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1)

1. 太極五行發揮

故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六為老陰,老者,謂其為陰之母也。陰生陽,老生少。故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而七為少陽,陽又生陰。故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而八為少陰,陰又生陽,而少者老矣。故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而九為老陽,蓋一陽生於太極,故至九而老。一生水,水為陰之母,而成於六,故六為老陰。

老生少,故八為少陰。天一之陽,如芽始萌,至七如少壯,至九如老幹,亦如人物之老而成實也。陽動則陰隨,故一陽動而水即生,良以陰陽互根於太極,故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陰已生矣。陰陽相生,則四象具而配四時,以成造化。造化既成,生理周矣,必返乎本。故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是返太極之本體也。

余故言八卦但明陰陽之用,而五行,則陰陽體用俱該,萬物生成之道,盡在其中。由是而知水火木金之能生成萬物者,全賴土之融洽乎中也。土之所以能融洽四氣者,以土中有太極之體在也。是故陽數盡於九,陰數盡於十,則仍歸太極之體。既歸以後,則又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循環不息,故萬物生化無盡也。

試觀《洛書》象止於九,表陽成之數也;《河圖》象止於十,表陰成之數也。陰陽生成之數全,則太極之用盡而復歸乎體也。故十之後,仍起於一,一即十,十即一也。百千萬億,亦即一也。一者,乾之元陽也;七者,乾之少陽也;九者,乾之老陽也。故乾卦有三奇。《洛書》體圓以象天,故曰乾為天。

六者,坤之母陰也;八者,坤之少陰也;十者,坤之至陰也。故坤卦有☷耦。《河圖》體方以象地,故曰坤為地。而元陽育於至陰之中,故言十即一,一即十也。而十後起一者,即太極再動而生陽也,亦即復卦䷗之一元動於至陰之下也。自復而至乾卦䷀者,表重陽之象也。《經》曰重陽必陰,故乾以後而變為姤:䷫,陽極則陰生,太極動極而靜也。

自姤而至坤卦䷁者,表重陰之象也。《經》曰:重陰必陽,故坤以後而仍為復,陰極則陽生,太極靜極而動也。斯陰陽進退消長,即太極之一動一靜也。是故返而究之,則䷀止有三,三止有一。奇中有耦,耦中有奇,奇耦合璧,無非一個太極,渾然不可名狀者也。

太極初判而為陰陽,卦象乾南坤北,稱為先天八卦。謂此卦體即是太極,太極在天地之先,故名先天。非謂乾坤為先天也。陰陽交而生水火,卦象離南坎北,稱為後天八卦。謂此卦象成於天地交泰以後也。自天一生水,至天五生土,而五行始生,則太極為五行之廓。自天五生土,至地十成之,則五行成質,水火木金,各主一方,土貫四行而居中,則太極渾然之氣,寓於形質之內。豈非土反為太極之廓乎。

形質既成而為物,故物物具五行太極,而分為億萬無數之太極。生理既周,必返乎本,則形質消散,而渾然之氣,復歸大冶,仍為一個太極。嗚呼!此太極之神化豈不微乎妙哉。或泛泛於文字間,而未悟其理,無怪乎一聞土為太極之廓,則駭然以余言為悖理也。

白話文:

太極五行發揮

因此,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六為老陰,老,是指陰之母。陰生陽,老生少。所以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而七為少陽,陽又生陰。所以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而八為少陰,陰又生陽,而少者也已變老。所以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而九為老陽,因為一陽生於太極,所以到九就老了。一生水,水為陰之母,而成於六,所以六為老陰。

老生少,所以八為少陰。天一之陽,如同芽剛剛萌發,到七如同少壯,到九如同老幹,也如同人的成長直至成熟。陽動則陰隨,所以一陽動而水即生,因為陰陽互相依存於太極,所以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陰已生矣。陰陽相生,則四象具足並配合四季,以完成天地造化。造化既成,生理週期完成,必然回歸本源。所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是返回太極的本體。

所以我說八卦只闡明陰陽的運用,而五行,則陰陽的體用都包含其中,萬物生成的道理,都在其中。由此可知水火木金能夠生成萬物,完全依靠土在中間的調和。土之所以能調和四氣,是因為土中含有太極之體。所以陽數盡於九,陰數盡於十,則仍然歸於太極之體。歸於太極之後,則又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循環不息,所以萬物生化無盡。

試看《洛書》的圖像止於九,表示陽數完成的數字;《河圖》的圖像止於十,表示陰數完成的數字。陰陽生成的數字都齊全了,則太極的運用完成而復歸於本體。所以十之後,仍起於一,一即十,十即一。百千萬億,也如同一個一。一,是乾卦的元陽;七,是乾卦的少陽;九,是乾卦的老陽。所以乾卦有三奇。《洛書》圖形圓形象徵天,所以說乾為天。

六,是坤卦的母陰;八,是坤卦的少陰;十,是坤卦的至陰。所以坤卦有☷(坤卦)。《河圖》圖形方形象徵地,所以說坤為地。而元陽孕育於至陰之中,所以說十即一,一即十。而十之後起一,就是太極再次運轉而生陽,也就是復卦(䷗)的一元運轉於至陰之下。從復卦到乾卦(䷀),表示重陽的景象。《經》說重陽必陰,所以乾卦之後而變為姤卦(䷫),陽極則陰生,太極動極而靜。

從姤卦到坤卦(䷁),表示重陰的景象。《經》說:重陰必陽,所以坤卦之後而仍為復卦,陰極則陽生,太極靜極而動。這陰陽進退消長,就是太極的一動一靜。所以反過來探究,則乾卦只存三,三歸於一。奇數中有偶數,偶數中有奇數,奇偶合璧,無非一個太極,渾然不可名狀。

太極最初分化為陰陽,卦象乾南坤北,稱為先天八卦。認為此卦象就是太極,太極存在於天地之前,所以稱為先天。並不是說乾坤是先天的。陰陽交合而生水火,卦象離南坎北,稱為後天八卦。認為此卦象形成於天地交泰之後。從天一生水,到天五生土,而五行開始生成,則太極是五行的框架。從天五生土,到地十成之,則五行成形,水火木金,各佔一方,土貫穿四行而居中,則太極渾然之氣,寓於形質之內。豈不是土反過來成為太極的框架?

形質既成而為萬物,所以萬物都具備五行和太極,而分為億萬無數的太極。生理週期完成,必然回歸本源,則形質消散,而渾然之氣,復歸於大自然,仍然是一個太極。唉!這太極的神妙變化豈不是微妙精巧?有些人泛泛地讀文字,卻沒有領悟其道理,難怪一聽到土是太極的框架,就驚訝地認為我的說法違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