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門棒喝》~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評《痘科正宗》
其言血盡結痂之「血」字,恐系「膿」字之誤,不然,殊不可解也。痘毒攬血氣以成形,氣煦血濡,始能化毒成漿,故毒重痘多者,氣血傷耗亦多。結痂而落,氣血外去,內甚空虛,故必慎外邪,而加培補,始能充復。然氣之能煦,血之能濡者,實賴身中元陽強旺,生化氣血而驅毒外出。
若元氣不勝毒氣,毒伏不出,即為凶矣。今既言痘賴氣血以始終其功,治必先調氣血,則當首重氣血可知。而調之之道,必當辨氣血之強弱,毒氣之重輕,豈可概用攻瀉為法,而無補助氣血之道乎。
又曰,毒若盛者,一出孕包之地,勢即猖狂,氣血不及駕馭,勢必為其所縛。故氣遇之而滯,血遇之而瘀。氣滯血瘀,猶能伸其領載之功也乎?今人治痘,動言升發補拓,氣固可補,為毒滯之,連氣亦為毒氣矣,亦可補乎!血固可補,為毒瘀之,連血亦為毒血矣,亦可補乎!況毒盛即火盛,火性炎上,不提而猶上竄。一見升麻川芎,如火之得風,其焰不更熾乎!氣不得上升,血不能通融,緣為毒火錮之也。
毒火愈熾,則氣愈受矇蔽,血愈受侵炙,尚冀其起脹化漿,以自伸其領載之權也乎!氣血虛,固宜補。此在雜證則然也,為未痘者言也;為痘後邪火既退,本質不足者言也。且痘與雜證屬天淵,雜證見其實,無實非虛。痘證見其虛,無虛非實。
上節既言痘賴氣血,始終其功,治必先調氣血。何以但論毒氣之重輕,不分氣血之強弱乎。夫毒聚氣血,以成痘形,則必氣血強盛,始能化毒成漿;氣血不足,毒必難化。始則伏而不發,終必內攻而死。其氣血盛者,毒雖盛,氣血足以御其暴。故外熱雖甚,而毒已出;或毒壅難發,其內熱必甚。
皆為有餘實證,可攻可瀉,形勢雖惡,而無大虞也,蓋毒本無形,熱者陽之用,熱盛則陽氣克振,而毒可化也。倘發熱雖輕,而精神昏困,飲食不思。此元陽不振,氣血虛弱,不能驅毒化毒。外象似輕而實為危候,豈可不辨元氣之強弱,但言毒火可畏,妄詆古人用補之非乎。
試問毒與元氣俱盛,而發熱甚者,豈人皆不辨,而概用補法乎?倘元氣虛弱,毒伏不發者,非升發補托,將何以治之?今言毒火之盛,不提而猶上竄。其能上竄者,則毒已起發,元陽克振,正為有餘實證。又見何人妄用升提,以助焰者乎?何故但論其實,不論其虛。良由不識毒氣元氣之分,但見其為實,不知其為虛。
既不識元氣之虛實,止能見病治病,見火治火。或遇虛弱之證,不知所以治之,則棄之而已,不悟己之不明,反責用補非是。殊不思古人用補治虛,諸般險證,有理有法,歷歷治驗甚多,豈皆無據而捏造者乎。既昧虛實之理,甚至言雜證見其實,無實非虛;痘證見其虛,無虛非實。
白話文:
《痘科正宗》評述
書中將「血盡結痂」中的「血」字,恐怕是「膿」字寫錯了,否則無法理解。痘毒依賴氣血成形,氣血充足才能將毒化為膿液,因此痘毒嚴重、痘疹數量多的人,氣血損耗也多。結痂脫落後,氣血外泄,體內非常虛弱,所以必須小心外邪侵襲,並加強滋補,才能恢復元氣。然而,氣能溫煦,血能滋潤,都依靠體內元陽強盛,才能生化氣血,驅除痘毒。
如果元氣不足以勝過毒氣,毒氣潛伏不發,那就凶多吉少了。既然痘疹的始終都依靠氣血,治療就必須先調和氣血,所以調和氣血至關重要。而調和氣血的方法,必須辨別氣血的盛衰和毒氣的輕重,怎麼能一概使用攻瀉之法,而不注重補益氣血呢?
此外,痘毒如果很盛,一出於孕包(指痘疹初起之處)就會蔓延猖獗,氣血無法控制,必然被其所困。所以氣機受阻,血液瘀滯,氣滯血瘀的情況下,還能發揮其正常的運轉功能嗎?現在很多人治療痘疹,總是說要升發、補托,氣固然可以補,但被痘毒阻滯了,連氣都變成毒氣了,還能補嗎?血固然可以補,但被痘毒瘀阻了,連血都變成毒血了,還能補嗎?況且毒盛就是火盛,火性向上,不升提它,它還會往上竄。一旦使用升麻、川芎等升提之品,就像火遇到風一樣,火焰豈不是更旺盛了嗎?氣機不能上升,血液不能通暢,都是因為毒火阻礙的緣故。
毒火越盛,氣機就越受蒙蔽,血液就越受灼傷,還指望它能起泡化膿,自行恢復正常的運作嗎?氣血虛弱,固然應該補益。這是在雜病的情況下才適用,是針對未發病或痘後邪火退去、正氣不足的人說的;痘證和雜病完全不同,雜病有實證,無實則虛;痘證表現為虛,無虛則實。
前文已經說到痘疹依靠氣血才能完成其整個病程,治療必須先調和氣血,為什麼只論述毒氣的輕重,而不區分氣血的強弱呢?痘毒聚集在氣血之中,形成痘疹,那麼就必須氣血旺盛,才能將毒化為膿液;氣血不足,毒氣就難以化解。開始時潛伏不發,最終必然內攻而死。那些氣血旺盛的人,即使毒氣很盛,氣血也能抵禦其暴烈之勢。所以即使外熱很明顯,毒氣也已經排出;或者毒氣壅塞難以發散,其內熱必然很重。
這些都是有餘之實證,可以攻可以瀉,雖然病情危重,卻沒有大礙,因為痘毒本無形體,發熱是陽氣的運作,熱盛則陽氣振奮,就能化解毒氣。如果發熱輕微,但是精神萎靡,食慾不振,這就是元陽衰弱,氣血虛弱,不能驅除和化解毒氣。外在表現看似輕微,實際上卻是危急的徵候,怎麼能不辨別元氣的強弱,只說毒火可怕,而妄加批評古人使用補法呢?
試問毒氣和元氣都盛,而發熱嚴重的人,難道每個人都辨別不清,而一概使用補法嗎?如果元氣虛弱,毒氣潛伏不發,不用升發補托的方法,將如何治療呢?現在說毒火很盛,不升提它還往上竄,能夠往上竄,說明毒氣已經發作,元陽振奮,正是實證。又看到誰妄用升提之法,助長火勢呢?為什麼只論述實證,而不論述虛證?原因是不了解毒氣和元氣的區別,只看到是實證,不知道是虛證。
既然不了解元氣的虛實,只能見病治病,見火治火。遇到虛弱的證候,不知道如何治療,就放棄不管,不明白自己的不足,反而責怪使用補法不對。殊不知古人用補法治療虛證和各種險惡的證候,是有道理有方法的,大量的治療驗證說明是有效的,豈能都是沒有根據而捏造的呢?既然不懂虛實的道理,甚至說雜病有實證,無實則虛;痘證表現為虛,無虛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