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門棒喝》~ 卷之一 (14)
卷之一 (14)
1. 太極五行發揮
陽生陰,故己為陰土。陰生陽而土生金,故庚為陽金。陽生陰,故辛為陰金。陰生陽而金生水,故壬為陽水。陽生陰,故癸為陰水。陰水又生甲之陽木,故天干十也。水火木金,性各相反,以土居中,融洽四氣,使五行相生。相生者,謂彼此和協其生氣,若相養相助之意也。
非謂木必從水生,火必從木生也。若以木必從水生,則木固生於土,如水過盛,木反萎矣;若以火必從木生,則石中之火,又從何來?此別有妙理,非片楮能盡。余於《六氣論》中,言水火遍滿世界,已發其端,請格物者試思之。若五行始生,本太極一氣所化;及五行成質,而土貫四行。
如亥子水也,貫以醜土,乃成寅卯木;貫以辰土,乃成巳午火;貫以未土,乃成申酉金;貫以戌土,乃成亥子水。故地支有十二也。以是見五行之相生相成,實由土之融貫使然,已不可執泥木從水生、火從木生之說,而況更有妙理具於中乎!夫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可見火固非從木生也。地二生火,亦不過言其發現之序,猶未明其所以然之妙理也。
若土之能融貫四行者,以土中即太極之體所在,益可見五行由太極一氣所化也。
曰:天一生水,是陽動而水生,則五行始於水也。今天干始於甲木,何也?
答曰: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天一之「天」,是太極先天;天三之「天」,是已分天地,為後天矣。後天之陽始生木,天干表後天之理,故以甲木為始也。
曰:地支起於子,何也?
答曰:乾之元陽,育於坤之至陰。故甲之陽木,孕於亥之陰水。既生,正與子之陽水相配,故首甲子而終癸亥也。
曰:又有所謂甲己化土者,何也?
答曰:試觀草木,自萌甲而枝葉花實,逐漸變化,胎卵濕生亦然。良由陰陽五行之氣所變化也。以陽遇陰、陰遇陽,皆相從而化。猶如男女構精,又生男女之理也。故甲之陽木遇己之陰土,則化土;土生金,故乙庚化金;金生水,故丙辛化水;水生木,故丁壬化木;木生火,故戊癸化火。是陰陽又生陰陽,五行又生五行,此物理之所以生化無盡也。
夫天干有變化,而地支無變化者,以天道動而轉旋,動則變,變則化矣。故物之生成由地氣,而變化由天氣。但天地陰陽本一太極,雖生化無窮而又不能分析。如天為陽、地為陰,而天中又有陰陽,日月是也;地中又有陰陽,水火是也。日中可取火,月中可取水,則日月又為水火之父母,陰陽之精氣也。
故天體雖包地外,而氣貫地中,升而為云,降而為雨,斯即變化之徵,以見天地陰陽互根互交而不能分析者也。
曰:然則地支無變化,而有沖合,何也?
答曰:地道靜而不動,故十二支限於方隅而無變化。其沖合者,以位相併則合,子醜、寅亥、卯戌、辰酉、巳申、午未為六合也。位相對則沖,子午、卯酉、寅申、巳亥、辰戌、丑未為六沖也。此占家用驗吉凶,無涉於醫,故《內經》不論。蓋水火木金,位相對而性相反,故沖剋也。
白話文:
太極五行發揮
陰陽相生,陰土(己)生陽金(庚),陰金(辛)生陽水(壬),陰水(癸)生陽木(甲),構成十天干。水、火、木、金四行性情各異,而土居中調和,使五行相生相克。所謂相生,是指五行彼此和諧,相互滋養輔助,而非單純的線性關係,例如木未必只從水生,火也未必只從木生。若水過多,木反而會枯萎;而地底的火又從何而來呢?這些都包含更深奧的道理,非三言兩語能盡述。我在《六氣論》中已闡述水火遍布天地,讀者可自行參悟。
五行最初都源自太極一氣所化,而五行成形後,土則貫穿於其他四行。例如亥子屬水,但配合醜土則化為寅卯木;配合辰土則化為巳午火;配合未土則化為申酉金;配合戌土則化為亥子水。因此地支有十二位。由此可見,五行相生相成,實則是由土的調和貫穿作用而成,並非死板的木從水生、火從木生的單向關係。更有許多深層的道理隱藏其中!「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可見火並非從木生。地二生火,只是說明火出現的次序,而非其根本原因。
土之所以能貫穿四行,是因為土中包含太極的本體。這更能說明五行皆源於太極一氣所化。
有人問:天一生水,五行為何始於水?但天干卻始於甲木呢?
答:天一生水中的「天」,指的是太極先天之氣;天三生木中的「天」,則指天地已分,為後天之氣。後天之陽氣始生木,天干代表後天之理,所以以甲木為始。
問:地支為何始於子?
答:乾卦的元陽之氣,孕育於坤卦的至陰之氣。所以甲木之陽,孕育於亥水之陰。甲木產生後,便與子水之陽相配,故以甲子起,癸亥終。
問:甲己化土是怎麼回事?
答:觀察草木生長,從萌芽到枝葉花實,逐漸變化,如同胎卵濕生一樣,都是陰陽五行之氣變化的結果。陽遇陰、陰遇陽,都會互相作用而轉化。就像男女結合生子一樣。所以甲木之陽遇己土之陰,則化為土;土生金,所以乙庚化金;金生水,所以丙辛化水;水生木,所以丁壬化木;木生火,所以戊癸化火。陰陽互相生化,五行不斷循環,這就是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天干有變化,而地支無變化,是因為天道是動的,動則變,變則化。所以萬物的生成來自地氣,而變化則來自天氣。但天地陰陽本源於一個太極,生生不息卻又不可分割。例如天為陽,地為陰,但天中也有陰陽(日月),地中也有陰陽(水火)。日中可取火,月中可取水,日月也如同水火之父母,陰陽之精氣。
天體包覆在地之外,但氣貫穿地中,上升為雲,下降為雨,這就是變化的徵兆,說明天地陰陽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問:地支沒有變化,卻有沖合,這是為何?
答:地道是靜止不動的,所以十二地支局限於方位而無變化。所謂沖合,是指方位相鄰則合(子醜、寅亥、卯戌、辰酉、巳申、午未為六合),方位相對則沖(子午、卯酉、寅申、巳亥、辰戌、丑未為六沖)。這些是占卜家用來判斷吉凶的,與醫學無關,《內經》也未提及。因為水火木金方位相對,性質相反,所以會互相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