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傷寒傳經論

傷寒傳經,自古紛紛聚論,多為臆說惑人,未見有盡善者。蓋為《素問》與仲景之論,辭若不同,而同歸一理,不求理之所在,而率憑臆說,反乖經義矣。要必先明元氣運行,方知傳經之道耳。

白話文:

關於傷寒傳經的說法,自古以來爭論紛紛,多是主觀臆測,迷惑眾人,但沒有人能說得完全正確。這是因為《素問》和仲景的理論,雖然說法有異,但道理是一致的。如果不弄清楚道理,而只憑主觀臆測,就會違背經書的真義。所以,要了解傳經之道,首先必須明白元氣的運行規律。

原夫人身陰陽之氣,互相為根,流行不息,升降出入,合乎天地造化,而一身具天地之體也。軀殼周外,臟腑居內;陽氣根於陰而固外,陰氣根於陽而守內。氣之發源名陰陽,及其流行分營衛。營氣為陰,起中焦而行脈中;衛氣為陽,起下焦而行脈外。緣陰陽二氣,同出命蒂,命蒂即渾元太極也,為呼吸之根。

白話文:

人體陰陽之氣相互依存,如同樹木的根部,生生不息。陽氣像樹根深入地下,固守外圍;陰氣像樹冠高聳,保護內部。氣的根源稱作陰陽,而其運行分為營衛。營氣屬陰,從中焦出發,運行在脈絡中;衛氣屬陽,從下焦出發,運行在脈絡外。陰陽二氣同源於生命之根,生命之根就是太極,是呼吸的根源。

陰陽既分,氣行各異,所入穀氣,亦各隨之變化。《經》曰: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此言穀氣之清濁也。以清升濁降,故穀氣之清者升中焦,隨營氣流行而化為血;濁者降下焦,隨衛氣流行而變成肉也。仲景曰:呼吸者,脈之頭也。而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是故營衛二氣,雖循行內外,實根於呼吸。

白話文:

陰陽分開後,氣體運行的方式不同,所進入的穀氣,也跟著發生不同的變化。《黃帝內經》上說:清澈的氣體叫做營氣,混濁的氣體叫做衛氣。這句話指的是穀氣的清濁。由於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所以穀氣中的清氣上升到中焦,隨著營氣運行而轉化為血液;濁氣下降到下焦,隨著衛氣運行而轉化為肌肉。《傷寒雜病論》上說:呼吸是脈絡的源頭。營氣運行在脈絡中,衛氣運行在脈絡外。因此,營衛二氣雖然在內外運行,但其實都源於呼吸。

呼吸由命蒂發源,表裡陰陽本來一貫。形從氣生,氣藉形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靈樞·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此言營氣藉助於穀氣也)。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專精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巳,終而復始(此言穀氣之精者行於經隧,即是其清者為營,營行脈中也)。故氣從手太陰,出注手陽明。

白話文:

呼吸起源於人體的根本,而表裡陰陽從來都是相通的。身體由氣血產生,氣依靠身體凝聚,它們是一體兩面,兩面合而為一。《靈樞·營氣篇》說:營氣的運行,需要依賴飲食(這說明營氣需要穀氣的幫助)。食物進入胃裡,再傳送到肺部,在體內流動,並擴散到體外。純淨的部分運行在經絡中,不斷運行,周而復始(這說明穀氣的純淨部分運行在經絡中,其中清的部分就稱作「營」,營運行在脈中)。因此,氣從手太陰經發出,注入手陽明經。

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足太陰合。上行抵髀,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顛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

白話文:

  • **陽明經:**向上貫通頭部,向下到達腳背上部。在腳大趾之間與足太陰經相合。向上行至大腿根部,從脾臟通達心臟。
  • **手少陰經:**從手肘內側向上,出腋窩沿手臂內側,貫通小指。與手太陽經相合,向上行至腋窩,通過上臂內側通達眉梢。
  • **足太陽經:**從頭頂向下沿頸部,與足太陽經相合。從脊椎骨下行至臀部,再向下通達小趾趾端。
  • **足少陰經:**從足底向上,貫通腎臟。從腎臟通達心臟,再向外疏布於胸中。
  • **心主脈:**從心臟出發,通過腋窩到手臂內側。從兩筋之間穿過,進入掌中,通達中指端。然後返回貫通小指和小指旁的次指。

合手少陽上行,下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畜門需考)。

白話文:

手少陽經氣向上運行,向下注入膻中,再散佈到三焦。從三焦注入膽囊,經過脅部,注入足少陽經。向下行至腳跗骨上方,再從跗骨注入大拇指間。與足厥陰經相合,向上行至肝臟,從肝臟上注入肺臟,再沿著喉嚨向上,進入舌根的孔竅,最終到達畜門(畜門的具體位置需要考證)。

其支別者,上額循顛,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

白話文:

從額頭頂部沿頭頂到頸後,再順著脊椎到尾骨,這是督脈。與陰器相連,向上穿過恥骨,進入臍中,向上沿腹腔,進入盆腔,向下通到肺中,再從太陰經出來。這是營氣運行的通路。

按此詳營氣流行之序,以手太陰經脈起中焦,營氣亦起中焦。故自手太陰始,自陰而注陽,復從經脈注於臟腑。出入表裡,往返循行,而終於厥陰,復注太陰。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晝夜百刻,則有五十度周行於身。蓋平人呼吸定息,氣行六寸。積至二百七十息,氣行一十六丈二尺,則一周於身。

白話文:

按照順序說明氣血運行的步驟,從手太陰經脈開始,運作於中焦,營氣也從中焦開始運行。因此,從手太陰經開始,從陰部輸送至陽部,再從經脈輸送至臟腑。出入表裡,往返循環,而最後到達厥陰,又回到太陰。這樣循環往復,像一個沒有起點的圓環,晝夜間100個時辰,氣血就會在人體內循環50次。一般來說,呼吸平穩時,氣血運行6寸。累積到270次呼吸,氣血運行16丈2尺,就會在人體內循環一週。

晝夜百刻,計一萬三千五百息,則營氣周行於身五十度也。若夫衛氣,散行脈外,亦如營氣之五十度行於身。其異於營氣者,晝則行於陽二十五度,夜則行於陰二十五度,是隨天地陽氣升降出入也。《營衛生會篇》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

白話文:

一天二十四小時,也就是一萬三千五百分鐘,血中的營氣會在體內循環五十次。至於衛氣,它散佈於脈絡之外,也和營氣一樣在體內循環五十次。它的不同之處在於,白天它沿著陽經運行二十五次,夜晚則沿著陰經運行二十五次,這是因為它隨著天地間陽氣的升降進出而運行。《營衛生會篇》中說:中午時分,太陽陽氣最盛,形成重陽之氣;午夜時分,月亮陰氣最盛,形成重陰之氣。所以太陰經主導身體內部,太陽經主導身體外部,各行二十五次,區分了晝夜。

夜半後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此言衛氣晝出於陽,夜入於陰,夜半與營氣大會於太陰。陰陽二氣交合,萬民皆熟寐矣,故曰合陰也。

白話文:

在夜半之後,陰氣逐漸減弱,到了黎明,陰氣完全消失,而陽氣開始盛行;太陽西下時,陽氣逐漸減弱,太陽落山時,陽氣完全消失,而陰氣開始盛行。夜半時分,陽氣和陰氣在太陰經大會,所有人都在沉睡,稱為「合陰」。這是因為在白天,衛氣從陽氣中排出,在夜間,衛氣進入陰氣中,夜半時分,衛氣與營氣在太陰經中大會。陰陽二氣交合,所有人便都熟睡了,所以稱為「合陰」。

人身營衛之氣,周行無愆,則陰陽和平而無患。若受外邪,從表入里。故《素問·熱論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此以人身表裡淺深分層次,若地界然。太陽極表而淺,厥陰極里而深,邪氣從淺入深,如水浸物逐漸內侵,故與營衛之氣周流次序,迥然不同。蓋因衛氣晝出夜入,日西而陽氣衰,外邪乘衛陽之衰而內侵。

白話文:

人體的營衛之氣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陰陽就保持平衡,不會生病。如果受到外邪侵襲,就會從身體表面侵入內部。因此《素問·熱論》說:傷寒的第一天,太陽經受到影響;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影響;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影響;第四天,太陰經受到影響;第五天,少陰經受到影響;第六天,厥陰經受到影響。這是根據人體表裡深淺劃分的層次,就像地理上的界限一樣。太陽經最表淺,厥陰經最深,邪氣從淺入深,就像水浸濕東西逐漸內侵一樣,所以和營衛之氣的周流順序完全不同。這是因為衛氣白天外出,晚上歸入體內,太陽下山的時候陽氣衰弱,外邪就會趁虛而入。

衛氣日一出入則邪日進一層而深入一經,至六日而入厥陰至深之地矣。此《素問》推陰陽邪正出入之定理,以明傳經之道也。邪漸內侵,則漸變化,迨入厥陰至深之地,變成熱邪,正氣困極,邪無復出之勢,內入於臟,則厥逆矣。

白話文:

衛氣每天運轉一次,邪氣就會深入人體一層,深入一條經絡。到了第六天,邪氣就會到達厥陰經最深處。這是《素問》中闡述的陰陽邪正出入的規律,用來說明傳經的過程。邪氣逐漸向內侵犯,逐漸發生變化。當進入厥陰經最深處時,就會變成熱邪,正氣極度衰弱,邪氣沒有再向外輸出的趨勢,進一步深入臟腑,就會導致厥逆證。

仲景云:厥多發熱少者死,以邪勝正氣絕也;若厥少發熱多,則臟氣猶能振作,邪返於經,故發熱,或下利膿血,熱邪得以外泄,可期漸愈也。但人元氣有強弱,感邪有重輕。故有三陽受邪,有直中三陰,參差不一。其從太陽受邪者,或有傳經、或不傳經,而又無一定。必以脈證為憑,不能按日以計。

白話文:

張仲景說:陽氣虧損多但發熱少的,會死亡,因為邪氣戰勝了正氣,正氣衰竭了;如果陽氣虧損少但發熱多的,說明臟腑之氣還能振奮,邪氣重新回到了經脈,所以才會發熱,或者出現下痢膿血的現象,熱邪得以向外排出,可以預期會逐漸康復。但是人的元氣有強弱,感染邪氣有輕重。因此有三陽受邪的情況,也有直中三陰的情況,情況各不相同。從太陽經受邪的,有時會傳到其他經脈,有時不會傳到其他經脈,而且沒有固定的規律。一定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確診,不能按天數來計算。

故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又曰: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傳也。又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者,此為三陰不受邪也。又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白話文:

因此,醫聖張仲景說:傷寒第一天發病時,太陽經受到邪氣侵襲,如果脈象平穩,說明疾病沒有傳變;如果有嘔吐的傾向,神志煩躁,脈象數而快,說明疾病已傳變。又說:傷寒兩三天後,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症狀未出現,說明疾病已傳變。又說:傷寒三天後,三陽經的邪氣已盡,三陰經將要感受邪氣,但是病人卻能進食而不嘔吐,這是因為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侵襲。又說:傷寒六七天後,沒有明顯發熱,但是病人躁煩不安,這是因為陽氣離開而進入陰經的緣故。

按此言無大熱者,以邪入陰,故外無大熱,而內煩躁也。歷觀仲景各條,則知邪之淺深進退,固非一定,要必以脈證為據。此仲景推廣《素問》而論傳經之變化也。故仲景自序云:撰用《素問》等經而著論,以六經為綱,即本諸《素問·熱論》之六經,推廣其旨,詳辨脈證,而立治法,窮盡變化之道。

白話文:

按照這種說法,沒有顯著發熱表現是因為邪氣進入陰經,所以身體表面沒有高燒,但裡面卻煩躁不安。縱觀仲景的各種論述,可以知道邪氣的淺深和進退並非一成不變,一定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這是仲景對《素問》中傳經變化的理論進行了擴充和推廣。因此,仲景在序言中說道:編寫時採用了《素問》等經典,並以六經為綱,這正源於《素問·熱論》的六經理論,進一步闡述其思想,詳細辨別脈象和症狀,並建立了治療方法,窮盡了病變的變化之道。

《熱論》止表六經見證,而仲景備揭腑臟各證,故辭若不同而同歸一理,繼《靈》《素》為經,而垂法萬世也。惜乎世遠,其書殘缺,各條次序,多為後人攙誤,脈絡全無,而又異解紛紜,埋沒經旨,良可嘆也。即如傳經之道,或以按日而計,言六日邪傳厥陰不已,七日復傳太陽。

白話文:

《熱論》只記載了表證六經的診斷症狀,而張仲景的作品詳細地揭示了各種腑臟的症狀,因此雖然文字表述不同,但歸根結底是同一個道理,承接《靈樞》《素問》作為經典,垂法萬世。可惜時光久遠,這本書殘缺不全,各個條目次序大多是被後人錯誤地篡改,脈絡完全沒有了,加上不同的解讀層出不窮,使得經文的要旨被埋沒,這實在令人惋惜。比如,有的書中關於傳經的講解,是按照日期來計算的,提到邪氣六天傳到厥陰還不停,第七天又傳回太陽。

試思邪入厥陰至深之地,如物入井,豈有一日反傳太陽至淺之經者乎,不通之極也。或見《素問》所敘止足經見證,遂言傷寒之邪,傳足不傳手,將人身經脈分截不貫,此則尤為謬解,竟不思《素問》六經證狀敘完,即言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既五臟六腑皆受病,豈非手足六經,盡在其中乎。

白話文:

假設邪氣進入厥陰經很深的地方,就像東西掉進井裡,難道還有可能在一天之內反傳到太陽經這麼淺的經脈嗎?這是最不通的說法。有些人只看到《素問》中關於止足經的證狀,就說傷寒的邪氣傳到足經而不傳到手經,將人體的經脈截斷不通,這種說法更加錯誤。難道他們沒有想到,《素問》在講完六經證狀後,就接著說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會受到病邪侵襲。既然五臟六腑都受病了,那麼手足六經豈不都包括在其中嗎?

又有張令韶《傷寒直解》云:傳經之義,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六氣以次遞傳,周而復始,一定不移。此經氣之傳,而非病邪之傳也。正氣之傳,自有定期;病邪之傳,不拘日數。不然,豈有一日太陽,則見頭痛發熱等證,至六日厥陰不已,七日復傳太陽,再見頭痛發熱之證乎。其門人魏子千問曰:傷寒六氣相傳,是正傳而非邪傳,固已。

白話文:

另外,《傷寒直解》一書中張令韶說:傳經的過程是,第一日太陽經,第二日陽明經,六氣依序遞傳,循環不息,不會改變。這是經氣的傳導,而非病邪的傳遞。正氣的傳導有固定的週期;病邪的傳導則不一定符合日數。如果病邪的傳導也符合日數,難道不會出現第一日太陽經病症(頭痛發熱等),第六日厥陰經病症仍未消失,第七日又再傳回太陽經,再度出現頭痛發熱等病症的現象嗎?他的學生魏子千問道:傷寒六氣依序傳遞,是正傳而不是邪傳,這是肯定的。

不知無病之人,正亦相傳否?令韶答曰:無病之人,經氣由陰而陽,始於厥陰,終於太陽,周而復始,運行不息,莫知其然。病則由陽而陰,始於太陽,終於厥陰。一逆則病,再逆則甚,三逆則死。所以傷寒傳經,不過三傳而止,不能久逆也。其有過十八日不愈者,雖病而經不傳,不傳則勢緩矣。

白話文:

請問健康的人,經氣會不會按照規律運轉?

韶回答:健康的人,經氣從陰轉陽,從厥陰開始,到太陽結束,周而復始,運行不停,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如果生病了,經氣就會從陽轉陰,從太陽開始,到厥陰結束。一次逆轉就會生病,兩次逆轉就會加重,三次逆轉就會死亡。因此,傷寒傳經不會超過三次,不能長時間逆轉。如果超過十八天還沒有康復,雖然生病了,但經氣沒有傳變,不傳變則病情就會緩和。

予按此言病邪傳經,不拘日數,則是。但仍不辨七日復傳太陽之謬說。乃又別出臆見,言所傳者為經氣,而非病邪,此則舊障未破,又添新障矣。夫病邪之傳,因有脈證可見,故知其傳在某經。今云經氣之傳,又作何察識,而知其為經氣乎。且營衛之氣,一日五十度行於身,出自聖經,為一定之理,而病邪之傳,所現脈證,亦詳經論。故《素問》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至六日而厥陰受之。

白話文:

我看了一下,文中說的病邪會傳遍全身,不受時間限制,這一點是對的。但文章中沒有區分「七日後病邪會再次傳到太陽經」的錯誤說法。文章又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傳播的是經氣,而不是病邪。這就像舊有的錯誤還沒解決,又增加了新的錯誤。病邪的傳播,因為有脈象和症狀可以觀察,所以才能知道病邪傳到了哪條經絡。現在說經氣在傳播,那麼要如何觀察和辨識,才能知道它是經氣呢?而且營衛之氣一天會在身上運行五十次,這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是一個固定的規律。而病邪的傳播所表現出來的脈象和症狀,在經典和論著中也有詳細的說明。因此,《素問》中說: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邪;到了第六天,厥陰經受邪。

以明由淺入深之層次也。仲景亦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又曰: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豈非皆言病邪之傳乎。不然其云受之者,何物耶?今言傳經者是正氣,而非病邪,不知本於何典。且正氣流行,如環無端,無跡可見,又如何知其為傳經耶?此一不解也。

白話文:

從淺入深的層次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仲景也說:傷寒的第一天是由太陽經所受。他又說:到了第二天或第三天,如果陽明少陽經的證狀沒有出現,那就是沒有傳變。難道這些不都是指病邪傳變的意思嗎?如果不然,他說「受之」的是什麼呢?現在談論傳經的是正氣,而不是病邪,不知根據什麼經典依據。況且正氣的運行,如同環狀沒有起點沒有終點,也沒有跡象可見,又怎麼知道它是傳經呢?這是第一個無法理解的地方。

況《素問》言六日邪至厥陰,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而死。故曰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原無七日復傳太陽之語。其論愈病,則有七日太陽病衰,頭痛稍愈等文。故曰:其愈皆十日以上也。今云無病之人,經氣始厥陰而終太陽,病則其氣始太陽而終厥陰,一逆病、二逆甚、三逆死,所以傷寒傳經,不過三傳而止,不能久逆,其過十八日不愈者,雖病而經不傳。按此既云傷寒傳經,不過三傳,又云十八日不愈,雖病而經不傳。

白話文:

《素問》中說,邪氣到厥陰經的第六天,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會得病而死。所以說,這些病症都死於六到七天之間,並沒有第七天再回到太陽經的說法。書中論述疾病的痊癒時,纔有「七日太陽病衰,頭痛稍愈」等說法。因此,疾病的痊癒都在十天以上。現在有人說健康的人,經氣從厥陰經開始到太陽經結束,如果生病則經氣從太陽經開始到厥陰經結束,一逆病、二逆加重、三逆死,所以傷寒傳遍經脈,不過傳遞三遍就停止,不會長時間逆行。如果超過十八天還沒痊癒,儘管生病但經脈沒有傳遞。

根據這段話,有人說傷寒傳遍經脈,不過傳遞三遍,又有人說超過十八天還沒痊癒,儘管生病但經脈沒有傳遞。

可見仍言病邪之傳,與前說自相矛盾矣。《素問》言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十日以上;今云一逆病、二逆甚、三逆死,是死在十八日也。何與經旨相反乎?此二不解也。

白話文:

顯然他仍主張疾病會傳染,這與前文自相矛盾。《素問》中說,瘟疫導致死亡的都在六七天內,康復的都在十天以上;現在卻說,一旦感染,病情惡化兩天,三天後死亡,也就是病死在第十八天。這怎麼會與經典的說法相違背呢?這兩點都讓人無法理解。

且言無病之人,經氣始於厥陰,終於太陽,周而復始,運行不息。夫厥陰極里,太陽極表,相去甚遠,經脈不接,何能周而復始乎?如一日始於厥陰,六日終於太陽,而七日復始厥陰,則其氣必越過陽明、少陽、太陰、少陰乎?若非越過四經,則須十一日,方能復始厥陰,是又不合六日六經之序矣。

白話文:

再說沒有疾病的人,經氣從厥陰穴開始,在太陽穴結束,持續循環不息。然而,厥陰穴最裡面,太陽穴最外面,距離很遠,經絡不相連,怎麼能持續循環呢?如果第一天從厥陰穴開始,第六天在太陽穴結束,第七天又回到厥陰穴,那麼它的氣一定會經過陽明、少陽、太陰、少陰這四個穴位吧?如果不經過這四個穴位,那就需要十一天才能回到厥陰穴,這樣就與六天經過六個穴位的規律不符了。

若謂六日終於太陽,其氣不還,而七日厥陰另有始氣,則其氣有出無入矣,何能周而復始,運行不息乎?此三不解也。

白話文:

如果說六天的氣候止於太陽,它的氣不循環回來,而到了第七天厥陰又會有新的起始之氣,那麼這種氣就只有外出而沒有進入,怎麼能夠周而復始,運轉不止呢?這是三個難以理解的地方。

夫人身陰陽之氣,即營衛之氣,周行表裡,一日五十度於身,如環無端。非一日始厥陰,六日終太陽也。營行脈中,即流行於經隧也,衛行脈外,則軀殼腑臟皆是也。則人身中除營衛二氣外,更無彆氣可名也。今曰經氣,若經隧所行者,即營氣也。而言一日始厥陽,六日終太陽,則非營氣矣,非營非衛,非陰非陽,究為人身何氣哉!此四不解也。

白話文:

人體的陰陽之氣,就是營氣和衛氣,它們在人體內外循環,一天在體內運行五十次,像一個連續不斷的環節。從厥陰開始,六天後結束於太陽。營氣運行在脈絡中,也就是在經絡中運行,衛氣運行在脈絡之外,也就是遍佈在身體的肌肉、臟器等部位。因此,人體除了營氣和衛氣之外,就沒有其他氣。現在所謂的經氣,如果是指在經絡中運行的氣,那就是營氣。但文中說「一日始厥陽,六日終太陽」,就不是營氣了。不是營氣、不是衛氣、不是陰氣、不是陽氣,那麼究竟是人體哪種氣呢?這四點無法理解。

總因不究經論義理,而各逞臆見,乃有種種異說惑人。倘不深求至理,辨其是非,莫不錮於迷城,而終身不悟。嗚呼!此仲景之書,所以愈晦,而後學無門可入也,不亦慨哉!且夫仲景,舉六經以統諸病,非止傷寒一端而已,其辨析精微,全在脈證。即如太陽一經之病。

白話文:

由於沒有深入探究經典理論和道理,大家各抒己見,纔出現各種不同的錯誤說法來迷惑人。如果不深入探求真理,分辨是非,那麼就難免身陷迷霧之中,終身不得開悟。唉!這正是《傷寒雜病論》越來越晦澀難懂的原因,後學者也因此找不到入門之徑,豈不令人嘆息!而且,仲景運用六經來統攝各種疾病,不僅僅侷限於傷寒一類疾病,他對疾病的辨析非常精細,全都在於脈象和證狀。比如像太陽經的病症。

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為風寒之邪;若浮脈兼緩,身熱而有汗者,名中風;脈浮緊而無汗者,名傷寒;脈不緊緩,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熱惡寒,身重疼痛,汗出而渴,脈弦細芤遲者,則為中暍,暍,暑也;若關節疼痛而煩,脈沉細,小便不利者,則為濕痹。其餘各經證脈,亦各有辨別。

白話文:

脈象浮淺,頸部僵硬疼痛,惡寒的,是風寒邪氣所致。如果脈象浮淺且緩慢,身體發熱有汗的,稱為中風。脈象浮緊,無汗的,稱為傷寒。脈象不緊不緩,發熱口渴,不惡寒的,稱為溫病。如果發熱惡寒,全身沉重疼痛,出汗口渴,脈象弦細微弱緩慢的,則為中暑。關節疼痛煩躁,脈象沉細,小便不暢的,則為濕痹。其他各經脈證候的脈象,也各有不同的辨別方法。

至其傳變,或自淺入深,或由里出表,或陽盛化火,或陰盛變寒。六氣之邪、七情之病、邪正之勝負、虛實之吉凶,千變萬化,莫不據脈證而辨之,洞若隔垣之照也。後世少能深求其理,謂其書多未備。乃有劉河間,本《素問》病機論熱病,而治分三焦,變仲景精深之法為粗淺,開後人魯莽之端。延及近世,著述莫可數計。

白話文:

至於病情變化,有的從淺到深,有的從內到外,或者陽氣旺盛化為熱火,或者陰氣旺盛轉為寒症。各種外來的病邪、各種情緒引發的疾病、正邪的勝負、虛實的吉凶,變化多端,無常不易,都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辨別的,就像隔著牆壁也能看清一樣。後世的醫者很少能深入探究其原理,認為《素問》這部書不夠完善。於是有了劉河間,他根據《素問》的病機論,將熱病分為三焦病,把仲景精深的法則變成了粗淺的方法,開了後人魯莽治病的先河。到了近代,醫學著作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至陶節庵《六書》、吳又可《瘟疫論》出,而仲景之法遂湮沒矣。觀諸家之書,非無發明之處,然語焉不詳,擇焉不精。論理,則未能盡當;辨證,則辭費不確。其施治也,不詳虛實病因,脈象疑似,但稱某病宜用某方,後學效之,不知所以然之理。以其辭淺易讀,法粗易遵,遂置軒岐、仲景之書於高閣。

白話文:

直到陶節庵的《六書》和吳又可的《瘟疫論》出現後,張仲景的方法就逐漸沒落了。查看這些醫家的著作,雖然也有創見之處,但表達不詳細,選擇不夠精確。論述道理時,不能完全符合實際;辨別證候時,用詞不夠準確。他們的治療方法,沒有詳細說明虛實病因,脈象似是而非,只是說某種疾病應該用某個方子,後輩效仿,卻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因為他們的文字淺顯易懂,方法粗略易於遵循,所以人們就把軒岐、仲景的著作束之高閣了。

或有終身未嘗寓目者,聖道於是乎大晦。道既晦矣,又有妄誕異說,擾亂其間,則醫術遂不可問,而生民之死於病者少,死於醫者多也。悲夫!

白話文:

有一些人一生都沒有接觸過醫學經典,導致醫學之道極為衰落。醫學之道衰落之後,又出現了一些荒謬奇怪的說法,攪亂了醫學界,使得醫術難以追尋,以至於民眾因疾病而死的少,因醫治而死的卻多。真令人悲哀啊!

或問,昔人言仲景治傷寒之麻黃,只可用於北方稟強之人。南方傷寒,如挾時氣者,當用十神湯,挾熱宜通聖散,挾暑宜正氣散,挾寒宜五積散,此後賢因地制宜之說。故吾輩雖讀仲景書,不敢用其法,遂置諸高閣。及臨病時,用十神等湯,又多不合。豈方土不同,而古今氣化之異耶,將何所適從乎?

白話文:

有人問,以前的人說張仲景治療傷寒的麻黃湯,只適合用在體質強壯的北方人身上。南方人感染傷寒,如果有時令疫氣,應該用十神湯;有熱邪的用通聖散;有暑邪的用正氣散;有寒邪的用五積散。這是後世醫家根據地域不同制定治療方法的說法。所以我們這些後輩雖然讀了張仲景的書,卻不敢用他的方法,因此把他的書擱置一旁。臨到看病時,用了十神等湯,卻常常不合適。難道是南北氣候不同,還是古今氣候變化了?讓我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答曰:子欠究心故也,方土氣化雖不同,而理,則萬古不易。故理有定一,而法無定;法有定,而方無定;方有定,而病則無一定也。執一定之方,治不定之病,其焉能合哉。試觀仲景之用麻黃湯,必詳辨脈證,脈證不合,即示禁戒。如雲: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白話文:

答道:你對於中醫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不同地區的氣候風土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中醫的原理是不變的,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因此,中醫的原理是確定的,但是具體的治療方法卻沒有固定的標準;中醫的治療方法是有規律的,但是具體的方劑並沒有固定的標準;中醫的方劑是有規律的,但是對於不同的疾病,具體的治療方法也不能完全固定下來。如果墨守成規,用固定的方劑來治療不同的疾病,怎麼能治得好呢?我們看看仲景使用「麻黃湯」的例子,他一定要仔細分辨脈象和證候,如果脈象和證候不符合「麻黃湯」的適應症,他就明確指出不能使用「麻黃湯」。例如,他說:「尺脈遲緩的人,不能使用麻黃湯發汗,因為營氣不足,血少。」

瘡家、衄家、亡血家,不可發汗。凡用一方,必審其宜否,雖其人稟質強旺,亦必辨其邪之輕重,隨宜設法如麻桂加減之類。其辨析精微,用法圓活,無以加矣。以其變化無窮,淺學不能領會,惟記持後人某病用某方之說而已。

白話文:

傷口發炎、流鼻血、失血的病人,不可發汗。每次用一方藥時,一定要審慎評估是否合適。即使病人體質強健,也必須區分病邪的輕重緩急,根據病情適當調整處方,如調整麻黃、桂枝的用量。辨證精確、用藥靈活,已經達到極致了。因為其變化無窮,淺薄的學者難以領會,只能記住前人用某個藥方治療某個疾病的說法而已。

凡同感二氣之邪名為挾,如風挾寒、火挾濕之類。夫春夏秋冬名時、寒熱溫涼名氣。蓋陰陽升降,氣隨時變,故《內經》分六氣為病,治法迥殊。冬時氣寒,故病名傷寒,既病傷寒,言挾時氣,其所挾為非寒耶?則非冬時之氣,不可名時氣也。所挾為寒耶?一寒而已,何以名為挾耶。

白話文:

凡是同時受到兩種邪氣侵襲的,稱為「挾」,例如風挾寒、火挾濕等。一年四季的節氣稱為「時」,寒熱溫涼的氣候稱為「氣」。這是因為陰陽氣血運行會隨著季節而變化,因此《內經》將六種氣候歸類為疾病,治療方法也大不相同。冬季天氣寒冷,所以疾病稱為「傷寒」。既然稱之為「傷寒」,就是說它夾雜了當時的氣候。那麼夾雜的難道不是寒氣嗎?如果不是冬季的氣候,就不能稱為「時氣」了。如果夾雜的是寒氣,那不就只有寒氣一種嗎?為什麼還要稱之為「挾」呢?

此挾時氣,究為何氣乎?此十神湯,所以用多不合也。寒熱二氣,猶水火相反,故寒邪未有挾熱者。或其人內火素盛,外寒入內而化熱,則有表裡淺深之殊。仲景詳辨施治,必權其輕重緩急,方法甚多。今執通聖一方,所以多不合也。六氣之邪,隨時而變。故《經》曰:冬傷於寒,後夏至日病名暑。

白話文:

這個挾帶着時氣,究竟是哪種氣呢?這十神湯,所以用得多不恰當啊。寒、熱這兩種氣,就好像水火相反一樣,所以寒邪中沒有挾帶熱的。或者這個人本來內火旺盛,外來的寒氣進入體內後轉化為熱,那麼就有表裡虛實的區別。仲景仔細辨別病情並制定治療方法,必定權衡輕重緩急,方法有很多。現在執著於通聖散一法,所以用得多不恰當。六氣的邪氣,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所以《內經》說:冬天受到寒氣所傷,到了夏至那天就會得暑病。

可知傷寒無挾暑者。惟大江以南,氣候多溫,秋冬猶有伏暑之病。是熱而內發,或又外感風寒。則表裡先後,或應溫散,或應涼解,大有權衡。但執正氣一方,故又多不合也。至云挾寒者,宜五積散,既病傷寒,又云挾寒,亦為難解。若謂其人素有內寒,則仲景表裡兼治者,用麻附細辛;虛者,先救里,用四逆理中,必詳辨而治法多端。今執五積散一方,故又多不合也。

白話文:

可以知道,傷寒不會夾雜暑氣。只有長江以南,氣候比較溫暖,秋冬季節還會殘留暑氣。這時如果內在發熱,或者又受到風寒的外感,則表裡先後出現問題,或應該溫散,或應該涼解,需要權衡。但只執著於正氣的一方,因此也多有不合適的情況。至於說夾雜了寒氣,應該用五積散,既然得了傷寒,又說夾雜了寒氣,也難以理解。如果說是病人平時就有內寒,那麼仲景兼治表裡的方子,會用麻黃、附子、細辛;虛寒的人,先救助裡氣,用四逆理中湯,一定要詳加辨證,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現在只執著於五積散一方,所以也多有不合適的情況。

諸如此類,非深究軒岐仲景之旨,焉能知其理哉。

且治病不難於用藥,最難於辨證。後世之書,惟恐人不知方,但言某病可用某方,諄諄再四,其所以為某病,反置不講。以故淺學誦之,惟多記方頭為本領,每臨一病,既認為寒,又疑為暑,依稀揣度,遍試其方。偶而幸中,自矜神奇;倘與病忤,則言吾方乃有來歷,遵某家湯頭,卻不知所以然之理。

白話文:

治療疾病並不難於開藥方,最困難的是辨別疾病的徵兆。後世的醫書,只怕人們不知道藥方,只說某種疾病可以用某種藥方,反覆叮囑,至於為什麼會得這種疾病,反而置之不顧。因此,醫術淺薄的人誦讀這些醫書,只會死記一堆方子,每次遇到一位病人,既認為是寒症,又懷疑是熱症,模模糊糊地猜測,遍試各種方子。偶爾碰巧治好了,就自誇醫術神奇;如果與病情相悖,就說自己的藥方有淵源,是遵循某位名醫的湯劑,卻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以此授受,為醫家衣缽。若遇談軒岐仲景之道者,即目為異端,又名之為外國醫。嗟乎!反以聖道為外國,此真氣化使然也。子問何所適從,觀此宜知所向矣。

白話文:

將這套醫術傳授給別人,就是醫家的衣缽相傳。假如遇到有人討論軒轅黃帝和張仲景的醫術,就把他們當成怪異的思想,又稱他們為外國醫。唉!竟然把正統醫學當成外國醫術,這真是因為天地氣化的影響呀。你問我該如何抉擇,看清楚這段話,你應該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