵謬而教誨之,誠斯道之幸,不獨余之幸也。

竊觀景岳先生,才宏學博,平生著作數十萬言。如《傳忠錄》中,發明頗多,有功醫學。惜乎自矜博洽,少反約之功,率憑臆見,逞筆武斷,不覺毫釐千里之差。雖懷濟世之心,不免功過相半。跡其《醫易》《大寶論》等篇,皆似是而非之說,全書之病,實原於此。以至理未明,故不識陰陽六氣變化、人生稟賦源流。

白話文:

我私底下觀察景嶽先生,才華宏大、學識淵博,一生寫作數十萬字。例如《傳忠錄》,其中見解獨到,對醫學有貢獻。可惜的是,他自恃博學,很少反覆推敲斟酌,往往憑藉臆測,武斷地寫作,不知不覺間出現了千里之差。雖然懷有濟世之心,但也難免功過參半。細讀他的《醫易》《大寶論》等文章,內容看似言之成理,實則不然,全書的弊病,源於此處。由於道理不明,所以不懂得陰陽六氣的變化,以及人生稟賦的根源。

不識六氣之變,故論外邪證治,不切於理,而偏涉於補;不明稟賦源流,故論先天后天皆錯,而內傷證治,偏執扶陽。雖有發明之處,不過《內經》一節之旨,其陰悖《經》義者實多,余故謂其功過相半也。特以議論風生,滔滔不絕,淺學讀之,目眩心驚,無不歎服,奉為圭臬。

白話文:

如果不瞭解「六氣」的變化,那麼論述外感邪氣的治法就不符合道理,而且偏重於補益;如果不明白「稟賦」的來源,那麼論述先天和後天的症狀都會有錯,而內傷的治法就偏於扶助陽氣。雖然有些見解有發人之所未發的創見,但也不過是《黃帝內經》的一部分要旨,其中違背《經》義的觀點確實不少,所以我才說他的功過參半。但是,他的言論豪邁,滔滔不絕,那些淺薄的人讀了,就會目眩神迷,無不心悅誠服,奉為圭臬。

且如景岳之論虛損,猶有似損非損之辨,戒勿誤補。乃今之誦景岳者,不分內傷外感,但云補正,即可去邪,遺人殃禍,又為景岳之罪人也。猥余淺陋,何敢妄議先輩,因見流弊日深,莫可底止,略舉數則以表之。俾誦景岳者,取其長而舍其短,則其道益彰,而流澤無盡,自亦先生濟世之本懷也。

白話文:

就像景嶽 (明代著名醫家) 關於虛損的論述,他指出還有類似的「似損非損」的情況,必須謹慎不要誤補。但是現在那些只讀景嶽著作的人,不懂得區分因內傷或外感引起的虛損,一概主張以補藥治療,認為這樣就能祛邪,卻因此給人帶來禍害,這也是景嶽的錯。我雖然學識淺薄,不敢妄議先輩,但是看到流弊日益嚴重,無法止息,所以簡單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希望那些讀景嶽著作的人,取其所長,避其所短,這樣景嶽的醫道就能更加發揚光大,惠澤無窮,這纔是景嶽濟世救人的初心。

即如其論瘟疫云:《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溫病即傷寒也。然傷寒有四時不同,如冬感寒邪而即病者,為真傷寒。其有寒毒內侵,而未至即病者,必待春溫氣動,真陰外越,再觸寒邪,其病則發。故至春犯寒,則發為溫病;至夏犯寒,剛發為熱病。亦猶傷氣者,遇氣則病;傷食者,遇食則發,其義一也。

白話文:

就像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瘟疫時說:冬天受到寒氣侵襲,春天一定會得溫病,所以溫病就是傷寒。但是傷寒也有四季不同的情況:例如在冬天感受寒邪而馬上得病的,就是真正的傷寒。而那些寒毒已經侵入體內,但還沒有發病的,必定等到春天的溫暖氣息開始萌動,人體的真陰浮動,再次接觸到寒邪,才會發病。所以,春天犯寒,就會發作為溫病;夏天犯寒,就會直接發作為熱病。這就好像受到外邪之氣侵襲的人,遇到相應的氣就會發病;受到飲食不當侵襲的人,遇到相應的食物就會發病,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夫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言伏邪內發,與瘟疫之由時氣穢惡釀成者迥異。余於溫暑提綱分析已明,豈可混論。其伏邪化熱,乘春夏陽升,自然病發,豈待感寒而後發哉。且夏令焉有如冬之寒氣乎。乃比之以傷氣、傷食,不切於理,且未知六氣變化之道也。

白話文:

如果在冬天受寒,春天必定會生病。這句話是指潛伏在體內的病邪發作,與因時節氣候穢惡釀成的瘟疫截然不同。我在《溫暑提綱》中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怎可混為一談?潛伏的病邪化為熱,在陽氣上升的春夏自然發病,難道還要等到受寒後才會發作嗎?而且,夏季哪裡會有像冬天那樣的寒氣?把它比喻成傷氣、傷食,不合乎道理,而且也不瞭解六氣變化的規律。

又云:瘟疫本即傷寒,無非外邪之病。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謂。

既名傷寒,則非瘟疫。雖同為外邪,有陰陽六氣之分,氣殊病異,治法迥別。若時氣者,春風、夏暑、秋燥、冬寒。暑病、風病、燥邪、寒邪,各有本名。豈可概指為瘟疫,使牽混誤治,害難言盡。

白話文:

既然稱之為傷寒,那就不可能是瘟疫。雖然都屬於外來邪氣,但有陰陽六氣之分的區別,不同氣候導致的疾病不同,治療方法也截然不同。如果是時令之氣,有春季之風、夏季之暑、秋季之燥、冬季之寒。暑熱之病、風邪之病、燥邪之病、寒邪之病,各有各自的名稱。豈能籠統地稱之為瘟疫,導致混淆不清的錯誤治療,由此造成的危害是難以盡述的。

又曰:傷寒瘟疫,俱外侮之證,惟內實者能拒之。即有所感,而邪不勝正,雖病無害。最畏者,惟內虛之人,正不勝邪,邪必乘虛深入,害莫大矣。且今人虛弱者多,強實者少,設遇挾虛傷寒,而不知速救根本,則百無一生。故《傷寒》書曰,陽證得陰脈者死,正以陰脈即虛證也。

白話文:

此外,傷寒和瘟疫都是外來的疾病,只有內在強健的人才能抵禦它們。即使受到感染,但正氣強大於邪氣,即使生病也不會有害處。最令人擔心的是內在虛弱的人,正氣勝不過邪氣,邪氣必定乘虛而入,造成極大的傷害。現在許多人身體虛弱,強健的人很少。如果遇到虛弱的傷寒,卻不知道快速搶救根本,那麼十個人中難以存活一個。因此,《傷寒論》中提到,陽性症狀卻出現陰脈象徵著死亡,正是因為陰脈就是虛弱的象徵。

傷寒邪在軀殼,虛者原有補托散邪之法,然仲聖辨析,已極精詳,毋庸再贅。今云傷寒瘟疫,俱屬外侮,而不思瘟疫邪結膜原,補之則殺人矣,奈何混而不別乎。

白話文:

當傷寒疾病的病邪侵犯身體時,對於身體虛弱的患者,中醫經典著作主張採用補託法來驅散病邪。然而,中醫學家仲聖早已對這方面進行了嚴謹細緻的辨別,我們就不必再過多贅述。如今流行的「傷寒」和「瘟疫」都屬於外來的邪氣,但有些人卻忽視了瘟疫邪氣的結膜本源,如果採用補益治療,反而會害死人。為什麼會將這兩種疾病混為一談,而不加以區分呢?

又曰:此欲辨之,惟脈為主。脈見微弱浮空,舉按無力者,即是虛證。最不易解,最不宜攻。然治虛之法,須察虛實之微甚,若半虛者,必用補為主,而兼散其邪。若大虛者,則全然不可治邪,而單顧其本。元氣一勝,邪將不攻自潰。

白話文:

此外,想要分辨虛症或實症,主要還是以脈象為主。如果脈象呈現微弱、浮動、按下去沒有力氣的狀況,就屬於虛症。虛症最難治療,也不宜用攻法來治療。然而,治療虛症的方法,必須仔細觀察虛實的程度。如果虛症較輕微,則必須以補氣為主,同時兼顧驅散邪氣。如果虛症十分嚴重,則完全不可治療邪氣,而應專注於顧護根本。等到元氣恢復,邪氣自然會潰散。

凡六氣外邪之病,其脈有可憑、不可憑者。即如暑濕、瘟疫等證,氣血為濁邪壅蔽,脈道不清,或濡軟、或芤滯,鼓動無力。若認為虛而用補,使邪與氣血膠結,則輕病致重,重病必死矣。

白話文:

對於所有由外來病邪引起的疾病,其脈象有可依據和不可依據的。例如暑濕、瘟疫等病症,氣血被混濁的病邪阻滯,脈道不明顯,或者脈象濡軟,或者脈象浮滯,脈搏跳動無力。如果認為是虛症而使用補藥,導致病邪與氣血交結,那麼輕症會加重,重症必定會死亡。

又曰:凡治傷寒瘟疫,宜溫補者,為其寒邪凝滯,陽不勝陰。非溫不能行,非溫不能復也。

竟將傷寒、瘟疫,同作一病而用補法。無怪世俗之不分邪正,但云補正即可去邪也。即此數則觀之,可知景岳先生,不明六氣變化之理,辨證論治,豈能善哉!不識六氣變化,由不明陰陽至理故也。即如《醫易》一篇中雲:

白話文:

竟然將傷寒和瘟疫當成同一個病,採用補虛的方法治療。難怪世俗的人不分清楚病邪的性質和正氣的盛衰,只說補強正氣就可以去除病邪。看到這些例子,就可以知道景嶽先生不明白六氣變化的原理,在辨證論治方面怎麼可能又好呢?不瞭解六氣變化,是因為不明白陰陽至理的緣故。就像《醫易》一文中所說:

神莫神於易,易莫易於醫,欲該醫易,理只陰陽。故天下之萬聲,出於一闢一闔;天下之萬數,出於一耦一奇;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天下之萬象,出於一方一圓。又曰:天地形也,其交也以乾坤。乾坤不用,其交也以坎離。坎離之道,曰陰曰陽而盡之。

白話文:

說到玄妙,沒有比《易經》更玄妙的;說到容易,沒有比醫學更容易的。想要精通醫易,只要掌握陰陽原理即可。所以,天下的萬千聲響,都是由「開」與「闔」所產生;天下的萬千數字,都是由「偶」與「奇」所組成;天下的萬千道理,都是由「動」與「靜」所演變;天下的萬千景象,都是由「方」與「圓」所構成。另外,古人還說:天地是世間的形體,它的交會是由乾卦和坤卦組成的。乾卦和坤卦相交,不用外力,就產生了坎卦和離卦。坎卦和離卦的道理,就是陰陽的道理,而且包含了所有陰陽的內容。

按此言天下事物之理,不出陰陽,則陰陽二氣,固不可偏重而偏舉也。乃下文忽然流於偏見。而曰:

合而言之,則陰以陽為主,而天地之大德曰生。夫生也者,陽也、奇也、一也、丹也。易有萬象,而欲以一字統之者,曰陽而已矣。生死事大,而欲以一字蔽之者,亦曰陽而已矣。

白話文:

總之,陰陽中,陽為主要部分,天地萬物生長發育的根本原因在於陽。生機勃發,就是陽,是奇數,是唯一,也是丹藥的精華。易經中變幻萬千,如果想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陽」。生死是人生大事,如果想用一個字概括,也只有「陽」了。

先生總要一心重陽,故偏從陽邊說去,不知毫釐千里之差。夫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地之大德曰生者,得中和之道也。中和者,陰陽兩平,不偏不倚。故《易》曰:一陰一陽之為道。若是一陰二陽、一陽二陰。皆偏倚一邊,失中和而非道矣。今曰生也者,陽而已矣,則偏重夫陽,豈生生之道哉。

白話文:

醫師總是強調重視陽氣,因此偏頗地從陽氣的角度切入,卻忽略了陰陽之間微妙的差別。

和諧的狀態是陰陽平衡,這是天地存在、萬物生長的根本。天地最偉大的德性是創造生命,而這正是得益於和諧之道。和諧是指陰陽兩方面均衡,不偏不倚。

因此,《易經》說道:陰陽相交,構成宇宙萬物運行的法則。如果一陰二陽或一陽二陰,就表示偏向某一側,失去了和諧,也不合乎天道。

現在說到生,認為只有陽氣的作用,那麼就過分強調陽氣,難道這纔是生生不息的道理嗎?

天地者,陰陽之父母也。若資生惟陽,而無須乎陰,則但言天之大德曰生可矣,何必曰地乎!夫萬物之形,莫不由陰陽五行之氣以成,當形未成以先,要必有所以成形之理。理在形先,幽深玄遠,莫可端倪,名之曰道。故曰,形而上者,謂之道也。氣化成形,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物,若材之成器。

白話文:

天地是陰陽的源頭。如果我們只依賴陽氣而不需要陰氣,那麼只要說「天」這個字的大德是「生」,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說「地」呢?天地間的萬物,都是由陰陽五行之氣組合而成的。在形體尚未形成之前,必定有形成形體的道理。這個道理存在於形體之前,深奧玄妙,難以捉摸,我們稱之為「道」。因此說,「形而上」的東西,就是「道」。「氣」化合成形,各得其所賦予的道理而形成各種事物,就像材料製造成器皿一樣。

故曰,形而下者,謂之器也。易者表陰陽生成變化之象,以明所以然之道,則是統易者,道而已矣。若曰統易者惟陽,是不揣其本,反乖經義,流於偏執也。

白話文:

因此說,形體以下的部分,稱為器物。易經表述陰陽生成和變化的現象,用以闡明事物的道理,所以貫通易經的只有道而已。如果說貫通易經的只有陽,就是沒有考慮到根本,違背了經文理論,陷入偏執的錯誤中。

所以軒岐之論陰陽也,千變萬化,無不歸於中和。此醫經與《易經》,用雖不同,而同出陰陽太極之源。可謂之醫即易、易即醫也。若不明其旨,而牽強穿鑿,則反悖經失道矣。生死事大,亦豈外乎道哉。

白話文:

因此,軒轅黃帝關於陰陽的法則,千變萬化,無一不歸於中和。這部醫學經典和《易經》,雖然用途不同,但都源自陰陽太極的根源。可謂醫學就是《易經》,《易經》就是醫學。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而牽強附會,就會違背法則,走上錯誤的道路。生死是大事,豈能不在《易經》的道理之外呢?

又曰:雖曰陽為陰偶,而乾陽健運,陰為陽基,而坤靜常寧,然坤之所以得寧者,何莫非乾陽之所為(何以見之)。故曰,如艮其止。止是靜,所以止之便是動(難解)。

白話文:

另外說到:雖然說陽為陰的伴侶,但乾卦代表的陽性強健運作,陰為陽的基礎,而坤卦代表的陰性安靜而穩定。然而,坤卦之所以能安穩,不正是因為乾卦陽性的運作嗎?(怎麼看出來的呢?)所以說,就像艮卦一樣,它的止象徵著靜。停止就是靜止,因此能停止的便是運動(這句話比較難理解)。

陽動陰靜,自然之性也。艮卦,陽自下升,極上而止,有止其所而不動之象。此戒人妄動,言當如艮卦之止靜也。為因吉凶悔吝生乎動,吉,一而已。故君子戒動,取法乎艮。今云所以止之便是動,不知何解?

白話文:

陽性動,陰性靜,這是自然的規律。艮卦中,陽氣從下向上升,升到極點便停止,呈現出止於其位、不動的象徵。這是告誡人們不要輕易妄動,應該像艮卦那樣保持靜止。因為吉凶禍福都是從動中產生的,吉,只有一個。所以君子要謹慎行事,效法艮卦的靜止。現在有人說,所謂的「止」就是「動」,這話我無法理解。

是以陰性雖狡(坤道柔順,未聞其狡,狡乃論人,非陰陽理),未嘗不聽命乎陽,而因其強弱,以為進退也。所以元貫四德、春貫四時,而大地之道,陽常盈,陰常虧,以為萬物生生之本,此先天造化之自然也。

白話文:

因此,雖然陰性看似狡猾(坤道柔順,沒有聽說過它狡猾,狡猾是針對人而言的,不是陰陽的道理),但是陰性從未不聽從陽性,而是根據它們的強弱變化來進退。所以元氣貫通四種美德,春天貫通四季,而大地之道是,陽氣總是充盈,陰氣總是虧損,這是萬物生生不息的根本,這是先天造化自然的規律。

陽倡陰隨,陽施陰受,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此陰陽體用,相資相成,出於自然。良由太極之一動一靜,二氣流行,進退升降,自有次序,而分春夏秋冬,以成造化之功。元雖首列,而乾之元陽,實孕乎坤之至陰。故春雖首季,而春之發生實根於冬之歸藏。若無歸藏,但有生髮,其氣不早竭乎!如以春陽為重,冬陰為輕,何異見子而忘母,非為知道矣。

白話文:

陽氣主導,陰氣隨從;陽氣發動,陰氣承受;陽氣生發,陰氣成長;陽氣收斂,陰氣隱藏。這就是陰陽互相作用,互相依賴,形成自然規律。

根源在於太極的動靜變化,陰陽二氣循環流動,升降進退,有特定的規律,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完成萬物的造化過程。

元陽為首,但乾卦的元陽,實際上孕育在坤卦的至陰之中。所以春天雖然是第一個季節,但春天的萌發生長,實際上依賴於冬天的歸藏。

如果只有生發而沒有歸藏,那麼陽氣豈不是很快就會耗盡?如果只看重春天的陽氣,而輕視冬天的陰氣,那就像只看到孩子而忘記了母親,並不是明智的。

天地之道,陰陽自平,方能生化不息,何有盈虧?若常盈虧,則日積月累,盈必更盈,虧必更虧,陰氣早經偏絕,至今何有世界?惟二氣往來進退,亦如水之迴環,勢有緩急,故有六氣變化,主客參差,而致災病。然其進退節候,自有一定,故可測識其變。若謂因強弱以為進退,則強者進多,弱者退多,必雜亂無序,焉能分四季六氣之節候哉。

白話文:

天地運行的法則,在於陰陽平衡才會生生不息,怎麼會有盈缺的問題?如果總是盈缺,日積月累,盈的部分會越來越盈,虧的部分會越來越虧,陰氣早早就已經消滅殆盡,到現在怎會有世界?只有兩種氣體相互流動,就像水一樣循環不息,有緩急的差異,所以會有六氣的變化,寒暑濕燥風熱交替出現,才會造成各種疾病。然而它們的流動時節有一定規律,因此可以預測它們的變化。如果認為強弱決定了流動,那麼強的氣就會進多,弱的氣就會退多,必然會混亂無序,怎麼可能區分出四季六氣的時節呢?

可見無強弱之異也。

惟是陽如君子,陰如小人。君子,則光明正大,獨立不倚,而留之難。小人則乘釁伺隙,無所不為,而進之易。安得春光長不去,君子長不死。惜乎哉,陽盛必變,逝者如斯。

白話文:

只有陽氣就像君子,陰氣就像小人。君子光明正大,獨立自主,很難留住。小人趁機伺機,無惡不作,且很容易得勢。怎麼可能讓春天長存,君子永生不死?可惜的是,陽氣旺盛必定會變化,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陽若長在不退,譬如煮飯,熟不退火,成焦炭矣。所以成功者退,一定之理。若但有春而無秋,萬物何以成實乎。今願陽常留,是但貪其生,不願其成也。貪生不得,反以戕生,此後世之妄用桂附,冀其助陽延生,反致傷生者,皆出於此言。迷者至死不悟,可慨而已。

白話文:

當太陽逐漸落下,月亮逐漸彎缺時,陰陽都會有不足的時候。為什麼說陰氣比陽氣多呢?

故曰:日中則昃,月盈則虧,亦象夫陽一陰二,反覺陰多於陽。

日昃月虧,則陰陽皆有不足之時矣,何以見陰多於陽乎。且上言陽常盈,陰常虧,為先天造化。今又忽覺陰多於陽,卻從何處覺來。豈先天造化,又不足為憑乎!若以奇象為一,耦象為二,遂謂陰多於陽。則奇即乾陽,乾為天;耦即坤陰,坤為地。是地果多於天乎,可發一笑。

先前所說陽氣總是盈滿,陰氣總是虧損,這是先天形成的。現在忽然覺得陰氣比陽氣多,但這種感覺從何而來?難道先天的形成不足以依據嗎?

如果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然後說陰多於陽,那麼奇數就是乾卦(陽卦),乾代表天;偶數就是坤卦(陰卦),坤代表地。這樣說來,地是真的比天多嗎?這讓人不禁發笑。

所以治世少而亂世多,君子少而小人多,期頤少而夭折多,此後天人慾之日滋也。

治少亂多,君子少小人多,壽少夭多,皆由人慾日滋。人慾日滋,卻因陰多陽少。所以必須桂附助陽,使陽多陰少,則人慾少,而壽多夭少,君子多而小人少,治世多而亂世少矣。可發一笑。

白話文:

那些動盪不安的年代多,而安定的時期少;有道德的人少,而奸邪小人多;長壽的人少,而短命的人多,都是因為人的慾望日漸增長。人的慾望日漸增長,是因為陰氣過剩而陽氣不足。所以一定要用桂枝和附子來幫助陽氣,讓陽氣充盈而陰氣減少,那麼人的慾望就會減少,長壽的人就會增多而短命的人就會減少,有道德的人就會增多而奸邪小人就會減少,安定的時期就會增多而動盪不安的年代就會減少。這不是很好笑嗎?

是以持滿捧盈,君子懼之,故聖人作《易》,至於消長之際,淑慝之分,則未嘗不致其扶陽抑陰之意。

消長淑慝三句,朱子解坤卦爻辭,為治世之術而言,非陰陽之理,固有淑慝而當扶抑也。聖人作《易》,有象無辭,扶抑之意安在哉。若謂人身陰多陽少,必當扶抑,始能生存,則人稟天地陰陽之氣而生,天人非二理也。天地之陰陽,固生化不息,誰為扶抑而能然耶?何不思之甚乎!

白話文:

「消長淑慝」三句話是朱熹解釋《易經》坤卦的爻辭,是針對治理國家之道而說的,不是指陰陽之理,本來就有善良與險惡需要扶持和抑止。聖人寫《易經》,只寫卦象,沒有寫爻辭,扶持抑止之意在何處呢?如果說人身上陰氣多陽氣少,一定要扶陽抑陰才能存活,那麼人是由天地陰陽之氣所生,人與天地的道理是一樣的。天地的陰陽本來就能生生化化,不間斷,誰能扶持抑止而使它這樣呢?怎麼不仔細想想呢!

非故惡夫陰也,亦畏其敗陽德,而戕伐乎乾坤之生意耳。

乾為陽,坤為陰。陰敗陽德,乃又自戕其坤陰之生意乎?

以故一陰之生,譬如一賊(奇談,夏至一陰生,可名一賊生也)。履霜堅冰至,貴在謹乎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一味助陽,恐樞機偏絕奈何)。是以《易》之為書,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鑑。雖不言醫,而義盡其中矣(以扶陽抑陰為醫學綱領,故義盡其中)。

白話文:

因此,一陰的產生,譬如一個賊人(奇談,夏至一陰生,也可以稱為一個賊人產生)。踏上薄霜的時候,要知道嚴重的冰凍即將到來,珍貴的是謹防微小的徵兆。這確實是醫學的綱領,生命的樞紐(一味助陽,恐怕樞紐偏廢怎麼辦)。因此,《易經》這本書,一言一字都蘊藏著醫學指南,一象一爻都包含著愛惜生命的戒鑑。雖然沒有明確地談論醫學,但醫學的道理都包含在其中(以扶陽抑陰為醫學綱領,所以義理都包含在其中)。

又曰:易天地之易誠難,易身心之易還易(不知天地,焉識身心,何有難易),豈不可燮理陰陽(扶陽抑陰,即謂之燮理乎)?故以易之變化參乎醫,則有象莫非醫,醫盡迴天之造化。以醫之運用贊乎易,則一身都是易,《易》真系我之安危。故曰: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

白話文:

此外,有人說:改變天地是很困難的,改變身心卻很容易(如果不瞭解天地,怎麼認識身心,哪有什麼難不難的),難道不能調和陰陽嗎(扶助陽氣、抑制陰氣,就是所謂的調和陰陽)?因此,用《易經》的變化來配合醫學,那麼宇宙萬物都是醫學,醫學可以扭轉乾坤,創造奇跡。用醫學的應用來贊譽《易經》,那麼人體就是一部《易經》,《易經》是關係著我生死安危的寶典。所以說: 《易經》包含了醫學的原理,醫學發揮了《易經》的功用。

此數語,教學醫者,走入黑暗窟中,摸索一生,不知頭南頭北,未見一點光明,於是嘆景岳先生道高,非後學能領其旨。或有見解者,將卦象爻辭,寫在藥方上,自謂深明醫易,持以傲物。嗟乎!學醫人廢,豈不信哉。甚矣,先生昧於易也。昧於易,斯昧於醫矣。昔人言學道最怕理障,理障者,幽微難明,似理非理,認其影而昧其體也。

白話文:

這些話是在教導學醫者,走進黑暗的洞穴中,摸索一輩子,都不知道東西南北,看不到一絲光明,於是感嘆景嶽先生的學問高深,不是後輩學者所能理解的。有的見解獨到的人,把卦象爻辭寫在藥方上,自以為精通醫易,以此傲視他人。唉!學醫的人越來越差,難道不是因為這個嗎?可見先生對《易經》的理解太膚淺了。不理解《易經》,就不會理解醫學。古人說,學習道家學說最怕的是理性的障礙,理性的障礙,是指深奧難懂,似是而非,只認識它的影子而不明瞭它的實質。

愈聰明則障愈重,蓋由博而不約,詳而不精,自負聰明博洽,終身不悟其非也。欲論陰陽變化之理,千百言足以盡之。乃泛騖廣喻,葛蔓至六千言之多,俗學見之,驚心動魄,嘆為希有。其實只有陽少陰多、扶陽抑陰,八字而已。扶陽抑陰,《內經》論病變治法之一端,今以為醫學綱領,名為尊經,實則悸經。

白話文:

越聰明的人,障礙越多,因為他們博學而不精,知識廣泛但不深入,自負聰明博學,終其一生也不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如果要討論陰陽變化的道理,幾百字就夠了。然而,作者旁徵博引,拉拉雜雜寫了六千多字,普通讀者看到後,驚為天人,讚歎不已。其實,作者的論點只有八個字:減少陽氣,增加陰氣,扶助陽氣,抑制陰氣。這八個字只是《內經》中治療疾病方法的一部分,現在卻被作者當成醫學的綱領,名為尊經,實際上是在曲解《內經》。

若粗淺之文,是非易辨,害道尚輕。今以博洽之才,出之以韓蘇之筆,引經據典,浩瀚其文,雖精通文墨者,讀之莫不深信歎服,此害道所以為甚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彰。為其似是而非,紫之亂朱也。若景岳者,豈不為醫門之楊墨乎。余之不避罪愆而為是言也,實痛夫軒岐之道,將墜於地,非敢自鳴以爭勝也。

白話文:

作為一位醫生,一定要尊崇軒轅黃帝和岐伯。軒轅和岐伯探討陰陽不斷變化的規律,與伏羲和神農的觀點一致。不過,伏羲和神農只有卦象來表示道理,沒有文字語言。儒家根據卦象,用陰陽消長來比喻社會的治亂興衰,而治理社會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提拔賢人,罷免小人。儒家又用陽來比喻君子,陰來比喻小人,所以纔有「扶陽抑陰」的說法。如果當時用陰來比喻君子,陽來比喻小人,那麼勢必會說「扶陰抑陽」了。

知我罪我,其在斯乎!

夫醫者,必宗軒岐。軒岐論陰陽常變之理,原與羲聖一揆。但羲聖止有卦象以表理,並無文字語言。儒者取象,以陰陽進退消長,喻世道治亂盛衰,而治世之術,莫先於進賢退不肖。乃又以陽喻君子,陰喻小人,故曰扶陽抑陰。設或當時以陰喻君子,陽喻小人,則勢必曰扶陰抑陽矣。

乃不明此義,而以喻言,會作實理,已失《易經》本旨。而更以扶陽抑陰,為醫學綱領,非但認影昧體,不啻千里之差。尤恐人不之信,多方引證以實其說,盡皆似理非理,不慮流弊之害,積重難返。此所以不患無書,而患多書也。既昧陰陽至理,故亦不識人生稟賦源流,先天后天之辨也。

白話文:

由於不明白這個道理,反而用隱喻的話把它當成真實的原理,已經偏離了《易經》的本意。並且進一步以「扶陽抑陰」作為醫學的綱領,不僅是認不清影子而錯認實體,簡直是差了千里之遙。尤其擔心別人不相信,所以用各種佐證來證明自己的說法,所有這些說法都看似有理實則無理,不考慮後果的危害,釀成大錯後難以挽回。這就是為什麼不擔心沒有書,而擔心書太多。既然不理解陰陽這個至理,所以也不認識人的稟賦來源,先天和後天的差別。

即如

《大寶論》中有云,《內經》於陰陽之理,惟恐人之不明,而切切諄諄,言之再四,奈何後學,猶未能明(皆為似是而非之說以障之也)。余請先言其二,而後言其一。夫二者,陰也,後天之形也(將耦作二,已為非理。後天之形,豈止孤陰而無陽乎);一者,陽也,先天之氣也(將奇作一,已為謬矣,先天之氣,豈止孤陽而無陰乎)。神由氣化,而氣本乎天,所以生髮吾身者,即真陽之氣也(神由氣化,則神從氣生矣。

白話文:

《大寶論》中提到,《內經》關於陰陽原理的論述,深怕後人無法理解,因此反覆叮囑,奈何後學仍無法明白(皆因似是而非的說法阻礙了理解)。我將先說明陰陽各一,再說明它們合一的道理。陰陽各一,指的是後天的形體(將耦合的陰陽稱為陰是不合理的。後天的形體,難道只有孤陰而沒有陽嗎?);合一的,指的是先天的氣(將單數的陽稱為一也是錯誤的。先天的氣,難道只有孤陽而沒有陰嗎?)神由氣演化而來,而氣源自於天,所以滋養我們身體的,正是真陽之氣(神由氣演化,那麼神就從氣中產生了。

發生吾身者,即真陽之氣,其生神之氣,豈為假陽之氣耶)。形以精成,而精生於氣,所以成立吾身者,即真陰之氣也(成立吾身者,即真陰之氣,生精之氣,又為假陰之氣耶)。

白話文:

構成我身體的,就是真陽之氣,它的生神之氣,難道是假陽之氣嗎?

身體由精構成,而精由氣而生,因此構成我身體的,就是真陰之氣(構成我身體的,就是真陰之氣,生精之氣,又是假陰之氣嗎?)

既高談易理,何反舍《易經》精蘊,而取丹書精化氣、氣化神之臆說作藍本,而論先天后天,無怪乎支離顛倒也。豈不聞易有太極,而生兩儀,兩儀即天地。卦象為乾坤,乾坤即陰陽,故又言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也。當天地未分以先,渾然之體名太極,故稱先天,天地既分以後,生化萬物,故名後天。

白話文:

既然高談玄妙的易經道理,為什麼卻捨棄《易經》精華,而採用丹書臆測中的精化氣、氣化神的論調作為藍本,還大談先天後天,難怪會前後矛盾。難道沒聽說過易經中說的「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天地。「乾坤」卦象象徵陰陽,所以又說:「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當天地還未分開之前,那個渾然一體的狀態叫做「太極」,因此稱為「先天」。天地分開以後,生化出萬物,因此稱為「後天」。

是故先天者,陰陽未判也;後天者,陰陽已分也。男女構精,妙合而凝,始成一珠,有氣無質,即太極渾然之體,故名先天。既而分形,象如兩儀,名為陰陽,遂生兩腎,百骸次第而成,均名後天也。夫陽即乾、陰即坤,今以陽為先天,陰為後天,則是以乾為先天,坤為後天矣,豈非大錯耶!乾為天,坤為地,「先」字之義安在哉?

白話文:

因此,先天是指陰陽未分的時候;後天是指陰陽已經分開的時候。男女交合,精氣完美融合凝結,最初形成一顆氣態而無形的珠子,就是太極渾然一體的狀態,所以稱為先天。接著分化成形,形狀像太極中的兩儀,稱為陰陽,於是生出兩腎,接著逐漸形成全身,這些都稱為後天。

乾代表陽,坤代表陰,如果把陽當成先天,陰當成後天,那麼就等於把乾當成先天,坤當成後天了,這不是犯了大錯嗎?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先」字的意義在哪裡呢?

太極者,渾然一氣,所以能生陰陽五行萬物者,蓋有主宰存乎其先,即易所謂「妙」,萬物之神也。若神由氣化,焉能主宰太極乎。陰陽不測之謂神,即人之靈明也,亦名為性。今言神由氣化,而氣本乎天,則是先有氣,而後有神也。然則《中庸》當言天命之謂氣,率氣之謂性矣,豈有是理哉。

白話文:

太極,是渾然一體的元氣,所以能夠產生陰陽五行以及萬物。它的形成必定先存在於某種主導者,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妙」,它是萬物的靈魂。如果靈魂是由元氣演化而來的,它又怎麼能夠主導太極呢?陰陽變化莫測,這就是靈魂,也就是人的心智和本性。現在說靈魂是由元氣演化而來,而元氣又源於天,這樣的話,先有元氣,後纔有靈魂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中庸》應該說「天命叫做元氣,遵循元氣叫做本性」才對,怎麼可能會有這種道理呢?

可見先生本未明易,乃強不知以為知耳。既不自悟,而猶肆詆前賢,貽誤後學。嗚呼!其過深矣。

又曰:何謂一,一即陽也。陽之為義大矣,姑舉其最重要者,有三義焉:一曰,形氣之辨;二曰,寒熱之辨,三曰,水火之辨。夫形氣者,陽化氣,陰成形。是形本屬陰,而凡通體之溫者,陽氣也;一生之活者,陽氣也;五官五臟之神明不測者,陽氣也。及其既死,則身冷如冰,靈覺盡滅,形固存,而氣則去。此以陽脫在前,而陰留在後,非陰多於陽乎。

白話文:

原文說:什麼是「一」?「一」就是陽氣。陽氣的作用非常重要,我簡單舉出最重要的三個方面:第一,區別形體和氣;第二,區別寒和熱;第三,區別水和火。形體是由陽氣化生,氣是由陰氣形成。所以,形體本來屬陰,但是一個人身體溫暖的部分是陽氣的作用;一個人有生命力是陽氣的作用;五官五臟的神明智慧是陽氣的作用。如果一個人死亡,身體會冷得像冰,神智也消失,形體還在,但氣卻消失了。這是因為陽氣先離去,陰氣後留下,難道不是陰氣多於陽氣嗎?

夫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則凡有形之物,莫非陰陽五行之氣所成,豈可以形屬於陰乎。蓋氣凝而成質形者,氣之結也。質消還為氣。氣者形之通也。是故形象本為一物,總由陰陽五行凝結而成。所以形毀,則氣散而死,如殺傷之類也;氣消則形敗而死,如老病之類也。

白話文:

天地以陰陽五行為基礎,創造滋養出萬物。一切有形的物體,都是陰陽五行之氣幻化而成的,怎麼能只將其形體歸屬於陰呢?

其實,凝結的氣體形成固體形體,這是氣的聚集。而當固體形體消散時,又會還原成氣體。氣是各種形體的共通之處。

因此,形體和氣本質上是同一個東西,都是由陰陽五行凝結而成的。所以,形體毀壞時,氣就會散去,導致死亡;例如受到殺傷之類的意外。而當氣消散時,形體就會敗壞死亡;例如衰老生病之類的自然死亡。

夫一靈主於太極,太極生陰陽五行以成形,則謂之生。五行陰陽消散,而太極毀,則靈去而謂之死。消散者,陰陽五行之清氣;遺留者,陰陽五行之濁滓也。濁滓亦終歸於盡而隨氣化矣。既不明稟賦源流,先天后天之理,遂有似理非理之說,以證陰多陽少之僻見,所以惑人者深也。

白話文:

生命是由「太極」中一靈所主導的。太極生出陰陽五行,構成形體,稱之為生。當五行陰陽消散,太極消亡,靈魂離去,稱之為死。

消散的,是陰陽五行中的清氣;遺留的,是陰陽五行中的濁質。濁質最後也會消失,隨着氣化。由於不瞭解稟賦的源流,以及先天後天的道理,所以就會有似是而非的說法,用來證明陰多陽少的偏見。因此迷惑了很多人的思想。

二曰:寒熱者,熱為陽、寒為陰。春夏之暖為陽,秋冬之冷為陰(若言陰多陽少,莫非秋冬多於春夏乎)。當長夏之暑,萬國如爐,其時也,凡草木昆蟲,鹹苦煎炙。然愈熱則愈繁,不熱則不盛。及乎一夕風霜,即僵枯遍野(冬蟲夏草,冷反活而變蟲,熱反死而變草,又何也?不明陰陽至理,安可以淺見臆度乎)。是熱能生物,而過熱者惟病(南方中熱邪而暴死者,常多於北方中寒者矣)。

白話文:

其次來說寒熱的問題。熱屬於陽,寒屬於陰。春夏的溫暖是陽,秋冬的寒冷是陰(如果說陰多陽少,難道秋冬不是多於春夏嗎?)。

當盛夏酷暑,各地如火爐一般時,所有的草木昆蟲都遭受煎熬。但是,越熱它們反而越繁茂,不熱就不會旺盛。等到一夜風霜過後,它們就僵死枯萎佈滿原野(冬蟲夏草,冷反而活過來變成蟲子,熱反而死掉變成草,這是為什麼?如果不明白陰陽的道理,怎麼能用膚淺的見解妄自揣測呢)。

由此可見,熱能生化萬物,但過熱則生病(南方中暑而暴死者,往往多於北方被寒氣所傷而死者)。

寒無生意,而過寒則伐盡,然則熱無傷(是何言與?《內經》論熱病致死者,常多於他病,豈《經》言非乎),而寒可畏,非寒強於熱乎。

白話文:

寒氣沒有生機,而過度寒冷會破壞一切生機。熱氣不會傷人嗎?這不是事實吧?《內經》論述發熱疾病的死亡率常高於其他疾病,難道《內經》所言有誤嗎?實際上寒氣很可怕,難道是寒氣比熱氣更厲害嗎?

《內經》列六氣,火居其二,寒風濕燥,各居其一。今言寒強於熱,是顯悖經旨也。且言熱無傷,寒可畏。果如此說,則仲景之白虎、黃芩、瀉心、承氣等湯,皆為無用;而天下之藥,但須薑桂附子足矣。世俗之見熱病不用涼藥,非寒而妄投桂附致死者,皆出於此言也。

白話文:

《內經》中列出六種氣,其中火氣佔據兩席,寒冷、風、濕、燥熱各佔一席。現在有人說寒氣比熱氣更嚴重,這顯然違背了《內經》的原則。而且說熱氣無害,寒氣可怕。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仲景的「白虎湯」、「黃芩湯」、「瀉心湯」、「承氣湯」等湯藥就都是沒用的;而天下的藥物,只要有薑、桂、附子就夠了。世俗中有些人認為熱病不用涼藥治療,不是寒病卻亂用薑、桂、附子導致死亡的,都源於這種說法。

三曰:水火者,水為陰,火為陽也。造化之權,全在水火。而水火之象有四,則日為太陽、火為少陽、水為太陰、月為少陰。此四象之真形,而人所未達也。有聞而異之者曰:月本太陰、火豈少陽,何據云然。曰:陽主乎外,陰主乎內,此陰陽之定位也。陽中無太陰,陰中無太陽,此陰陽之專主也。

白話文:

三、水火。水屬於陰,火屬於陽。天地萬物的產生變化,全靠水和火的作用。而水火有四種表現,就是白天為太陽、陽光為少陽、黑夜為太陰、月亮為少陰。這四種表現是水火真正的形像,但一般人卻不瞭解。有的聽了我的話後感到奇怪說:月亮應該是太陰,陽光怎麼可以是少陽呢?哪有這樣的根據?回答說:陽性主外,陰性主內,這是陰陽各自的位置。陽中沒有太陰,陰中沒有太陽,這是陰陽各自的主導作用。

日麗乎天,此陽中之陽也,非太陽乎。月之在天,陽中之陰也,非少陰乎。水行於地,陰中之陰也,非太陰乎。火之在地,陰中之陽也,非少陽乎。

白話文:

太陽高照天空,這是屬於陽中的陽氣,不就是太陽嗎?月亮掛在天際,是陽中之陰,不就是少陰嗎?水流淌於地面,是陰中的陰氣,不就是太陰嗎?火燃燒在地面,是陰中的陽氣,不就是少陽嗎?

陰陽之道,互根互用,變化無方。今曰專主、曰定位,變成死物矣。然用雖變化,而理則一定,如坤與乾配,離與坎配。則日與月配,如乾坤,故稱太陽太陰;水與火配如坎離,故稱少陰少陽。今反以月為少陰,則是以坤配離也。不明陰陽卦象,猶欲談易理乎。且火從日生,故稱少陽;水從月生,乃反稱太陰,是又以子為母矣,何顛倒若是耶。

白話文:

陰陽這種規律,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變化多端。如今只強調某一方為主導,某一方為定位,就會變成死板的東西。然而,雖然應用變化多端,但道理卻是固定的,例如坤卦與乾卦相配,離卦與坎卦相配。就像太陽與月亮相配,所以乾坤合稱太陽太陰;水與火相配,就像坎離二卦,所以稱之為少陰少陽。現在卻又把月亮當成少陰,這就等於是把坤卦配離卦。如果不明白陰陽卦象,還能談論《易經》的道理嗎?而且火是從太陽中產生,所以稱之為少陽;水是從月亮中產生,卻反而稱之為太陰,這又好像是把兒子當成母親一樣,怎麼會顛倒得如此厲害呢?

此等大義,誠丹溪所未知(杜撰創論,誰人能知)。故引日月盈虧,以證虛實,亦焉知水大於日,獨不慮陽之不足,陰之太過乎。

白話文:

這些重要的道理,丹溪先生(朱震亨)確實不知道(杜撰創立的理論,誰能知道)。因此他引用日月的盈虧來證明虛實,卻不知道水比太陽大,難道他不考慮陽氣不足,陰氣太盛的情況嗎?

丹溪言陽常有餘,原為一偏淺見,而非至理。今以水大於日,為陽之不足,又何異村夫村婦之見哉。

客曰:陰陽太少之說,固若有理(昧者必惑)。至於水大於日,更謂陰之有餘。凡天下之火,不少也,陽豈獨在日乎(癡人說夢)?曰,是更有妙理存焉(沉迷魔界而不悟,反謂自得妙理,即所謂理障也)。夫陰陽之性,太者氣剛,故日不可滅(既氣剛不可滅,何慮其不足乎),水不可竭。

白話文:

另一人說:陰陽太少這種說法,的確很有道理(不懂的人一定會迷惑不解)。至於水比太陽還大,更說明陰氣有餘。這世上火氣並不少,陽氣難道只在太陽嗎(異想天開)?

我說,這其中還有更妙的道理(沉迷於邪說,不願醒悟,反而自以為得到妙理,這就是所謂的道理障礙)。陽氣的性質,旺盛時氣勢強盛,所以太陽不能熄滅(既已氣勢強盛不可熄滅,又何必擔心它不足呢),水也不能用盡。

此日為火之本,水為月之根也(月中可取水,則水從月生。今反言水是月之根,豈父從子生乎,可發一笑)。少者氣柔,故火有時而息,月有時而缺。此火是日之餘,月是水之餘也。

白話文:

今天是火的本質,水是月亮的根源(在月亮中可以看到水,所以水是由月亮生成。現在反而說水是月亮的根源,難道父親會從兒子出生嗎?令人莞爾)。年輕時氣息柔和,所以火有時會熄滅,月亮有時會缺失。這種火是太陽的餘燼,月亮是水的餘燼。

發火息火皆由人,豈關於火。以火有時息而為柔,則晚間日落,亦如火息,又安得為剛,真如癡人說夢也。火從日生,故火是日之餘;水從月生,何故反以月為水之餘,豈非自語顛倒乎。

白話文:

回答者說:景嶽的錯誤,正是因為他不明經書的要旨。根據本篇,人體腰部以上屬於天,腰部以下屬於地。天為陽,地為陰,因此足部的十二條經絡,對應十二個月。月亮生於水,因此在下方者為陰。手部的十根手指,對應十個太陽,太陽屬火,因此在上方者為陽。這是將人體比作天地陰陽的形象,並不是討論陰陽生化的原理。文中所說的「月生於水」中的「生」字,一定是「主」字的錯誤,從下文「日主火」句中,其道理顯而易見。

或曰,《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云,月生於水,故景岳以水為月之根,原有所本,豈可非乎?

答曰:景岳之謬,正由不明經旨之故。按本篇,言人身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天為陽,地為陰,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此以人身比天地陰陽之象,非論陰陽生化之理也。其言月生於水之「生」字,必是「主」字之誤,觀下文日主火句,其理顯然可見。

且《經》中明言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又言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蓋天地日月,周流不息,為陰陽之體;水火生化,為陰陽之用。而用從體出,故日中可取火,月中可取水,此其明徵也。所以水火為陰陽之徵兆。若謂月從水生,試問水中果可取月否乎,何不思之甚耶。

白話文:

《內經》中明確指出:天空是陽,大地是陰;太陽是陽,月亮是陰。又說:水和火是陰陽的標誌。這是說,天地日月不停地運行,代表陰陽之體;水和火產生變化,代表陰陽的作用。而作用源自本體,所以白天太陽出來時可以取火,夜晚月亮出來時可以取水,這是顯而易見的證據。因此,水和火是陰陽的標誌。如果你說月亮是由水而生,那麼請問水裡真的可以取出月亮嗎?為什麼不仔細想想呢?

是故不明至理者,斷不可解經。正恐其不識全經之理,但執一二死句,穿鑿附會,遂謂本於經語,乖僻自用,而不知害道之深也。

白話文:

因此,對於不懂透徹醫理的人,決不可隨便解釋醫書。恰恰擔心不懂完整醫書的道理,只抓住一兩句生硬的句子,牽強附會,就說依據經書上的話,古怪自用,卻不知危害醫道有多深。

惟其不滅,方為真火,而時作時止者,豈即元陽。故惟真陽之火,乃能生物,未聞有以烘炙而生物者,是安可以火喻也。客曰,若如此言,則水誠太陰矣(可惜一般見解)。

白話文:

只有不會熄滅的火纔是真正的火,而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的,怎麼可能是元陽之火呢?因此,只有真正的陽火才能生出萬物,沒聽過用烘烤就能生出萬物的。因此怎麼可以用火來比喻元陽?客人說,如果這樣說的話,那水不就是太陰了嗎(可惜一般的見解都是這樣)。

上言火在於地為少陽,世間萬物,豈非皆從地生乎。則時作時止之火,固已能生物者。今又云,時作時止者,非元陽,惟真陽之火,乃能生物。然其生物真陽之火,又作何狀耶,得非謂太陽之火乎。試問從太陽取出之火,與擊石取出之火,同一火耶?有不同耶?請先生細細分之,何者為真陽之火,何者為假陽之火?奈何沉迷魔界,反謂自悟妙理,誠可憫也。

白話文:

之前提到地中的火是少陽之火,世界上萬物,難道不是從地中生出的嗎?那麼,時有時無的火,本來就能夠生長萬物。現在又說,時有時無的火並非元陽,只有真陽之火才能生長萬物。但是,生長萬物的真陽之火,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火呢?難道是指太陽之火嗎?試問從太陽取出的火,與擊打石頭取出的火,是同種火嗎?還是不同種火呢?請先生仔細區分一下,哪一種是真陽之火,哪一種是假陽之火?怎麼沉迷於錯誤的思想中,反而認為自己悟出了妙理,真是可悲啊!

地出之火,可用烘炙,從太陽取出之火,不可烘炙乎?烘炙不能生物,如以枯木曬於日下,能生枝葉否乎?況如雞卵之類,人有用火溫養而出雛者,是烘炙亦有能生物者也。而不思天地日月水火,皆陰陽之形氣。不明至理,徒執形象之末,妄論有餘不足,誰假誰真,無異癡人說夢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說法:陽氣主導生長,陰氣主導死亡(《黃帝內經》中說「陽殺陰藏」,說明陽氣也主導死亡。那麼必須扶助陰氣,抑制陽氣,這纔是好的方法)。所有陽氣不足的情況,都會導致生命力減弱,更何況完全沒有陽氣的情況。陽氣來了就會生長,陽氣走了就會死亡。試著以太陽為例,可以看出這個道理。太陽行經南半球,在我們的季節就是冬天。這個時候,並不是太陽不存在,只是距離我們遠了一些,我們就感覺到了難以抵禦的嚴寒,萬物凋零。

又曰:陽主生,陰主殺(《經》言陽殺陰藏,是陽又主殺矣。則必扶陰抑陽,方為善乎)。凡陽氣不充,則生意不廣,而況於無陽乎。陽來則生,陽去則死矣。試以太陽證之,可得其象,夫日行南陸,在時為冬。斯時也,非無日也,第稍遠耳,便見嚴寒難御之若此,萬物凋零之若此。

然則天地之和者,惟此日也;萬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設無此日,豈非六合盡冰壺,乾坤皆地獄乎。人是小乾坤,得陽則生,失陽則死。陽衰者,亡陽之漸也。恃強者,致衰之兆也。可不畏哉。

白話文:

但是,天地之間和諧的存在,只有太陽;萬物能夠生長,也只有太陽。假設沒有太陽,那豈不是整個天地將變成冰窖,宇宙都將成為地獄嗎?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如果得到陽氣就會生長,失去陽氣就會死亡。陽氣衰弱的人,是陽氣逐漸消亡的徵兆。過度逞強的人,是導致衰敗的預兆。這難道不值得畏懼嗎?

冬則大寒凝冰,夏則大熱如火。南陸北陸,相去無幾,何寒熱不同之甚哉。且如六月之夜,日沉九淵,豈不更遠,何以不似冬之嚴寒,而猶如火爐耶。殊不知塞乎六合者,惟陰陽二氣而已。日月水火,皆陰陽之形象,未可泥象執形,而昧其理也。

白話文:

冬天時寒氣凝結為冰,夏天時熱氣如火般炙熱。南北距離相差不遠,為什麼寒熱差異這麼大呢?就拿六月夜晚來說,太陽已經沉落到大海,豈不是更遠嗎?為什麼不像是冬天的嚴寒,反而像火爐一樣呢?殊不知,充斥天地之間的,只有陰陽兩種氣。日月水火,都是陰陽的具體呈現,不能執著於外在的形相,而忽略了其中的道理。

夫寒暑往來者,陰陽升降進退也。但一日,則有一日之升降;一歲,則有一歲之升降。自子時陽升,至巳而極;午時陰升,至亥而極。故《內經》曰,日中而陽隴(同隆)為重陽(陽極陰生),日西而陽衰(陽降陰出)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陽入陰升);夜半而陰隴為重陰(陰極陽生),夜半後陰衰(陰降陽出),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陰入陽升)。此一日之升降也。

白話文:

寒和暑交替出現,是因為陰陽在升降、前進、後退。每一天,有每天的升降;每一年,有每年的升降。從子時開始,陽氣上升,到巳時達到極點;午時,陰氣上升,到亥時達到極點。因此,古醫書《內經》說,中午時分,陽氣極盛,稱為重陽(陽氣極盛,陰氣開始萌生);下午,陽氣衰退(陽氣下降,陰氣出現);日落時,陽氣消失,而陰氣開始接受氣息(陽氣消失,陰氣上升);半夜,陰氣極盛,稱為重陰(陰氣極盛,陽氣開始萌生);半夜過後,陰氣衰退(陰氣下降,陽氣出現);黎明時分,陰氣消失,而陽氣開始接受氣息(陰氣消失,陽氣上升)。這就是一天的升降規律。

或曰,此《內經》論人身營衛之氣升降,非論天地之氣也。答曰,人稟天地之氣以生,與天地同一橐籥。知天地之氣,即可知人身之氣;知人身之氣,正可驗天地之氣也。景岳未明至理,且言人是小乾坤,若岐視天人,則不知三才一貫之大道矣。

白話文:

有人說《內經》是討論人體營衛之氣的升降,而不是討論天地之氣。

我回答說,人是由天地之氣而生,與天地共生共存。瞭解天地之氣,就可以瞭解人體之氣;瞭解人體之氣,也可以驗證天地之氣。

景嶽不懂這個道理,還說人是小乾坤,如果將天地與人分開來看,就不能理解三才一貫的大道了。

又如子月冬至,一陽升於九淵之下,為復卦,至巳月而陽極,為乾卦;午月夏至,一陰下升,為垢卦,至亥月而陰極,為坤卦。故夏至後,陰氣自下而升,則井中甚冷,陽氣自上而降,故地上甚熱;冬至後,陽氣自下而升,則井中甚暖,陰氣自上面降,故地上甚寒。此一歲之升降也。

白話文:

例如在子月(十一月)冬至時,陽氣從地底深處上升,形成復卦,到了巳月(四月)陽氣最盛,形成乾卦。午月(五月)夏至時,陰氣從下方上升,形成垢卦,到了亥月(十月)陰氣最盛,形成坤卦。因此,夏至後,陰氣從下往上上升,所以井水很冷,陽氣從上往下下降,所以地面很熱。冬至後,陽氣從下往上上升,所以井水很暖,陰氣從上往下下降,所以地面很冷。這是氣在一年中升降的規律。

蓋二氣升降,即陰陽相交,其所以然者,陰陽互根於太極。太極動靜,循環無端,故二氣往來,相交不已,其輕清者,為陰陽之氣,重濁者,為陰陽之滓。輕清包外而上浮名天,重濁凝中而下止名地。其氣既包地外,又貫地中。太極動靜有常,故氣升降有序。其外包之氣,又多轉旋,與地中升降之氣,參差變異。

白話文:

所謂「二氣升降」,就是陰陽交合的過程。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陰陽源於太極。太極不停轉動,循環不息,因此二氣不斷運行,交合不已。較輕盈的部分,是陰陽之氣;較沉重的部分,是陰陽的濁氣。輕盈的包覆在外向上浮稱之為「天」,沉重的凝聚在中間向下沉降稱之為「地」。這種氣包覆著大地外部,也貫穿大地內部。太極的轉動和靜止有規律,所以氣的升降也有順序。包覆在外部的氣,又會多處旋轉,與大地中升降之氣交錯變化。

故《內經》以升降者為主氣,轉旋者為客氣,以客加主,則變化出矣。又言日月為陰陽之精氣,水火為陰陽之徵兆。可知日月水火,皆陰陽之形象也。但日月隨轉旋之氣行地外,水火隨升降之氣行地中,迴環往復,無非渾元太極之一氣而已。是故積陽為天,冬至後,陽漸升,則天體漸廣,而日行地上漸久,晝漸長,夜漸短;夏至後,陽漸降,則反是也。

白話文:

因此,《黃帝內經》認為,升降是主氣,轉旋是客氣。客氣加於主氣,就會產生變化。書中還說,日月是陰陽的精氣,水火是陰陽的徵兆。可見,日月水火都是陰陽的表現形式。只不過日月隨著轉旋之氣運行在地球之外,而水火隨著升降之氣運行在地球之中,循環往復,都是渾然一體的太極之氣罷了。因此,陽氣積累形成天空,冬至之後,陽氣逐漸上昇,天空逐漸擴大,太陽在天空運行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夏至之後,陽氣逐漸下降,則相反。

春秋二分,陰陽適平,故日行自東而西,則晝夜均;冬夏二至,陰陽極至,故日偏行南北,而晝夜有長短矣。皆為轉旋升降,互交互變,歲序既周,仍復其常。二氣相交不已,則生化之道不息。故主氣升降有常,則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序有一定。其或春夏忽涼,秋冬反熱者,客氣加臨變化也。

白話文:

春秋二分時,陰陽平衡,所以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晝夜相同;冬夏二至時,陰陽極盛極衰,所以太陽偏向南或北,晝夜長短不一。所有這些變化都是由陰陽運轉、升降而引起,陰陽相互轉化,一年四季輪迴,最後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陰陽二氣不斷交互交替,生化萬物的過程就不會停止。所以正氣升降有規律,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的順序就固定下來。如果春夏突然變涼,秋冬反而變熱,那是因為邪氣侵襲造成的變化。

一歲之常變如是,則一日之涼燠陰睛亦如是,推之一時一刻皆然。則陰陽變化之道,安可窮盡哉。夫升降之氣行地中,如人身之營行脈中也;水火,如營中之血氣也。轉旋之氣行地外,如人身之衛行脈外也;日月,如衛外之陰陽也。故人衛氣,晝行於陽,應日之升也;夜行於陰,應日之沉也。

白話文:

一年四季的變化遵循一定的規律,一天之內的冷熱陰晴也是如此,推而廣之,一瞬一剎那也是如此。由此可見,陰陽變化的規律,恐怕是窮盡不了的。

在地面以下運行的氣,就像人體經脈中的氣血一樣;水火,就像經脈中的血液一樣。在地面以上迴旋運行的氣,就像人體衛氣運行在經脈之外一樣;日月,就像衛氣之外的陰陽一樣。所以人的衛氣,白天運行於陽氣,應對日出的時候;夜晚運行於陰氣,應對日落的時刻。

天地陰陽一日之升降,如人之呼吸也。一歲之升降,如營衛之循環也。良由天地人身同出陰陽太極之造化。故《內經》論天人合一之理,莫不互舉互證,不能分析者也。明乎此,則天地陰陽不可偏,偏則災害立至;人身陰陽有偏,則病生矣。豈可以扶陽抑陰,為醫學綱領,反使其偏勝乎。

白話文:

天地間的陰陽就像人的一呼一吸,升降不停。一年的陰陽變化,就像人體血液循環。因為天地和人體都是從陰陽太極這種變化中產生的。所以《黃帝內經》講述的天人合一道理,總是相互舉例相互證明,不能分割開來。明白了這一點,就會知道天地陰陽不可偏廢,一偏就要出亂子。人體陰陽有偏,就會生病。難道可以奉行扶陽抑陰的準則嗎?這樣只會讓陰陽進一步偏盛。

景岳既注《內經》,又談易理,何故不遵經義,乃謂日遠天寒,以證陽少陰多之偏見。試思日之遠近,相去幾何,而寒熱懸殊,乃至若是乎。且既日遠為寒,其井中反熱何也。由是觀之,自可灼見其非矣。

白話文:

景嶽在注釋《內經》時,同時還談論易理,但為何不遵循經義,而是主張太陽越遠天氣越冷,以證明陽少陰多的偏見呢?試想日與地相距有多遠,而寒熱變化卻如此巨大。而且,既然距離遠就代表寒冷,那麼為什麼井水會反過來變熱呢?由此可見,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蓋陰陽變化,莫測其端,現象於日月水火。聖人觀象知理,因日以定月,因月以定歲,因歲以測升降之氣而分節序。因日月運行有遲速,乃勻以大建小建,而定朔望。節氣遷流,與日月又有參差。則以小建之餘,積為閏月。其歲時節序,始能相合,而循環無愆也。是以日月隨轉旋之氣而行,寒熱隨升降之氣而變。

白話文:

陰陽變化無常,其規律難以捉摸,卻可在日月水火中見其端倪。聖賢觀察自然現象,理解其中的規律,據以制定曆法:以太陽確定月份,以月份確定年份,以年份推測氣候升降變化,制定節氣。由於日月運行速度有快有慢,因此設置大建和小建,以確定朔望。節氣運行變化,與日月有時會出現偏差,便利用小建的餘數累積成閏月。如此一來,歲時節序才能相符,循環不差。換言之,日月隨著旋轉的氣而運行,寒熱也隨著氣候的升降而變化。

陰陽升降之極,則寒熱若冰炭之殊。此一歲之寒熱,因乾坤大氣之升降也。晝夜有溫涼,因日之偏正出沒也。乾坤大氣,若水之進退;日月流行,如瀾之迴環。源流本末非二體也。但升降之氣有常,轉旋之氣多變。東南木火之方,則多熱,西北金水之方,則多寒。中州以北,寒熱有常者,得升降之氣多也;梅嶺以南,溫涼靡定者,得轉旋之氣多也。

白話文:

當陰陽上升和下降到極致時,冷熱就會像冰塊和炭火般不同。一年中的寒熱變化,是由於天地間大氣的上升和下降造成的。晝夜有溫涼之分,是因為太陽偏東或正東升起和落下。天地間的大氣就像水的進退,日月運行就像波浪的迴旋。來源和終點並不是兩個不同的部分。只是上升和下降的氣有規律,而旋轉的氣變化多端。東南屬於木火,所以較熱;西北屬於金水,所以較寒。中國中部以北,寒熱變化有規律,是因為上升和下降的氣較多;梅嶺以南,溫涼變化不定,是因為旋轉的氣較多。

以是見天時地理,氣化民風之錯雜萬殊者,不出陰陽之變化,而二氣流行,豈非充塞乎六合哉。不明乎此,而泥象執形,以昧至理,安可論陰陽乎。

白話文:

因此可以看出,天時、地理會造成民風複雜多變的原因,不脫離陰陽轉化的道理,而陰陽二氣的運行,不正是充斥在天地之間嗎?若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拘泥於具體現象的形象,而矇蔽了最根本的道理,怎麼能探討陰陽變化呢?

景岳如不明經旨,則不當注經。若明經旨,而故為僻說,以愚後學,則尤非理。世有遵信其說者,惑之甚矣。其後篇《真陰論》,亦言陽以陰為根,陰既為陽之根,豈可反重枝葉而輕根本乎。則扶陽抑陰之說,又見其自相矛盾也。總而言之,陰陽互根於太極,必不可稍偏,偏勝則偏絕,而太極亦毀矣。

白話文:

如果景嶽不明白經書的宗旨,就不應該擅自註解經典。如果他明白經書的宗旨,卻故意曲解,誤導後學者,更是荒謬之極。世間竟然有人相信他的說法,實在令人迷惑不已。他的後篇《真陰論》中也說陽以陰為根,陰既然是陽的根,怎麼能反過來重視枝葉而輕視根本呢?這樣一來,他宣揚的「扶陽抑陰」的理論,就自相矛盾了。總而言之,陰陽相互根源於太極,絕不可偏廢。偏廢一方,就會導致另一方過盛,從而破壞太極的平衡。

故《易》言一陰一陽之為道,《內經》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夫言平者,不使偏勝也;秘者,勿使發越也。以陽性動而發泄,發泄太過,真元傷耗,故特用一「秘」字。嗚呼!可知聖人之意深矣。此之謂致中和、位天地、育萬物也。今言扶陽,是更助其發泄也。抑陰,則不使其平和也。

白話文:

《易經》說「一陰一陽」是宇宙運行之道,《黃帝內經》也說「陰平陽祕」,只有陰陽平衡,人體才能健康。

「平」的意思是不要偏向一方,「祕」的意思是不讓它外泄。因為陽氣屬動,容易發泄,發泄過度,會損耗真元,所以特別用「祕」這個字。可見聖人的用意很深遠。

這就是「致中和、位天地、育萬物」的道理。現在許多人說的「扶陽」,其實是助長陽氣的發泄;「抑陰」,就是不讓陰氣保持平衡。

非但不解聖人深意,而反顯悖經旨矣。豈不為醫門之異端,後學之魔障哉。

醫為性命所繫,雖明中和之道,而臨證之時,猶必細察天地六氣之變,風土剛柔之殊,人稟強弱之異,外感內傷之別,權衡補瀉之宜。必使藥病相當,而無一毫偏執,庶幾求合軒岐仲聖之道。此之謂醫學綱領。嗟乎!豈固陋剛愎者所能領會哉。

白話文:

醫學與生命息息相關,即使通曉陰陽平衡法則,在診治患者時仍需仔細觀察天地氣候變化、地域環境不同、個人體質差異、外在致病因素和內在損傷,權衡調補的適宜方法。必須讓藥物與病情相符,不偏不倚,才能符合黃帝內經和仲聖(張仲景)的醫學之道。這就是醫學的基本原則。唉!那些固執己見的人怎麼可能領會呢?

或問仲景非醫門之聖歟?答曰,猶儒門之孔子,豈不以為聖乎。然則孟子願學孔子,而實傳孔子之道。若景岳,生平師範仲景,故號景岳,以表仰慕之意。仲景曰:陰證見陽脈者生,陽證見陰脈者死,豈非以陽為重乎。故景岳以扶陽抑陰為主,猶孟子之願學孔子也。今子以景岳為醫門異端,得非謗之太甚乎。

白話文:

有人問:仲景難道不是醫學界的聖人嗎?回答說:就像儒學界的孔子,難道不被尊為聖人嗎?不過,孟子雖然仰慕孔子,卻真正傳承了孔子的思想。同樣的,景嶽一生尊崇仲景,因此號為景嶽,以表達崇敬之情。仲景說:陰證(病)出現陽脈現象的會生,陽證(病)出現陰脈現象的會死,這難道不是重視陽氣嗎?因此,景嶽以扶助陽氣、抑制陰氣為治療原則,就像孟子仰慕孔子一樣。現在你把景嶽視為醫學界的異端,這樣批評是不是太過分了?

答曰,孟子學孔子,實傳孔子之道。若景岳,雖慕仲景,實未知仲景之道,或反有以悖之者,豈仲景之徒哉。

曰,何以見之。

答曰,仲景辨傷寒脈證之陰陽,以決生死。脈大浮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陰證者,邪在陰經也,陽脈者,正氣未虧也;陽證者,邪在陽經也,陰脈者,正氣不振也。邪在陰經病為重,正氣不虧則生,其在陽經者,更無虞矣。邪在陽經病為輕,正氣不振則死,其在陰經者,更難治矣。

白話文:

回答說,仲景大師在辨別傷寒脈象特徵時,會根據陰陽來判斷病人的生死存亡。脈象大、浮、數、動、滑,屬於陽證;脈象沉、澀、弱、弦、微,屬於陰證。陰證指的是邪氣在陰經,這時正氣還沒有遭到損害;陽證指的是邪氣在陽經,這時正氣已經受損。邪氣在陰經,病情較重,但如果正氣沒有受損,病人就能活下來,在陽經的就不需要擔心了。邪氣在陽經,病情較輕,但如果正氣受損,病人就會死亡,在陰經的治療起來就更困難了。

此論邪正勝負以辨吉凶,何嘗有扶陽抑陰之義耶。仲景垂法,惟辨脈證,溫涼補瀉,隨宜而施,故為時中之聖,豈同後人一隅之說哉。且景岳言丹溪之左金丸黃連吳茱,寒熱並用為非。則仲景之瀉心法,芩連二姜,大黃附子,豈非寒熱並用乎。瀉心所以保金,左金所以平木。

白話文:

這篇古文討論的是正氣和邪氣之間的勝負,用來判斷疾病的吉凶。它並沒有強調扶陽抑陰的意思。

仲景先生留下醫術,只是分辨脈象和證狀,根據具體情況施以溫補涼瀉的治療方法。因此,他是醫術界的中流砥柱。怎麼能和後人狹隘的見解相提並論呢?

而且,景嶽先生認為丹溪的左金丸、黃連吳茱,同時使用寒熱藥物是不對的。那麼,仲景的瀉心法中,使用芩連、二姜、大黃、附子,不也是同時使用寒熱藥物嗎?瀉心是為了保金,左金丸是為了平抑肝木之氣。

名義雖殊理則一也。乃不敢非仲景而非丹溪,既以左金為非,安得以瀉心為是。以仲景稱聖,故不敢非之耳。余故言景岳未知仲景之道,或反有以悖之者,不其然乎。

白話文:

雖然名稱不同,道理卻是一樣的。因此我們不能只批評仲景而肯定丹溪,既然認為仲景的左金湯法不對,怎麼能肯定丹溪的瀉心法是對的呢?只是因為仲景被尊稱為聖人,纔不敢批評他罷了。所以我說景嶽不明白仲景的學術思想,甚至有與之相悖的地方,難道不是這樣嗎?

且天下通理,一而已矣。醫理即易理,儒道即醫道,惜景岳辨別不真耳。夫道即理,理即道,異名而一體也。在體名理,在用名術;在體名道,在用名權。權即術,術即權,異名而一用也。術者,應變無方,恰當其可,而不出乎理,所以能恰當也。權者,因事裁製,無不得宜,而仍合乎道,所以能得宜也。

白話文:

在世間萬物中,道理都是統一的。醫學的道理和易經的道理相同,儒家的道理和道家的道理也和醫學的道理相同,只可惜張景嶽沒有真正辨別清楚罷了。大道就是道理,道理就是大道,它們的名稱不同但本質是一體的。從本體而言稱為道理,從作用而言稱為術法;從本體而言稱為大道,從作用而言稱為權力。權力就是術法,術法就是權力,它們的名稱不同但作用相同。術法是能夠應對各種變化,適應於不同的實際情況,但不違反道理,所以能夠適應實際情況。權力是根據具體事物制定措施,沒有不適宜的,並且仍然符合大道,所以能夠適宜。

故道理有一定之是非,必辨之精而後是非見。權術應無窮之變化,必不可執而後用之靈。然必體立,則用行。道理不明,權術豈能施哉。故天下有明其理,而不能善其術者;未有不明其理,而能善其術者也。有明其道,而不能行其權者,未有不明其道,而能行權者也。故曰。

白話文:

所以道理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必須仔細分辨之後,是非才能明辨。權宜之術變化無窮,不能拘泥於形式,才能靈活運用。然而必須確立原則,方針才能實行。道理不明,權術怎麼能施展呢?因此天下有明辨道理卻不能善用權謀的人;沒有不明辨道理卻能善用權謀的人。有明白道理卻不能行使權謀的人,沒有不明白道理卻能行使權謀的人。因此說:

可與適道,未可與權,知常易,通變難也。

夫致中和,育萬物,為儒者之道,即醫者之道也。而和之育之,必本乎陰陽造化之理,此醫易之所同也。故不知儒理,不可談易。不解易義,豈可輕論陰陽之理乎。儒者格致誠正,治人心病;醫者制度藥石,治人身病。此權術之用異也。藥石治身,身與藥石,皆陰陽五行之氣所成。

白話文:

要做到中庸調和,孕育萬物生靈,這是儒家學問的宗旨,也是醫學的道理。而這調和孕育的過程,必然依據陰陽造化的原理,這是醫學和《易經》的共同之處。因此,不懂儒家理論,就不能探討《易經》。不明白《易經》的義理,豈能輕易地論述陰陽之理呢?

儒家學者格物致知,修身正心,用以治療人心中的疾病;醫家學者制定藥方,配製藥物,用以治療人身上的疾病。這是二者在用途上的不同。藥物治療身體,身體和藥物都是由陰陽五行之氣組成的。

故必洞曉天地人身陰陽五行之理,而後方能善其術。誠正治心,心中誠正,出於天理之自然,故必克己,復其天理之常,而後方能行其權。是故伊尹放太甲,乃行權之一事。若執為儒道綱領,豈不大謬乎哉。扶陽抑陰,為治病之一法,若舉為醫學綱領,豈不大謬乎哉。

白話文:

因此,醫者必須透徹理解天地人體之間陰陽五行的道理,才能精通醫術。心懷正直,遵守自然天理,因此必須自我約束,恢復天理本性,才能行使權術。所以,伊尹流放太甲,就是行使權術的例子。如果將此作為儒道綱領,豈不是大錯特錯嗎?扶陽抑陰是治療疾病的方法之一,如果將此作為醫學綱領,豈不是南轅北轍嗎?

且夫軒岐大旨,猶似易明,仲景之法,實難領會。蓋軒岐論陰陽五行病變之理,為道之體,然明體而不達用者多矣。所謂有明其理,而不能善其術者也。仲景辨經絡臟腑、病邪淺深、陰陽虛實;參藥性氣味、溫涼補瀉,以立治法。窮盡變化,仍合軒岐之旨。為道之用,用不可執,應變無方,故難領會。

白話文:

軒轅黃帝和岐伯的大道論述,看似容易理解。然而,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卻很難領悟。

軒轅黃帝和岐伯討論關於陰陽五行變化導致疾病的理論,這是醫學的根本。但是,許多人明白這些理論卻無法靈活運用。這就是所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張仲景則深入研究經絡、臟腑、病邪的深淺、陰陽的虛實,並結合藥物的性質、氣味、溫熱、涼寒、補益、瀉下的作用,制定治療方法。他窮盡了各種變化,依然遵循軒轅黃帝和岐伯的理論。這是醫學的應用,不能拘泥於某種固定模式,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應變,所以難以領悟。

景岳未明軒岐之道體,焉能達仲景之用,所謂未有不明其理,而能善其術者也。由是觀之,則景岳非仲景之徒也。千百年來,繼仲聖者,實難其人。

白話文:

如果不懂《內經》的道理,怎麼能通曉仲景的用法呢?正所謂不理解其理論,不可能精通其技術。由此可見,景嶽並不是仲景的傳人。千百年來,能繼承仲景聖業的人,實在難能可貴。

曰,嘗聞河間論溫熱,丹溪主滋陰,東垣扶脾胃,皆補仲景所未備,故合為四大家,則是繼仲聖者矣。

答曰,此後世之膚見,可哂也。夫仲景之書,無法不備,其旨合乎軒岐,而窮變化,為萬世規則,與聖道一脈相承。書雖殘缺,理法自全,豈待後人補之哉。若三子,雖有發明,各舉一隅以立言,執之則偏,皆未達中和之道,尚不足為仲景之徒。顧並而尊之,不倫極矣。

白話文:

回答說,這都是後世膚淺的見解,令人發笑。張仲景的《傷寒論》,沒有甚麼法則不備全,其精髓與軒岐氏的醫學思想相符,而且窮盡變化,是醫學萬世不變的準則,與聖人的道統是一脈相承的。雖然書籍有所殘缺,但道理與法則依然完整,豈能等到後人來補充完整呢?至於華佗、張機、張仲景這三位,雖然各有發明,但各執一隅立論,偏執一方,都不能通達中和之道,還不足以成為仲景的弟子。現在有人並列尊崇他們三人,完全混淆了倫理秩序。

曰,然則子反以近時葉氏,為傳仲聖之心印,豈真賢於三子乎,得毋阿其所好耶?

答曰,道者,天下古今之公器,余豈得而私之。朱子敘道統,以濂溪周子接孟子,豈漢唐之盛,竟無人物可取乎。正如孔門三千之多,自顏子早逝後,傳心印者,惟曾子一人,非箇中人,誰能領略此意也。葉氏辨證設方,無不參乎陰陽五行之理,則合軒岐之道矣。取古方之善者,因宜裁製,變化隨時,歸於恰當,則達仲景之用矣。

白話文:

回答道,道(道家思想)是天下古往今來的共同寶物,我怎麼能把它私有呢?朱熹傳述道統,認為濂溪周敦頤傳承了孟子,難道漢唐盛世沒有值得推崇的人物嗎?這就如同孔子門徒三千,顏子早逝後,傳承心法的只有曾子一人。若非同道中人,又有誰能體會其中的深意呢?葉天士辨證配方的治療方法,無不包含陰陽五行之理,所以符合軒岐(岐伯和黃帝)的道。取古方的長處,因人而異地加以調整,隨機應變,達到恰到好處,也就做到了仲景(張仲景)的妙用。

明體達用,庶幾可傳心印乎。自非諸子舉一隅之見可同論也,然非箇中人則又難言耳。

曰,然則三子之說,執之則偏,而景岳亦有一節之長,何故子獨以景岳為異端乎。

答曰,三子一隅之說易辨,故昔人謂其補古未備,而非全書。其偏易辨,則惑人少而害道輕,其發明處,則有功焉。若景岳者,以東垣論補同於己,則褒之;劉朱異於己,則貶之。三子本皆各舉《內經》一節之旨,無所軒輊。景岳偏見而有褒貶,又以道統自任,名為《全書》,妄稱「典謨」。

白話文:

回答說,三子「一隅之說」的謬誤很容易分辨,因此前人認為他們的著作難以全面補充古籍,故不能稱為「全書」。他們的偏頗容易辨認,故而迷惑的人較少,對醫道的危害也較輕;他們發明的東西,對醫道還是有貢獻的。像張景嶽這樣的人,因為李東垣的論點和自己的觀點相同,便讚揚他;而劉河間和朱丹溪的論點與他不同,便貶低他們。三子(李東垣、劉河間、朱丹溪)各有各的《內經》觀點,誰也無法勝過誰。景嶽卻因偏見而對他們褒貶不一,還自以為掌握了道統,將自己的著作題為《全書》,妄稱自己的著作是經典。

更引易理聖言,曲證其扶陽抑陰,陰多陽少之偏見,強辭雄辯。雖知醫學者,不敢輕議其非,或更稱頌而讚揚之,所以惑人深而害道大。余竊窺軒岐之旨,傷俗弊之害,輒不自揣,思以補救將來。聊陳其概,非敢以訐為直也。

白話文:

引用易經中的聖人言論,歪曲地論證他支持陽氣、抑製陰氣的偏見,並用強詞奪理的辯論來掩飾。即使知道醫學家們,不敢輕易駁斥他的錯誤觀點,甚至大肆頌揚和讚美他,致使許多人受矇蔽,對醫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我祕密窺探了《黃帝內經》中軒轅氏和歧伯的思想,憂慮於世俗的弊端和危害,不加思量,考慮要為未來的醫道做出補救。姑且陳述我的一些大略觀點,並非是故意挑剔指責他人而自以為正義。

夫醫家治病,莫不欲其速愈,斷無害人之心。但醫理幽微,學識難到,則必虛心謹慎,而不剛愎自是,或可寡過。其患病之人,不知醫理,焉能辨別醫之優劣,惟隨聲而趨。人情皆然,古今一轍。世之誦景岳者,不分內傷外感,但云補正即可去邪,偏執己見,傷人而不自覺,良由篤信景岳之說,不明至理故也。若是見篇,而能悔悟,痛改舊轍,研究軒岐仲景之旨,歸於中和,庶可補過從前。

白話文:

醫生治病,沒有不希望病人早點康復的,絕不會有傷害病人的想法。但醫學理論深奧微妙,學問難以精通,所以醫生必須虛心謹慎,不固執己見,這樣才能減少過錯。患病的人對醫學理論一知半解,如何能分辨醫生的優劣,只能人云亦云。這是人之常情,古今都是如此。世上信奉景嶽醫學的人,不分內傷外感,只說補正就能去除病邪,偏執己見,傷人而不自知,只因為篤信景嶽的說法,不明白真正的道理。如果看了這篇文章,能有所醒悟,痛改前非,研究黃帝內經、仲景之方的精髓,回歸中和之道,或許能彌補之前的過錯。

如不虛懷體察,而剛愎自是,則有心為惡,雖無殺人之刀,已蘊殺人之念。則必受報於冥冥中也。上天鑑臨,可不畏哉。

白話文:

回答道,如果病人能明白醫學原理,就能自我治療,又何必求醫?不懂醫學原理,怎麼能分辨醫生的高明與庸俗?就像飛蛾撲向燈火,見到亮光就投身其中,有的死去,有的飛走。燈火不知道自己會傷害飛蛾,飛蛾也不知道自己會被燈火所傷。有仁慈心的人看到這種情況,沒有不感到悲傷的。或者有外來的邪氣因為受到補益而暫時隱藏,病情好像稍微好轉,就以為是醫生的功勞。殊不知暗地裡傷害還在繼續,以後會更加嚴重,這時就會把責任歸咎於疾病,而不會責怪醫生。

以上數語不但明貶景岳,而後世好尚景岳者並貶在內。

或曰,嘗見誦景岳者,其門如市。昔人言良醫之門多病人,則其醫之良可知,何有傷人之失乎。

答曰,病者若知醫理,則自治矣,何來就醫。不知醫理,豈能辨醫之庸良。一如蛾之赴燈,見光而投,斃者斃,來者來。燈不自知所以傷蛾,蛾亦不識為燈所傷。仁者觀之,未有不惻然心動者也。或有外邪得補而暫伏,病似小愈以為功,不知暗傷而後更重,則歸咎於病,不咎於醫。

或有病合於藥而幸愈者,人皆稱誦不已,則醫自信益堅。稱誦漸傳,則虛名漸盛,名盛而赴者益多,醫更自負,偏執愈深,而傷人愈眾。必至如蛾赴燈,俱在夢夢之中。使在天之軒岐仲聖,不禁痛哭流涕而長太息,此余之不容不辨也。

白話文:

有時有些人因為病情剛好符合藥物的治療而幸運康復,人們便不遺餘力地稱頌,這讓醫生更加自信。隨著稱頌的傳播,虛名逐漸建立,名氣大了前來求醫的人就越來越多,醫生也更加自負,堅持錯誤的觀念,傷害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就像飛蛾撲火,所有人都被蒙在鼓裡。如果上古的醫學聖祖軒轅黃帝和岐伯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痛哭流涕長嘆息吧!這就是我必須澄清的原因。

乙酉歲,余遊吳門,遇嘉興汪孝廉,平日博覽醫書,尤謂景岳辨論勝而篤信之。余初識,未便深道其弊,但與言六氣外邪,誤補甚害。彼亦不以為意,旋即回去。嗣於秋仲,又至蘇城,其令兄明府(印世樟),忽遣人邀余,言孝廉病重。余診視,見其面黑晦,反側不安,連呼救命。

白話文:

乙酉年,我在吳門遊歷,遇到了嘉興的汪孝廉。汪孝廉平日博覽醫書,尤其信服《景嶽全書》中的辨證論治。初次相識時,我不方便直接指出《景嶽全書》的弊端,只跟他聊了六氣外邪,誤補大害。他也不以為意,旋即離開。

後來在仲秋時節,我再次到了蘇州城。他的兄長明府(印世樟)突然派人來邀請我,說孝廉病得很重。我前去診視,發現他的面色晦暗,翻來覆去,不停地呼救。

按脈已無,舌苔灰黃厚滯。乃詢病由,其令兄代云,本患瘧疾,自服補中益氣湯,瘧止數日。後復發,改服景岳何人飲,不效。又服熟地理陰煎,忽沉重如此。余曰,本因伏暑發瘧,邪欲外出,得補中益氣,邪遂暫伏,故旋即復發。更進熟地等膩補,將邪斂裹膠結,一身氣血不行,經脈盡閉,故無脈而成悶痧之證。

白話文:

病人脈搏已經沒有了,舌苔灰黃而厚重。問起病因,病人的哥哥代為回答:病人原本患有瘧疾,自己服用補中益氣湯,瘧疾暫時好了幾天。後來又復發,改服景嶽何人飲,沒有效果。又服用熟地理陰煎,突然變得如此沉重。我說:病情一開始是伏暑引發瘧疾,邪氣想要從體外出來,服用了補中益氣湯後,邪氣暫時隱藏,所以很快就復發了。再進一步服用熟地等滋膩的補品,會把邪氣包裹膠結在一起,全身氣血無法運行,經脈全部閉塞,因此沒有脈搏,形成了悶痧的症狀。

急使人挑之,血亦不出,遍請醫者,竟無法可施,至晚而卒。嗟乎!景岳不明六氣陰陽之理,論瘟疫傷寒,混作一病。有教人用人參熟地理陰煎等藥,凡病必言其虛當補,故篤信其說者,傷人不自覺其非。若暑濕之證,脈濡澀無力,頭痛或作或止,倦怠惡食,乍寒乍熱,小便黃,手心熱。

白話文:

緊急找人挑開膿包,仍然沒有血流出,請遍了所有醫生,都沒有辦法治療,到了晚上就去世了。

唉!景嶽不明白陰陽六氣的道理,把瘟疫和傷寒混為一談。他教人使用人參、熟地黃等藥物煎服,認為所有疾病都是因為虛弱而需要補養。因此,那些深信他理論的人,不知不覺中害了人。

如果是暑濕證,脈象濡濕無力,頭痛時有時無,疲倦厭食,忽冷忽熱,小便黃赤,手心發熱。

酷似東垣所論勞倦內傷。既不明六氣外邪證治,則必誤補。非但害世,或至自戕。誦景岳而不究心六氣之病者,可為前車之鑑矣。余於《虛損論》後,有辨內傷外感證治之概,幸望明者察之。

白話文:

這很像東垣提到的勞累內傷。不明白六氣外邪證治的人,必定會錯誤地進補。這不僅會害人,還可能自取滅亡。讀景嶽但是不深入探究六氣造成的疾病的人,可以作為前車之鑑。我在《虛損論》之後,對內傷和外感證治有所區分,希望有識之士能瞭解。

或又曰,歷家亦有言日遠近為寒熱者,何獨以景岳之說為非乎。

答曰,歷家推步盈虛,但精算法,其理氣未能甚明。

曰,何以見之?

答曰,即如《天元歷理》一書,自謂考覈精詳,乃反以古來月借日光之說為非,而不自知見識未到也。余向有辨,今附後,請明者鑑政何如。

白話文:

回答說,就好像《天元歷理》一書,自稱考證精確,反而把古來月借日光之說當成荒謬,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見識還有不足。我以前對此有過論證,現在附在後面,請明理之人評斷一下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