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門棒喝》~ 卷之一 (6)
卷之一 (6)
1. 附論伏暑
再按《經》言,夏傷於暑,秋為痎瘧。蓋暑邪從口鼻吸入,蓄於膜原。至秋涼風外束,則邪不能容,膜原界於半表半里。邪入與陰爭則發冷,冷者陽氣為邪郁遏也。邪出與陽爭則發熱,熱者陽氣得伸也。故終汗出則熱退。其邪蓄多而久發不愈,名為痎瘧。然亦有不作瘧,而身熱頭痛,口渴脈數,似傷寒而實非傷寒者,名為伏暑之病。
白話文:
根據《傷寒雜病論》所說,在夏季因為暑熱而受傷,就會在秋天發作瘧疾。這是因為暑邪從口鼻進入人體,積存在膜原(胸膜與縱隔膜之間)。到了秋天,寒涼的風從體外束縛著人體,導致暑邪無處遁形,於是停留在膜原之間,形成半表半里的狀態。
如果暑邪侵入體內與陰氣搏鬥,就會發冷。發冷是因為陽氣被暑邪鬱結阻塞所致。而如果暑邪外出與陽氣搏鬥,就會發熱。發熱是因為陽氣得以舒展所致。因此,症狀持續出汗之後,熱度就會退去。
如果暑邪積聚過多、發作時間過長而無法治癒,就稱為瘧疾。但也有不發作瘧疾,而出現身熱、頭痛、口渴、脈搏數快的症狀,看起來像是傷寒,但實際上並非傷寒的,稱為「伏暑」之病。
暑為火濕二氣合化,若火邪為陽性,動而不能伏,以其合有濕邪,互相膠結,故能蓄於膜原,蘊而不發。其濕重而兼食積者,或成痢疾,或有瘧痢兼作,則邪重而病危矣。惟大江以南,氣候多溫,嶺南尤甚,故秋末冬時,猶多伏暑之病。良以邪蓄膜原,為人身空隙之處,非得寒氣外束,其邪與氣血浮沉,腑氣轉動,食便如常而病不發,此皆余之所經歷者。是故傷寒之病,斷無挾暑之理。
白話文:
酷暑是由火氣和濕氣結合而成的,如果火邪呈陽性,活躍且無法潛伏,由於它與濕邪結合,相互黏著,因此會儲存在身體的空隙處,潛伏而不發作。濕氣過重且伴有積食,可能會變成痢疾,或有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這時邪氣較重,病情較危急。
只有在長江以南,氣候多溫暖,尤其是嶺南更為明顯,因此在秋末冬初時,仍有許多伏暑引起的疾病。這是因為邪氣潛伏在身體的空隙處,沒有被寒氣從外部束縛,因此邪氣會隨著氣血浮動,腑氣運轉,吃飯也如常,疾病不會發作,這些都是我親自經歷過的。
因此,傷寒的疾病絕對不會有夾雜暑邪的道理。
而冬寒之時,卻有伏暑之邪。學者又不可不知。其治法與傷寒迥異,斷不可牽混而誤治者。余於溫暑提綱,已論其概,而《葉氏醫案》,辨治尤詳,皆當參閱。然伏暑發於冬令,或兼外感風寒,亦理之常。然必兼惡寒之證,弦強之脈,而內則口渴,舌有苔垢,以其有膜原之邪故也。
白話文: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能潛伏著夏季的暑邪。醫者必須瞭解這一點。治療冬伏暑邪的方法與治療傷寒的方法截然不同,絕對不能混淆,以免誤治。我在《溫暑提綱》中已經概略地討論了這方面,而《葉氏醫案》中也有詳細的論述,大家都可以參考。
不過,冬令發作的伏暑,有時會合併外感風寒,這也很常見。但是,患者一定會同時有惡寒、脈弦而有力等症狀,而內證則有口渴、舌苔厚膩,這是因為有伏邪在體內作祟的緣故。
此須先解表邪,使內邪透達,然後清之,又為先後緩急之要法也。若見其內熱或甚,而遽投寒涼,則陽氣不振,內邪不能透達,外邪反從內侵。變證多端,甚難救治。為因暑濕膠黏,開其濕滯,其火透達,如不知此,而過用涼藥,則火伏濕閉,即所謂陽病變陰,必至危殆。
白話文:
要先去除表面的邪氣,讓裡面的邪氣顯露出來,然後才能清除它。這是處理先後緩急的重要法則。如果看到內熱嚴重,就貿然用寒涼藥治療,會導致陽氣不足,裡面的邪氣無法透出,表面的邪氣反而會從內部侵襲。這樣會產生很多變證,治療起來很困難。因為暑濕黏膩,要化解濕氣,讓火邪透出。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而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就會讓火氣被濕氣閉住,出現「陽病變陰」的情況,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若此者,余嘗用姜附草果茅朮厚朴之類,中氣弱者,加參以升陽開濁,使正氣得振,熱邪透發,再用白虎等法清之而愈。雖當夏令,亦可審證而施,無不獲效,乃救前藥之誤,為權宜之活法。然非明辨脈證的確,則亦未可浪施也。
白話文: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曾使用生薑、附子、草果、茅朮、厚朴等藥物。中氣虛弱的人,加入人參以提升陽氣,化解濁氣,使正氣振奮,熱邪透發。然後再使用白虎湯等方劑清熱,即可痊癒。即使在夏季,也可以仔細辨證後使用,無不收效。這是為了糾正之前藥物的錯誤,作為權宜之計的靈活治療方法。然而,如果不仔細辨別脈象和症狀,那麼也不可以隨便使用。
火為陽、濕為陰。二氣合邪,故誤投寒藥,則陽病變陰。而古方冷香飲、大順散等,用薑桂附子草果,蓋亦為此等證候而設也。凡同時感二氣之邪名為挾,如風挾寒、風挾火、火挾濕、風挾濕之類。惟燥濕相反,不能相挾;冬寒夏暑,時令相遠,不能相挾。若內先伏暑,後感外寒;冬傷於寒,春變溫病;陰虛內燥,外受濕邪;外感風寒,內傳變熱,皆有之矣。此陰陽六氣常變之理,所當究心而不可忽者。
(虛谷自注)
白話文:
火屬陽,濕屬陰。這兩種氣結合起來致病,如果誤服寒性的藥物,則陽症會轉變為陰症。而古代的冷香飲、大順散等藥方,使用薑、桂、附子、草果這些藥材,就是為了治療這樣的病症。凡是同時感染兩種氣候的邪氣,稱為挾。例如:風挾寒、風挾火、火挾濕、風挾濕等。但是,燥濕屬相反性質,不能相挾;冬寒夏暑,季節相差太遠,也不能相挾。如果內在之前就潛伏著暑邪,後來又感受外在的寒氣;冬天受到寒邪的傷害,到了春天變成溫病;陰虛內燥,外感濕邪;外感風寒,內傳轉變為熱,這些情況都是有的。瞭解陰陽六氣經常變化的道理,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視。
2. 附治案
丁亥六月,城中東桑橋,周小梅先生夫人感暑邪。身熱五日,始延李先生,服疏散藥一劑,次日熱更甚。病者疑焉,另換別醫。問得大便數日不解,即用大黃數錢,鮮生地尤重,同柴胡、厚朴等服之。便下兩次,病人自覺爽快,惟晡時發冷,黃昏發熱,直至天明方休,徹夜不寐。
白話文:
丁亥年的六月,城東桑橋的周小梅先生夫人感到暑氣侵襲。發燒持續了五天,才請來了李先生看診,服用了疏散類藥物一劑。第二天,發燒更加嚴重。病人起了疑心,又換了另一位醫生。經過詢問,得知病人幾天沒有大便,於是用大黃幾錢,鮮生地更重,加柴胡、厚朴等藥物一起服用。服藥後,病人瀉了兩次,自覺爽快。只是傍晚發冷,黃昏發熱,一直持續到天亮才停止,整晚無法入睡。
其令郎書源兄,邀余診視。述知病由,余曰:暑為火濕合化,濕系陰邪,遏熱不達。李先生用疏散,則濕開熱透,並不錯誤,乃反誤投下劑,使邪陷入陰,故夜熱而晝不熱,則病勢重矣。邪既入陰,欲其轉陽甚難。只可轉其機樞,兼從陰分清其邪熱。乃用草果,蒼朮、厚朴,醒脾開濕,以透膜原;柴胡轉少陽之樞;青蒿、鱉甲、知母、黃柏清陰分之熱。服兩日不效。
白話文:
你的公子書源兄請我去看診。他說了生病的原因,我說:中暑是火熱濕邪結合而成的,濕是陰邪,阻遏熱氣無法外達。李大夫用疏散藥,讓濕氣宣洩,熱氣透達,這樣做沒錯。但他卻誤用下瀉藥,使邪氣陷入陰分,所以晚上發熱,白天不熱,表示病情加重了。邪氣一旦進入陰分,想讓它轉化為陽氣非常困難。只能轉動它的樞紐,並從陰分清熱除邪。於是使用草果、蒼朮、厚朴,醒脾化濕,以透達肺原;柴胡轉少陽之氣的樞紐;青蒿、鱉甲、知母、黃柏清滌陰分的熱氣。服用兩天無效。
其脈虛軟無力,口甚渴,飲茶不絕,腹滿,大小便皆不利,粒米不進,稍飲米湯,口即作酸。此中氣大傷,乃於前方去知母、黃柏,加黨參。又服兩日,小便稍利,諸證不減,脈軟少神。余曰:不進穀食,已十二日矣,再延數日,胃氣絕,則不可救。因其脾腎兩傷,元氣無權,三焦氣化失司,邪反內閉。
白話文:
病人的脈搏虛弱無力,口很渴,不停地喝茶,肚子脹滿,大小便都不通暢,一點米飯都吃不進去,喝一點米湯嘴裏就發酸。這是中氣大傷導致的,在之前的方劑中去掉知母和黃柏,加上黨參。又服用了兩天,小便稍稍通利了一些,其他症狀卻不見好轉,脈搏虛弱無力。我對病人說:你不進食已經十二天了,再拖延幾天,胃氣耗盡,就無法挽救了。這是因爲病人的脾和腎都受了傷,元氣不足,導致三焦的氣化功能失調,邪氣反過來閉塞在體內。
蓋腎傷無開闔之力,則便阻;脾傷而轉運不前,則腹滿;陽既委頓,則津液不升,故渴甚。非用附子、乾薑,大助其陽,則邪終不化。乃用黨參、草果、蒼朮、厚朴、附子、乾薑、生薑、烏梅、白芍,稍加黃連。服兩日,腹滿減,而便下溏糞如膠漿,略進稀粥。又服兩日,腹滿消,而粥食大進,小溲亦長。
白話文:
如果腎臟受傷,沒有張開和閉合的功能,就會導致大便不通;脾臟受傷,運化功能停止,會導致肚子脹滿;陽氣虛弱,體液不能上升,所以非常口渴。如果不使用附子、乾薑,大力幫助陽氣,那麼邪氣就會一直不消散。我們使用黨參、草果、蒼朮、厚朴、附子、乾薑、生薑、烏梅、白芍,再稍微加入黃連。服用兩天,肚子脹滿減輕,而大便像膠漿一樣鬆軟,可以稍微吃一點稀粥了。再服用兩天,肚子脹滿消失,可以大量吃粥了,小便也變多了。
惟夜熱如故,冷則無矣。余曰此濕已化,但有熱邪。乃於前方去附子、烏梅,加知母三錢、生石膏五錢,服兩日其熱全退。即用清補調理而安。
白話文:
雖然夜裡仍然發熱,但只要不著涼就不會發冷。我說「這是濕邪已經轉化,只剩下熱邪。」於是將附子、烏梅從原有的方子中刪除,並加入知母三錢、生石膏五錢,服用了兩天後,發熱的症狀就完全消退了。接著用清補的方式調理身體,患者就康復了。
當余用姜附時,見者莫不驚怪。幸病家明理,信而服之,果得向安。而不知余從仲景瀉心湯、烏梅丸等法,變化而來。審證既明,其效如神,庸俗不識仲景妙旨,反以為怪。此醫道之不可問,病涉疑難,鮮有不死矣。故拙集所記治案,皆疑難而非庸俗所能辨治者,余則不錄也。
白話文:
當我使用生薑和附子治療時,看到的人都十分驚訝。幸好病人明辨道理,相信並服用藥物,結果順利康復。然而,人們不知道我的方法源自仲景的瀉心湯和烏梅丸等方法,經過改良而來。只要辨證正確,療效就如同神助。庸俗之人不瞭解仲景的精妙醫術,反而覺得奇怪。這就是醫道不能尋常問詢的原因,如果病情涉及疑難雜症,鮮有人不死。因此,《拙集》中記載的治療案例都是疑難雜症,不是庸醫能夠辨證和治療的,而一般尋常的病例,我就不會記載了。
又前在粵東,有陳姓婦人,年未三十,懷妊六個月,腹滿及胸,飲食不進,大便艱燥,小便不利,左胯間與小腹掣痛如錐刺,日夜坐不能寐。醫者謂系濕邪,用五苓散法。又邀余診視,左脈弦強關尤甚,右關弦滯。余曰:凡濕邪,脈必濡細,今脈象如是,為血少肝氣犯脾胃也。
白話文:
過去在廣東,有一位姓陳的婦女,年紀不到三十歲,懷孕六個月,肚子脹滿到胸口,吃不下東西,大便乾結,小便不順,左胯骨和小腹抽痛得像針刺一樣,白天晚上都坐不住睡不著。醫生認為是濕氣造成的,使用了五苓散的方法。後又邀請我診治,她的左手脈搏有力,尤其關脈強盛,右手關脈弦緊。我說:如果濕氣過多,脈象必定濡弱細小,現在脈象這樣,是血氣不足,肝氣侵犯了脾胃造成的。
彼以小便不利,故認作濕邪,而不知《經》云:肝主遺溺癃閉,此肝火鬱結之癃閉也。肝為風木,風火煽動,故胯間刺痛。若用利水藥,反傷津液,其燥愈甚,必致痙厥之變。乃重用大生地為君,佐當歸、白芍、黃芩、香附、紫蘇、生甘草,稍加厚朴、木香等。服兩劑,脈稍和,滿略減,惟小便仍澀,猶有刺痛。
白話文:
他因為小便不順暢,所以認為是濕氣過重所致,卻不知道《黃帝內經》記載:肝臟控制排尿功能,因此這可能是肝火鬱結所造成的排尿困難。肝屬風木,風火煽動,所以胯間會刺痛。如果使用利尿藥物,反而會損傷津液,導致身體更加乾燥,必定會引發痙攣的變化。因此,我大量使用生地黃為君藥,輔以當歸、白芍、黃芩、香附、紫蘇、生甘草,稍加厚朴、木香等藥材。服用了兩劑藥後,脈象稍緩,腹脹稍微減輕,但小便仍然阻塞,仍有刺痛感。
即於前方加黃柏、車前,服兩劑,小便暢行,其痛若失。乃去黃柏、紫蘇,又服兩劑,胸寬食進,夜則安睡,惟云腹滿,不能全消。余令其夫問之,腹皮有無亮光。答云白而光亮。余思既有亮光,確係水邪,但小便已暢,何以水邪不去,深疑不解。然眠食已安,脈亦平和,姑且聽之。
白話文:
於是再加了黃柏和車前草,吃了兩劑藥後,小便暢通無阻,疼痛也消失了。於是去掉黃柏和紫蘇,又吃了兩劑藥,胸悶消失了,食慾增加了,晚上也能安穩入睡,只是說腹部還有飽脹感,不能完全消退。我讓她的丈夫去問她,腹部皮膚是否有光亮。答覆說:白而光亮。我心想既然有光亮,肯定是水邪,可是小便已經暢通了,為什麼水邪還不去,心裡非常疑惑不解。然而她的睡眠和飲食都已經正常,脈象也平和,姑且先觀察一段時間。
而病人安睡至第三夜,於睡夢中,忽聞震響一聲,落下死胎一個,滿床皆水。余聞之,始悟水蓄胞中,其胎早經泡死。幸得母體安和,氣血運化,死胎方得自下。因其平素血少,肝氣不和,脾胃受制,水穀不能輸化。湯飲一切,由臍帶滲入胞中,水在胞中而臟腑反燥,利水之藥斷不能泄胞中之水,反耗其陰,必致痙厥而死。方知病情變幻,有非常理所能測者,自古未聞之奇證也。
故特記之。
白話文:
這位病人一直睡到第三個晚上,在睡夢中,突然聽見一聲巨響,掉了出來一個死胎,牀上都是水。我聽說後,才明白是水積存在子宮內,所以胎兒很早就泡死了。幸好母親身體安好,氣血運行通暢,死胎才得以自己娩出。因為她平時血氣不足,肝氣不順,脾胃受阻,食物和水不能吸收消化。所以她喝的湯水等食物,都從臍帶滲入子宮內,水在子宮內而臟腑反而乾燥,利水藥物決不能排出子宮內的水,反而消耗了她的陰液,一定會導致抽搐抽搐而死亡。我才明白病情千變萬化,有超出尋常道理所能預料的,這是一個從古未曾聽說過的奇特病例。
同時有餘族侄女,亦患如此證。為醫者用利水藥而致痙厥。又妄認為中寒,用附子理中湯一劑,乃至陰陽離脫。余用大劑滋陰攝陽之藥,晝夜急進,竟不能救,延三日而卒。嗚呼!此有幸不幸之命也夫。
白話文:
此外,我還有一個族侄女,也得了類似的病。一位醫生用利尿藥幫她治療,結果引發了痙攣。隨後,他又錯誤地認為她是受寒,用了附子理中湯。結果,導致她的陰陽失衡。我用大量的滋陰攝陽藥物,日夜緊急搶救,卻依然未能挽回她的生命。她在三天後去世。唉!這是命運的無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