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瘟疫

瘟疫者,由六氣錯雜,穢惡釀成。邪既深重,原非輕藥能治。然人稟體究有虛實不同,亦不可概施攻擊。吳又可論證頗詳,而立法未免偏於峻猛,或更辨證未確,將暑濕風溫等,誤作瘟疫而治,則病輕藥重,戕賊何堪。余見世俗蹈此弊者不少,良由又可不究六氣變化之理,混指一切溫病為瘟疫故也。

白話文:

瘟疫是由六種氣候異常變化的因素混雜,再與污穢不潔的環境所釀成的。這種邪氣既已深重,原本不是輕微的藥物可以治療。然而,每個人的體質有虛實不同的區別,也不能一概而論地用攻擊性的藥物治療。吳又可關於瘟疫的證論雖然很詳細,但他設立的治療方法未免太偏於峻猛激烈的,或者辨證不夠確切,把暑熱濕氣、風寒溫熱等疾病誤認為瘟疫而治療,那麼疾病輕微卻用重藥,造成傷害令人難以忍受。我看到世間有很多人犯了這樣的錯誤,這都是由於吳又可沒有深入探討六種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而把所有溫病都混稱為瘟疫的緣故。

康熙間,上元戴麟郊先生,推廣吳又可之論,而著《廣瘟疫論》,其辨證要法有五,學者最宜記取:一曰氣,瘟疫病氣,臭穢如屍氣,與眾病氣不同;二曰色,其面色垢滯而晦;三曰舌,其苔厚濁滿舌,初起白如積粉,旋變醬色,或黃或黑;四曰神,其心神憒憒,似夢似醒,躁擾不安,問其所苦,不能清楚以告;五曰脈,初起脈多沉數,至數模糊不清,或弱或伏。皆由穢濁之邪,壅蔽膜原,神氣昏蒙故也。

白話文:

在康熙年間,上元戴麟郊先生發揚了吳又可的理論,寫了《廣瘟疫論》。書中提出辨證的五個要點,學者們應該牢記。

一、氣:瘟疫的病氣,奇臭無比,像屍體腐爛的氣味,和其他疾病的氣味不同。

二、色:病人的面色暗淡晦澀。

三、舌:舌苔厚膩,覆蓋整個舌頭,剛開始是白色像積粉,很快變成醬色、黃色或黑色。

四、神:病人的精神恍惚,好像在夢裡,醒醒睡睡,躁動不安,問起哪裡不舒服,說不清楚。

五、脈:剛開始脈象多數沉數,之後會變得模糊不清,有時候微弱或隱藏。這些都是由於穢濁的邪氣堵塞了氣血經絡,神氣昏沉所致。

有是五者,方為瘟疫。初用達原飲,開泄膜原,使邪傳化,傳化之後其脈象即不模糊沉伏矣。倘五者之中,止見二三,或系暑濕風溫等證,不可便作瘟疫而用重藥。凡治疫病,於應用方中必加芳香逐穢,亦須量其虛實。未可如又可所謂,必用大黃,方能祛邪。但將風溫暑濕等證辨明,庶免病輕藥重之誤也。

白話文:

當這五個條件同時出現,纔算是瘟疫。最初使用達原飲,使邪氣透過膜原排出體外,之後,邪氣排出後,脈象就不會模糊沉伏了。如果五個條件中,只出現了兩三個,或者只是暑濕風溫等疾病,不能隨意當成瘟疫而使用重藥。所有治療瘟疫的藥方中,必須加入能夠驅逐邪氣的芳香藥物,但也要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來調整藥量。不能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一定要使用大黃才能祛邪。只要將風溫暑濕等疾病分清楚,就能避免用重藥治療輕症的錯誤。

乾隆間,有山東劉松峰先生者,編次吳又可之論,潤色而增益之。稱又可為治瘟疫之聖,與《靈》、《素》、仲景鼎足千秋,又言又可以《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為非者,最確。冬傷於寒,當作冬傷於汗。以冬令多暖出汗,至春必多瘟疫之病,已嘗試驗者也。予觀又可,以一時治驗之證,自謂千古不易之法,遂以一切溫病為瘟疫,實不明陰陽六氣變化之理,獨逞臆見,以《內經》為非,乃強不知以為知者也。若又可而果聖耶,既以《內經》為非,則必聖於軒岐仲景矣,不止鼎足而已。

白話文:

在乾隆年間,有一位山東的劉松峯先生,整理了吳又可的醫學論著,並加以潤色和補充。他稱讚吳又可是治療瘟疫的聖人,與《黃帝內經》、《靈樞》、《素問》、張仲景齊名。

劉松峯又認為吳又可認為「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錯誤的,最為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冬傷於汗」。因為冬天穿著暖和容易出汗,到了春天就會產生很多瘟疫,這是經過驗證的。

我看吳又可只憑一時的治療經驗,就自稱千古不變的法則,將所有的溫病都歸類為瘟疫。他實際上並不瞭解陰陽六氣的變化規律,只憑臆測就否定《黃帝內經》,是裝作不知道而裝作知道的行為。

如果吳又可是聖人,他既然認為《黃帝內經》是錯誤的,那他必定比軒岐(黃帝)、仲景更聖明,不只是齊名而已。

使又可而聞此言也,不知何以自處乎。今軒岐仲景之書具在,請與又可論比而觀之,果可鼎足千秋否乎!天下後世,必有能辨之者,予可毋贅焉。若冬傷於寒,可以改作冬傷於汗,則春傷於風,夏傷於暑,可以改作何字乎?自古及今,果有傷汗之病名否乎!余誠淺陋,未之聞也。且余嘗客粵東高雷等州,無冬不暖,無人不汗,卻未見春必病瘟疫也。

白話文:

假使「又可」聽到這番話,不知他該如何自處。現在,軒岐(黃帝)與仲景(張仲景)的著作都有記載,請與「又可」的論點比較,看看是否能成為千古不衰的經典!後世一定會有人能辨別清楚,我就不必多說了。如果冬傷於寒,可以改成冬傷於汗,那麼春傷於風、夏傷於暑,又可以改成什麼字呢?從古到今,是否有「傷汗」這種病名呢?我學識淺薄,從未聽過。況且我曾在廣東的高州和雷州等地做過客,那裡沒有冬天不暖和的,沒有人不流汗的,卻從未見過春天一定會得瘟疫。

總之陰陽六氣偏駁倚伏,變化多端,必求理之所在,斷非臆見揣度所能知。不悟己之不明,反以《經》語為非,過矣,此所以說愈多,則經旨愈晦,而聖道愈衰,後學之惑愈甚,而醫風愈下,則生民之厄愈重也。可慨哉

白話文:

總之,陰陽六氣時常失衡而起伏不定,變化無常,必須探求其中理據,絕非憑主觀臆想和推測就能明白。如果不明白自己的無知,反而認為《經典》中的話語有問題,那就錯了。正因為如此,說的越多,經文旨意就越晦暗不明,聖賢的教導就越衰敗,後學者就越迷惑,醫術水準就越低下,百姓的痛苦也就越加沉重。這真是令人惋惜啊!

2. 附答問

或問薛生白先生《條辨》內,有諸證皆退,惟目瞑則驚悸夢惕,餘邪內留,膽氣不舒,宜酒浸郁李仁,薑汁炒棗仁等一則。即製法得宜,得不嫌其留滯乎?請示之。

白話文:

有人問薛生白先生《條辨》一書中,提到有些病症都已經消退,唯獨眼睛閉起來就驚悸、做噩夢,這是因為餘下的邪氣仍在體內,膽氣不舒展。建議用酒浸泡郁李仁,薑汁炒棗仁等藥方。製作方法是否恰當,是否會造成藥物滯留呢?請指教。

答曰:籍酒氣之濕熱,與郁李之滑利,導去濕熱之邪,取同氣相感之理也。驚悸夢惕,魂不藏肝,棗仁酸先入肝,而能安魂。為慮酸能斂邪,故制以薑汁之辛。辛散為陽,酸斂為陰,一辛一酸,二味相和,得一陰一陽闔闢之道。陰陽闔闢而肝之血氣以和,則魂安邪去,無驚惕之患。

白話文:

回答:使用酒的溫熱濕潤之氣,以及烏梅的滑利性質,引導排出體內的濕熱邪氣,因為它們遵循了同氣相應的原理。驚嚇和噩夢,是因為神魂沒有藏到肝臟。酸棗仁味道酸,首先進入肝臟,可以安神。但擔心酸味會收斂邪氣,所以加入生薑的辛味。辛味屬於陽,具有發散作用;酸味屬於陰,具有收斂作用。辛味和酸味這兩種味道相結合,就有了陰陽開合之道。陰陽開合,肝臟氣血調和,那麼神魂安穩,邪氣排出,就不會有驚嚇和噩夢的困擾。

藥雖平淡無奇,製法極臻妙理,然亦不過示人規矩,要須隨證變化。予卻不慮其留滯,防其太溫。蓋相火寄於肝膽,薑汁棗仁,性皆溫熱,故當臨證審察,或宜佐涼肝耳。

白話文:

雖然藥材看起來平淡無奇,但製法卻極為精妙,不過,這只是提供一個原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我並不擔心藥物會滯留體內,更注意防止藥性過於溫熱。因為相火寄居在肝膽,薑汁和棗仁的性質都偏於溫熱,所以臨證時需要仔細審察,可能需要搭配一些清肝的藥材。

或問王叔和撰《傷寒例》,中雲冬傷寒邪,藏於肌膚等語,後世多非之。如慈溪柯韻伯之超卓,亦謂叔和之謬,而子獨宗其說何也?

白話文:

有人向我詢問王叔和所寫的《傷寒例》,其中說到冬季的寒邪會藏匿在肌膚裡等論述,後世很多人批評這個觀點。就連見解過人的柯韻伯也認為叔和的說法則有誤,為什麼你卻獨獨堅持他的說法呢?

答曰:《傷寒例》,不合仲景之旨,故謂其非。若邪藏肌膚一語,原本《內經》,非叔和臆說。況柯氏雖多卓識,而有發明,惟此論亦矛盾而不當。即如其論云:以其人腎陽有餘,好行淫欲,不避寒冷。爾時雖外傷於寒,而陽氣足御,但知身著寒,而不為寒所病。然表寒雖不得內侵,而虛陽亦不得外散,仍下陷入陰中。

白話文:

回答說:《傷寒例》不合乎仲景的旨意,所以說它不是。至於「邪藏肌膚」一詞,原本出自《內經》,並不是叔和的臆測。況且柯氏雖然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也有創見,但這篇論述卻矛盾不合宜。就像他所說的:因為這個人腎陽有餘,喜好淫慾,不避寒。此時雖然外傷於寒,但陽氣充足,足以禦寒,只知道身體受寒,而不被寒所傷害。然而表寒雖然不能內侵,但虛陽也不能外散,依然沉降到陰中。

故身不知熱,而亦不發熱。冬時收藏之令,陽不遽發。若寒日少而蓄熱淺。則陽火應春氣而病溫;寒日多而鬱熱深,則陽火應夏氣而病暑。此陰消陽熾,從內而達外也。按此一節,既言外傷於寒,又云但知身著寒,而不為寒所病。夫身知著寒,則寒邪已伏藏肌膚矣,因其不發,故不覺也。

白話文:

所以身體不知道冷,也不會發熱。冬季儲藏的能量,陽氣不會倉促發揮。如果寒冷的時間短,儲存的熱量少,陽氣就會響應春天的氣候而發病低燒;如果寒冷的時間長,積聚的熱量深,陽氣就會響應夏天的氣候而發病中暑。這是陰氣消退,陽氣旺盛,從內到外發作。

根據這段話,既說身體受外界的寒氣侵襲,又說只是知道身體感受到了寒冷,但沒有因此而發病。如果身體知道感受到了寒冷,說明寒邪已經潛伏在了皮膚肌腱中,由於它沒有發作,所以沒有感覺到。

又曰:叔和不知此義,謂寒毒藏於肌膚。夫寒傷於表,得熱則散,何以能藏;設無熱以御之,必深入臟腑,何以止藏肌膚,且能藏者不能變,何以時換而變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傷,而但咎其時之外傷;只知傷寒之因,不究熱傷其本;妄擬寒毒之能變熱,不知內陷之陽邪發現也。按此一節,言寒邪不能伏藏,藏則不能變熱,其熱為內陷之陽邪發現。

白話文:

此外,張仲景說「叔和」不懂這個道理,認為寒毒會藏在皮膚肌肉中。然而,寒邪傷及身體表面,遇熱就會散開,怎麼可能會藏起來?如果沒有熱氣驅除寒邪,它必定會深入到臟腑,怎麼可能只藏在皮膚肌肉中?而且,能藏起來的東西不會改變,為什麼天氣變化時,寒毒藏身的地方也會跟著改變呢?他不知道原因是患者的自傷,卻只責怪外在時令的影響;只知道傷寒的原因,卻不探究根本是熱氣傷身;胡亂認為寒毒會變成熱毒,不知道是內部積聚的陽邪顯現出來了。這一段的要點是:寒邪不能藏在體內,藏在體內也不會變成熱;而熱氣是內部積聚的陽邪顯現出來的。

試問寒為陰邪,陰邪凝斂,且不能伏藏,則內陷之陽邪,又何以能藏,而至春夏發現,豈非自相矛盾乎?正為其人腎陽有餘,或寒邪不重,故不深入臟腑,而伏藏肌膚。夫冬寒春暖,天地之氣隨時而變,所感之寒亦天地之氣,豈反不隨時令而變溫熱乎?乃言藏則不能變,何不思之甚耶!

白話文:

既然寒氣是陰性邪氣,陰邪會凝結收斂,無法隱藏。那麼入侵體內的陽性邪氣又是如何隱藏起來,直到春夏才發作?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實際上,是因為患者的腎陽充足,或寒邪不嚴重,所以邪氣不能深入臟腑,而是潛伏在肌膚之中。冬季寒冷,春天溫暖,天地之氣會隨著季節變化。人體感受到的寒氣也是天地之氣的一部分,難道不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轉化為溫熱嗎?如果說邪氣藏在體內就無法變化,為什麼不多加考慮呢?

又曰:於此見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孤陽無附,而發為溫病也。按此一節,引《調神論》所云逆冬氣者,即冬不藏精之義。與冬傷寒,春病溫者,有內傷外感之殊。余於六氣論後答問中,已詳其義,請更觀之。若冬不藏精而病溫者,本篇提綱中,亦經敘明也。柯氏之意,謂止有內傷之溫病,而無伏邪之溫病,似欠體會《經》旨。

白話文:

另外說:在這個時候,如果出現相反於冬天的氣候,那麼少陰之氣就不能儲藏起來,只有腎氣下沉,陽氣孤單沒有依附,就會導致溫熱病。根據這一條,引用了《調神論》中所說的「逆冬氣」,指的就是冬天不能儲藏精氣的意思。這與冬天受寒、春天得溫熱病的情況不同,原因是後者是內傷,前者是外感。我在《六氣論》的後面的答疑中,已經詳細說明瞭它們之間的區別,請再參考一下。至於冬天不能儲藏精氣而得溫熱病的情況,本文的提綱中也有說明。柯氏認為溫熱病只有內傷導致的,而沒有伏邪導致的,似乎沒有深入理解《經》中的旨意。

如止本氣自傷,何以仲聖亦言伏氣之病。以意候之,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此伏者究為何氣?豈本身之氣,又有所謂伏者乎?由是益可見《經》言冬傷寒、春傷風等,論四時傷邪,過時發病,與《調神論》所言逆冬氣,則傷腎,逆春氣,則傷肝等,豈非有外感內傷之異哉?自不可因《傷寒例》之非,並不察其是處概非之也。

白話文:

如果只是自身元氣耗傷,為何仲景也說有「伏氣」之病?用意念來探察,假設以前就有伏氣,就應該有相應的脈象。這個伏氣,究竟是什麼氣?難道自己本身的氣,還有所謂伏藏的說法嗎?由此更能看出《傷寒論》所說的「冬傷寒、春傷風」等,論述四季受邪氣侵襲,過後才發病,與《調神論》所說的「逆冬氣,則傷腎,逆春氣,則傷肝」等,不就是有外感和內傷的區別嗎?不能因為《傷寒例》中說的不對,就不探究其中正確的觀點,一概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