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0)

1. 太極五行發揮

前篇《六氣陰陽論》中雲:土本先天太極之廓,為後天萬物之母,故通貫四氣而主於中也。世多疑之而問曰:先天太極,渾然無形,自天一生水,至第五方生土,則太極信為五行之廓,乃反以土為太極之廓,得非悖於理歟?

答曰:太極為五行之廓,其理顯而易見,土為太極之廓,其理微而難知,無怪乎駭人耳目也。夫太極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為太極之廓者,成物之道也。以無形該有形,則太極為五行之廓;以有形該無形,則土為太極之廓矣。理氣氣有迴環,故生成有順逆耳。

試觀太極動靜,而生陰陽;陰陽相交,而分四象;四象互交,而成八卦,八卦交易,而成六十四卦,則陰陽變化之道盡矣。何故又以四象加土,而稱五行?為因六十四卦,備論陰陽變化之用而略乎體。惟五行,則陰陽體用俱該,而萬物生成之道,盡在其中。何以見之?蓋五行者,即太極之一氣化而為五:,流行不息,故名五行。五氣流行,生成萬物,故物物稟五行之氣,而物物具一太極。

太極無形,以無形之氣生有形之物,則太極為五行之廓。及其成物,則無形之氣寓於有形之中,則土為太極之廓矣。自無形而至有形,則分為億萬太極,而莫可數計。自有形而歸無形,則仍為一個太極,而渾然難名。此太極神化之妙用也。

然則五行有形,而太極無形。無形寓於有形之中,何故獨以土為太極之廓乎?蓋水火木金,各得一偏之氣,故各應東西南北,各主春夏秋冬。惟土則通貫四行而居中,故獨為太極之廓也。萬物由五行化生,而四行皆稟氣於土,則土所以又為萬物之母也。良以陰陽雖判,而太極之體,即具陰陽之中;四象雖分,而太極之體,即具四象之內。

所以加土稱五行者,以表土中即太極之體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環無間者,以太極渾然之氣流行乎中也。渾然之氣無形,而土居四象之中,通貫四氣,以顯太極之用。故其成物,則土為太極之廓,而渾然之氣即寓於中矣。若夫天一生水,至五而生土者,此表陰陽生成之道,以數之奇偶相配也。

若僅作先後次序解,則失其旨矣。試思五行相生,自水生木而至土,土生金,金又生水,如環無端,孰為先後乎。蓋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生數盡於五,成數盡於十,十之後,仍起於一,循環無間,故陰陽生成一道,周流不已也。

所云天者,太極先天,渾然不可名狀。太極動而生陽,陽者一也,為氣。氣中含水,陽生陰也,故曰天一生水,即太極靜而生陰也。一既生水,陰陽判矣。陽氣上浮為天,陰精下凝為地,名後天也。陰精下凝而含火氣,故曰地二生火。夫生數盡於五,則成數始於六。生於陽者成於陰,生於陰者成於陽。

白話文:

前一篇《六氣陰陽論》中提到:土本來是先天太極的範圍,是後天萬物的母親,所以能貫通四個時令之氣,並主導中央的位置。世人大多對此感到疑惑,於是發問說:先天太極,渾然無形,從天一生水開始,到第五個方位才產生土,那麼太極應該是五行的範圍才對,現在反而說土是太極的範圍,這難道不是違背道理嗎?

回答說:太極是五行的範圍,這個道理很明顯容易理解;而土是太極的範圍,這個道理則很細微難以理解,所以才會讓大家感到驚訝。太極是五行的範圍,這是萬物產生的道理;而土是太極的範圍,這是萬物形成的道理。用無形來概括有形,那麼太極就是五行的範圍;用有形來概括無形,那麼土就是太極的範圍。理氣的運行有循環,所以產生和形成才有順序和逆序的區別。

試著觀察太極的動與靜,就會產生陰陽;陰陽相互交合,就會分出四象;四象互相交合,就會形成八卦;八卦互相變化,就會形成六十四卦,這樣就把陰陽變化的道理都說盡了。為什麼還要加上土,稱為五行呢?因為六十四卦著重討論陰陽變化的運用而忽略了本體。只有五行,才能同時包含陰陽的本體和運用,萬物產生和形成的道理,都包含在其中。怎麼知道呢?因為五行,就是太極的一種氣,化為五種形式:,不停地運行,所以稱為五行。五種氣運行,產生萬物,所以萬物都稟賦著五行之氣,而萬物都具備一個太極。

太極無形,用無形的氣來產生有形的物,那麼太極就是五行的範圍。等到萬物形成,無形的氣就寄託在有形之中,那麼土就是太極的範圍了。從無形到有形,就分化成數不清的太極,多到無法計算。從有形回歸無形,就又是一個太極,渾然難以命名。這就是太極神奇變化的奧妙。

既然如此,五行是有形的,而太極是無形的。無形寄託在有形之中,為什麼單獨說土是太極的範圍呢?因為水、火、木、金,各自得到偏頗的氣,所以各自對應東西南北,各自主導春夏秋冬。只有土貫通四行而居於中央,所以獨自成為太極的範圍。萬物由五行化生,而四行都從土那裡稟賦氣,所以土又是萬物的母親。確實是因為陰陽雖然分開,而太極的本體,就存在於陰陽之中;四象雖然分開,而太極的本體,就存在於四象之內。

之所以加上土稱為五行,是為了表明土中就存在著太極的本體。所以五行相生,循環不斷,是因為太極渾然之氣在其中運行。渾然之氣無形,而土居於四象中央,貫通四個時令之氣,用來顯現太極的作用。所以當萬物形成時,土就成為太極的範圍,而渾然之氣就寄託在其中了。至於說天一生水,到五才產生土,這是在說明陰陽產生的道理,用數字的奇偶來搭配。

如果僅僅把它當作先後的次序來解釋,那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了。想想五行相生,從水生木到土,土生金,金又生水,像環一樣沒有終點,哪裡有先後呢?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生數到五就結束了,成數到十就結束了,十之後,又從一開始,循環不斷,所以陰陽生成變化,周而復始,永不停息。

所謂的天,就是太極的先天,渾然無法用言語形容。太極動就產生陽,陽就是一,是氣。氣中含有水,陽產生陰,所以說天一生水,也就是太極靜而產生陰。一既然產生了水,陰陽就分開了。陽氣上升成為天,陰精向下凝聚成為地,這就是後天。陰精向下凝聚並含有火氣,所以說地二生火。生數到五就結束了,成數從六開始。由陽產生出來的東西在陰中形成,由陰產生出來的東西在陽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