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砭》~ 秘方 (1)
秘方 (1)
1. 秘方
古聖設立方藥專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為秘方,並無別有奇藥也。若無病而服藥,久則必有偏勝之害,或有氣血衰弱藉藥滋補,亦必擇和平純粹之品,審體氣所偏而稍為資助。如世所謂秘方奇術,大熱大補之劑,乃昔人所造以欺人者。若其方偶與其人相合,或有小效,終歸大害;其不相合者,無不傷生。
更有一等怪方,乃富貴人賄醫所造者。余曾遇一貴公子,向余求長生方,余應之曰:公試覓一長生之人示我,我乃能造長生之方,若長生無一人,則天下無長生之方矣,其人有慍色,是時適有老醫在其家,因復向老醫求得之,乃傲余曰:長生方某先生已與我矣,公何獨吝也?余視其方,乃聚天下血肉溫補之藥,故難其製法,使耳目一新者。余私謂老醫曰:先生之長生方從何傳授?老醫曰:子無見哂,子非入世行道之人耳。
凡富貴之人,何求不得,惟懼不能長生縱欲耳,故每遇名醫,必求此方。若長生方不知,何以得行其道?我非有意欺彼,其如欲應酬於世,自不得不然耳。後果得厚酬。余固知天下所傳秘方,皆此類也。此即文成五利之餘術,萬勿以為真可以長生也,速死則有之耳。識此以醒世之求長生而覓秘方者。
張按:《閱微草堂筆記》云:藥所以攻伐疾病,調補氣血,而非所以養生,方士所餌,不過草木金石,草木不能不朽腐,金石不能不消化,彼且不能自存,而謂借其餘氣反長存乎?古詩云:服藥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昔邱處機語元太祖曰:藥為草,精為髓,去髓添草,譬如囊中貯金,以金易鐵,久之金盡,所有者鐵耳,夫何益哉?即神仙何嘗不死那?蓋生必有死,物理之常,煉氣存神,皆逆而制之者也。逆制之力不懈,則氣聚而神亦聚,逆制之力或疏,則氣消而神亦消,消則死矣。至吐納導引之術雖出丹經,而非丹經所能盡,其分刌節度,妙極微芒,苟無口訣真傳,但依法運用,如檢譜對奕奕必敗,如拘方治病病必殆。緩急先後稍一失調,或結為癰疽,或滯為拘攣,甚或精氣瞀亂,神不歸舍,遂成癲癇。
楊雨亭言勞山深處,有人兀坐木石間,身已與木石同色矣。然呼吸不絕,目炯炯尚能視,此嬰兒煉成而閉不能出者也。不死不活,亦何貴於修道,反不如鬼之逍遙矣。大抵仙有仙骨,非藥石所能換,仙有仙緣,非情好所能結。苟不知此而妄思沖舉,因而致害者不一,此人亦其明鑑也。
或曰:以刃破其頂,當尸解去,然則成仙須受一刃之刑矣,人亦何樂而慕之耶?若容成、彭祖之術,尤為邪道,不得法者,禍不旋踵,真得法者,亦僅使人壯盛,壯盛之極,必有決裂橫潰之患。譬如悖理聚財,非不驟富,而斷無終享之理也。門人王廷詔言,有一道士精此術,後遭雷殛。
白話文:
標題: [祕密配方]
內容: 古代聖賢設立藥方專爲治病,任何藥物只要對症有效,就可稱爲祕方,並沒有特別神奇的藥物。如果沒有疾病卻服用藥物,長期下來必然會有副作用,或者有的人氣血虛弱需要藥物滋補,也必須選擇溫和純正的藥材,根據身體狀況適當補充。像世上所謂的祕方奇術,大熱大補的藥劑,都是古人爲了欺騙人而創造的。如果藥方偶然與某人的體質相符,可能有些小效用,但最終會導致大害;如果藥方與體質不符,無一例外會傷害生命。
還有一種奇怪的藥方,是富貴人家賄賂醫生創造的。我曾經遇到一位貴族公子,向我尋求長生不老的藥方,我回答他說:如果你能找到一個長生不老的人給我看,我才能創造長生不老的藥方,如果沒有長生不老的人存在,那麼天下就沒有長生不老的藥方,他露出不滿的表情。當時正好有一位老醫生在他家,於是他又向老醫生尋求藥方,然後驕傲地對我說:長生不老的藥方某先生已經給了我,你爲何吝嗇呢?我看他的藥方,就是將天下的溫補藥物聚集在一起,故意讓製作方法複雜,以吸引眼球。我私下問老醫生:你的長生不老藥方從何處學來?老醫生說:不要嘲笑我,你不是在世俗中行醫的人。
凡是富貴的人,有什麼需求得不到滿足,只害怕不能長生縱慾,所以每當遇到名醫,必定會求取這種藥方。如果不瞭解長生不老的藥方,怎麼能在世間行醫?我不是故意欺騙他們,但如果要在這個世界應酬,不得不這樣做。後來果然得到了豐厚的報酬。我本來就知道天下流傳的祕方,都屬於這類。這就是文成五利的餘術,千萬不要以爲真的可以長生,反而可能會加速死亡。明白這個道理,以喚醒世人追求長生並尋找祕方的人。
張注:《閱微草堂筆記》說: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和調補氣血的,而不是用來養生的。方士所煉的藥餌,不過是草木金石,草木不能不朽腐,金石不能不消化,它們自身都不能保存,怎麼能借助它們的餘氣反而長存呢?古詩云:服藥求神仙,多爲藥所誤。
昔日丘處機對元太祖說:藥物如草,精氣如髓,去掉髓而添加草,就像袋子裏裝着金子,用金子換鐵,久而久之金子會用盡,剩下的只有鐵而已,這有何益呢?即使是神仙,也終將死去。因爲生命必然有死亡,這是自然規律。煉氣存神,都是逆自然而制勝的方法。如果逆制的力量不懈怠,那麼氣聚而神也會聚,如果逆制的力量疏忽,那麼氣消而神也會消,消散則死亡。至於吐納導引的技巧雖出自丹經,但並非丹經所能完全涵蓋,其中的分割和節奏,微妙至極,如果沒有口訣真傳,只是依法運用,就像按照棋譜對弈,必然會失敗,就像拘泥於藥方治病,疾病必然危險。稍微失調,可能導致癰疽形成,或者導致拘攣,甚至可能導致精神混亂,神不歸宿,從而變成癲癎。
楊雨亭說,在嶗山深處,有人坐在木石之間,身體已經與木石同色,然而呼吸未絕,眼睛還能看到東西,這是嬰兒煉成後無法出竅的狀態。不死不活,修行的意義何在,反而不如鬼魂逍遙自在。大體上,仙人有仙骨,不是藥物可以改變的,仙人有仙緣,不是情感所能結成的。如果不知道這一點而妄想飛昇,因此受害的人不在少數,這個人就是明證。
有人說:用刀破頂,就可以解脫,那麼成仙就必須承受一刀之刑,人們爲什麼還會羨慕呢?至於容成、彭祖的技巧,更是邪道,不懂技巧的人,禍不旋踵,真正懂技巧的人,也只能讓人強壯,強壯到極致,必然有決裂橫潰的隱患。就像違背道理聚財,雖然驟然富有,但絕對沒有持久享受的道理。門人王廷詔說,有一位道士精通此術,後來遭到雷擊。
而一些人卻認爲可以求仙,這不是荒謬嗎!
雄注:服用大熱大補的藥物傷害生命的情況,數不勝數。起初可能有些小效用,但最終會導致大害,這種情況我處理過很多。只有沈琴癡患了類似中風的病症,大量服用熱補藥物,逐漸導致四肢拘攣,口不能言,但飲食依然正常,這是因爲痰火風邪都被補進了絡脈,他在牀上呻吟了七年,治療無效而去世。張越欽的夫人,體質極度陰虛,醫生認爲陽能生陰,於是給她熱補,結果導致肌肉脫落,身形消瘦,四肢萎縮,這是因爲養筋的營液被消耗殆盡,她已經多年無法下牀。這裏僅舉一二例作爲後人的鑑戒。