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8)

1. 原痘論

痘者何?先天之毒也。何為先天?男女構精,萬物化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絪縕一氣,兆於賦形之先,故為先天。先天一氣混然,而為陰陽之根,即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生而兩儀判,以象人之兩腎,即為後天。由是而四象五行,臟腑形體,次第而成,與造化之生成萬物,同其機括。

故腎臟為後天形體之本,而先天混元之氣,寓於命蒂之中。曷為先天而有毒乎?人稟天地氣化而生,實與天地同根。天地氣化流行,無非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人居氣交之中,若魚之在水。六氣純和,人賴以養;六氣偏駁,人亦受傷。鼻納天地之氣,口受天地之味。《內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經》言五者,明五行之道,以氣味配天地者,表陰陽之理也。然味出於地,實賴天氣以發生。蓋天體迴旋,包乎地外。而氣貫地中,升而為云,降而為雨,皆混元一氣之流行。升者為陽,降者為陰,陰陽升降,而萬物生成。是以天地之道,不可析而為二也。父母平居,感六氣之偏,受五味之雜,混於血氣之中。

而陰陽交會,妙合而凝,則偏雜者亦隨情欲之火而孕乎中矣,此為先天之毒也。

然則《靈》《素》未嘗言及,何以上古無痘毒耶。良以上古氣化醇厚,人心渾樸,體質堅強。即或稍遇偏雜之氣,隨時消散,不至混於血氣之中。後世氣化日降,生齒日繁,情欲倍熾,體質不堅。六氣之偏,混於氣血,而與五味之穢,情欲之火,釀成毒厲。然其根,實天地六氣之偏所致。

故其發也,必由六氣以引之,是以不拘四時,皆有痘證。而兄弟姊妹,同臥起者,又有或出或不出者。因其先天所感六氣,各有不同。故其發也,雖由君相二火以動其機,必其同類之氣相引。若非其類,雖同臥起,不能觸發。而六氣偏駁,春夏為多,故痘證亦春夏多於秋冬,此蓋不易之理也。

或曰,非同類之氣相引,則不發。而種痘之痘痂,豈皆同類之氣,而能引發,何也?

答曰,痘毒發於先天,而痘痂成於後天之氣血。即此氣血中,則又有五味六氣之偏雜矣。又配以開竅引導之藥,故易發也。然亦間有種而不出,後又自出者,其理自可想見也。昔人有謂痘系胎毒,因受孕後,或交會太多,及五味濁氣,與情欲之火,交互侵漬於胎。胎長,其毒伏於命門。

此說非也,結胎以後,已屬後天。即有濁邪侵漬,而混於後天血氣之中。如出胎以後,所發丹毒疹子之類是也。故胎毒為後天之毒,或有或無,或潰腐或漫腫,皆各不同。非如痘為先天之毒,形象人人皆同,而又千百人中無一二不出者。以其為先天之毒,故其出也,而有次序,合乎天地四時造化生物之機。

是以氣血平順者,必發熱三日而見苗,若春陽鼓動,草木萌芽。其長也,若夏令陽旺,萬物茂盛。其漿足而飽滿也,如秋令收肅,萬物成實。其回靨結痂也,若冬令陽氣歸藏,萬物剝落。四時十二月為一歲,痘以十二日成功為常期也。或不循常期,而發而長而漿而靨者,必因其人氣血有乖,或偏勝,或幼弱,或兼外感內傷等因,皆為危險之證。則必藉藥以治之,而斡旋造化之缺失也。

白話文:

痘是什麼呢?它是人先天就有的毒素。什麼是先天呢?男女結合產生精氣,萬物因此化生。父母的精華在結合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然一體的氣,這在形體形成之前就已存在,所以稱為先天。這先天的氣混混沌沌,是陰陽的根本,也就是太極。太極動就產生陽,靜就產生陰。陰陽產生後,就有了兩儀,它對應人體的兩腎,這就屬於後天了。由此再產生四象五行,臟腑形體,依次形成,這和造化生成萬物的機制是相同的。

所以,腎臟是後天形體的根本,而先天的混元之氣,則存在於命門之中。為什麼先天就帶有毒素呢?人稟受天地的氣化而生,實際上與天地同根。天地的氣化運行,無非就是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氣。人生活在這氣的交匯之中,就像魚生活在水中一樣。六氣平和,人就能健康成長;六氣偏頗,人就會受傷。鼻子吸入天地的氣,嘴巴攝取天地的味。《黃帝內經》說,天給人五氣,地給人五味。

《內經》所說的五,是闡明五行的道理,用氣味來配合天地,表明陰陽的法則。然而,味道來自於土地,實際上要依靠天氣才能產生。天體旋轉,包圍著大地。氣貫穿大地,上升成為雲,下降成為雨,這都是混元一氣的運行。上升的為陽,下降的為陰,陰陽升降,萬物才能生成。所以,天地運行的規律,是不可分割成兩個部分的。父母平常生活中,感受了六氣的偏頗,攝入了五味的雜亂,這些都混雜在他們的血氣之中。

當陰陽交合,精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時,這些偏頗雜亂的東西,也會隨著情慾之火而孕育在胎兒之中,這就是先天的毒素。

既然這樣,《靈樞》、《素問》等醫書中沒有提到,為什麼古代沒有痘毒呢?那是因為古代的氣化醇厚,人心純樸,體質強健。即使偶爾遇到偏頗雜亂的氣,也能隨時消散,不會混入血氣之中。而後世的氣化日漸衰落,人口越來越多,情慾更加旺盛,體質也變得虛弱。六氣的偏頗混入氣血,加上五味的污穢,以及情慾之火,就釀成了毒厲之氣。然而,它的根源,實際上是天地六氣的偏頗所導致的。

所以,痘瘡的發作,必定是由六氣來引發的。因此,不論什麼季節,都會有痘症發生。而兄弟姐妹,同吃同睡,卻有人出痘,有人不出痘。這是因為他們先天感受到的六氣各有不同。所以,痘瘡的發作,雖然是由君火和相火推動的,但必須是同類之氣才能相互引發。如果不是同類之氣,即使同吃同睡,也不能引發痘瘡。而六氣偏頗的情況,春夏兩季較多,所以痘瘡也多發生在春夏兩季,比秋冬兩季多,這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有人問,如果不是同類之氣相互引發,痘瘡就不會發作。那麼種痘的痘痂,難道都是同類之氣,就能引發痘瘡嗎?

回答是,痘毒發於先天,而痘痂形成於後天的氣血。在這氣血中,又包含了五味六氣的偏雜之氣。再加上開竅引導的藥物,所以容易引發痘瘡。然而,也偶爾有種痘後沒有發出來,後來又自己發出來的情況,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想像的。以前有人說,痘是胎毒,因為懷孕後,性生活太多,或是吃了太多污濁的食物,加上情慾之火,相互侵蝕胎兒。胎兒長大,毒素就潛伏在命門。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結胎之後,就屬於後天了。即使有污濁邪氣侵蝕,也是混入後天的氣血之中。就像出生以後,所發生的丹毒、疹子之類,都屬於後天的毒。所以胎毒是後天的毒,有時有,有時無,有的會潰爛,有的會漫腫,各種情況都不一樣。不像痘毒是先天的毒,發出來的樣子人人都一樣,而且千百人中,沒有一兩個人不出痘。正因為它是先天的毒,所以它發作的時候,有一定的次序,符合天地四時造化生物的規律。

因此,氣血平順的人,必定是發熱三天后,痘疹就開始長出來,就像春天的陽氣鼓動,草木開始萌芽一樣。痘疹的生長,就像夏天陽氣旺盛,萬物茂盛一樣。痘漿飽滿,就像秋天收穫,萬物成熟一樣。痘瘡結痂,就像冬天陽氣收藏,萬物凋零一樣。四季十二個月為一年,痘瘡以十二天完成為常規。如果痘瘡的發生、生長、出漿、結痂不符合這個規律,一定是這個人氣血不調,或是過盛,或是虛弱,或是兼有外感內傷等原因,這些都是危險的症狀。這時必須要用藥物來治療,來挽救造化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