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9)

1. 原痘論

是以痘為先天之毒,不同後天之胎毒。或痘發時,胎毒亦發,如方書所云,夾丹夾疹之類。此則病勢較重,而治之必以痘為主。痘毒化,則胎毒亦因之而消。蓋後天氣血,即陰陽所化,陰陽實根於先天混元一氣,故痘毒為根本,胎毒為枝葉。治其根本,則枝葉一以貫之矣。然痘毒未發,何以絕無影響?因其孕於先天混元之中,與先天之氣,若水乳相和。

先天之氣無形,故痘毒亦無形可睹。一旦觸發,毒即流於後天血氣之中,攬血氣而結瘡窠。其形如豆,故名痘毒,而形成於血氣,毒者,不過穢惡,究無形象可名也。但先天之氣,無形可睹,何也?蓋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既立,太極體隱,而實寓陰陽之中,為陰陽之根蒂。童真之年,陰陽未充,太極之體,猶渾融不泄。

天癸既至,陰陽充盛,而發生生之機。若男子,每夜子後陽舉。即先天之氣,應天地之陽氣而發動也。當其發時,昏睡中不覺其形狀。既醒之後,即隱而不可見。惟修煉家,靜極生動,而見此氣發生。故老氏曰,致虛極,守靜篤,吾以觀其復。復者,先天混元之氣還復也。虛極靜篤,象坤卦之純陰;靜極生動,若復卦之一元來復。

故學仙之道,必使乾坤合體,而返先天混元之中,則神光大定,為成功矣。是皆人生稟賦之源流,陰陽生化之奧妙,而為天人合一之大道,即痘毒發源之至理,而一定不移者也。

若夫後世諸家,以兩腎之中為命門,余則謂不然。夫言命門者,即命蒂也,命蒂,即太極之體所在。人具形體之初,而成後天八卦,乾變為離,坤變為坎,離南坎北,坎象腎而離象心。兩腎之中,坎之一陽,非命蒂也。必返究乎先天八卦之理,而後方知命蒂所在。故道家有云,不在心腎而在玄關。

玄關指命蒂也。謂至玄至妙之關竅。非學道者,終身不悟其旨。苟悟其旨,亦非語言所可形容,又焉能與憧憧者道哉。

或曰,子言「命蒂」,彼言「命門」,義各不同,則古人之說,豈可非乎。

答曰,若取義於「門」字,譬如一屋,有孔竇處,皆可稱「門」。如人身耳目,為心神遊行之門;口鼻為氣味出入之門;二便,為出穢濁之門。又自唇齒咽喉,及胃與二腸至肛,有七衝門之名。以其為納水穀、化糟粕、出滓穢之門徑也。腎臟象坎,坎中一畫,非竅穴也,名之為「門」,何所取義乎。

白話文:

原痘論

痘瘡源於先天之毒,與後天之胎毒不同。有時痘瘡發作時,胎毒也同時出現,就像醫書上說的「夾丹夾疹」一樣,病情會較為嚴重,治療時必須以痘瘡為主。痘毒痊癒,胎毒也會跟著消失。因為後天氣血是由陰陽化生而來,而陰陽的根本則在先天混元一氣,所以痘毒是根本,胎毒是枝葉。治療根本,枝葉自然也就跟著好了。但痘毒未發作時,為何完全沒有影響呢?因為它孕育於先天混元之中,與先天之氣融洽相合。

先天之氣無形,所以痘毒也無形可見。一旦觸發,毒氣就會流入後天血氣之中,聚集血氣形成瘡瘍。其形狀像豆子,所以稱為痘毒。痘毒形成於血氣之中,「毒」只是污穢之物,並無具體形象可言。先天之氣無形可見的原因是:太極分化成陰陽,陰陽既成,太極的本體就隱藏起來,但實際上存在於陰陽之中,是陰陽的根本。孩童時期,陰陽尚未充盈,太極的本體仍然渾然融合。

天癸(女子月經初潮,男子精液初現)來臨後,陰陽充盛,生命機能開始活躍。例如男子,每夜子時之後陽氣勃發,這就是先天之氣因應天地陽氣而活動。此時,即使在昏睡中也感覺不到其形狀,醒來後就消失不見了。只有修煉家,在極度靜謐中才能感受到這種氣的產生。所以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然後能觀其復。」「復」指的是先天混元之氣的恢復。虛極靜篤,如同坤卦的純陰;靜極生動,如同復卦的一元來復。

所以修仙之法,必須使陰陽合一,返歸先天混元之氣,才能神光安定,最終成功。這些都是人生稟賦的源流,陰陽生化的奧妙,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大道,也是痘毒發源的根本真理,不會改變的。

至於後世一些人認為兩腎之中是命門,我則不這麼認為。所謂命門,就是生命的根本,也就是太極之體所在之處。人體成形之初,形成後天八卦,乾卦變為離卦,坤卦變為坎卦,離在南,坎在北,坎象徵腎,離象徵心。兩腎之中的坎卦一陽,並不是生命的根本。必須追溯到先天八卦的道理,才能明白生命的根本所在。所以道家有云:「不在心腎而在玄關。」

玄關指的就是生命的根本,是至玄至妙的關竅。非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理解其意。即使理解了,也無法用語言形容,又怎麼能向普通人解釋呢?

有人說:「你說『命蒂』,他們說『命門』,意思不同,那麼古人的說法豈能否定嗎?」

我回答說:「如果從『門』字的意義來說,就像一間屋子,有孔洞的地方都可以稱為『門』。人體的耳目,是心神出入的門戶;口鼻是氣味出入的門戶;大小便,是排出污穢的門戶;從嘴唇、牙齒、咽喉到胃和腸道到肛門,有七衝門之說,因為它們是攝取食物、消化糟粕、排出廢物的通道。腎臟像坎卦,坎卦中的一畫,並不是孔穴,稱之為『門』,有何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