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春溫

春溫者,寒邪久伏化熱,熱由內發,故初病發熱而渴(仲景云,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是也)。並非外感,故不惡寒。或兼頭痛喉疼者,皆內火上衝,其脈必數。治法宜清內熱為主,如黃芩知母,佐甘草和中,薑棗調營衛,化津液而致汗,使熱從汗泄,但必加柴葛為使。蓋邪伏少陰,乘少陽上升之氣而發,鬱勃既久,驟難宣達。

白話文:

春溫病:由於寒邪長久潛伏轉化為熱,熱從內部產生,所以發病初期會發熱口渴(仲景說,發熱口渴但不畏寒的是溫病)。這並非外感,所以不畏寒。或者同時伴有頭痛喉嚨痛,這都是內火上衝所致,脈象一定會快。治療方法應該以清熱為主,例如使用黃芩、知母,配上甘草來調和中氣,再用薑棗來調和營衛,化解津液而使之發汗,使熱從汗液中排出,但一定要加上柴葛作為引經藥。因為邪氣潛伏在少陰,隨著少陽氣的上升而發病,鬱結太久,難以突然宣散。

其火內潰,或作暴瀉;外灼,則肢體痠疼;上炎,則頭痛喉痛。故加柴胡,達少陽之氣,因勢導之出外。以少陽為表裡之機樞,則內邪得以外出。《經》所謂火鬱則發之,木鬱則達之。春為風木司令,往往乍寒乍暖,木氣或多鬱而不伸,故柴胡為時令要藥也。再加葛根,入陽明而止渴解肌,肌解而營衛調,津液化,則汗泄而熱去。

白話文:

當體內鬱火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劇烈腹瀉的症狀;當火熱外攻時,會造成四肢痠痛;當火熱上攻時,會引起頭痛和喉嚨痛。因此,加入柴胡可以宣通少陽經的氣機,順勢引導火熱外散。由於少陽經具有表裡樞紐的作用,所以內在的邪氣就能夠排出體外。醫書中所說的「火鬱則發之,木鬱則達之」,就是這個道理。春季由風木主令,時常出現冷熱交替的現象,木氣容易鬱積而不得伸展,因此柴胡在這個季節是很重要的藥材。此外,再加入葛根,可以進入陽明經而止渴解肌,肌肉得到舒緩後,營衛就能調和,津液化生,汗液排出後,熱氣也就能散去。

或不知此理,見其熱盛,過投寒涼,遏其欲出之勢,其熱反甚而難退矣。如兼喉疼,宜加元參桔梗;泄瀉,宜加白芍去知母,恐知母滑泄也。或熱盛渴甚,可加石膏;舌苔黃厚,內有實滯,而便秘者,可加大黃。此皆治實證之法也。

白話文:

有的醫生不懂這些道理,看到患者發熱嚴重,就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抑制了邪熱外出的趨勢,反而導致熱邪加重難以退散。如果還伴有喉嚨疼痛,可以加入元參和桔梗;如果腹瀉,則可以加入白芍,去掉知母,因為知母有滑腸泄瀉的作用。如果有熱盛口渴嚴重的,可以加入石膏;如果舌苔黃厚,內有實證,且伴有便祕的,可以加用大黃。這些都是治療實證的方法。

若冬不藏精,本體陰傷,春發溫病,尺脈空虛,面多油光。其陰既傷,肝風易動,不可輕用柴胡升提其陽,恐致痙厥之變。如初起熱鬱不宣,宜用羚羊、荊芥鬱金桑葉、貝母、連翹等,輕清透絡之法,以宣泄之。營衛流通,虛多邪少,當以滋陰為主,如復脈湯加減。便秘加元參、知母;夾食稍佐消導,如枳實山楂之類;胃弱而渴者,宜金匱門冬湯。

白話文:

如果在冬天沒有好好保養精氣,導致身體陰氣受傷,到了春天就會容易得溫熱病。此時脈搏虛弱無力,臉上油光滿面。由於陰氣受傷,肝氣容易上行。不要輕易使用柴胡升提陽氣,以免引起抽搐。如果發病初期,熱氣鬱結不舒,應該使用羚羊角、荊芥、鬱金、桑葉、貝母、連翹等清熱通絡的藥物,以疏通經絡,宣泄邪氣。營衛之氣運行通暢後,由於體虛多虛弱,邪氣較少,治療時應以滋陰為主,例如使用復脈湯加減。如果伴有便祕,可以加入元參、知母;如果飲食不節,可以稍加消滯導滯的藥物,例如枳實山楂之類;如果胃氣虛弱,口渴,建議使用金匱門冬湯。

總以甘涼滋潤,養陰退熱,不可用苦寒而傷正氣,此大法也。虛實補瀉,當細審詳辨,隨證權宜方為盡善耳。

2. 風溫

風溫者,四時皆有,而春令為多。以溫暖之候,感虛風賊邪,遂成風溫。而先傷上焦衛分,肺主衛,為皮毛之合。風為陽邪,而疏泄腠理。故初起發熱而惡風寒,旋即惡熱,則不惡寒矣。不同傷寒惡寒之甚也。或自汗、頭痛、顱脹、胸悶;或咳嗽、喉痛。脈必浮弦而數,或兩寸浮大,皆陽邪在表在上之證也。

白話文:

由風寒所導致的溫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春季最為常見。由於溫暖的時節,疏忽防範風邪邪氣,遂形成風溫。首先損傷上焦的衛氣,而肺主衛氣,和皮毛相合。風邪為陽邪,會疏散腠理。因此,風溫初期表現為發熱惡風寒,很快就會轉為惡熱,而不惡寒。這與傷寒的重度惡寒不同。風溫還可能伴有自汗、頭痛、頭脹、胸悶;或咳嗽、喉痛。脈象必定浮弦而數,或兩寸脈浮大,這些都是陽邪在上表的證狀。

熱在表而未入里,故不渴。以其為輕清之邪,先傷肺家輕清之臟。內無濁邪,故舌苔不厚,或微有淡色黃白薄苔。先解衛分之邪,宜薄荷荊芥、紫蘇、杏仁、貝母、蔥豉之類。若春初木氣未伸,亦可稍加柴胡為使。夏令宜佐涼以救肺,秋冬稍佐溫散。總以先理肺氣為主,否則脈郁入營,或成疹子,或變昏痙。

白話文:

當身體發熱只在體表,還沒有進入體內,所以不會感到口渴。因為這種熱邪輕清,首先會損傷肺臟這個輕清的臟器。體內沒有濁邪,所以舌苔不厚,或者只有一層淡黃或淡白薄苔。治療時應先解除衛分的熱邪,可以使用薄荷、荊芥、紫蘇、杏仁、貝母、蔥豉等藥材。如果是在初春木氣尚未升發的時候,也可以稍加柴胡來引藥入經。夏日應配以清涼藥物來緩解肺熱,秋冬則稍加溫散藥物。總的來說,以調理肺氣為主。否則脈絡鬱結深入營分,可能會形成疹子,或者轉化為昏厥痙攣。

吳門葉天士先生,有論治風溫二十則。辨析營衛傳變之理,用法淺深之道,最為精詳。宜究心而熟玩之,此不多贅。

白話文:

吳門地區的葉天士先生,有治療風溫的二十條準則。他詳細地分析了營衛之間的傳變規律,以及用藥的輕重程度,十分精妙。有志於醫學的人應深入研讀,熟練掌握這些準則,這裡就不多加贅述了。

3. 暑溫

暑溫者,夏至後所感熱邪也,古人分陰暑陽暑。蓋夏至以後,相火濕土,二氣交會,合而為暑。或值時令熱盛,或人稟體陽旺,而成陽暑之證,是暑而偏於火者;或值時令濕盛,或人稟體陽虛,而成陰暑之證,是暑而偏於濕者,非同傷寒之陰證也。昔人每用薑桂附子治陰暑,若冷香飲、大順散等,昧者或與傷寒陰證同論,則大誤矣。

白話文:

夏季炎熱所導致的疾病稱為暑溫,古人將暑溫分為陰暑和陽暑。立夏之後,心火旺盛,濕土旺盛,二氣相交會合,稱為暑。如果天氣特別炎熱,或者人體陽氣旺盛,就會導致陽暑,這是暑熱偏於火的情況;如果天氣特別潮濕,或者人體陽氣虛弱,就會導致陰暑,這是暑熱偏於濕的情況,與傷寒的陰證不同。以前的人常常使用薑桂附子來治療陰暑,例如冷香飲、大順散等,如果誤把陰暑當成傷寒的陰證來治療,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六氣之中,寒為陰,濕亦為陰,雖同屬於陰,而二氣為病不同,治法迥別,豈可混乎!若偏於火而名暑溫者,既為火邪,先傷肺金。肺主氣,氣傷故脈虛無力;肺主皮毛,故皮腠開而自汗。汗多火爍,津液耗而口渴,喜涼飲,宜白虎湯為主;小便不利者,佐六一散,或益元散

白話文:

在六種致病外邪中,寒氣屬陰,濕氣也屬陰。雖然它們都是陰邪,但導致的疾病不同,治療方法大不相同,因此不能混淆。

如果偏於火熱,稱為暑溫,因為是由火邪導致,首先損傷肺金。肺主氣,氣受損害,所以脈搏虛弱無力;肺主皮毛,所以皮膚毛孔張開而自汗。出汗過多,火氣耗傷津液,導致口渴,喜愛喝涼水,宜以白虎湯為主;小便不利者,可以佐以六一散或益元散。

以辛涼甘緩之法,清熱救肺。或氣傷而喘,必加人參,或金匱竹葉石膏湯;若過飲停蓄腹滿者,桂苓甘露飲最妙;如汗多脈弱,宜生脈散;日久氣傷,宜東垣清暑益氣湯,此大法也。倘內有伏熱,如叔和所云:「冬傷寒邪,至夏變為熱病,辛苦力食之人多有之」,如上提綱中所論者,又感暑熱而新久之邪併發。

白話文:

用辛辣、涼性、甘甜、緩和的方法,來清熱救肺。如果氣息受傷而喘,必須加入人參,或使用金匱竹葉石膏湯;如果過度飲水而腹脹,桂苓甘露飲效果最好;如果汗多脈弱,適合生脈散;氣息受傷已久,適合東垣清暑益氣湯,這都是治療的一般方法。假如體內有潛伏的熱氣,就像叔和所說的:「冬天感染寒邪,到了夏天就會轉變成熱病,辛苦工作和吃很多食物的人容易得這種病」,如果再接觸暑熱,舊病和新病就會一起發作。

其勢暴厲,一二日即昏狂大渴,或發斑疹,或吐血衄血,必大劑寒涼,如白虎、三黃、涼膈、犀角地黃、三承氣等,審證選用。若僅感時令暑熱,而無伏邪,何至如是迅暴。故辛苦之人則有之,膏粱中鮮矣,不可不知此理也。

白話文:

這種疾病來勢兇猛,一兩天內就會昏迷發燒、口渴難耐。有些還會發疹子,吐血或流鼻血。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用大劑量的寒涼藥物治療,例如白虎湯、三黃湯、涼膈散、犀角地黃湯、三承氣湯等,根據症狀選擇不同的藥方。但如果只是因為天氣炎熱而得病,並沒有其他的潛在因素,病情不會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嚴重。所以這種疾病多見於勞動人民,而生活富裕的人很少得。這一點是很需要注意的。

4. 濕溫

濕溫者,以夏令濕盛,或人體陽虛多濕,而感四時雜氣,遂成濕溫。雖四時皆有,而夏秋為多。濕熱二氣膠黏,淹纏難愈。如從下受,則足腫體重;上受,則頭昏悶。胸滿腹膨,乍寒乍熱,胃不思食,渴不欲飲,大便溏泄,頻而不爽,小便黃赤,短而不利,或變黃疸,或化瘧痢,皆濕熱二氣合病也。良由清陽不振,陰邪竊踞,故宜苦溫芳香,以宣三焦氣化,使小便通利為法。

白話文:

濕溫病,主要是由夏季濕氣盛行,或者人體陽氣虛弱導致體內濕氣過多,再受到各種外在病邪的入侵所致。雖然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但以夏秋兩季最為常見。濕熱兩種病邪互相粘滯,不易消散。如果從下方侵入,就會足部腫脹、身體沉重;如果從上方侵入,就會頭昏腦脹、胸部發悶。患者還會出現腹脹、食慾不振、口渴不想喝水、大便溏瀉頻數但不暢快、小便黃赤、排尿短澀,或轉變為黃疸、瘧疾或痢疾等,這些都是濕熱兩氣合病的症狀。這是因為人體清陽之氣不能上升,陰邪之氣暗中作祟。因此,治療時應該採用苦溫芳香的藥物,以宣通三焦氣化,使小便通暢。

藿香正氣、五苓、六和、消暑丸等方,審證選用。仲景言濕家忌發汗,指濕熱在裡者。因其膠黏之邪,汗之徒泄津液傷元氣,而邪仍在,反變壞證矣。既為膠黏之邪,故寒滯之藥,亦不宜用。若見腹滿,妄用大黃攻瀉,則更傷腎元、敗脾陽,脹必愈甚,而至危殆,故又不可下也。

白話文:

像藿香正氣散、五苓散、六和湯、消暑丸等藥方,應該根據症狀仔細選擇使用。

東漢醫家張仲景說,患有濕症的人忌諱發汗,指的是濕熱留在體內的情況。因為濕熱像膠水一樣黏滯,發汗只會消耗津液,損傷元氣,而濕熱還在體內,反而會變成更嚴重的病症。

既然濕熱是黏滯的,過於寒涼的藥物也不適合使用。如果出現腹脹,盲目使用大黃瀉下,會進一步損傷腎氣,損害脾陽,脹氣會更加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也不應該瀉下。

其或濕盛熱輕,尤當用辛熱如姜附之類,使陽氣克振而佐二苓滑石等,以泄其濕。兼表分者可加防己赤小豆木通之類,此大法也。吳門薛生白先生,有《濕熱條辨》三十五則,論治甚詳,宜參究之。其黃疸瘧痢等,各按本門論治可耳。

白話文:

如果濕氣盛行,熱度較輕,則應主要使用辛熱的藥物,如生薑、附子等,讓陽氣振奮,幫助茯苓、滑石等藥物排出濕氣。如果兼有表分證,可以加入防己、赤小豆、木通等藥物。這個是治療濕熱證的主要方法。吳門的薛生白先生撰寫了《濕熱條辨》三十五則,對濕熱證的治療論述得很詳細,值得參考。至於黃疸、瘧疾、痢疾等疾病,可以根據各科的論述進行治療。

夫陽暑為火,陰暑為濕;無汗身熱為邪閉,有汗熱渴為津泄。表裡虛實,辨別宜清。驅邪養正,不可混施。每見世俗以香薷飲為治暑通套之方,病家不知其害,醫者以為成法,可免褒貶。而不知香薷辛淡而熱,為暑門發汗之品,如傷寒門之麻黃也。不辨有汗無汗,表裡虛實,而混用之,其害多矣。

白話文:

陽暑是由於陽氣過盛,而陰暑是由於濕氣過重。沒有出汗而發熱,說明邪氣閉於體內;有出汗且口渴,說明津液外泄。表證和裡證、虛證和實證,要辨別清楚。驅除邪氣和扶助正氣,不可混淆使用。我經常看到世俗的人把香薷飲當成治療暑熱的通用方劑,病人不知道它的危害,醫生以為這是成規,可以免除批評。但不知道香薷性辛淡而熱,是發汗的藥物,就像治療傷寒的麻黃一樣。不分有汗還是無汗,表證還是裡證,虛證還是實證,而混用它,危害就很大了。

黃連瀉心火,厚補溫中開胃,原為治濕熱之藥,而不可治暑溫火盛傷氣之證。以其苦燥傷陰,則熱反不退而化燥病矣。臨證者幸詳辨之。

白話文:

如果使用黃連來瀉除心火,雖然它能溫中健胃,但這本來只是用於治療濕熱之症,不能用來治療暑溫火盛、傷及元氣的情況。因為黃連苦燥傷陰,會導致熱邪反而無法退去,轉化為燥熱之病。臨牀治療時一定要仔細辨別。

以上四證,雖源流不同,但有互相兼病者。必參合諸證而施治法,知常通變,神而明之,存乎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