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素問》辨疑

嘗考《靈》《素》內經,雖為醫門之書,凡三才生化之道,包括無遺。而辭簡義廣,精蘊難窺,又兼世遠年湮,多亥豕之訛。若不得其解,闕疑可也。設上下文足以相證,而疑誤顯然者,據理辨之,以俟明者論定。倘不體會本旨,使上下融貫,合乎義理,而率憑臆見以解釋之。則穿鑿支離,失之遠矣!

白話文:

我研讀過《黃帝內經》和《素問》這兩本中醫經典,儘管它們是醫學方面的著作,但其中包含了宇宙萬物生化的規律,涵蓋了所有方面。然而,它們的語言簡潔,含義豐富,精妙深奧,難以領會,再加上年代久遠,傳承中出現了許多錯誤。如果無法理解,可以存疑。但如果上下文可以互相印證,而錯誤顯而易見的情況下,就應該根據道理來辨別,等待明白的人來確定。如果不能體會作者的本意,使上下文貫通,符合義理,而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來解釋,那麼就會斷章取義,偏離正確的理解很遠。

近有淮陰吳鞠通先生,著《溫病條辨》一書,其《下焦篇》有一條云,秋濕內伏,冬寒外加,脈緊無汗,惡寒身痛,喘咳稀痰,胸滿,舌白滑,惡水不欲飲,甚則倚息不得臥,腹中微脹,小青龍湯主之。其自注曰:此條以《內經》有「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明文,故略示門徑。

白話文:

最近,淮陰人吳鞠通先生寫了一本《溫病條辨》,書中的《下焦篇》有一條說:到了秋天,濕氣潛伏在體內,冬天寒氣從外部入侵,脈搏緊促,不流汗,怕冷,身體疼痛,喘咳,痰液稀少,胸悶,舌苔白滑,厭惡喝水,嚴重時連呼吸都困難,無法平躺,腹部微脹,這時服用小青龍湯治療效果好。吳鞠通自己註解說:這條內容引用《內經》的「秋天受傷於濕氣,冬天就會引發咳嗽」的明確論述,所以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治療方法。

《經》謂秋傷於濕者,以長夏濕土之氣,介在夏秋之間,七月大火西流,月建申。申者,陽氣畢伸也。濕無陽氣不發,陽伸極,則濕發重。人感此,至冬寒濕相搏而病矣。雖古經脫落《燥論》,喻氏補之誠是,但不應擅改經文,謂「濕」曰「燥」,是不明六氣運行之道也。蓋《經》所言,乃秋之前半截,喻氏所指,秋之後半截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在秋天受濕邪侵襲的人,是因為長夏時期濕潤的土氣介於夏秋之間。七月份時,大火星西移,月亮進入申位。申,代表陽氣完全伸展。濕氣沒有陽氣無法發作,陽氣達到極致,濕氣就會變得很重。人體受到這種濕氣侵襲,等到冬天濕寒相搏就會發病。雖然古經中缺少了《燥論》,喻氏補充的地方確實正確,但是他不應該擅自更改經文,把「濕」說成「燥」,這是因為他不明白六氣運行的規律。原文中指的是秋天的前半段,而喻氏指的是秋天的後半段。

余按此說,大乖義理。而評者反讚美之,以為新奇,眩惑後學,不容不辨。夫《經》言「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兩句,註疏家或解作濕鬱成熱,熱傷肺而冬咳嗽者,猶為似是而非。今鞠通作外寒內飲解,則相去更遠。所云脈緊無汗,惡寒身痛者,即仲景《傷寒論》之文也;喘咳稀痰等者,即仲景敘小青龍湯證也。小青龍湯,仲景原為傷寒挾內飲者設,義詳本論,毋庸重贅。

白話文:

我覺得這個說法很違背道理。而且評論者竟然讚美它很新奇,會讓後來的人迷失方向,所以我不能不指正它。

《黃帝內經》說「秋天受濕氣傷害,冬天會生咳嗽」兩句話,註解與疏通的人有時會解釋成濕氣鬱結成熱,這個熱又傷了肺,所以冬天會咳嗽。這樣的解釋雖然說得過去,但仍舊有缺陷。現在鞠通解釋成外寒內飲,就離原意更遠了。

他說脈絡緊繃、沒有汗水、畏寒、身體疼痛的症狀,這些都是仲景《傷寒論》中記載的。而咳喘有稀痰等症狀,則是仲景敘述小青龍湯證狀時的說法。

小青龍湯原本是仲景為治療傷寒夾雜內飲而創製的,它的意義在《傷寒論》中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不需要我再重新贅述。

乃鞠通特欲引證《內經》之文,而敘仲景之論,加以「秋濕內伏,冬寒外加」二語。殊不思仲景但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其水或因暴傷,或系久蓄,皆未可知,仲景並無明文。且水系有形之飲,濕為無形之邪,迥然不同。以其水蓄於中,肺氣逆不能降,故或咳或喘。

白話文:

鞠通特別想引用《內經》的文字,並描述仲景的論點,並加上「秋天濕氣暗伏,冬天寒氣侵襲」這句話。他沒有想到仲景只是說,傷寒表症沒有解除,體內有水氣。這些水氣可能是因為突然受傷,或長期積累造成的,這點不可得知,仲景並沒有明確說。此外,水是有形的水液,濕氣是無形的邪氣,它們完全不同。由於水氣積聚在體內,肺氣逆轉,無法下降,所以可能會咳嗽或喘息。

因肺不能通調水通,三焦氣化不宣,故或腹脹,而小便不利也。若濕邪為病,雖亦小便不利,而體重發黃,肢節痠疼等類,亦皆仲景明文,未嘗見有咳嗽者。奈何以飲作濕,將仲景治傷寒挾飲之法,以證《內經》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文,可謂張冠李戴矣!此其一也。

白話文:

由於肺部不能調節水液的運化,三焦之氣被阻礙而無法運行,所以才會導致腹部脹滿,小便不通。如果濕邪致病,雖然也會小便不通,但是會有身體沉重發黃、肢體關節痠痛等症狀,這些都是中醫大家仲景記載的。我從未見過有咳嗽的症狀。有人將飲症誤認為濕症,把仲景治療傷寒伴隨飲症的方法,用來證實《內經》中提出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的說法,這簡直是混淆概念!這是其一。

夫言陰陽進退者,不出乎大《易》。子月冬至,一陽來復,則陽進陰退,至巳月而陽極,以象乾卦;午月夏至,一陰來姤,則陰進陽退,至未月,陽雖退,而氣尚盛,故與陰爭。爭則有勝負,陽勝則熱,陰勝則濕,濕熱蒸騰,乃名為「暑」。故《經》曰,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也。

白話文:

談論陰陽盛衰變化的人,其理論來源不出於《易經》。十二月中的子月(十一月)是冬至,這時陽氣開始回升,陽進陰退,到了六月(巳月)陽氣達到極盛,就像《易經》中的乾卦。六月(午月)夏至,陰氣開始上升,陰進陽退,到了七月(未月),陽氣雖然衰退,但仍很強盛,因此與陰氣爭鬥。爭鬥就有勝負,陽氣勝則熱,陰氣勝則濕,濕熱的氣體上升,就稱之為「暑」。所以《黃帝內經》說,夏至之前得的病屬於溫病,夏至之後得的病屬於暑病。

暑者,陽盛於外,陰長於內,如姤卦而至遁至否,陰進之象也。譬如火烈水沸,則濕氣橫流。故長夏未月,為濕土主令也。至立秋後,陽漸衰,若否卦之象。不能與陰爭,如火力微,則水不能沸,而濕氣遂收。然火力雖弱,陽焰猶存,則反化燥,故秋為燥金主令也。此陰陽進退,氣化因而變遷,皆出自然之理,非有所造作於其間者。

白話文:

夏季,陽氣盛於體外,陰氣增長於體內,如同《易經》中姤卦轉變為遁卦再轉變為否卦,呈現出陰氣漸強的趨勢。好比火勢旺盛,水沸騰,就會產生大量水蒸氣瀰漫。因此,夏末秋初時節,是濕土主導季節。

立秋之後,陽氣逐漸衰弱,如同否卦的卦象。陽氣無法與陰氣相抗衡,就像火勢減弱,水無法沸騰,濕氣逐漸消散。然而,儘管火勢減弱,陽氣仍然存在,因此轉化為乾燥,所以秋季是燥金主導季節。

以上陰陽消長,氣候變化的原理,都是自然規律所致,並非人為造成的。

月建申,是陰氣漸伸也。今雲陽氣畢伸,豈有陽已退位,其氣反伸之理。若謂秋令陽氣方伸,則春令陽氣當退,何以發生萬物,恐無此理,此其二也。

白話文:

進入申月這個秋季,陰氣逐漸上升。但書中說陽氣完全伸展,這豈不是陽氣已經退位,而其氣反過來伸展的道理嗎?如果說秋季的陽氣正在伸展,那麼春季的陽氣就應該退位了,但春季還能生長萬物,這是不合理的,這是第二個原因。

由是言之,則春風夏暑,秋燥冬寒,為四時之正令。《經》舉四時之氣所傷,以明過時發病之理,豈可將秋分作兩截乎!且如所云,古經脫落《燥論》,其所指為秋初之濕,然則應言秋初傷濕,不應言秋傷於濕。既謂秋傷於濕無訛,若補《燥論》,又當言何時傷燥乎?未免自相矛盾。

白話文:

從這個角度來看,春天的風、夏天的暑氣、秋天的乾燥、冬天的寒冷,是四季中正常的氣候變化。《傷寒論》中提到四季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以此來說明過度受天氣影響而發病的原理,怎麼可以把秋天分成兩段呢?

再說,古經中沒有《燥論》,所指的應該是秋初的濕氣,那麼就應該說是秋初受濕氣影響,而不是說秋天受濕氣影響。既然說秋天受濕氣影響,那麼如果補上《燥論》,又應該說什麼時候受乾燥影響呢?這樣不是自相矛盾嗎?

就如所言,秋初傷濕,冬生咳嗽,然則秋末傷燥,又當何時發病,應作何病乎?再四推敲,實無義理可通,此其三也。

白話文:

你提到的說法是,秋天開始受寒濕影響,冬天就會產生咳嗽。那麼,秋天末期受到燥氣影響,又會在什麼時候發病,變成什麼樣的病症呢?我反覆思考,實在找不到合乎邏輯的解釋,這是我提出的第三點疑問。

當秋初時,以長夏余濕未盡,容或有之,若即謂《經》指此而言,試思歲運有太過不及,客氣有遷移不常,或冬多溫而春多寒者,亦常有之。《經》何不言冬傷於溫,春傷於寒乎!奈何不顧上文,此其四也。

白話文:

初秋時節,夏季殘留的濕氣可能還沒完全消失,但如果認為《內經》所指的是這種情況,想想看:歲月運行有時候過盛或不足,外來致病因子的移動變化不定,因此有時冬天特別溫暖,而春天特別寒冷的情況也很常見。《內經》為什麼不說「冬天受溫熱之傷」、「春天受寒冷之傷」呢?為什麼不考慮上文的脈絡?這是它的第四個疑點。

今即以上文證之。岐伯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為食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皆言傷正令之邪,而過時發病之理。惟秋為燥金主令,而獨言傷濕。夫濕土旺於四季,而令主長夏,非秋之氣,則訛誤顯然。但從來諸家,不得其解,而曲為之說,各執己見,卒無定論。

白話文:

現在引用上文的證據來驗證。岐伯說:冬天受寒傷身,春天必然會得溫病;春天受風傷身,夏天會出現腹瀉;夏天受暑熱傷身,秋天會得瘧疾。這些都是講述傷了當季正氣的邪氣,在過後季節發病的道理。只有秋天,是因為燥金主令,卻單獨提到濕邪的傷害。濕土旺盛於四季,而以長夏主令,這並不是秋天的氣候,所以錯誤顯而易見。但是從古至今的諸多醫家,都無法理解透徹,而曲解為自己的說法,各執己見,最終沒有定論。

獨嘉言喻先生,直斷「濕」為「燥」字之訛,誠為千古卓知矣。但又謂經文脫落「傷濕」一節,予則以為不然。何也?蓋風、寒、暑、濕、燥、火,原有六氣,若謂脫落「傷濕」一節,則火之一氣仍無著落。良以經文簡質,舉四氣以配四時,義已包括無遺。何則?緣君相二火,正當夏令,火盛濕動則名暑。

白話文:

只有嘉言喻先生獨具慧眼,直接斷定「燥」當為「濕」字之誤,這真是千古以來最傑出的見解了。但是他又說經文中脫落了「傷濕」一段,我認為不是這樣。為什麼呢?因為風、寒、暑、濕、燥、火本來就有六氣,如果說脫落了「傷濕」一段,那麼火這氣還是沒有著落。其實經文簡潔明瞭,用四氣配對四季,意義已經包括了全部。這是因為,君相二火正當夏季,火旺濕動就叫做暑。

今言夏傷於暑,則火濕二氣在其中矣。其所以歷舉四時者,蓋示人當知凡病不獨時邪,又有伏氣發病之理,勢有必至者。假如夏傷於暑,至秋涼風外束,其邪淺在經膜間者,則發為痎瘧;或內入於腑者,則為腸澼滯下等病,皆可類推而知矣。此《經》之辭簡而義廣者也。

白話文:

今天說到夏季受暑,火氣和濕氣就會存在於體內。之所以列舉四個季節,就是為了讓人明白,疾病不只來自當時的邪氣,還有潛伏在體內的邪氣發病的道理,這種情況是一定會發生的。比如說夏季受暑,到了秋天涼風迎面吹來,邪氣淺在經脈和肌肉之間,就會發作成為瘧疾;或者進入內臟,就會成為腸胃積滯、腹瀉等疾病,這些都可以類比而知。這段《經文》看似簡潔,但意義卻很廣泛。

至於咳嗽,不離肺病,而致咳之由,火燥居多。即感風寒而咳者,亦邪束內燥之故。試觀仲景之麻黃湯,中用杏仁,以潤肺燥,理可見矣。若濕邪為病,證狀雖多,少有咳嗽者。以濕為陰邪,下先受之,脾土所主,病在肌肉,即使久延,必致腫滿麻痹,身重痠疼,皆脾家之證,與肺無干,焉得有咳嗽乎。可知濕之一氣,既非肺臟之病,又非秋令所主,其非「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謂矣。

白話文:

至於咳嗽,大多是因為肺部疾病,而引起咳嗽的原因,主要是熱燥。就算是因為受了風寒而咳嗽,也是因為邪氣阻塞體內導致燥熱。看看張仲景的麻黃湯,裡面用了杏仁,就是為了滋潤肺燥,從這個道理可以看得很清楚。

如果濕邪導致疾病,症狀雖然很多,但很少會有咳嗽。因為濕是陰邪,主要侵犯身體的下部,由脾臟掌管,病在肌肉,即使拖延很久,也會導致腫脹、麻痺、身體沉重痠痛,這些都是脾臟的症狀,與肺臟無關,怎麼會有咳嗽呢?

可見濕氣一類,既不是肺臟的疾病,也不是秋天所主導的,所以「秋天傷害了濕氣,冬天就會咳嗽」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若感燥氣,則無不咳。何也?以肺為燥金,秋為燥令,二燥相合,肺液日耗。至冬外寒驟加,水冰地裂,風燥益甚,燥極化火,火必剋金,欲求不咳得乎?此所以應言「秋傷於燥,冬生咳嗽」,理勢之所必然者。《經》之訛誤顯然,而喻氏卓知,非同臆見,胡可輕訾哉!

白話文:

如果感到燥氣,那麼就沒有不咳嗽的。為什麼呢?肺屬燥金,秋季為燥令,這兩種燥氣相結合,肺部水分會逐漸消耗。到了冬天,外部寒冷突然加劇,水結成冰,地面乾裂,風燥更加嚴重,燥氣到了極致就會化為火,而火一定會剋制金,難道還能指望不咳嗽嗎?這就是古人常說的「秋季遭受燥邪,冬天就會出現咳嗽」,這是必然的道理。《醫經》的錯誤顯而易見,而喻氏的卓識見解,並非信口雌黃,怎麼能輕易地非議他呢?

又考《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此「濕」字,疑亦「燥」字之訛。蓋痿證之因不一,其因於燥者屬肺,因於濕者屬脾。今言上逆而咳,明是肺病燥邪,不應言傷於濕。非敢臆度,以《經》證《經》,其理自明。按本論之前曰: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中記載:秋天受濕邪侵襲,濕氣上逆而咳嗽,導致麻痺和昏厥。這裡的「濕」字,我懷疑應該是「燥」字的錯誤。因為導致麻痺證的原因不只一種,由於燥邪導致的屬於肺部疾病,由於濕邪導致的屬於脾臟疾病。現在文中提到上逆咳嗽,顯然是肺部燥邪所致,不應該說是濕邪侵襲。我並不是妄加揣測,而是以《經》證《經》,其道理很明顯。根據本論前面所述:濕邪侵襲,頭部好像包裹起來,濕熱不去,大筋變得短軟,小筋變得長而弛,短軟則拘緊,弛長則麻痺。

此論痿之因於濕者。以濕蒙清陽,頭目昏重,如被裹之狀;濕淫筋脈,則軟短馳長,為拘為痿;濕屬於脾,與肺無干,故不咳也。又按《痿論》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論痿之因於燥者。夫肺熱而至葉焦,其燥極矣,必致於咳。《經》不言咳,蓋省文,以專論痿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論述痿疾因濕氣所致。濕氣矇蔽清陽之氣,使頭部昏沉,像被包住一樣;濕氣侵入筋脈,則筋脈鬆弛短軟,時長時短,導致拘攣和痿弱;濕氣屬於脾臟,與肺無關,所以不會咳嗽。

另外《痿論》還提到,五臟因肺熱導致肺葉灼焦,發作為痿躄之症。這段文字論述痿疾因燥證所致。肺熱以至於肺葉灼焦,其燥熱極盛,必定導致咳嗽。《經文》未提到咳嗽,可能是簡略文辭,專門論述痿疾的緣故。

昔賢謂有聲無痰名咳,可見咳者,燥氣也。由是觀之,《通天論》言上逆而咳發為痿厥者,與此條之肺熱葉焦,發為痿躄,豈非同為肺臟之燥病乎。若果傷濕,則如前條所云,為筋病之痿,而無咳逆可知矣。況秋為燥令,其「濕」字之訛,更可見也,茲附及以質高明何如。

白話文:

古代醫家說「有聲沒痰叫咳嗽」,可見咳嗽是因肺部乾燥造成的。由此觀之,《通天論》中說的「肺氣上逆而引發咳嗽,最終導致麻痺昏厥」的說法,與這條論述中所說的「肺熱灼傷肺葉,引發麻痺癱瘓」,豈不是都是肺部乾燥所致的疾病?如果真是因受濕傷,就會像前面一條論述中所說,是筋骨肌肉方面的麻痺,而不是咳嗽逆氣。況且,秋天是乾燥的季節,「濕」字應該是錯誤的,更能證明這一點。現在把它附帶寫出來,向高明的人請教,不知是否正確。

又有吳門薛生白先生,節張氏《類經》為《醫經原旨》,頗有正誤之處。惟言《靈》《素》之文,似秦漢人所作。中有以酒為漿之語,而儀狄造酒,在大禹時,可知非軒岐之書也。余按此說,雖為高見,但讀書當信其理,不可泥其文。上古結繩而治,刻竹為書,流傳典誥,義奧字奇,必經後人翻繹編輯而潤色之,或有後人評註贊翼,攙混於中,則多不類之處。若謂非軒岐之書,斷不可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吳門的薛生白先生,將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節錄編纂為《醫經原旨》,其中有許多訂正和錯誤。薛生白先生認為《黃帝內經》中的《靈樞》和《素問》應該是出自秦漢時期的人之手,因為其中提到「以酒為漿」,而儀狄釀酒是在大禹時期,這表示《黃帝內經》不是軒轅黃帝和岐伯所著。

我認為薛生白的說法雖然有它的見解,但讀書時應該相信其道理,而不是拘泥於文字。遠古時代是用結繩來記事,刻竹簡來記錄文字,流傳下來的經典典籍,文義深奧,文字奇特,必定經過後人轉譯、編輯和潤色。或者有後人撰寫的評注和補充,混雜其中,所以才會出現許多不相似的地方。如果因此就說《黃帝內經》不是軒轅黃帝和岐伯所著,那就過於武斷了。

試觀其論陰陽五行生化之道,八風六氣疾病之變,臟腑經脈腧穴之詳,針砭藥餌治療之法,以及天時地理,風土人情,莫不詳盡而明其至理。真所謂造化生心,宇宙在手者也。非天生神聖,其孰能之。夫理,本也;文,末也。安可泥其末而昧其本哉!知道者,或不以余言為河漢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